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國也》)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兇:壞 、兇惡 |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鼓:動詞,擊鼓 | C.謹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 | D.涂有餓莩而不知發涂:同“途” | 小題2: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 C.申之以孝悌之義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 D.鄰國之民不加少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 小題3:對全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沒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問。 |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問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設下的圈套。 |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 D.所謂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為職分。 | 小題4: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3分) (2)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3分)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4分) |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B
小題4:
(1)可是,鄰國的百姓并不因此減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版這是什么緣故呢?權
(2)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3)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閱讀文言文。(15分)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
閱讀文言文。(15分)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 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 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鄰國之民不 加 少( ) (2) 或 百步而后止( ) (3)棄甲曳 兵 ( ) (4) 直 不百步( ) 小題2:下列句中的“于”與“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中的“于”含義相同的是(2分) ( ) A.告之 于 帝 | B.欲信大義 于 天下 | C.霜葉紅 于 二月花 | D.生 于 憂患 | 小題3:翻譯句子。(6分) (1)王好戰,請以戰喻。(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小題4:“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義是什么?你認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3分) |
小題1:加:更 或:有人 兵:兵器 直:通“只”只不過,只是 (共4分)
小題2:C (2分)
小題3:(1)大王喜歡打仗,請允許我用打仗來做比喻。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3)內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每題2分,共6分)
小題4:比喻所犯錯誤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1分)
告訴我們對事情要認真考慮,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自己認識不到,反而去譏笑別人,所以說一個人要有自知之明。(2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2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 ,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2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 ,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1)河東兇亦然( ) (2)谷不可勝食也( ) (3)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4)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不是詞類活用的一項是(2分) A.移其粟于河內 | B.樹之以桑 | C.然而不王者 | D.王無罪歲 | 小題3:下列對文段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 B.孟子認為,君王不僅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還讓他們吃得好穿得暖,就可以實現王道,這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 C.孟子認為,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饑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D.本文表面看來似散漫無序,實則邏輯清晰,層次井然。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解決問題,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 小題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認認真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者頂著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