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靈活安排工作期間(2月3日-2月9日),企業應該如何支付工資(2020延長春節假期工資怎么算的)

首頁 > 醫療糾紛2023-10-27 10:32:13

月工資是按30天算還是31天

員工算工資是按一個月30天算還是31天算呢?下面內容由我為您整理了按月算工資是按30天還是31天計算這個問題的答案,供你參考。

  關于 按月算工資是按30天還是31天計算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拿胡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眼2000?演8號)同時廢止。

  <<勞動法>>對工資支付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 勞動合同 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入職 不滿一個月工資怎么算

  總的來說,入職不滿一個月的工資會按照你的實際出勤天數來計算。

  工資,就是員工的薪資,它是處于固定工作關系中的員工所應得的薪酬,是法定的用人單位依據法律的規定或者行業規定,或者是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的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所以,即使你工作時間不滿一個月,公司也應該按照你的出勤天數給李碧你計發工資報酬。

  根據勞動部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月計薪天數要按照21.75計算,即“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你的應付工資=(月目標薪酬÷月計薪天數)× 實際工作天數。舉個例子:

  如果某個員工是2015年6月21日入職的,在6月28日 離職 了,但因為6月22日至6月24日是 端午節 的調休放假,所以他實際上工作的天數是4天,那么,他的應付工資就應該是:(1700÷21.75)× 4 = 312.6。

  所以,即使你剛進入公司上班還不到一個月,也不用擔心公司會不給你發工資,根據相關 政策法規 的規定,你的工資取決于你的出勤天數,如果你的公司不按照程序給你應發工資,你可以按照相關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實發工資計算 方法 是怎樣的

  實付工資 = 稅前工資-基本養老 保險 -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

  但是,對于高科技企業等法律規定的特殊扶持行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有關文件規定,職工的工資可以完全稅前扣除,因此不受計稅工資稅額限制。

  一、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3500元(外籍人員按48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公式: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

  (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費,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

  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2%,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9.8%其0.8%部分進個人賬戶;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個人每月繳納3元,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 1%。個人生病時,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共同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準,按照比例應當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個人帳戶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

  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 0.5%,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 1.5%。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可領取失業保險。

  4、生育保險繳費比例

  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月繳費,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用人單位按在職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作為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基數,按照0.5%到1%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費。繳費比例可根據經濟發展和生育保險基金使用情況作適時調整。

  5、工傷保險繳費比例

  單位1%,個人0.2%;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

  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工傷保險繳費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工傷保險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用人單位屬一類行業的,按行業基準費率繳費,不實行費率浮動,用人單位屬二、三類行業的,費率實行浮動。

  用人單位的初次繳費費率,按行業基準費率確定,以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動1次。在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上下各浮動兩檔:上浮第一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20%,上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50%,下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80%,下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50%。

  6、住公積金繳費比例

  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x 8%,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 8%。

  個人在下列情況下,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

  (一)個人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二)離休、退休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三)戶口遷出所在的市、縣或者出境定居的;

  (四)償還購、貸款本息的;

  (五)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注: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所在城市平均工資 300%的10%。

  所以,實發工資是通過應發工資扣除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后進行計算的。

猜你喜歡:

1. 一個月按多少天算工資

2. 按月工資請假一天怎么算

3. 按照勞動法辭職多久可以結算工資

法定節假日加班怎么算

問題一:法定節假日加班為三倍工資怎么算? 你算的不正確。
正確的算法是:1500/21.75*3= 206.89元

問題二:十一及法定節假日加班費是怎么算的? 十一期間,放假7天,其中法定節假日1號到3號,其他為前后的2個星期六星期天補上。法定節假日為平時3倍工資。一般假日為2倍。但你是隔天休息的,一般假日的不可按照星期六星期天算,要根據每星期的總加班時間算。 你工作時間從8點45到晚上10點05,中間就午餐晚餐各45分鐘,隔天休息,也就是說實際你每天工作時間11小時50分鐘,平均每星期工作時間為82小時50分鐘,因為每星期標準工作時間為40小時,所以實際你每星期加班2小時50分鐘。每天是24分鐘不到25分鐘,一個月下來就是11小時20分鐘。 不過似乎真正加班費是很復雜的,好象是要按小時算出你每小時工資多少,然后在按倍數算,所以你真要算自己實際的加班費,就是用自己的月工資(要扣掉4金啊什么的,只能留光禿禿的工資)除以自己的月工作時間,算出每小時的工資,然后按照一般假日乘2,法定假日乘3來計算。也就是說:10月1號到3號,你上多少小時就按那個單位時間工錢乘3,其他4天里則只能按照平時加班來算(記得要扣除掉法定假日里的那一天或兩天的加班時間24分鐘不到25分鐘/天)。 真的很煩……我都從沒給自己算過實際加班費該多少滴說……

