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提到: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孫思邈認為,醫生不僅要治病救人,而且還要在行醫救藥的過程中,注重品德,也就是醫德。從唐朝的孫思邈之后,中醫就一直都講究醫德。2018年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第1次將中醫列入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里面。
而中醫也有很多經典代表典籍,比如說《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等。在公元前3000年時,中醫就已經誕生,但那個時間段還是遠古時期,甚至夏朝都還沒有建立,中醫也僅僅只是一個概念,并沒有具體落實到某一個社會職位或者文學記錄當中。
到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念,這才慢慢有了一個雛形。被記載了下來,而人們所能夠找到最早的中醫文學記錄,是關于解剖和醫學分科,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4診的知識。慢慢的,人們就開始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了艾灸和湯藥。
再到東漢期間(25年—220年),我國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醫學者。比如說張仲景研制了八法,也就是陰陽、表里、虛實和寒熱。還有華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擴張了中醫的研究領域,因為華佗是一位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術的中醫學者,同時還研究出了五禽戲。
到了唐朝時期,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已經成為了時代優勢。在這一時代中誕生出來的中醫學者們也數之不盡,而孫思邈其實也算是集大成者。孫思邈在繼承了古往今來中醫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將醫德發揮到了最高點。孫思邈之后人們一直都稱:大夫不僅僅要行醫救人,而且還要講究醫德,進一步的完善了中醫的系統發展。
但是對于為什么古代中醫學的成績要比現代更顯著一些。可能分為三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因為隨著時間的變遷,很多傳統的醫學典籍已經慢慢消失了。所以現在中醫學者很難繼承古人們的智慧。就比如說在考古界雖然出土了很多竹簡,但是這些竹簡一旦被挖出來之后很容易就氧化。
慢慢的,人們也就失去了一些古人的醫學典籍。這時候想學習、想傳承都很難。而有一些家族可能會有這些典籍,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但是傳內不傳外,所以也就出現了局限性。
第2個原因是因為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為在古代時期醫學者的社會地位并不是很高,并沒有農民的社會地位高,所以愿意學醫的人相對而言比較少,傳承的可能性就不大。傳到當代社會中,最正宗的中醫學者可能都已經不純了。
第3個原因就是沒有人愿意承擔重任。在時代的變遷過程中,大家會發現社會風氣越來越復雜。民國時期很多人都想參軍當軍閥,在抗日戰爭時期,人們都想成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又都想著當網紅和當明星,慢慢的也就忘了傳統的中醫理念,導致了無人繼承的狀態。所以現在學中醫的人要么就是學的不正宗,要么就是沒有人去學。
從上述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扁鵲醫術精湛,觀病于細微之處。如果一開始蔡桓公就讓他治病,最后不至于死的那么慘。扁家有三兄弟,都學習醫術,各個醫術高超。
還有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中醫,為什么現在很少出這樣的中醫大家了?我覺得原因有三。
