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
寫作思路:主要寫從今以后更加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學習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努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嚴格要求自己,經得起黨的考驗,不辜負組織的希望,爭取早日符合黨的要求,成為黨組織光榮的一員。
今天,我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
通過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在思想和行動上存在的許多不足。以前我認為加入共產黨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但現在我深刻的體會了黨員的標準和黨員的八項義務,我認識到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密切聯系群眾,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堅決的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一是思想上對黨的政治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二是理論與實踐隔離,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唯物關系,對政治理論的學習只滿足于記住幾條重要論斷和幾句講話,缺乏系統性、經常性的深入學習,造成實際工作中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
(二)宗旨意識有所淡化。一是對黨的群眾路線認識不深,對堅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沒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動上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二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實際工作中以事務工作、經濟工作的好壞代替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滿足于目標任務的完成,沒有很好地從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和統籌事業發展。
中國共產黨章程、黨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等相關內容。
通過系統培訓,增強發展對象對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領會和掌握,提高對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和現階段任務的認識,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當前政治生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1、政治生活“形式化”。部分干部對黨的政治理論學習、研究、領會不深入,對民主議事的規定、規則執行不自覺、不認真;部分基層黨組織生活、民主生活匱乏,甚至流于形式;
批評與自我批評中黨味不足、辣味不濃,使“一把手”權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監督,其他班子成員得過且過;仍有極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在行使運用權力中以權謀私,進行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大搞利益輸送。
2、紀律規矩意識較弱。一是還存在不講政治個例。極個別黨員干部不能真正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涉及黨的方針政策隨意發表評論,口無遮攔,毫無顧忌,甚至對上級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二是還存在不守規矩怪圈。拉小山頭,搞小圈子,致使“老鄉圈”、“同學圈”、“玩樂圈”等各種利益“圈子”客觀存在。
三是還存在不要原則的操作。特別是在經濟利益突出的項目建設、工程發包及重大資金使用上依然存在著不講制度講關系,不講程序講運作,不講公平講擺平的諸多不正常現象。
3、選人用人透明度不高。受前些年政治生態詬病的影響,一到干部選用和提拔時,干部群眾依然認為,所謂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集體研究等有時不過是玩程序、走過場、掩人耳目罷了。
雖然十八大以來,中央對買官賣官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提出讓賣官者身敗名裂,讓買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但要徹底消除“潛規則”帶給干部群眾的傷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4、作風建設仍需加強。當前,部分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權輕責,胡亂作為;心浮氣躁,慵懶散漫,不思進取;安于現狀,得過且過;貪圖享樂,揮霍浪費。
這些問題具體表現為,對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對下官氣十足、頤指氣使;干事創業“玩空手道”、“練假把式”等等。
5、擔當精神需要激勵。少數領導干部遇事“難”字當頭、“退”字當先,遇到矛盾和問題,上推下卸、左躲右閃,能推則推。
有的八面玲瓏、四處討好,當“兩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態”當法寶,把“打哈哈”當護身符。有的在駐村幫扶上沉不下去,在督導檢查上走馬觀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禮花,在落實執行上敷衍塞責等。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員網-黨內政治生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解認識不深。什么是政治生態,有什么內涵和要求,目前學術界和理論界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和詳細的闡述。
廣大干部對其認識還比較模糊,對“政治生態”一知半解,解釋也五花八門,難以準確具體把握。有的黨員干部簡單的把政治生態與反腐倡廉等同起來,認識具有片面性。
2、思路舉措不清。各地對政治生態建設缺乏詳細的調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探討,沒有形成較為明晰的工作思路。
加之從頂層設計看,目前也沒出臺十分明確的指導意見,導致地方很多時候感覺沒有具體抓手,只是喊喊口號,或自我探索,拿不出“接地氣”的具體工作思路舉措。
3、責任主體不明。政治生態建設是一個全局性問題,覆蓋黨的建設方方面面,涉及反腐倡廉、作風建設、選人用人、制度完善等各項具體工作內容,主體責任應該是黨組織。
但很多黨組織特別是“一把手”理解不深、認識不高,沒有很好履行起主體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也沒有明確牽頭責任部門,工作各自為陣、多點操作,影響了工作的落實和推進。
4、體制機制不全。政治生態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需要健全的體制機制予以保障。
但是,很多地方政治生態建設都處于探索起步階段,還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的體制機制,配套制度也不完善。
擴展資料:
1、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需要做以下措施: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
著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對于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良好的政治生態中,才能夠使黨員、干部改造主觀世界,真正從思想上入黨,實現全黨的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貫徹執行。
才能夠及時發現、有效解決黨內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更好地激發黨的生機活力,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黨員為黨的事業共同奮斗。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首先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齊氣順的政治氛圍。
