哪些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哪些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一、犯罪行為構成刑事犯罪的情形。當個人行為觸犯了刑法規定的罪名,并且經過司法機關認定構成刑事犯罪時,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犯罪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某些犯罪行為雖然不一定直接對應具體的罪名,但一旦造成嚴重后果,如傷害他人身體、造成財產損失等,也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三、法律明文規定的其他情形。除了上述兩種情形外,刑法中還有許多具體條款規定哪些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例如,涉及毒品犯罪、經濟犯罪、貪污受賄等,只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于第一種情形,刑事犯罪是指違反刑法規定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并且應受刑罰處罰。這些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盜竊、搶劫、殺人、故意傷害等。一旦個人行為被認定為刑事犯罪,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對于第二種情形,即使某些行為沒有直接對應具體的刑事罪名,但只要這些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如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等,根據刑法中的相關條款,也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保護公民權益。
三、對于第三種情形,刑法中還有許多其他具體規定哪些行為屬于刑事犯罪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些規定涵蓋了各種領域,如毒品犯罪、金融詐騙、貪污受賄等。只要個人行為符合這些法律規定,就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這些規定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以及公共利益,并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刑事責任是指什么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主刑職能中,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法律責任分為哪四種
法律責任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1.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責任的特點是:第一,產生刑事責任的原因在于行為人行為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只有行為人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即構成犯罪,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第二,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向國家所負的一種法律責任。它與民事責任由違法者向被害人承擔責任有明顯區別,刑事責任的大小、有無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第三,刑事責任是一種懲罰性責任,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第四,刑事責任基本上是一種個人責任。一般來說,只有實施犯罪行為者本人才能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刑事責任也包括集體責任,有些國家稱為“法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在我國稱為“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不管是懲處個人,還是懲處單位,都是為了懲罰犯罪者,救濟被侵害的權利,預防犯罪的再發生。第五,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惟一法律依據,罪行法定。
2.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由于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于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的特點是:第一,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救濟責任。民事責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濟當事人的權利,賠償或補償當事人的損失。當然,民事責任也執行懲罰的功能,具有懲罰的內容。如違約金本身就含有懲罰的意思。第二,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第三,民事責任主要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的責任,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多數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因,將民事責任分為:由違約行為(或不履行其他義務)產生的違約責任,由民事違法行為,即侵權行為產生的一般侵權責任,由法律規定產生的特殊侵權責任。
3.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的特點是:第一,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第二,產生行政責任的原因是行為人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第三,通常情況下,實行過錯推定的方法。在法律規定的一些場合,實行嚴格責任。第四,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多樣化。
4.違憲責任
違憲責任是指由于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者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的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雖然廣而言之,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憲行為,但是,構成違憲責任的違憲行為與一般違法行為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憲法規范不僅為普通法律提供了立法依據,而且它還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即國家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與廣大公民之間的相互關系。對違反這類憲法規范的行為,是不能通過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來預防和制止的。在我國,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法律責任的意思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法律責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實所引起的對損害予以補償、強制履行或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亦由于違反第一性義務而引起的第二性義務。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后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后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第七百八十六條 共同承攬人對定作人承擔連帶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相關推薦:
撤回刑事舉報(實名舉報后是否允許舉報人撤回舉報)
刑事會見筆錄(刑事會見筆錄審查起訴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包括哪些)
立案才能拘留(刑事立案后是不是要立即拘留)
立案一庭負責(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的職責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