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瀛岱律師事務所認為專業化、專家型律師必須符合以下六項評價標準:
第一、專業從事特定領域法律事務(一主一輔);
第二、主要收入來源于特定領域法律事務:50-60%以上;
第三、能夠在專業領域著書立說、開壇論道;
第四、同一個律師事務所內部公認為特定領域的專家;
第五、獲得特定行業和律師同行認可;
第六、引領“法商財稅+行業應用+產業生態”一體化服務,跨界創新服務領域和模式。
以上六條須要逐步完成,剛開始執行的律師必須定好方向,律師事務所幫助完善、全力支持。
簡單來講,可以從專業領域、專業水平和職業操守三方面考慮。具體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三步考察法”教你如何找到合適的律師
作為廣州“百名專家律師公益法律服務活動”律師,自2014年至今,筆者先后五次到廣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務大廳為市民解答法律咨詢,期間部分市民談到不知道怎樣找律師,在執業中,筆者也遇到不少面臨這一困惑的當事人。有鑒于此,筆者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找到合適的律師其實并不難
目前,全國執業律師人數已超過29.7萬人,廣州執業律師10326名。律師已經是個不小的群體,通過百度搜索或者法律網站,可以找到大量的律師信息。你覺得找律師難,實際上難的不是找到一個律師,而是不知道哪個律師可靠,能夠真正幫到自己。
其實,只要掌握甄別方法,找到能夠幫到你的律師并不難。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歷和深入的行業思考,總結出當事人如何找到合適律師的“三步考察法”。
第一步:考察業務方向
無論是熟人介紹的律師,還是網上找到的律師,首先要考察的就是他的業務方向。
正如疾病分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皮膚科疾病一樣,案件也分為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案件,民事案件還可細分為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件等。一個業務精湛的律師對業務方向會有所選擇,而不會是“萬金油”,正所謂“專注才專業”。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不會找外科的醫生去看內科的病癥,同樣我們也不應該找主要打某類案件官司的律師去辦理另一種類型的案件。案件交給專精某一業務方向的專家型律師,肯定比交給一個什么官司都打的“萬金油式”律師,令人放心。熟人介紹的律師如果業務方向不對口,往往會既達不到滿意的效果,又錯過了最佳的辦案時機,甚至讓當事人、律師、介紹人三方都面臨尷尬的境地,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當然,你可能會擔心律師聲稱專辦某類案件,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甚至個別律師開設多個網站或者印制多種宣傳資料,分別宣傳自己專辦某一類案件,實際卻是個“萬金油”。那么,如何考察出律師實際執業的業務方向呢?
一般來講,律師在其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的介紹是比較全面的,你首先可以登錄其所在事務所的網站查閱他的簡歷,看他是哪個領域的律師;其次看他所辦的大部分案例和所寫的文章,是哪個領域的,其中通過案例辨別律師的專業領域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第二步:考察專業能力
當事人一般不懂法律,對律師行業也不一定了解,要直接判斷一個律師的專業水平,有很大難度,如果對方是一個善于包裝的人,就更難辨別了。可以通過了解律師辦理過的案件和撰寫的文章,來考察他專業能力,成功案例和專業成果是律師專業能力最好的證明。
一個律師在某個領域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專業成果,基本可以判斷這個律師在該領域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辦案經驗,專業能力值得信賴。如果他宣稱擅長某個領域,但是沒有多少該領域的案例和研究文章,所謂的擅長就值得懷疑了。
第三步:考察職業操守
除了考察律師的執業水平,職業操守也是選擇律師時必須要考察的。考察一個律師的職業操守,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做事是否規范。在洽談委托時,一個規范的律師絕對不會包打官司,因為法律和執業紀律都禁止律師就案件結果給當事人承諾,違反這一點說明這個律師是個知法犯法之人,案件交給這樣的人,結果如何就很難講了。在簽訂委托合同時,委托手續是否規范,比如訴訟案件是否有簽訂訴訟風險告知書,委托合同及簽署的文件是否給你一份,律師費是否由事務所統一收取,律師費是否有發票等。
二、有否一味吹噓關系。律師是以法律為業的職業,一個律師如果在接待你的時候拋開法律不談,而大談特談他認識某某人物,準備如何活動公關,你就要小心了,除了對方的職業操守值得懷疑外,對方很可能以后還會以各種名目要錢。
透過形形色色的現象,把握律師工作的本質,希望“三步考察法”能夠助你找到合適的律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