要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用好這個銳利武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首要的是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重要的是嚴格遵守黨章,還必須嚴格執紀。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鍵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要嚴格把握標準,重點是從嚴把關,從嚴管理監督干部。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要堅持不斷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人人是環境,個個是生態”。領導干部要做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表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政治生態
前往百度APP查看
你認為當前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哪些?你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當前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眾說紛紜,但角度不同,看到的問題就不一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素質教育未破題。抓素質教育多年,但一直局限在‘’音體美‘’圈子。素質教育抓什么、怎么搞,仍值得研究探討。
3、中小學教師陰盛陽衰。教師男女比例失調嚴重,且有長期發展趨勢,給學生性格成長帶來的長遠影響不可忽視。
4、考試成績不公布。為了考慮學生及家長心理、避免追求分數和升學率嫌疑,學生考試分數不公開,不是長久之計。只要高考制度未改變,學生考試成績和分數就不可回避。
5、校干多、勤雜管理人員多。這些人往往高職稱的多、工資待遇高,遇到其它利益分配起碼吃平均。這種現象沖談了一線教學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任課教師的工作情緒和積極性,不可輕視其隱性后果。
6、教師精神負擔重、思想壓力大。諸如‘’課堂不講課外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社會輿論偏見,給許多教師帶來很大的思想負擔和壓力,言行上變得謹小慎微。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學習效率低下
在自然環境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的認知是混沌的,對于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還未掌握,每天應學多少為宜,什么時間復習最為有效,如何只學習尚未掌握的知識等等的認識是模糊的,無法做到精準。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掌握的東西還在花時間學習,未學會的知識不能及時復習,很多時間花在重復學習、無效或低效學習上,造成學習效率低下。
2. 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在中國現行教育體制下,我國中小學生的學業壓力過大。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不低于6節課,初三、高三更是基本沒有周末,加上大量的考試和課外作業,給人的印象是中國學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課、考不完的考試和做不完的作業,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學生的學習時間最長,課堂學習行為最積極,不良學習行為最少,但對自己成績的滿意度最低。 同時,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公布的2009年“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跟蹤調查了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的1995個家庭。調查顯示,發現三地在校學生每天平均用于學習的時間為12小時,其中,北京的學生學習的時間最長,為12.7小時。
3. 教師壓力過大
在現有國情和現行教育體制下,由于升學的壓力及家長的預期,教師的壓力也過大;教學任務繁重、加上大量備課、備考、批改作業、輔導學生以及素質教育難以實施等等也造成很多教師身心疲憊。
4. 學習過程無法監控
在現有學習和教學環境下,教師、學生、學校以及家長對學習和教學活動都無法做到同步監控。學生在課堂和課外的學習活動只有通過課堂測驗、期中和期末考試才能夠得到評估。然而,這種評估有三個重大缺陷。其一,測試無法覆蓋學生所需掌握的所有知識點;其二,由于評估滯后,無法對學生學習活動即時提供指導;其三,無法精確地知道每個學生哪些知識點已掌握,哪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等學習進步情況。
5. 學習效果無法保證
在現有學習和教學環境下,課堂教學無法保證學習效果。千百年來,教育基本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現有教育模式的一個基本預設是,老師只能保證“教”,并不能保證“會”。即使是再好的教師也只能做到課堂教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旁征博引。能否掌握所有所學的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還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復習。
我認為當前中國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農村教師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經濟收入太低,導致師資隊伍不穩定,師資隊伍素質普遍下降。同一地區甚至同一個縣,普通一線教師全年總收入只有其它體制內行業(包括教育局)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由于經濟地位的懸殊,導致了一線教師與教育管理者以及其他行業部門人員情感上的對立和隔核;(二)教師職業發展空間受各級主管部門制定的一些不合理條件的制約,如指標控制,一校一策等人為制定的考核政策的限制等。(三)績效考核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反而嚴重銼傷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比如將一線教師的績效考核與學校的班津貼、邊貼、行政津等混在一起,而教育主管部門許多教師編制的人卻另當別論,甚至享受參公執行的各種獎勵和補貼。
一. 當前中國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我國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質量現狀
1、現階段我國礦產資源、能源和水資源 等主要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巨大
“十五”期間,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從2001年的13.5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億噸標準煤,增長了64.4%。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總量的6.5%,用水總量占世界總量的15.4%,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已分別高達70%、60%和90%。
而國際上公認的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應低于40%,否則將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過去幾年間,我國主要資源消費的增加量占世界總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鋼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巨大。
2、我國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于美國的1/10、日本的1/20。
以水資源為例,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占水資源總消耗量的70%,但由于輸水方式、灌溉方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農業用水的利用率不高,渠道灌溉區只有30%—40%,機井灌溉區也只有60%,低于發達國家水資源利用率80%的水平。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嚴重
