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戰爭。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后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戰爭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美國同中朝代表簽訂了《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為標志,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結束。
抗美援朝歷史背景: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3日,蘇軍開始在朝鮮東部清津地區登陸,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占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以下簡稱三八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根據開羅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達成協議,由駐朝鮮的蘇軍司令部和美軍司令部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南、北朝鮮迅速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但是由于蘇、美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分歧而未能實現。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形成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1948年10月,蘇聯把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行政權移交給朝鮮政府,同年12月25日,蘇軍全部撤離朝鮮。
朝鮮戰爭開始之前,中國曾計劃用3年—5年時間恢復生產,將軍費從1950年占預算支出的43%減少到1951年的占預算支出的30%,以全部預算的70%投入經濟建設、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國內經濟建設準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戰爭。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后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戰爭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美國同中朝代表簽訂了《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為標志,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結束。
戰爭影響:
朝鮮戰爭開始之前,中國曾計劃用3年—5年時間恢復生產,將軍費從1950年占預算支出的43%減少到1951年的占預算支出的30%,以全部預算的70%投入經濟建設、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國內經濟建設準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 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 [24] [25]
抗美援朝對于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擴展資料:
抗美援朝勝利的意義
1、這場戰爭中國人民達到了保家衛國的目的。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保衛了中國大陸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的和平。
2、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在朝鮮處境危急、中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敢于出兵同不可一世的美國在朝鮮較量。這充分表明了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決心。
3、嚴厲地教訓了美國,極大地提高了人們敢于同國際霸權主義勢力作斗爭的信心。同時,對于亞洲和世界人民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斗爭,也是極大地鼓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是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的階段,同時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采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9月15日又糾集15個國家的雇傭軍,把戰火引向中國的邊境,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轟炸中國的安東等地,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警告,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在朝鮮仁川登陸,美帝國主義唆使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進攻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6月25日,由彭德懷出任志愿軍總司令。于10月25日開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抗擊美國侵略軍。
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唆使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進攻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9月15日又糾集15個國家的雇傭軍,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在朝鮮仁川登陸,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戰火引向中國的邊境,轟炸中國的安東等地。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由彭德懷出任志愿軍總司令。于10月25日開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抗擊美國侵略軍。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卷入朝鮮戰爭,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姑涝o念日為10月25日。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戰爭。
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朝鮮、越南等國的反動勢力, 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即采取武裝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宣布出兵朝鮮,并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
從1950年8月27日起,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面對這種形勢,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英等國的操縱下通過決議,聯合國會員國要派兵隨從美國軍隊入朝。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7.5萬人在朝鮮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陸。此后,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退卻。
10月1日,美偽軍越過三八線,隨后侵占平壤,并繼續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進犯。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輯安等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參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派兵干預。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反對美國派兵的提議,要求所有成員國向朝鮮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再次反對美國提出的建立統一朝鮮半島各部隊聯合指揮權的提議。提案。
盡管安理會反對,美國仍迫使歐盟國家派兵。共有19個國家參加了這場戰爭。 10月8日,朝鮮政府要求中國派遣部隊尋求援助。 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批向朝鮮援助和派遣部隊參加了戰爭。戰爭持續了兩年多。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戰意之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府,是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擴展資料:
戰爭影響
1、國內經濟
在朝鮮戰爭開始之前,中國計劃在三到五年內恢復生產。軍費開支從1950年預算支出的43%減少到1951年預算支出的30%,總預算的70%用于經濟建設。 ,文化,教育,健康和改善人們的生活。
1950年11月15日,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中國財政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金融會議。經中央政府同意,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準則被確定為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國家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國內經濟建設的準備工作進一步突出和加強。 1952年,澄清了“邊防,穩定,建設”的政策。
抗美援朝戰爭直接起到了維護中國國民經濟復蘇和各項建設事業的作用。對中國而言,我們為和平建設贏得了長期的環境。
2、軍事建設
1950年8月26日,周恩來在檢查東北邊防軍工作的國防會議上強調,各軍兵種都要有深刻的戰爭思想,并立即著手擬定三年建設計劃。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隨即確定了自身的發展規劃,開始大規模擴編或改裝部隊。海軍于10月下旬形成了三年發展規劃。
1952年1月,根據朝鮮戰場的戰局發展情況,人民解放軍在進行大規模精簡整編的基礎上,著手擬定新的發展規劃。7月,中央和軍委批準了總參謀部擬定的1953~1957年五年軍事建設計劃綱要。到1958年,在人民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空軍占總員額的12.2%,海軍占5.8%,炮兵占4.8%,裝甲兵占2.3%。
1951年10月,中蘇兩國簽訂協定,確定蘇聯向中國提供60個步兵師的裝備 ,同時提供各種兵器與彈藥首先是陸軍輕武器與彈藥的制造藍圖。
從1950年開始,中國先后從蘇聯接收和進口各種火炮4000余門,觀測指揮器材也初步配套,并新組建了防坦克殲擊炮兵師、火箭炮兵師。部隊合同作戰能力大幅提高,戰略戰術更加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抗美援朝戰爭資料庫--黨史頻道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美援朝雄辯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美國在朝鮮打了兩場戰爭,贏了北朝鮮,卻輸給了紅色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國內經濟建設準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 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