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調解后能否再起訴追究對方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有無法律依據?
派出所調解不成或對方不執行可以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005年8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九條 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按法律規定,對于追究民事責任,如果條件符合就可以的。如果屬于刑事責任,應由公安機關立案處理,如果條件符合,才由當事人就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自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第二百零五條 人民法院對于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
(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自訴人經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對證據有疑問,需要調查核實的,適用本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
第二百零六條 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后六個月以內宣判。
第二百零七條 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反訴適用自訴的規定。
可以起訴,有法律依據。輕傷害案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已經賠償的可以酌定從輕處罰。
民事部分已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起訴到法院不能再要求民事賠償,但是可以追求刑事責任。
鑒于已經調解,法院會考慮已經賠償的情節進行量刑。法院不會重判的。
再起訴的目的無非就是再要些錢,如果經濟狀況允許,可以再給些補償,息事寧人。
您需要提供更詳細的情況才能更好的幫您分析。
如果對調解的結果不服的話,是可以起訴至法院的
當事人承擔了刑事責任后,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嗎?
當事人承擔了刑事責任后,有民事賠償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擴展資料: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刑事訴訟法
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主要在于:
1、產生的原因不同。
民事責任是平等主體間因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或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責任。
刑事責任則是因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2、適用的法律規范不同。
在處理民事責任時,適用的是民事法律規范,如《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
在處理刑事責任時,則適用《刑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刑事法律的規定等。
3、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為接受刑事處罰。
4、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由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后再由法院判決。
刑事責任則主要由國家司法機關予以立案偵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在符合《刑法》規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認為“打了不罰,罰了不打”,即當事人承擔了刑事責任就可以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或是減輕民事責任;承擔了民事賠償責任就可以減輕甚至免除刑事責任,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依據此規定,在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訴訟過程中,對民事損害賠償的處理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如果被害人個人(自然人)由于交通肇事者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有權在刑事訴訟中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肇事者對其損失進行賠償;第二,如果被害人是國家或集體的,可由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肇事者對國家、集體的財產損失進行賠償。因此,當事人即使承擔了刑事責任,可能仍然是需要進行民事賠償的。
民事判決后還能追究刑事責任嗎
民事判決與刑事責任是兩個概念,不因為民事賠償就免除刑事責任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歷年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對于處理經濟糾紛案件時發現涉及犯罪的,不論是否已經處理完畢,均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你違法了刑法,達到了追究刑事責任情節,那么就要承擔刑事責任,至于民事責任不會阻礙刑事責任的承擔,但是通常情況下,承擔了民事責任,賠償了受害者,得到了受害者的諒解,會得到一定的量刑從輕情節。
什么時候追究刑事責任,什么時候追究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于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縱橫法律網 貴鑄律師
相關推薦:
醫療事故屬于刑事(醫療事故屬于哪些案件類別)
婦產科醫療糾紛(婦產科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沒有立案私了(報了案后面私了了這樣會不會立案)
高空墜物哪個部門處理(建筑工地墜落高空墜物處罰標準)
醫療糾紛是什么(什么叫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