問題三:法定節假日(十一)加班工資應該如何算? 長假期間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分別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某職工月工資標準為2000元,如果用人單位安排該職工在法定假日9月22日、10月1日至3日期間加班1天,其加班工資為:2000(元)÷21.75(天)×300%×1(天)=275.86(元) 如果用人單位安排該職工在9月23日、24日,10月4日至7日加班1天且不能補休,其加班工資為: 2000(元)÷21.75(天)×200%×1(天)=183.9(元)
記得采納啊

問題四:2015年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怎么算 節假日加班工資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勞動法》關于節假日和加班工資計算標準有明確的規定。
節假日范圍:
《勞動法》中規定節假日的范圍為:(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清明、端午、中秋)。
計算標準:
《勞動法》中對加班工資的規定如下: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日工資基數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資基數的200%,國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資基數的300%。
日工資基數。
日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除以一個月計薪的天數,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以一個月薪為2500元的職工為例,他的日工資基數就是:2500÷21.75=114.9元。
2015年春節加班費怎么算
2015春節放假安排:2月18日至24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春節七天假期中,只有前三天是國家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
2015年春節假期,法定假日為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共計3天。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在這三天安排勞動者工作,應按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而初三至初六的4天,如果安排加班的話,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當按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按規定,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等于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天)。
2015年除夕加班費怎么算:
雖然今年除夕也放假,但與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加班三倍工資相比,除夕當天的加班待遇要“低人一等”,只有雙倍。這是因為按照規定,今年的除夕只能算調休而非法定節假日。
今年的除夕是調休而非法定節假日,只能拿到雙薪
雖然今年除夕也放假,但與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加班三倍工資相比,除夕當天的加班待遇要“低人一等”,只有雙倍。這是因為按照規定,今年的除夕只能算調休而非法定節假日。
國務院辦公廳在2014年12月16日發布《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規定了2015年的法定節假日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其中春節的具體安排為2月18日即農歷除夕當天至2月24日放假調休,共七天。盡管除夕也在放假的時間范圍內,但加班費的支付卻要執行《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這一辦法于2013年進行了第三次修訂,修訂后的《辦法》規定,春節放假三天,即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執行。因此,今年除夕當天屬于調休范圍而非法定節假日,因此,如果有市民在除夕當天加班而不能安排補休的,只能拿到雙倍工資

問題五:節假日三薪應該怎么算 恩 因為你沒全上 而是上一天休一天 但你的工作時間又是很多的 如果你每月工資為300節假日三薪因該是2450 每月工資是兩千節假日三薪是1520 如果你每月工資為4000-5000節假日三薪為4210-4650

問題六:法定節假日和周末加班工作的工資怎么算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按不低于員工本人按上一個月的平均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
法定周末加班工資:
按不低于員工本人按上一個月的平均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法定周末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問題七:2016年春節法定節假日是那幾天?春節加班工資怎么算 2016年春節放假安排調休
2月7日(星期日,農歷除夕)、2月8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
2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調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春節加班工資怎么算
春節的具體安排為2月7日即農歷除夕當天至2月13日放假調休,共七天。盡管除夕也在放假的時間范圍內,但加班費的支付卻要執行《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這一辦法于2013年進行了第三次修訂,修訂后的《辦法》規定,春節放假三天,即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執行。因此,2016年今年除夕當天屬于調休范圍而非法定節假日,因此,如果有市民在除夕當天加班而不能安排補休的,只能拿到雙倍工資。

