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
非法行醫罪的認定涉及多個方面:
首先,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及公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這表明,非法行醫行為不僅擾亂了醫療市場秩序,還可能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其次,從客觀要件來看,非法行醫罪要求有擅自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且這種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這里的“情節嚴重”可能包括非法行醫持續時間較長、造成嚴重后果等。
再者,該罪的主體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這包括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這意味著,不論國籍或身份如何,只要未取得合法執業資格而進行醫療活動,都可能構成非法行醫罪。
最后,在主觀方面,非法行醫罪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仍然故意從事醫療活動,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
根據《刑法》規定,犯非法行醫罪的,將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的處罰。如果因非法行醫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將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處罰;若造成就診人死亡的,則會被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嚴厲懲罰。
非法行醫罪立案條件是什么
根據法律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就應當立案追訴:
(一)導致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造成一般功能障礙,或者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甚至死亡;
(二)引起甲類傳染病的傳播或流行,或者存在傳播、流行的風險;
(三)使用了假藥、劣藥,或者是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四)非法行醫行為已被衛生行政部門處罰兩次,之后仍然繼續進行非法行醫活動;
(五)其他被認定為情節嚴重的行為。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具體情形包括:
(一)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卻擅自從事醫療服務;
(二)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私自開設醫療機構;
(三)在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仍從事醫療服務;
(四)沒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卻在鄉村進行醫療活動;
(五)家庭接生員超出家庭接生范圍進行醫療活動。
在認定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時,將參考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的相關規定。
我國刑法對非法行醫罪的立案規定?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需滿足特定條件才能被立案追訴。具體而言,如果非法行醫導致了嚴重的身體損害或死亡,或存在傳染病傳播風險,或使用了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材料和器械,或曾受過兩次行政處罰后仍繼續非法行醫,都可能構成非法行醫罪。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造成中度以上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傳播甲類傳染病或存在傳播危險;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之后再次非法行醫。
此外,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行為還包括:未取得或以非法手段獲取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醫療活動;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而從事鄉村醫療活動;家庭接生員僅限于實施家庭接生,不得從事其他醫療活動。
對于非法行醫導致的損害程度,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認定標準,將參考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
非法行醫罪的立案追訴標準旨在有效打擊非法行醫行為,保護公眾健康安全,維護醫療市場的正常秩序。
相關推薦:
非法行醫罪認定標準(非法行醫罪的立案標準)
故意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與故意傷害的區分)
誤診漏診問題(醫患糾紛中的誤診問題)
外科醫療事故(能怎么判定醫療事故)
負責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事故的鑒定機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