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期間工資該怎么發放?如果企業不給怎么辦?
工傷要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再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以鑒定結果為準。
報工傷步驟:
1.到勞動局申報,申請工傷認定,填寫事故報告
2.在一個月內準備好病志,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原件復印件,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事故調查表,工傷認定申請表,若不是本人還需要授權委托書(填單位名稱的地方蓋公章,簽字的地方按手印)
3.等待審核,審核后會返給個人工傷認定書
4.申請工傷鑒定,攜帶身份證,營業執照,病志及工傷鑒定申請表到勞動能力鑒定中心
5.遞交材料后,會得到鑒定通知單,上面有什么時候到哪里鑒定
6.鑒定時必須本人去,帶本人身份證原件,CT或其他材料
之后等待結果就可以了。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 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 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 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具體情況,你可以咨詢當地勞動局。
工傷期間企業應當按照你工傷前的工資發放如果企業不發工資你可以到單位的區勞動仲裁通過仲裁解決。
他敢不給!必須給你!不給到勞動局投訴
工傷認定書沒下來,工傷期間不給發工資怎么辦
工傷期間,公司應該按照正常標準來支付工資。如果不支付,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維權;也可以等鑒定結論出來,一并仲裁。
我現在工傷期間工傷認定沒下來廠里不發工資我該怎么辦
1、勞動者如果鑒定為工傷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原來待遇按月支付工資;
2、勞動者如果不屬于工傷,用人單位也應依法支付病假工資,且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用人單位克扣、拖欠工資是違法的,勞動者可以去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去勞動爭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勞動保障部門會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的。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9.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工傷期間,應該享受停工留薪待遇,也就是工傷工資。
用人單位不給這個錢?可以到勞動局提起仲裁。
我現在工傷期間認定沒下來廠里不發工資怎么辦
單位說如果申請工傷認定就不給發工資怎么辦
《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當月發放上月的工資是可以的,但是跨月就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草。違法!!!!
工傷認定期間不發工資怎么辦
工傷認定期間不發工資可以找人社局投訴。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相關推薦:
醫療事故確定界限是什么(醫療事故等級如何確定)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賠償標準)
職業病有哪些(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醫院怎樣避免醫療糾紛(防范醫療糾紛的措施有哪些)
醫療機構如何參與訴訟(當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