我國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單位GDP 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能源消費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有機污水排放量相當于美國、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總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
4、環保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大
從總體和全局上來看,我國現階段環境污染的治理緩慢,治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和污染的速度,重點環境治理工程成效不明顯且容易出現反復。我國環保投入雖然總量上有所增加,但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偏低。
我國資深環境問題和環境管理專家、新中國第一任環保局局長,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先生認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階段性任務,從來就沒有實現過預期目標,他在2006年4月份參加同濟螄匯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開幕論壇上表示“25年間環保計劃中定下的指標從未完全完成過”。
環保投入不足造成歷史欠賬大,有限投入的使用效益又不高,加上環境污染的時間跨度長、地域范圍廣、污染物總量大、污染類型復雜,加劇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難度。
二、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政績考核過分注重經濟指標
改革開放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被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長期以來,經濟指標已成為黨政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依據,使黨政領導過分地注重GDP的增長,甚至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得短期經濟量的增長。
由于在政績考核中缺乏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明顯約束,地方政府在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往往預算內的環保配套資金都難以到位,加上社會資本投入有限,使得我國環保投入長期不足。
2、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和不合理的能源 結構造成嚴重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在當前的國際市場分工中,我國已成為世界加工廠,承接了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性高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型經濟的產業轉移。多年來經濟增長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道路,經濟總量的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是建立在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的基礎上。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的國家,目前我國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占到世界總量的30%以上。據估算,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的67%、CO2排放量的70%都來自于煤炭燃燒,燃煤是造成我國煤煙型大氣污染和酸雨污染的重要原因。
擴展資料:
造成中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主因,是伴隨著急速發展而來的一次能源消耗大幅上升,而且當中基本上都是燃煤的。
就像其他東亞國家,中國是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而在注重提升工業生產力的情況下,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控制措拖基本上是沒有的。在生物資源方面,中國發展了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以保護受威脅的物種及棲息地。
對于中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存在不同的統計數字:國家環保總局指出2004年污染損失達到GDP的3% ; 另有估計認為環境損失達到GDP的5-10% 每年因空氣污染死亡的人數達35.8萬人。
據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證實,政府不會再公布綠色GDP數據。華爾街日報稱,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環境成本估算數據,有礙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及形象,而備受爭議和過于敏感,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官員的抵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環境
環境問題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兩大類:
一類是自然演變和自然災害引起的原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一環境問題。如地震、洪澇、干旱、臺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類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次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二環境問題。次生環境問題一般又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大類。如亂砍濫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壞、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積開墾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業生產造成大氣、水環境惡化等。
到目前為止已經威脅人類生存并已被人類認識到的環境問題主要有:
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淡水資源危機、能源短缺、森林資源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污染等眾多方面。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并進入生物鏈。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大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環境問題
一、我國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質量現狀
1、現階段我國礦產資源、能源和水資源 等主要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巨大
“十五”期間,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從2001年的13.5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億噸標準煤,增長了64.4%。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總量的6.5%,用水總量占世界總量的15.4%,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已分別高達70%、60%和90%。
