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查找2000年~2009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印度的GDP數據及其支出法構成、收入
找了好久數據都找不全,有哪位大神能幫幫忙啊!!感激!!國家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美國 97648 101280 104695 109608 116859 123761 131329 137765 14414.25
英國 14509 22436 23955 27680 26800
德國 19002 1855.115 1990.263 2331.342 2407.962 27914 29132 33174 36731.05
法國 13280 1312.008 1422.938 1689.443 1757.582 21364 22480 25457 28669.51
日本 46674 4176.24 3992.217 4256.495 4309.815 45522 43760 43796 49106.92
中國 11928 1159.143 1237.153 1332.203 1453.6 23027 27738 34004 43274.48
俄羅斯 2597 7644 9849 12896 16765.86 12250
印度 4678 483.678 502.416 533.498 573.173 8089 9106 11413 12066.84
在中國統計局的網站看一下吧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四國經濟特征以及異同點
希望大家寫的詳細點 好的話 追加分數!!!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國家元首 皇帝,由普魯士國王世襲,擁有廣泛的實權 國王,國家的象征“統而不治”,無實權 首相和議會、政府關系 宰相主持政府并擔任聯邦議會議長,但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首相和政府(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議會 聯邦議會(各邦代表組成)和帝國議會(民選,無實權)是立法機構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是權力的中心 相同點 政體相同,都為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制的比較表 (項目) 英國君主立憲制 美國總統制 不同點 政 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國家元首及產生方式 國王;世襲;終身制 總統;間接選舉;有任期 國家元首地位 國家象征,“統而不治” 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軍權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 政府產生方式 首相提名,國王任命 總統提名經參議院通過任命 國家元首、議會、政府關系 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不對元首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政府(內閣)對總統負責,內閣、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行政與立法地位平等,相互制約與監督 相同點 理論原則與經濟基礎 三權分立;私有制 國家性質(國體) 資產階級專政 司法 獨立 法國總統共和制與德國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法國總統共和制 德國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政 體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 總統 皇帝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皇帝世襲,終身制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皇帝 議會產生方式 法國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 聯邦議會由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組成,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 國家元首、議會、 政府關系 立法權控制行政權; 總統對議會負責; 總統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須征得參議院的同意。 行政權控制立法權。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帝國宰相(內閣首腦)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議會。 相同點 1、都是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體制 2、國會由兩院組成,下院由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 3、總統或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總攬行政權力,有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的權力 英、美、法、德四國的國家政權組織體系表 項目 國別 政治體制 行政權 立法權 司法權 軍權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及產生方式 權力中心 英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內閣 議會下院 上院 議會 國王 首相。國王任命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議會 美國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總統 國會 聯邦法院 總統 總統 總統。選民間接選舉 總統 法國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總統 議會 總統 總統 總統。議會選舉產生 議會 德國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皇帝 名歸帝國議會,實在皇帝 皇帝 皇帝 宰相。皇帝任命 皇帝 資產階級代議制 核心 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議會,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 本質 資產階級力圖通過立法的設置把國家的主要權力-----立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總統等到行政權力的濫用,并通過立法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特征 1、議會由議員組成,議員由普選產生。國家重大立法和重大決策都須經議會討論并經多數通過,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2、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 3、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 形成原因 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逐步掌握國家政權
過程 最早產生在英國,后被歐美和世界上許多國家效法 主要模式 英國議會君主立憲制、美國與法國總統共和制、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 進步性 1、議員經選舉產生,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并實行多數原則,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決策的科學性。是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否定 2、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有利于防止專制獨裁和官僚腐敗,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權 3、實行政黨政治,進行議會斗爭,緩和了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有利于避免暴力,維護社會穩定 4、有利于無產階級進行合法斗爭,維護自身利益 5、擴展到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并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人類社會的民主政治的進程起了重要作用 總之,它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從法律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繁榮,它對于人類世界民主化進程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作用 局限性 1、行政權日益擴張 2、司法機關侵犯立法權 3、仍然是代表一定利益集團的利益
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國家元首 皇帝,由普魯士國王世襲,擁有廣泛的實權 國王,國家的象征“統而不治”,無實權 首相和議會、政府關系 宰相主持政府并擔任聯邦議會議長,但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首相和政府(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議會 聯邦議會(各邦代表組成)和帝國議會(民選,無實權)是立法機構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是權力的中心 相同點 政體相同,都為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制的比較表 (項目) 英國君主立憲制 美國總統制 不同點 政 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國家元首及產生方式 國王;世襲;終身制 總統;間接選舉;有任期 國家元首地位 國家象征,“統而不治” 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軍權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 政府產生方式 首相提名,國王任命 總統提名經參議院通過任命 國家元首、議會、政府關系 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不對元首負責。首相可解散議會。議會也可辭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約 政府(內閣)對總統負責,內閣、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行政與立法地位平等,相互制約與監督 相同點 理論原則與經濟基礎 三權分立;私有制 國家性質(國體) 資產階級專政 司法 獨立 法國總統共和制與德國君主立憲制比較表 (項目) 法國總統共和制 德國君主立憲制 不同點 政 體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 總統 皇帝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皇帝世襲,終身制 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皇帝 議會產生方式 法國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 聯邦議會由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組成,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 國家元首、議會、 政府關系 立法權控制行政權; 總統對議會負責
