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文獻綜述
一、文獻綜述的步驟:
第一步:搜集文獻資料
收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各種檢索工具進行檢索。如:國內外專業期刊網站、中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國家圖書館以及搜索引擎等。目前國內有三種主要的全文數據庫,即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網、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利用國家圖書館可以檢索到已出版的該領域的有關專著(國家圖書館藏書是比較全的,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也有一些傳統的檢索方法,如文獻索引、文摘雜志檢索等,這些傳統檢索方式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是,可以利用它們檢索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二是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科書、博士論文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有關的文獻目錄。
搜集文獻要注意:首先要瞄準該研究領域的專業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業部門的研究報告以及有關的綜述性文章等。其次要瞄準該領域比較著名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一般來說,一定要查閱經典文獻,學術質量較高的研究一定會關注該領域的主流和經典研究的。所以,先看幾篇經典文獻,尤其是其參考文獻,然后順藤摸瓜,以便了解該領域的主流研究。再次檢索文獻時應由近及遠,因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參考文獻,這樣可以使研究者更快地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
第二步:摘要、分類整理文獻
對于已經搜集到的文獻,要在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篩選與分類整理。通過閱讀文獻摘要和文內結論,將與本研究無關的問下去掉。對與研究者的研究有關的文獻,在閱讀中,要詳細、系統地摘要出文獻中研究的問題、目標、視角、方法、結果和結論,以及簡要評述該文獻研究的不足與尚未提出的問題。然后根據研究需要,將搜集到文獻根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按照研究領域(學科)、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的問題等進行分類整理。
在對文獻的觀點進行摘要時,要注意按照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標明文獻的出處,在標示參考文獻時項目或信息一定要全面:著作著錄的項目依次為:編著者,書名,卷(或冊、集)數,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及版次,頁碼。期刊著錄的項目依次為: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卷、期、年、月),頁碼。報紙著錄的項目依次為:著者,篇名,報紙名稱,年、月、日,版次。學位論文著錄依次為:著者,篇名,博士還是碩士論文,學位論文所在學校。在平時在學習過程中,看文獻時就要養成好的習慣,將所看到得文獻中好的觀點摘要時,順手就把文獻的詳細信息標注出來。這樣會省去以后重新查找文獻出處的麻煩。
第三步:分析、概括、歸納與批判
對要綜述的文獻先概括(不是重復),然后進行分析、歸納、比較和對照,目的不是為了解釋已有研究,而是為了了解、明確本研究相關的已有研究的主要內容。對前人研究的貢獻、不同觀點和研究的不足進行分析、評論與批判,在此基礎上明確研究者的研究主題,這在文獻綜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步:提出問題
文獻綜述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指出已有研究沒有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不足之處在哪里?然后提出你要研究的問題。就是說,文獻綜述就是將已有研究的主要觀點綜述歸納起來予以介紹之后加以評述,說明有哪些研究上的不足和空白點。而這些不足和空白恰恰是你想要解決的。比如,你將使用什么新方法或新視角來解決這些問題,或者你將提出什么新觀念、新思想來彌補前人研究之不足,等等。通過文獻綜述,在回顧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議。根據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的現狀,以及其他專業、領域可能給予本專業、領域的影響,根據在縱橫對比中發現的主流和規律,指出幾種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對其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趨勢進行預測,從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
二、文獻綜述需注意的問題
文獻綜述以評為主,切忌述而不評:文獻綜述由“綜”和“述”構成。因此,文獻綜述不是已有研究成果的重復、羅列和一般性介紹,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要以評為主,切忌述而不評。“綜”對所查閱的文獻進行綜合的歸類、提煉、概括。“述”則需要融入研究者自己理論水平、專業基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問題進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既探頣索隱,又如醍醐灌頂。
