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情況
連帶責任常在以下情境中出現:
1. 共同侵權行為下,多個責任人共同致損須承擔連連帶責任;
2. 共同危險行為場合,若多人行為危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危,唯有明確具體侵權方可免責,否則各行為人均應負連帶責任;
3. 合伙債務案例中,各合伙人需對其共擔之債負連帶責任;
4. 連帶保證責任確立時,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須負連帶責任;
5. 產品缺陷引發損害,生產商和銷售商需負連帶責任;
6. 建筑物倒塌致人損害,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需負連帶責任。總而言之,連帶責任的判定需依具體法律法規及案件實情而定。
連帶責任一般承擔多少
連帶責任,一般承擔如下:
1、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2、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構成連帶責任的條件是:
1、連帶責任人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連帶之債是承擔連帶責任的前提。
2、連帶責任人與債權人之間須存在著債的關系,且為不可分之債。連帶責任是以債的關系為前提的,沒有債的關系,就無民事責任可言,更談不上承擔連帶責任。
3、連帶責任的客體必須是種類物。連帶責任的主體是指連帶民事責任人承擔義務的對象。
4、連帶責任的承擔須有法律明文規定或者當事人明確約定。
綜上所述,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主要有什么
在法律體系中,連帶責任承擔的主要情形包括共同侵權與教唆、幫助他人侵權。我國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當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或有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時,需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若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無論侵權行為的具體參與人數,每位參與人都需對造成的損害負責,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中,強調了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若行為人通過教唆或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需承擔侵權責任。同時,如果這些被幫助者的監護人未能履行監護責任,也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此,連帶責任的承擔主要涉及共同侵權和教唆、幫助他人侵權兩種情形。在共同侵權中,所有參與侵權行為的人都需承擔連帶責任。而在教唆、幫助他人侵權中,則涉及到行為人、被幫助的侵權人以及可能存在的監護人,他們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旨在通過連帶責任制度,確保侵權行為的受害者能得到合理的賠償,同時促使行為人對自身行為負責。
相關推薦:
連帶責任承擔(連帶責任的承擔方式)
家庭暴力法律如何認定(家暴法律應該如何認定)
若逮捕后如何取保候審(逮捕后如何辦理取保候審)
微博轉發多少構成造謠(法律規定怎么算微博造謠)
誹謗罪構成條件有哪些(誹謗罪的構成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