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又稱為惡性腫瘤,在農村,排在第一位的是______,在青少年和兒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______
癌癥又稱為惡性腫瘤,在農村,排在第一位的是______,在青少年和兒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______.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一類非傳染性疾病,被稱為現代文明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因素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因素.據統計,我國的癌癥死亡人數和死亡率最高的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農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兒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白血病.
故答案為:胃癌;白血病
下表為1957年和1999年中國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下表為1957年和1999年中國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順位 | 1957年 | 1999年 | 死亡原因 | 死亡專率( 1/10 萬) | 占死亡總人數的% | 死亡原因 | 死亡專率( 1/10 萬) | 占死亡總人數的% | 1 | 呼吸系統病 | 120.3 | 16.86 | 惡性腫瘤 | 140.47 | 23.89 | 2 | 急性傳染病 | 56.6 | 7.93 | 腦血管病 | 127.18 | 21.63 | 3 | 肺結核 | 54.6 | 7.51 | 心臟病 | 98.92 | 16.82 | 4 | 消化系統病 | 52.1 | 7.31 | 呼吸系統病 | 81.68 | 13.89 | 5 | 心臟病 | 47.2 | 6.61 | 損傷和中毒 | 36.95 | 6.28 | 6 | 腦溢血 | 39.0 | 5.46 | 消化系統病 | 17.86 | 3.04 | 7 | 惡性腫瘤 | 36.0 | 5.17 | 內分泌、營養、代謝及免疫疾病 | 16.87 | 2.87 | (注:死亡專率特指某種疾病的死亡率) 從上表可以看出: (1)1957年和1999年中國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病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2)40多年來,導致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種類發生的變化是:______. (3)這些變化說明了______. |
(1)從表中可以得出1957年和1999年中國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病分別是呼吸系統病(死亡專率120.3、占死亡總人數的16.86%);惡性腫瘤(死亡專率140.47、占死亡總人數的23.89%%).
(2)1957年,導致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統病、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在1999年,呼吸系統病從死亡順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順位的第5、6、7位的心臟病、腦溢血和惡性腫瘤,在1999年分別上升至第3、2、1位.
(3)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中,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經不再是傳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也常稱為“生活方式病”或“現代文明病”. 科學研究證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提倡科學的膳食、不吸煙、少飲酒、保持心情愉快、堅持體育鍛煉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癌癥發生的方法.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由于呼吸系統病、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條件造成的,而心臟病、腦溢血和惡性腫瘤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外,還主要與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這些變化說明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因素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為:
(1)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
(2)1957年,導致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統病、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在1999年,呼吸系統病從死亡順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順位的第5、6、7位的心臟病、腦溢血和惡性腫瘤,在1999年分別上升至第3、2、1位.
(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因素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列疾病中,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疾病殺手是什么?
選擇 :1.肺癌 2.艾滋病 3.心血管疾病 4.肥胖癥心腦血管病變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最嚴重、最普遍的疾病,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為各類疾病之首,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制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科技部批準啟動“973”計劃 “重大血管性疾病發病機制和防治的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劉德培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采訪。
《科學時報》:重大血管性疾病基礎研究獲準立項,它所體現的“社會需求和科學意義”是什么?
劉德培:心腦血管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AS)、高血壓、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多種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了極大威脅,是危害我國和世界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環境因素發生很大改變,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不斷升高。每年由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數近300萬,占總死亡數的35%~40%,位居各種死因的首位。全國每年心腦血管病防治費用逾千億元人民幣,給國家、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結合國人的發病特點和規律,深入探索發病機制和提出預防與干預措施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大國家需求。
心腦血管病中AS引起的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變危害最大,致殘率和致死率最高。AS、高血壓、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有著共同的發病學基礎,都是以動脈血管病變為主體,有許多重大的學科前沿問題有待研究。
從本質上講,心腦血管疾病是機體對內外因素引起的機體代謝紊亂及心血管系統自穩態失衡的反應和應答。機體代謝紊亂包括糖、脂及代謝產物平衡紊亂和能量平衡紊亂,這些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均可造成嚴重的血管損傷。維持心血管系統自穩態的物質基礎是多種起調節功能的心血管活性物質,由代謝紊亂引起的心血管活性物質功能紊亂,會在血管壁局部引起病理性改變,當這些改變到達一定程度,可導致血流行為和器官功能的改變。這一病理過程很漫長、中間環節復雜,既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又可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還可以與其他生活方式疾病互相交錯、互為因果,是典型的復雜性疾病。
血管損傷性疾病的病理變化和發病過程的分子機制非常復雜,表現出網絡式和非線性特征,極大地增加了我們認識分子機制的難度。我們將針對血管損傷性疾病的基本過程,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整體水平和群體水平上探索其發病機制,尋找確定心血管意外的預警分子并開發有效的干預措施。本研究的成果將大大加深我們對血管損傷性疾病發生規律的認識,開發出新的有效的預防和干預措施,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科學時報》:本項目擬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都有哪些?