文獻綜述要全面、準確和客觀:在文獻綜述過程中,首先要全面、準確地“綜”,即是說,在查閱某一領域的已有的研究文獻時,一定要全面,確保文獻綜述完整不偏。尤其是不能遺漏該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切忌不能有選擇的搜集文獻并對其綜述。否則,文獻綜述的結論缺乏可信性。因為只有在全面綜述文獻的基礎上,你的研究結論和創新點方有可信度。比如,你自認為你的研究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但是,由于你文獻綜述不全,這一問題已經有研究者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而你剛好沒有搜集到這一研究文獻,甚至你的研究還沒有超出已有研究,這樣你的研究價值和創新點自然會蕩然無存,可以說你的研究是毫無價值可言。因此,全面綜述文獻是非常的。另外,為了準確,最好是查閱第一手文獻資料,盡量避免使用別人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綜述。看第二手文獻很容易產生錯誤。然后是客觀地“述”,即是說在評述已有研究成果時,評述一定要以已有研究的文獻為依據,不能脫離文獻進行評述,要客觀地說明已有研究的研究現狀。
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與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不同:文獻綜述關注的是理論層面的問題,是對已有的研究文獻的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研究視角以及研究問題的歸納和整理,是研究者以個人的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歸納和評論已有研究的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評論的主線是圍繞著你要研究的問題展開的,也就是說,別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的,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別的學者已經很完美地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那就沒有重復研究的必要了。但是,有些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中,把文獻綜述與背景綜述相混淆。背景綜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我們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這些內容屬于背景描述,嚴格講這不是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要緊扣研究的問題: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要時刻保持清醒:我要解決什么問題,人家是怎么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其目的在于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問題,尋找研究的切入點,避免重復研究,少走彎路。文獻綜述不是資料庫,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確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與本課題研究直接相關,其內容是圍繞課題緊密組織在一起,既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又能反映研究內容的各個方面。所以,一般來說,文獻綜述采用由寬到窄的綜述方法,從大出著手,逐漸把已有研究集中到你的問題上去。而常見的不正確的文獻綜述方法就是把有關領域無目的的泛泛地進行綜述。文獻綜述要文字簡潔,盡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作者的觀點說清楚,從原始文獻中得出一般性結論。
文獻綜述又稱文獻評述。對某一主題的有關資料文獻的綜述與評價。綜述要求全面客觀地說明這一主題在當前的研究狀況及存在的問題。評價則是在綜述基礎上表明綜述者對這種狀況及問題的看法。作為大學中的一個教學環節,旨在訓練學生查閱及整理資料的能力。在高等教育,尤其是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中是培養學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課程教學階段及學位論文寫作階段均須使用。下面是文獻綜述的格式,你可以參考下。共同努力。我也要寫畢業論文。
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獻綜述的引言:
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正文的標題及基本內容提要;文獻綜述的正文:
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現狀、基本內容
(尋求認識的進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文獻綜述的結論:
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文獻綜述的附錄:
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于讀者進一步檢索。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hjzys520