而國際上公認的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應低于40%,否則將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過去幾年間,我國主要資源消費的增加量占世界總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鋼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巨大。
2、我國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于美國的1/10、日本的1/20。
以水資源為例,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占水資源總消耗量的70%,但由于輸水方式、灌溉方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農業用水的利用率不高,渠道灌溉區只有30%—40%,機井灌溉區也只有60%,低于發達國家水資源利用率80%的水平。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嚴重
我國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單位GDP 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能源消費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有機污水排放量相當于美國、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總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
4、環保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大
從總體和全局上來看,我國現階段環境污染的治理緩慢,治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和污染的速度,重點環境治理工程成效不明顯且容易出現反復。我國環保投入雖然總量上有所增加,但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偏低。
我國資深環境問題和環境管理專家、新中國第一任環保局局長,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先生認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階段性任務,從來就沒有實現過預期目標,他在2006年4月份參加同濟螄匯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開幕論壇上表示“25年間環保計劃中定下的指標從未完全完成過”。
環保投入不足造成歷史欠賬大,有限投入的使用效益又不高,加上環境污染的時間跨度長、地域范圍廣、污染物總量大、污染類型復雜,加劇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難度。
二、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政績考核過分注重經濟指標
改革開放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被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長期以來,經濟指標已成為黨政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依據,使黨政領導過分地注重GDP的增長,甚至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得短期經濟量的增長。
由于在政績考核中缺乏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明顯約束,地方政府在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往往預算內的環保配套資金都難以到位,加上社會資本投入有限,使得我國環保投入長期不足。
2、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和不合理的能源 結構造成嚴重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在當前的國際市場分工中,我國已成為世界加工廠,承接了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性高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型經濟的產業轉移。多年來經濟增長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道路,經濟總量的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是建立在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的基礎上。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的國家,目前我國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占到世界總量的30%以上。據估算,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的67%、CO2排放量的70%都來自于煤炭燃燒,燃煤是造成我國煤煙型大氣污染和酸雨污染的重要原因。

擴展資料:
造成中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主因,是伴隨著急速發展而來的一次能源消耗大幅上升,而且當中基本上都是燃煤的。
就像其他東亞國家,中國是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而在注重提升工業生產力的情況下,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控制措拖基本上是沒有的。在生物資源方面,中國發展了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以保護受威脅的物種及棲息地。
對于中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存在不同的統計數字:國家環保總局指出2004年污染損失達到GDP的3% ; 另有估計認為環境損失達到GDP的5-10% 每年因空氣污染死亡的人數達35.8萬人。
據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證實,政府不會再公布綠色GDP數據。華爾街日報稱,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環境成本估算數據,有礙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及形象,而備受爭議和過于敏感,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官員的抵制。
環境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的環境問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原因,并且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步深入開展,環境法治也顯得尤為迫切,但現行的環境法制建設存在諸多的弊端。本文探討了我國環境問題的成因的特殊性,并對當今的環境法制建設,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環境 環境法治 環境問題
環境是相對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與其一中心事物相關的周圍事物稱為這一中心事物的環境。中心事物不同,環境的概念也就有差異,相對于人類而言,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1)它既包括生活環境,也包括生態環境。環境問題可分為兩類,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問題是第一類環境問題,而“由于人類活動作用于人們周圍的環境所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反過來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所產生的有害影響的現象”(2)是第二類問題,筆者在本文中所要闡述的環境問題也即第二類環境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不僅僅是社會發展某一環節問題,而是關系全局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而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法制建設逐步推進的今天,把環境保護納入法治進程的軌道,以法治為主的綜合治理,應該說是當前環境問題解決的最優方案。本文試就我國的環境問題及環境法治作一下探討。
