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傷殘鑒定標準。眼睛工傷評殘等級根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的規定,如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屬于一級傷殘;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或半徑≤5°)的屬于二級傷殘。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的規定,雙側眼球缺失或者一側眼球缺失,另一側眼嚴重畸形伴盲目5級屬于Ⅰ級傷殘;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雙眼盲目5級屬于Ⅱ級傷殘等。眼睛傷殘具體屬于幾級傷殘要根據具體情況由鑒定機構確定。賠償標準根據傷殘等級而定。
眼睛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雙眼無光感或者僅有光感,但是光定位不準,二級傷殘是一眼有或者無光感,另一只眼睛的視力矯正≤0.02,三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一側眼球摘除,另一只眼睛的視力矯正小于0.1,當然賠償標準也是跟鑒定級別有關系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
傷殘等級分為十級,賠償標準是按照傷殘等級來劃分的。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