文獻綜述的主要方法文獻綜述抽取某一個學科領域中的現有文獻,總結這個領域研究的現狀,從現有文獻及過去的工作中,發現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和角度。文獻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分析綜合當前該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從而揭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為后續研究尋找出發點、立足點和突破口。文獻綜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在國外,宏觀的或者是比較系統的文獻綜述通常都是由一個領域里的頂級“大牛”來做的。在現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關文獻綜述的指導,然而無論是教授文獻綜述課的教師還是學習該課程的學生,大多實際上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到了真正自己來做研究,便發現綜述實在是困難。約翰 W.克雷斯威爾(JohnW.Creswell)曾提出過一個文獻綜述必須具備的因素的模型。他的這個五步文獻綜述法倒還真的值得學習和借鑒。克雷斯威爾認為,文獻綜述應由五部分組成:即序言、主題1(關于自變量的)7a64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7、主題2(關于因變量的)、主題3(關于自變量和因變量兩方面闡述的研究)、總結。1.序言告訴讀者文獻綜述所涉及的幾個部分,這一段是關于章節構成的陳述。在我看也就相當于文獻綜述的總述。2.綜述主題1提出關于“自變量或多個自變量”的學術文獻。在幾個自變量中,只考慮幾個小部分或只關注幾個重要的單一變量。記住僅論述關于自變量的文獻。這種模式可以使
怎樣寫好文獻綜述——案例及評述
內容推薦 文獻綜述是學術論文中關鍵的內容之一,如何撰寫條理清晰和規范的文獻綜述是研究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本書通過對近二十篇文獻綜述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在文獻綜述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如對文獻的簡單羅列、不恰當的綜述線索、邏輯混亂和不嚴密,以及沒有基于文獻提出研究問題和假設等。此外,本書對如何在文章的引言、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和結果討論等部分結合文獻進行綜述做了詳細的闡述。
本書可供管理學領域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涉足學術研究的本科生參考。此外,剛剛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尚未接受規范學術研究訓練的管理學研究人員也會受益匪淺。當然,從事社會學、心理學和其他人文科學的研究人員也將從中得到啟示和幫助。 目錄前言
第一章 學術論文的結構和文獻綜述
第一節 學術論文的結構
第二節 文獻綜述的目的、文獻來源以及對文獻的有機整合
第二章 文獻綜述案例評述:純文獻綜述類型的文章
第一節 案例一:中國旅游節慶活動研究綜述
第二節 案例二:國內外主題公園研究綜述
第三節 案例三:現代大學制度下高校財政危機問題的研究綜述
第四節 案例四: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文獻綜述
第五節 案例五: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動態分析和趨勢預測
第六節 案例六:產業集群研究綜述
第七節 案例七:商店價格形象
第八節 本章總結
第三章 文獻綜述案例評述:實證研究類文章
第一節 案例八:快速消費品代言人內在特質對于代言效果的影響顯示全部信息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學術論文的結構和文獻綜述:
第一節 學術論文的結構:
雖然每位作者在寫作學術論文時可能偏好不同的結構,不同的學術期刊對于文章的結構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來說,一篇學術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的部分。
一、文章題目、摘要和關鍵詞:1.題目文章的題目在實質上就是一篇論文的“名字”。一般要求用作者簡單的文字將論文所研究的關鍵問題和核心思想表述出來,例如“降價表述方式與消費者感知的降價幅度和購買意愿”。許多學術期刊對題目的字數都有限制,這就要求作者必須避免多余的、不相關的字眼,言簡意賅地直接表明主題,讓讀者看了題目后能夠大概了解論文的主題和討論的關鍵問題。
有時作者會感覺到用簡短的主標題較難表達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需要進行一些補充,這個時候往往會采用副標題的形式。如“影響被贊助活動和贊助品牌間形象轉移的因素——基于蒙牛酸酸乳贊助超級女聲的實證研究”。
在確定論文題目的時候,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作者往往將題目定得過寬、過大,希望利用這種題目引起讀者對于研究的關注,例如“我國消費者的價格感知行為研究”。這是一些研究人員經常容易犯的錯誤,因為這樣過于寬泛的題目會讓讀者難以把握文章所研究的核心問題,一個泛泛的、比較宏觀的題目也不能準確地表述出作者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例如,相比“降價表述方式與消費者感知的降價幅度和購買意愿”,“我國消費者的價格感知行為研究”這個題目就沒有能夠抓住“降價表述方式”、“消費者感知的降價幅度”和“購買意愿”這幾個所要研究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我國消費者”和“價格感知行為”這兩個概念非常寬泛。首先,一般的研究都不可能將對一個樣本的研究推廣到我國消費者這個整體人群;其次是價格感知行為的內涵很寬,不能落實到對降價幅度的感知和購買意愿這兩個具體的問題上。
文獻綜述怎么才能寫好
1、廣泛的查閱文獻,將相關的文獻盡量收集齊全;
2、認真閱讀文獻,特別是前專人寫的綜述,屬一邊閱讀,一邊記筆記;
3、將所有文獻報道,分門別類的寫成摘要;
4、按照時間或其他思路,整理成文章。
5、在一些雜志中,開頭幾篇文章經常是行業的大牛們寫的綜述,可以參考這些文章。
6、所有的碩士與博士論文,第一部分,也都是文獻綜述哦,多看幾篇相關的綜述,自己再鍛煉著寫,很快就會提高的。
寫成一篇好的綜述,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當然也非常鍛煉人,是開展科研的第一步。
文獻綜述是對論文選題研究現狀的梳理,但并不僅僅是把文獻進行簡單的堆砌與羅列,而是需要在總結梳理別人研究的同時,對已有的研究做出評價,也就是說有述有評,這也是為什么文獻綜述也叫做文獻述評的原因。
如何寫好一篇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考察的是以下幾個能力:一個是針對問題查找文獻的能力;二是歸納總結分類的能力;三是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