一:古代的中醫一般都是中醫世家,祖傳的醫術,代代輩輩都是干這個的,自然懂得比別人多,而且他們愿意嘗試,像如李時珍寫《本草綱目》就嘗遍了很多藥材,其中不乏有毒藥草,他一點點把藥草的特性研究清楚,在治病的時候都可以用。但是現在很少有中藥世家,基本上父親這一輩的醫術,就沒人繼承下去了,即便是繼承下去,也少了研究的心態,只想著怎么能掙錢。
二:這可能更中藥也有關系,古時候需要中藥都上山上去采,一般都是深山老林,常年未被開發都很自然。現在的藥都是人工培育的,生長周期短,藥效有不是很好,現在環境污染也很嚴重,中藥的藥效也受到了影響。
三:中醫是通過陰陽五行,辨證論治的理論進行治病的,這種都需要面診,然后對癥下藥,一般開了中藥后,不能快速見效,都是慢慢調理身體的。很多人一想到天天吃苦苦的中藥就有點堅持不下去,中斷了。于是即便有療效,不按療程調理的話,也是白費。
中醫行業與就業現狀
根據衛生部數據,2017年我國醫療機構數量數量達到了986649個,醫院總數31056個,其中中醫院數量3695個,占比醫院數量比重約11.9%,而根據中國藥監局的數據,我國近幾年中醫類醫療機構收入基本穩定在整個醫療市場的10%以下。乍看之下中醫院數量似乎也不少,雖說整個中醫醫療市場在現代醫學醫療市場面前處于絕對劣勢,但是中醫畢業生本來也就不多,只要都進這些中醫院工作,不就正好吸收了嗎?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目前的中醫院為了生存早已不再純粹,而是總體現代醫學化,大部分科室都已經轉型,只留下少數的中醫科,所采取的診療方式、用藥方式也都是以現代醫學為主,所謂的中醫類醫療機構收入其實大部分還是來自現代醫學醫療方式的收入,因此即便是在中醫院,也并沒有幾個留給中醫畢業生的位置。
因為首先,不論是人民醫院還是中醫院,內心其實都清楚中醫畢業生的專業背景。事實上,中醫學生所接受的并非是嚴格的醫學教育,學中醫的人,除非是出自真正的中醫世家,大多數是想學醫但又考不上現代醫學專業的人,甚至是稀里糊涂報考了中醫專業的人,這注定了中醫專業人才的良莠不齊。
在各類中醫院校的專業課設置當中,存在著大量現代醫學的課程(基本占到一半),有些人據此認為正是這樣的專業設置毀了中醫,讓中醫畢業生都成了不純粹的中醫,導致中醫變得越來越不專業、越來越衰微。
其次,為什么絕大多數正規醫院都不敢要中醫畢業生?或者只敢安排他們去中醫科?因為實踐證明,中醫畢業生嘴上陰陽五行、虛實寒熱、君臣佐使、復方配伍頭頭是道,但真的讓他們去給病人治病,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一遇到具體的生理指標,完全不知道該怎么給病人醫治,中醫理論與真正的臨床救治是脫節的。他們歸根到底還是得求助于現代醫學的理論,但是拿著中醫執業醫師證是沒有臨床處方權的,如果他真敢拿著中醫執業醫師證給病人開西藥處方就屬于非法行醫。
至于何去何從,還是自己來決定吧。
古代有很多厲害的中醫,為什么到了現代卻變少了呢?中醫是什么?過去的標準,中醫就等于看病,這是唯一的存在形式,所以自古看病采藥的都是中醫,到了近代西方醫學進入中國,中醫受到了外部影響和內部管理的約束,但從形式上看,中醫依舊存在于看病單一模式,即使存在的教育也不是主體的,核心還是看病。但后來隨著中國教育和科研體系的建立,中醫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實看病轉向教育兼職看病,而后看病與教育分割了,各自有了自己的體系。科研也如此,過去看病不搞科研,慢慢的看病做臨床也要科研,教學看病的人群也需要科研,科研是為了教育和臨床職稱發展的需要,由此科研權重起來。
科研項目和成果與臨床、教學比起來,更加容易量化,由此也就很容易評比,不僅是個人評比而且建立了以此為核心的醫療和教學評價體系,如此教學和臨床的價值就明顯的弱化了,或者忽略了,所以科研的價值也被無限的放大,而成為人才評價和大學評比排位的核心。這個局面在全國的鋪開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臨床和教學成了相對于科研成果的附設,如此很多人對科研趨之若鶩而不會考慮臨床還能不能看好病,教學能不能教出會看病的學生,由此臨床會不會不影響科研水平,不決定著學校水平,這樣評價模式導致很多人不以學醫開展臨床會不會看病為目的。
這樣模式出現的中醫人才包括博士、碩士以及本專科生臨床水平下降最終成了中醫發展的詬病而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由此要需要思考科研為核心的評價體系,激發社會對高學歷人員醫療水平的教育。這個關注就是把中醫科研、教學、臨床最優化的結合作為培養的方向,從而也為人才發展提出目標,今后的中醫人才必須是教學科研或臨床科研全能的結合,這就為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