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向環保部門投訴。
由環保局對養豬場采取環境保護措施的監督管理,由環保局、鎮及相關村(社區)指導督促其進行整改。
養豬場應該按照環評要求,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做好養豬場內環境衛生、清掃、除味、防污染等方面工作,減少對村莊群眾帶來的影響。加豬舍的沖洗次數;對產生的糞尿及時清理,以及干糞及時包裝運送等措施,減少臭氣影響周邊環境。
豬舍應采取糞尿干濕分離和人工清糞,豬糞定時清理并及時清運至豬糞堆積池經全封閉發酵堆肥后用作果園、農田、蔬菜地等肥料,主要場區內雨污分流,污水道進行封閉遮蓋,四周加強道路硬化以及綠化,廢水通過沼氣處理后全部用于周邊農業灌溉利用,不可外排,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擴展資料
污染環境的養豬場處理及措施:
1、要求養殖戶必須規范健全養殖污染設施,對養殖廢水、糞便、沼渣、池液等養殖廢棄物等進行綜合利用,對外溢的養殖廢棄物及時清掏,嚴禁沼液、池液外排。
2、與市環保局、鎮及相關村(社區)加大了宣傳教育力度,指導督促其進行整改。已經發放《養殖污染防治責任告知書》,明確養殖場(小區)必須承擔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嚴禁污染物漏排直排,造成污染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并同養殖場(畜禽)業主簽訂《養殖污染防治承諾書》,由養殖場(小區)承擔因環境污染造成被關停或者拆除所產生的后果承擔責任。
3、與致鎮政府及環保局成立督查工作小組,對鎮轄區內的養殖場(包括該片區養殖場)嚴格按照《養殖污染防治責任告知書》《養殖污染防治承諾書》內容進行督促檢查,逐步完成對轄區內的養殖場(小區)的治理及關停。
4、從嚴控制,防止增量。畜牧局與鎮政府已經對轄區內的養殖場(包括該片區養殖場)進行調查摸底,制定了相應的污染綜合防治計劃,嚴格禁止新建養殖場(小區),對致和鎮轄區內的養殖場進行規模數量管控,取消一切政策性支持,最終從根源上解決致和鎮轄區內的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海南網民投訴某養豬場污染環境 官方:將加強監督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塑料廠養豬場臭氣熏天 8月五分之一投訴涉及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四川網友舉報非法養豬場污染環境 官方回應:將關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