對于第一點,針對問題查找文獻的能力。這一點聽起來好像很容易,現在網絡資源這么多,尤其是在武大,圖書館上的中外文資料多得不得了,但是要真正查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做老師給我的題目“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與國際化策略”的時候,可能一開始我對這個題目的理解不深,只是簡單地將它分成兩個部分,中小企業創新與中小企業國際化。在中國期刊網上搜索關鍵詞“企業創新”“中小企業國際化”,我發現出來的論文都比較次,大多只是一些空話套話,幾乎所有的文章都一樣,沒有什么可借鑒的價值,由此思考中國的學術研究到底怎么啦?如果要我們都看這些文章的話,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那么我們要怎么辦呢?有兩個辦法:首先是在搜出來的文章中找一篇雜志好一點的,一般來說,好一點的雜志他的論文會更有價值一些。然后看這篇雜志后面的參考文獻都有哪些。被作為參考文獻的論文或者是書籍都還是可以的,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者是找出這個領域內比較權威的專家,然后看他的書或者文章。比如說在中小企業國際化方面的權威人士有:林漢川、趙優珍、魯桐等。第二個辦法是在外文文獻中尋求幫助,寫到這里,又要感慨:怎么國外的學術總是做得比較規范和有價值呢?昨天看劍橋大學網站的時候,發現劍橋大學的本科生從進來開始就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對自己方向的理解。老師們上課也并不講很多,而是每次上課開出一系列的書單,讓學生去圖書館查資料,所以劍橋大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圖書館度過,而不是在課堂上。正是因為這種培養方式,很多劍橋大學的學生在本科畢業的時候就已經是某個研究領域的專家,能夠達到很高的學術造詣。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國內可借鑒的真的不是很多,一定要尋求外文期刊的幫助,但是目前在利用外文資料方面我還摸索得不是很清楚,再學習。
二是歸納總結分類的能力。那么多的文獻,到底哪些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呢?還有如何將他們歸類?文章可以有很多篇,但是我們要在看了之后再心里分成幾個方面,大多數的文章都逃不過這幾個方面。比如說中小企業國際化的文章,研究的比較多的就是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經濟學分析;中小企業國際化的方式、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程度以及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策略等等。所以我們在看文獻的時候一定要心中有一根主線,你的思維會圍繞這根主線,一定要明白我為什么要看這篇資料,這樣才不會在看文章的時候摸不著頭腦,才不會越看就感覺越迷茫;相反地,心中有數,那么看文章會越看越清晰。而且可能在看得過程中你會有新的想法,會想到再去查其他方面的文章。我們在寫一篇論文的文獻綜述時,一定要明白文獻綜述他是為文章服務的,關于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研究角度那么多,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方面都寫上去,時間篇幅都不允許,而且也沒有必要。看過那么多文獻之后,你一定要形成自己對你所要寫的文章的整體認識,明白你打算再文章中寫那些方面。我看了中小企業創新和國際化的論文之后發現我還應該去查找一下關于中小企業國際化和創新的相互作用的論文,為什么要把這兩樣東西放一塊來研究,他們之間肯定存在著某種關系。
最后是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我們不是為了看文獻而看文獻,看文獻是為了了解,目前在這個領域都研究了些什么,那些方面研究的很成熟了,那些方面還是新興的領域。此外,看文獻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夠發現別人研究的不足之處或者可以改進的地方。那么這些不足之處就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地方。
文獻綜述是對論文選題研究現狀的梳理,但并不僅僅是把文獻進行簡單的堆砌與羅列,而是需要在總結梳理別人研究的同時,對已有的研究做出評價,也就是說有述有評,這也是為什么文獻綜述也叫做文獻述評的原因。
如何寫一篇好的文獻綜述呢?
1、廣泛的查閱文獻,將相關的文獻盡量收集齊全;
2、認真閱讀文獻,特別是版前人寫的綜述,一邊閱權讀,一邊記筆記;
3、將所有文獻報道,分門別類的寫成摘要;
4、按照時間或其他思路,整理成文章。
5、在一些雜志中,開頭幾篇文章經常是行業的大牛們寫的綜述,可以參考這些文章。
6、所有的碩士與博士論文,第一部分,也都是文獻綜述哦,多看幾篇相關的綜述,自己再鍛煉著寫,很快就會提高的。
寫成一篇好的綜述,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當然也非常鍛煉人,是開展科研的第一步。
文獻綜述是對論文選題研究現狀的梳理,但并不僅僅是把文獻進行簡單的堆砌與羅列,而是需要在總結梳理別人研究的同時,對已有的研究做出評價,也就是說有述有評,這也是為什么文獻綜述也叫做文獻述評的原因。
自己多查參考文獻,最好是綜述,然后查下最新的文獻,然后照著寫一專篇就行,寫綜述屬真是不容易的。祝好運。
如果查文獻,可以自己查了,我百度空間里有文章,里面有查文獻 用的帳號和入口,都是免費的。
http://hi.baidu.com/pxpsd/blog/item/f11407de357a455295ee3726.html
相關推薦: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賠償標準)
職業病有哪些(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醫院怎樣避免醫療糾紛(防范醫療糾紛的措施有哪些)
醫療機構如何參與訴訟(當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應如何處理)
醫患雙方如何調解(發生醫療糾紛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