問題八:節假日加班工資怎么算2015年 2015年法定放假加班費怎么計算
● 元旦:
按照標準,1月1日當天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不得以調休等方式代替。
● 春節:
春節長假放7天,除夕放假,而這7天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春節前三天(2月19日、2月20日、21日)是法定節假日,除夕和后三天(2月18日、22日、23日、24日)是休息日。
按《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凡在春節前三天(2月19日、2月20日、21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除夕和春節后三天(2月18日、22日、23日、24日)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 清明節: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清明節當天(4月5日)要求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不低于日工資3倍的加班費,用人單位不得以換休和調休的名義拒付加班費。另外,7日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加班的,每天需要支付勞動者兩倍日工資。
● 勞動節:
按照《勞動法》規定,5月1日當天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不得以調休等方式代替。
5月2日、3日是休息日,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可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在這三天上班的勞動者視為加班,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按不低于員工本人按上一個月的平均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
● 端午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15年端午節放假3天,其中端午節當日(6月20日,星期六,與周日連休)為法定節假日,如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加班,則需按照勞動者日或者小時加班工資計發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6月21日及6月22日,用人單位可給勞動者安排調休。如果不給補休,則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 中秋節:
2015年9月27日,中秋節當天,適逢星期日,與周末連休。27日這天如果加班,應發放3倍工資的加班費,而2015年9月26日、8日加班,按照勞動法雙休日加班的規定,則應發放2倍工資的加班費,如企業不發放加班工資,可安排倒班。
● 國慶節:
按照規定,2015年國慶節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放假7天。這7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因此,勞動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10月4日至7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除了法定節假日,周末和8小時外加點的加班工資該如何計算呢?
周末加班工資: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計算公式: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8小時外加點加班:
根據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

問題九:2016年節假日加班費用怎么算 法定休假日加班按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計算;安排勞動者在隨同法定休假日一并放假的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計算。
法定休假日是指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全體公民放假日。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勞動法員工放假一個月工資怎么算

如果是工廠或者是用人單位沒有運營,主動給員工放假一個月的話,那么在這一個月應該按照基本工資給員工發放。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02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03
三、法定節假日
04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 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員工賠償。
很多公司支撐不下去,就會面臨倒閉的風險,那么如果是公司倒閉了,勞動者如何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否能夠獲得相應的賠償?下面詳細為大家介紹。
一、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賠償
  按照勞動法規定要求賠償。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由此可見,賠償的標準就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確定向勞動者支付幾個月的工資賠償。
二、公司倒閉后,債務清償的順序(包括工資)
  公司破產后,應按下列順序清償所欠債務:
  1、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企業職工的權利首先應當得到保護,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應當優先支付,以保障廣大職工重新就業前基本的生活需要。
  2、破產企業所欠稅款。稅收是國庫的收入,稅收的多少直接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關系到國家的利益,因此,破產企業所欠的稅款,也應當優先清償。
  3、破產債權。主要指破產還債企業所欠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款項。
  由此可見,倒閉后公司的債務第一個要清償的必須是勞動者的工資。畢竟大家都辛辛苦苦的工作,要拿回自己應該有的回報,同時在法律的規定內,拿到屬于自己的賠償金。
公司破產應該支付勞動者補償金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公司破產,應按規定給予員工解除合同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公司破產應首先支付勞動者工資嗎?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所以企業職工的權利在企業破產時應當放在首位得到保護,破產企業欠職工的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應當優先支付。
公司破產之后是會按照相應的程序來處理,一般勞動者的工資是會先清算出來,然后再按照其他的程序處理,勞動者不用擔心自己的工資拿不到手。
2020年最新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
公司破產支付給勞動者的賠償金是與職工的工齡掛鉤,工齡越高,得到的賠償金也就越多。
根據《企業破產法》勞動者可以得到以下補償:
1、公司欠勞動者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工資一般應當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但非勞動報酬性的收入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費用不屬于工資范圍。
如果是公司的高管,工資按照企業的職工平均工資計算。
2、公司欠勞動者的應當劃入你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用,如果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還可以得到其他就當劃入社會統籌賬戶的部分,但從從事破產實務來看,劃入社會統籌賬戶的費用一般得不到(因為社會統籌保險在破產法的清償順序是第二位的)。
3、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補償金。具體包括:
因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的補償金;
克扣、拖延工資應當支付的補償金;
因勞動合同終止應當支付的補償金;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支付的補償金。
上述補償金應當以法律及行政法規中規定的為限,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支付給勞動者的補償金不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相關推薦:

逾期舉證賠償(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法院怎樣處理)

火災賠償申請(店鋪失火后如何申請賠償)

立案己受理了(已立案是什么意思)

醫學刑事鑒定(刑事傷情鑒定時間是多久)

快遞賠償流程(快遞怎樣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