英國的經濟特點:
2006年英國整體經濟增長步伐逐步好轉,表現得更為強勁和均衡。其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舊為服務業。06年全年英國GDP 的增長率逐步遞增,分別為2.3%、2.6%、2.8%;而第四季度更是超過預期達到3.0%的水平,投資者紛紛看好英國經濟前景,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通脹率和失業率等風險問題的存在,總體分析英國06年經濟處于溫和上漲態勢。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于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于分析不同變量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么,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于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于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后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于,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么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象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后,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后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于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于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后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后,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于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于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后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于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后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并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蘇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饑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蘇跡象是1715年后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饑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于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么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后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后,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后,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于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于法國。最后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于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后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于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后,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于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后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后,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后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后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后。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后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后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準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后“17世紀的悲劇”后,法國已經明顯落后于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么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于英國。而且魯杰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于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于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意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圣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于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占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于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里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于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占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于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于總體速度,但明顯高于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后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后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并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后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后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圣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占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于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制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于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并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里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只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于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后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2006年英國主要經濟成果主要表現:
2006年前三季度,英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第一、二季度增長0.7%和0.8%之后,第三季度仍保持了0.7%的增幅。若按年增長率計算,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長率分別為2.3%、2.6%和2.8%。服務業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生產與建筑業也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英國財政部預測,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6%,而2007年則預計增長2.4%。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以下為英國經濟成果表現:
一、經濟顯著表現: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為了抑制因各種生活基本費用增加引發的通貨膨脹,英國央行11月9日宣布將銀行基本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4.75%提高到5%,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英國央行繼8月份后第二次提息。英國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避免因利率上升導致消費放緩。
