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不能報銷生小孩費用,因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只是針對“因病”治療所產生的費用進行報銷
計劃生育手術、孕前檢查以及生產等所產生的費用,都不能予以報銷;
不過生育保險可以報銷生育費用,生育保險(maternityinsurance)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的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
合作醫療的初級形式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具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即農民每年交一定數額的合作醫療資金,集體與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專項基金,農民就醫時可按一定比例報銷醫藥費。它在70年代曾一度覆蓋了90%以上的農村。實踐證明,多種形式的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群眾通過互助共濟、共同抵御疾病風險的好方法,也是促進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
農村醫療保險
由于農村具有一種互助的傳統,而且合作醫療在農村廣泛實踐過,再加上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可以為社會保障的實施提供必要的經濟資助,因此合作醫療具有很大的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6)整理。可行性,但是農村合作醫療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從理論上來講,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實質上只是一種社區保障,而非社會保障。
它只是在一定社區范圍內,以本社區居民為保障對象的一種福利制度,與社區經濟發展水平緊密聯系。它不是一種由國家強制實行的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的保障制度,也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持,更不屬于國家收入分配與再分配的一種形式。
這種保障形態是不穩定的,它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一種過渡型保障供給形式,在缺乏社會保障制度的前提下,社區保障是最適宜的替代品,但它替代性強,而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弱,因此最終將被其它的保障供給所替代。
而且社區保障有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和市場的割裂狀況:社區保障是向社區內成員提供的保障制度,各地區的社區保障差異程度越大,則越不利于全社會的保障橫向平等的實現;同時社區保障很可能加劇“城鄉壁壘”的隔離及農村社區之間的分割,從而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農村醫療保險
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年度內門診、住院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的補償比例報銷。享受補償的辦法如下:
(1)門診:門診不設起付線,門診報銷比例不高于25%。設封頂線為150元。
(2)住院:住院設起付線,鄉鎮衛生院起付線不低于1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5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不低于2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40%;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不低于4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30%,起付線為個人自付部分。
比如:到鄉鎮衛生院住院,共支付醫藥費用1600元,扣除自付部分100元后,按報銷比例50%進行報銷,最少能報銷750元。封頂線不高于7000元,是指全年個人報銷總額累計不超過封頂線。
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年度內住院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的補償比例報銷。
住院才能比例報銷,鄉鎮衛生院,報銷比例為7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不低于40%。
保障內容:
1、保障對象。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保障范圍。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準,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
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2、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3、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銜接,建立大病信息通報制度,及時掌握大病患者醫保支付情況,強化政策聯動,切實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城鄉醫療救助的定點醫療機構、用藥和診療范圍分別參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在鄉鎮衛生院就診可按照70%的比例進行報銷,而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是不會低于于40%,至于異地住院分娩補償,按照新農合異地住院補償政策,統籌地外非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起付線為900元,補償比例為40%。
對于已經購買農村醫療保險的農名工來說,除了了解報銷比例之外,其普通住院政策內包括的起付線、封頂線以及報銷比例都不可忽略,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具體如下:
1.起付線
參保人員住院時需要自負起付線的金額,標準為一級醫療機構100元/次、二級醫療機構300元/次、三級醫療機構800元/次。
2.封頂線
參保人員住院報銷時會設立封頂線金額,標準為一檔8萬元/人/年,二檔12萬元/人/年。
3.報銷比例
參保人員住院時發生在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標準為一檔在一級醫療機構就診可按照80%的標準報銷、二級醫療機構按60%的標準報銷、三級醫療機構按40%的標準報銷,而標準為二擋的話,會在一檔的基礎上提升5個百分點。