劉德培:心腦血管病中AS引起的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變危害最大,致殘率和致死率最高,我們將重點圍繞AS及其并發癥等重大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和防治措施開展基礎研究。研究注重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的重大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并發癥與防治的整個過程,充分考慮這一復雜性疾病多因素、多因子參與的特征,系統地提出科學問題、設置研究內容,并緊密同臨床結合。使項目不僅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同時注重研究成果的轉化與臨床應用,為國人血管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作出重要貢獻。
本項目分為4個部分,以進一步闡明以AS為主的重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的基礎研究為核心,將內外環境因素、病理過程變化、并發癥和血管保護機制以及藥物開發的基礎研究四方面結合在一起。
在“內外環境因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分子機制”研究中,我們主要選擇了我國最常見的和特有的內外環境致病因素,包括飲食、高脂血癥、吸煙、高凝狀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氧化應激和炎癥等,力求在分子、細胞和整體水平闡明AS等重大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性、血栓形成和血管重塑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將從血管內外環境,系統地闡明AS斑塊不穩定、血栓形成和血管重塑的發生機制,指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防治。AS的主要危害來自于其嚴重的心腦并發癥——心肌梗死和腦卒中。
在“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細胞和分子機制”研究中,我們將以中國人易患的心腦血管意外的遺傳及分子基礎和AS的并發癥——心臟重塑為研究重點,探尋我國AS等重大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多態位點,其功能及其發病機制是什么等方面的問題。在“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并發癥防治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藥物的基礎研究”研究中,將集中從心血管內源性保護機制和炎癥—免疫機制出發,提出活性小分子“代謝同源家系”的理論,探尋出1~2種血管損傷性疾病預警和早期診斷的新型生物學標志分子,提出相應預警指標和預防措施等。以上基礎研究的重要發現,將對于開發干預AS等重大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和疫苗提供可能的理論基礎。
《科學時報》:本項目的創新性和預期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劉德培:本項目的創新性體現在:一是從疾病發生、發展、并發癥以及防治4個方面設置課題,進行系統研究,注意分子內在機制上的聯系,也注重不同病程的差別。二是緊密聯系臨床,著力尋找我國AS 等重大血管病人群特有的遺傳背景及誘發因素,并揭示分子生物學機制,進而為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針對AS及其并發癥的早期預警和干預策略及防治方案提供科學依據。三是借助“組學革命”和系統生物學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注重分子途徑的闡明和途徑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嘗試對疾病某一部分或某一層面的小網絡進行解析,從而為揭示心血管系統的復雜調控網絡的本質性規律提供依據、探索方法。
未來5 年,我們希望能夠找出3~5個具有我國發病特點的新的靶分子,明確其功能及臨床意義,并建立其檢測方法和預警指標。確定2~3種新的抗心血管損傷和重構的內源性細胞保護物質,相關成果申請專利;獲得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成果,為AS創新藥物的篩選和研制提供新的方向。項目實施中取得的基礎性研究成果將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研究成果將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做出貢獻。
3.心血管疾病
目前,人類的遺傳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人類的遺傳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個重
目前,人類的遺傳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人類的遺傳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請根據題目要求解答下列問題.
Ⅰ.人類遺傳病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______遺傳病和______ 遺傳病三大類.
Ⅱ.有的人從二三十歲開始頭發變稀少,四五十歲變禿頂,稱為少禿頂.少禿頂是遺傳的,受一對常染色體基因(基因用H、h表示)控制,在男孩身上為顯性遺傳,在女孩身上為隱性遺傳.而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用B、b表示).根據如下系譜圖,回答問題.
(1)寫出Ⅰ4基因型______,Ⅲ3基因型______
(2)引起Ⅳ2少禿頂的基因不可能來源于第Ⅰ代的______ 個體.
(3)若Ⅲ1和Ⅲ2再生了一個兒子,則僅患一種病的可能性是______.
(4)寫出Ⅰ1與Ⅰ2婚配生Ⅱ2的遺傳圖解.Ⅰ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Ⅱ(1)由圖可知Ⅰ4不患少禿頂,而Ⅱ6患少禿頂則基因型為hh,所以Ⅰ4為Hh;而Ⅱ4為色盲男孩,基因型為XbY,Ⅰ4不患色盲,為XBXb,所以Ⅰ4基因型為HhXBXb.少禿頂在男孩身上為顯性遺傳,Ⅲ3為男孩不患病,則為hh,又不患紅綠色盲,為XBY,所以Ⅲ3基因型hhXBY.
(2)第Ⅰ代的1個體為男性且不患少禿頂,基因型為hh,所以引起Ⅳ2少禿頂的基因不可能來源于第Ⅰ代的1個體.
(3)首先確定基因型,Ⅲ1為hhXBY,Ⅲ2為HhXBXb;后代患少禿頂的概率為12,兒子患紅綠色盲概率為12,則Ⅲ1和Ⅲ2再生了一個兒子,則僅患一種病的可能性是12×(1?12)+(1?12)×12=12
(4)寫出Ⅰ1與Ⅰ2婚配生Ⅱ2的遺傳圖解要注意格式正確.
故答案為:
Ⅰ多基因 染色體異常
Ⅱ(1)HhXBXb hhXBY
(2)1
(3)1/2
(4)
相關推薦: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賠償標準)
職業病有哪些(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醫院怎樣避免醫療糾紛(防范醫療糾紛的措施有哪些)
醫療機構如何參與訴訟(當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應如何處理)
醫患雙方如何調解(發生醫療糾紛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