二、市場方面表現:消費支出零售業與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06年第二季度,英國家庭消費支出開始擺脫長期低迷態勢。當前英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都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國購買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倫敦市中心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的高級住宅區房價飆升了20%以上。
三、總體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服務業。自2006年第二季度,占英國經濟規模超過70%的服務業恢復了強勁增長。第三季度服務業繼前一季度增長0.9%之后,再度增長0.8%。其中,制造業和能源業產出增加是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增幅分別為0.7%和0.8%,但包括石油、天然氣在內的采礦業出現較大萎縮,下降3%。建筑業生產增長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5%。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國的經濟特點:
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制造、造船、機械制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筑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于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占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筑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游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游國。旅游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交通運輸業發達,水陸空都很便利。1990年鐵路總長3.40萬千米,其中電氣化的1.26萬千米;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9月,巴黎-里昂鐵路線上的高速火車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國研制出最新高速火車,時速達482.4千米。1989年全國公路總長80.52萬千米,公路網遍及全國,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國內河航運主要由國家經營,內河航道總長8568千米,其中運河4613千米。法國75%的進口物資和20%的出口物資得通過海運。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法國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運量居世界第三位。為增強競爭力,國內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于1991年決定并入法航。主要機場為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于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于美 、 德、日之后。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法國對外投資增加較快,1991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歐共體成員國,占總額的47.7%。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非洲和拉美的投資也較高,并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法國對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主要對象是法語非洲國家。1971 ~1980年外國通過對不動產投資方式購買法國土地4.5萬公頃,約占法土地面積的1%。外國對法國工業部門投資加快,其中歐共體成員國對法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50%;其次是美國,約占22%。1990年外國在法國投資總額為490億法郎。法國政府正采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
法國的社會福利較完備,從1983年起,社會福利金額占國民收入的30.6%。社會保險包括醫療、工傷、家庭津貼、退休金、殘疾者照顧等。
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中國20世紀的gdp增長情況
中國 GDP 增長
2000年:89468.1 8.4
97314.8 8.3
105172.3 9.1
135822.8 10.0
159878.3 10.1
183217.4 10.4
211923 11.6
249530 11.9
2008年第三季度 201631 9.9
美國: GDP 增長
2007第一季度 2007第二季度 2007第三季度 2007第四季度 2008年第一季度 2008年第二季度 2008年第三季度
0.05% 4.79% 4.76% -0.17% 0.87% 2.80% -0.30%
不寫了
2004年
(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銀行)
美國:116675
日本:46234
英國:21409
中國:16493
2007年
美國:103080
中國:58609
日本:34251
英國:15491
俄羅斯聯邦:11856
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中國20世紀40年代到現在的GDP增長情況
分太少了吧
這么復雜的題
怎么計算財政支出占gdp比重
一般債務收入不計入財政收入,前者經常要大于后者。
1、前者比后者更能反映財政集中度。財政收入只是標示了財政可能使用和支配GDP的規模,而財政支出表現為對GDP的實際使用和支配規模。
2、財政收入反映的是財政參與GDP分配的過程,財政支出反映的是財政在GDP使用過程中的活動。
3、前者更能反映全面而準確地反映財政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
一般債務收入不計入財政收入,前者經常要大于后者。
1、前者比后者更能反映財政集中度。財政收入只是標示了財政可能使用和支配GDP的規模,而財政支出表現為對GDP的實際使用和支配規模。
2、財政收入反映的是財政參與GDP分配的過程,財政支出反映的是財政在GDP使用過程中的活動。
3、前者更能反映全面而準確地反映財政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
第一,經濟增長,則政府規模增長。在許多經典的公共經濟學教科書中,都有關于OECD國家自19世紀以來政府支出占GNP或GDP比重變化的系列數據,它們很直觀地說明了政府規模隨經濟增長而擴張的事實。如,1880、1929、1960、1985、1996五個年度,美國政府支出比率分別是8%、10%、28%、37%、33.7%。(資料來源:世界銀行,《1991年世界發展報告:發展的挑戰》,第190頁;方福前,2000:172)
第二,市場經濟模式不同,政府規模有差異,并且政府規模隨市場經濟模式變化而調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91年把成功的市場經濟分為三種模式:美國的消費者導向型、法國和日本的行政管理導向型、德國和北歐的社會市場。一方面,模式不同意味著政府干預市場的深度、方式即政府職能存在差異,因此導致政府規模有別。以美國、法國、瑞典為例,1985年,三國政府財政支出比率分別為37%、52%、65%。另一方面,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各國都減少了政府對政府干預的程度、對原有模式進行了調整,因此政府規模縮小。如1996年上述三國政府支出比率分別為33.7%、51.6%、62%。(資料來源:世界銀行,《1991年世界發展報告:發展的挑戰》,第190頁;方福前,2000:172)
第三,在經濟持續增長過程中,社會性支出在政府支出結構中的比重的上漲速度快于政府支出中的其他部分;發達國家的社會性支出己成為政府支出中比重最高的。一般把政府支出分為三部分,即:以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為主的維持性支出;以政府投資為主的經濟性支出;以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為主的社會性支出。三大支出的變化軌跡是,隨著經濟增長,維持性支出、經濟性支出的比重呈遞減趨勢,而社會性支出快速遞增。如1983—1993年間,高收入國家(1992年人均GNP8336美元以上),維持性、經濟性、社會性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26.2%、14%、49.5%;中等收入國家(1992人均GNP676~8355美元之間)相應數據分別為28.3%、20.4%、42.1%;低收入國家(1992人均GNP675美元以下)相應數據分別為37.7%、22.2%、27.5%。(趙志耘,2002:164)。
第四,政府就業人數增減及構成變化情況,基本符合從政府財政支出比率出發發現的政府規模的變化規律。其中,以下三個趨勢是確定無疑的:(1)不僅政府就業總量隨經濟增長而增長,而且政府就業在全國總人口或總就業的比重也在上升。如1949、1970、1990三個年度,美國政府人力規模總量分別是604.8萬、1302.8萬、1836.8萬;(韓繼志,1999:33)(2)政府就業結構中,教育、衛生保健、社會保障等領域的職員在政府總就業中的比重遞增;(3)政府人力中,“官”、“兵”之間的比例正常,“官”少于“兵”。如美國是1∶1.17,日本是1∶3.6。(朱光磊,2003)另外,由于就業有一定的“剛性”,導致經濟模式變化與政府就業增減之間的相關性不明顯。上個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模式調整且政府支出比率相應降低后,OECD國家中僅美國、日本一般政府就業占總就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其他國家比重仍在上升,不過,增長趨勢減緩
一般債務收入不計入財政收入,前者經常要大于后者。
1、前者比后者更能反映財政集中度。財政收入只是標示了財政可能使用和支配GDP的規模,而財政支出表現為對GDP的實際使用和支配規模。
2、財政收入反映的是財政參與GDP分配的過程,財政支出反映的是財政在GDP使用過程中的活動。
3、前者更能反映全面而準確地反映財政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
一般債務收入不計入財政收入,前者經常要大于后者。
1、前者比后者更能反映財政集中度。財政收入只是標示了財政可能使用和支配GDP的規模,而財政支出表現為對GDP的實際使用和支配規模。
2、財政收入反映的是財政參與GDP分配的過程,財政支出反映的是財政在GDP使用過程中的活動。
3、前者更能反映全面而準確地反映財政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
相關推薦: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賠償標準)
職業病有哪些(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醫院怎樣避免醫療糾紛(防范醫療糾紛的措施有哪些)
醫療機構如何參與訴訟(當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應如何處理)
醫患雙方如何調解(發生醫療糾紛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