一、環境問題的產生和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自古有之,它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發展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環境問題也不相同,依據歷史時期的不同,我們可以把環境問題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意義的環境問題,這主要是指在工業革命以前人們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所導致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即由于過分開墾荒地,濫伐林木、過度放牧,掠奪捕撈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減少,旱澇災害頻繁等等。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通通給破壞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是,今天也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另一種就是現代意義上的環境問題,它是指在工業革命之后,隨著工農業變速發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資源的破壞加劇外,正引起了“三廢”(廢氣、廢水、廢渣)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和農藥污染等更加嚴重的環境問題,其污染的廣度深度已大大超過了從前所引發的大量的“環境公害”事件(也稱環境公眾受害,指人們對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社會性危害,包括環境破壞),如大家都知道的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滲漏事件和1986年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核電站放射性泄漏事件,這兩起事件到現在讓人想起來都還有某種恐懼的感覺。
(二)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1、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
當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已發展到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會問題,人類所面臨的新的全球性和廣域性環境問題主要有三類:一是全球性廣域性的環境污染;二是大面積的生態破壞;三是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件。
目前,發達國家當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環境污染,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環境破壞,而在我國,則同時存在著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這兩類環境問題,并且已十分嚴重。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環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達4300余萬噸,(其中煙塵約2800萬噸,二氧化硫約1460萬噸);1988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36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68億噸,處理率僅為27%,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相當嚴重。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由解放初期的116萬平方公里擴大到150萬平方公里。(3)
環境污染和破壞給我國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其驚人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據80年代初的不完全統計,環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是690億元,部分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65億元共計955倔元,約占當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14%左右。從這樣一組數據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這勢必對我國以后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
2、我國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環境問題在我國如此的嚴重,究其原因應該說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經濟、人文社會等因素,而且我們國家的具體國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筆者將分別進行一下具體的闡述。
(1)經濟因素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同時也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這個階段正是生態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期,因而我國在這一時期承受的生態環境壓力會更為沉重。
第一,經濟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惡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解放,這種解放刺激了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對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和各行業污染物排放量也會隨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國民經濟尚處在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轉型時期,人們只關注于經濟增長的數字,卻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對資源的掠奪式開發造成環境的極大破壞;我國近年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呈幾何級數增長。
第二,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的沖突。市場經濟發展所追求的是高額利潤,是相對少數人的利益,而環境保護則是多數人的利益,二者是對立狀態,法律對這種顯性沖突的社會關系,比較容易做出規范。而我國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經濟利益的主體和環境利益的主體具有統一性。但近年來,我國農村環境惡化尤為明顯,一些鄉鎮企業的農民為“脫貧致富”,寧肯容忍環境污染對國家、所在集體和本人的損害。對此,國家不得不采取強制措施關閉“十五小”企業。但在一定意義上,政府既是沖突調解者,又常成為沖突的一方(地方利益),違法陣營龐大,法律執行的難度極大。
(2)人文社會因素
“生態學作為一門科學,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與‘人類社會’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果說前期的生態學更多地顯示了自然屬性的話,那么現代的生態學,則更強烈地顯示了它的社會屬性這一面。”(4)環境問題最明顯的是人文社會的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從現行的角度看,這方面的因素影響更為巨大。