擴展資料:
生育報銷流程:
1.到醫院新農合窗口備案,出院后憑住院收費票據、出院證、準生證明、社保卡、母親的身份證到本院新農合窗口報銷;
2.如果在異地住院,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內須辦異地住院轉診手續,執轉出醫院的轉診證明或所住院縣外醫院的住院證明、合作醫療證、母親的身份證、準生證明到新農合部門轉診處辦理轉診手續,如果在外地居住或務工打新農合咨詢電話備案即可,出院后執病歷復印件、匯總明細單、住院收費票據、出院證明、、轉診證明(打工或居住證明)、社保卡、母親的身份證、準生證明到縣新農合部門報銷。
參考資料:農村醫療保險 百度百科
一般來說,計劃內生育住院分娩可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一般市級醫院順產報銷500元,剖腹產的話報銷1000元。各地的新農合政策規定是不一樣的,具體還需向當地的新農合辦事機構咨詢。
農村醫保報銷所需資料:
1. 門診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
2. 住院報銷攜帶資料:住院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費用明細清單、出院小結、其它有關證明。
3. 門診特殊病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特殊病種合作醫療證歷本。
4. 辦理特殊病種攜帶資料: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建議書,合作醫療證歷本、病歷、有關化驗報告單、照片二張。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maternity insurance)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的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險辦法(征求意見稿)》從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明確,生育險待遇將不再限戶籍,單位不繳生育險須掏生育費。
2016年5月1日起各地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2015年關于降低工傷保險平均費率0.25個百分點和生育保險費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和有關政策規定,確保政策實施到位。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工作,待國務院制定出臺相關規定后統一組織實施。 2017年2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工作會議,計劃于今年6月底前在12個試點地區啟動兩險合并工作。人社部強調,兩險合并并不是簡單地將生育保險并入醫保,而是要保留各自功能,實現一體化運行管理。
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
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年度內門診、住院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的補償比例報銷。享受補償的辦法如下:
(1)門診:門診不設起付線,門診報銷比例不高于25%。設封頂線為150元。
(2)住院:住院設起付線,鄉鎮衛生院起付線不低于1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5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不低于2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40%;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不低于4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30%,起付線為個人自付部分。比如:到鄉鎮衛生院住院,共支付醫藥費用1600元,扣除自付部分100元后,按報銷比例50%進行報銷,最少能報銷750元。封頂線不高于7000元,是指全年個人報銷總額累計不超過封頂線。
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年度內住院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的補償比例報銷。住院才能比例報銷,鄉鎮衛生院,報銷比例為7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不低于40%。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生育保險鄉鎮衛生院,報銷比例為7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不低于40%,至于異地住院分娩補償,按照新農合異地住院補償政策,統籌地外非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起付線為900元,補償比例為40%。
擴展資料
農村醫保和社保生孩子報銷的區別
社保是五險一金,主要是城鎮的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也就是等你65歲退休是可以拿到養老保險的。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主要是醫療保險,就是生病什么的保障,沒有其余的養老啊什么的,也就是說60歲后沒有養老保險可以拿。
農村醫療保險生孩子的注意事項
1、醫保繳納情況可以到當地社保網站上查詢,要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需要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才可以。
2、醫療保險并不是全部都可以報銷,個人也要負擔一部分并且有最高支付限額。
3、個人負擔部分包括:
(1)普通門(急)診費用;
(2)定點零售藥店購藥費用;
(3)住院(門診規定病種)部分費用也要自付。
4、最高支付限額是指在一個醫療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參保人醫療費用的最高數額。標準為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
參考資料:醫保報銷比例——百度百科
買了農村合作醫療,合法出生,手續齊全的話,就可以報銷,不過要提供繳費發票和住院費用明細清單,準生證,身份證,農村合作醫療證等。有些床位費之類的不能報銷,只能報銷藥費,以前是報銷45%,現在好像是65%,具體是多少不太清楚。另外,去報銷的時候,自己有個起付金額,市級醫院自付金額為500元,縣級醫院300元,鄉鎮醫院100元。例如:在市級醫院住院花費1500元,扣除床位費100元,剩下1400元,扣除自付金額500元,剩下900元可報銷的額度,然后按比例報銷65%,最后可以報銷大概585元,各地方稍有出入,但總體政策都差不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