第一,我國人口眾多,環境的資源壓力大,環境問題與人口有著密切的互為因果的聯系。在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一定地理環境和生產力水平的條件下,人口增長應有一個適當比例,人口問題與環境問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龐大的人口數量及快的增長,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可以這樣說,我國的人口問題是短時期內很難扭轉的最大社會問題之一,這是用不著忌諱的。人口問題導致了我國資源的絕對短缺,因而往往出現了對資源的無節制開發的現象,這種現象伴隨著驚人的浪費,給我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第二,公眾環保意識普遍較差。“所謂環保意識,是指人們在認知環境狀況和了解環保規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基本價值觀念而發生的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它最終體現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行為上。”(5)目前我們國家的大多數人對于環境問題的客觀狀況缺乏一個清醒的認識,據調查,國民對于環境狀況的判斷大多是態度中庸,無敏感性,對許多根本性的環境問題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社會公眾不愿意主動地去獲取環境知識。2000年“世界環境日”前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聯合進行的對全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調查報告得出的結果是,我國公眾的環境意識和知識水平還都處理較低的水平,環境道德較弱,我國公眾環境意識中具有很強的依賴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對于強化公眾環境意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從這些大量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國民的環保意識是有多么的差。一國的國民的環保意識如此的差,可以想象這個國家的環境問題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況了。
第三,環境問題與貧困等其它的社會問題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惡性循環的趨勢。環境問題在當今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一點,富國的環境問題主要是與污染物相關的環境污染,而窮國環境問題主要是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環境破壞,前者比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復,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復則要困難的多。我國的環境問題也有類似情況,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經濟發達的地區,環境問題主要以以環境污染為主,如今經過不斷地治理正在不斷有所緩解;而西部相對貧困地區,環境破壞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十分嚴重,且日益呈現出環境問題與貧困同步深化,形成惡性循環的趨勢。
二、對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的幾點思考
環境法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包含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筆者就對我國的環境法制建設作以下幾點探討即對我國環境問題作幾點法治化的思考:立法觀念的轉型與立法實踐的加強、執法與司法的改進、法律監督的強化、公民環保意識與守法觀念的強化、對環境構成物的物權歸屬思考。
(一)立法觀念的轉型與立法實踐的加強
我國環境保護法頒布二十多年來,法律的調整范疇基本上未發生什么重大的變化,環境法在立法上升也未轉型,依然是以環境污染防治法為核心的傳統型環境法體系。事實上,環境保護不僅包括對已有污染的治理,還包括對現有環境的保護。然而我國的立法長期忽略了這一方面,這也是造成我國目前自然資源保護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國家環境總局負責人在談到西部環保工作時強調,“一定按照江總書記,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要求,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并重,生態建設與保護并舉,城鎮污染治理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并重,統籌兼顧綜合決策的方針,力爭實現西部環境事業的跨越發展。
環境保護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執行的關于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和總稱,即把環境保護納入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軌道,對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著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全面統籌兼顧的原則,遵循法制統一,確立環境管理體制,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即環境管理機構來承擔指導和協調任務,通過立法明確有關機構的設置、分工、職責和權限以及行使職權的程序,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并進步確定有關主體的權利、義務和違法責任,只有對違法者實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權利得到有效保護。目前,我國環境立法中對污染環境罪與國家環境立法主要是全國性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國家環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與原則性,是全國人民的環境活動法則,是地方立法的依據,是環境立法的關鍵。如今,我們國家存在著規定污染防治規范多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少的缺陷,這應該是今后環境立法修改的重點。
地方環境立法是享有立法的地方權力機關和相應的地方行政機關制定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和規章法規,它是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的主要手段,又是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和管理本地環境保護事務的保證措施。地方環境立法必須堅強化環境管理,突出重點,兼顧其它的指導思想,堅持為環境管理服務,以環境保護工作的中心為環境保護立法的重點,具體說來,有如下原則:①建立大環境立法體系的原則,如前所述,國家環境立法存在著污染防治規范多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少的缺陷,與此對應地方環境立法中也存在著側重污染防治立法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的現象,從而造成了實際工作中重污染防治而輕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環保工作缺乏全局性考慮。堅持大環境的立法原則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運用生態學觀點將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作為一個有機體考慮,以保護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各類災害等規范組成一種標本兼治的大環境體系,②強化污染責任制原則,進一步明確和加強污染者的法律責任感。地方立法應將國家立法中污染者與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誰污染誰治理,這本來就是環境保護的一個基本原則。在市場經濟的體系下,市場主體具有趨利性,往往出現一些企業為了眼前短暫的經濟利益寧愿被罰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現象。因此,加強地方環境立法,強化污染者的責任已刻不容緩,這應該說也是權利義務原則在環保法中的體現。③堅持現實性與超前性相結合原則,各地方的污染狀況不同,環保的具體任務也不盡一樣,這就要求地方立法以本地事實為依據,堅持國家立法的原則性與本地實際的靈活結合。同時,由于總結性立法往往帶有明顯的滯后性,而社會關系不斷發展,地方立法應在科學預見基礎上超前立法,以彌補國家立法的滯后性。
(二)執法與司法的改進
我國環境保護一直強調以行政為主導,政府起到主導作用。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環保行政主導一直呈現出不斷加強的趨勢。目前,環保工作的重點是加大環境執法的力度,這使環境行政主導的特色更加鮮明,行政主導固然有其優勢,如具有較高的效率,能適應我國生態環境復雜的特點,但其局限性也很明顯。首先,它主要適用于污染防治,而對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則另當別論;其次,行政主導具有嚴格的隸屬關系,很容易出現部門分割,條塊分割,不能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造成體制上的混亂;再者,行政主導的方式降低了環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環境執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實現環境法治,必須改進執法與司法。但是應當如何改進執法與司法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發展,將現行大量的行政處罰上升為具有刑事責任性質的處罰,檢察機關應積極參與其中。
其次,生態保育要逐步擴大民事保護的范圍而縮小刑事責任的范圍,這要取決于民法物權的完善,與取決于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正確處理以及大眾環境意識的提高等各種因素。
再次,建立起以檢察院為主體的公益訴訟制度,檢察院代表環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訴訟。現行環境侵權訴訟是由民法通則規定的,由于環境侵權的受害民眾較廣,在訴訟中容易出現“搭便車”現象,不利于共同訴訟人的共同求償,而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能夠克服此弊端,并且在當今我國公眾法律意識普遍淡薄的情況下實施此舉不失為良策。
最后,要正確理解和掌握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筆者認為,在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系統工程中,執法是末端環節,前面的問題不解決而僅靠末端一刀切,無異于以堵口子治洪水,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會激化矛盾,為環境法治的發展埋下隱患。
(三)法律監督力度的加大
由于我國實行環境保護行政主導,權力相對集中,行政部門自由裁量權較大,因此法律監督尤為重要。“如果說法治在法律調整機制中是把法律規范、法律關系和實現義務的活動等法律現象聚合起來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監督則是使法治在法律調態各個階段得到有力保證的重要法律措施,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嚴格有力的法律監督,也就沒有法治。”可見法律監督的真正價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我國環境法律監督大體包括:權力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的監督、輿論監督、各政黨和社會團體組織的為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司法監督等幾類。
權力機關的監督在近年來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多次聽取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工作報告,對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和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而且堅持法律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組織并一直堅持進行中華環保世紀行和環境執法大檢查等活動。
行政機關的監督以環境監理為核心,成立了專門的環境監理機構,旨在加強環境執法力度。
各政黨的社會團體組織的監督主要以輿論監督的形式出現,但我國輿論監督制度程度很低,因而總體上作用很有限。
司法監督主要是司法監督職有機關即人民檢察院的監督,在環境監督領域這塊基本上是空白。
人民群眾的監督主要再現為以環境評價制度等為內容的公眾參與,而公眾參與首先取決于公眾環境意識,其次取決于制度的保證,我國在這兩個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人民群眾的監督基本上只具雛形,缺少操作性規范,力度亦很有限。
(四)公民環境意識與守法觀念的加強
這里,公民的環境意識與守法觀念,不只是普法教育與司法權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養問題。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使民主與自由深入人心,法治現代化道路已達三百年之久,而中國由于長期封建統治思想根深蒂固,現代法律并非本土產物,對法律總持一種排斥態度,尤其是環保法,歷史上只有破壞環境與自由,而無保護環境的傳統。同時在公有制條件下,自然資源權比較抽象,人與自然的關系長期以來被處位于勞動者與勞動對象的經濟關系而不是法律關系,由此,環保意識的深入人心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五)對環境構成物的物權歸屬思考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水面資源等自然資源是構成環境的主要方面,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在我國這些財產所有權都屬于國家或者集體的也就是共有制度,這種所有制在一定時期內使用權是所有權是相分離的,盡管法律明確規定使用人“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6)但使用人往往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而逃避這種義務。當然,當前我國存在多種因素影響,但外部性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性是指行為人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相一致或不一致的情況。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行為人的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的行為。由于此時行為人的貢獻多而獲益少,其產生的動力就會不足。相反,負外部性就會導致個人的收益大于社會收益,而導致將成本的轉嫁社會或他人,例如通過損人利已或損公肥私等手段。
正因為這種外部性對行為人的影響。實際中行為人往往會置社會利益于不顧而追求個人利益。例如我國為了保護環境而實行的“退耕還林”政策與“封山育林政策”這顯然會減少農民與林木工人的收入,而政府卻沒有有效的措施去補償他們的損失。所以,許多地方盜伐、亂伐現象就屢禁不止。
但是,如給與私人更長的承包期,“私人的物品往往受到最大可能的保護”。(7)從這種觀點出發,中國人往往有珍惜自己財產的傳統,相信人們會從自身的長遠利益出發,做到最大的保護。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政府再加以宏觀調控,效果應該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改革我國目前的自然資源所有權的模式就是很值得思考了。
三、簡短的小結
環境法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國國情和環境問題成因的特殊性,因而從國外的治理環境舉措中(相對于我國環境問題的解決)并沒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鑒的經驗。我們只有立足于本國的實際情況,去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的切實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這應該說是一個長期而又艱難的過程,而泱泱大國,法治先行,時代賦予我們的法治保護環境的重任,我們也必將沿著這條路一直向前。
〖參考文獻〗
(1)《辭海》,上海古籍出版社,348頁
(2)同(1)
(3)《中國環境公報》,1988—12—30
(4)馬世俊著:《中國生態學透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5)洪大用:《當代中國環境問題》,載《教學與研究》1998年8期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7)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328頁
相關推薦: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范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賠償標準)
職業病有哪些(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醫院怎樣避免醫療糾紛(防范醫療糾紛的措施有哪些)
醫療機構如何參與訴訟(當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應如何處理)
醫患雙方如何調解(發生醫療糾紛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