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9年5月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獲得諾貝爾獎的有2位,分別是莫言和屠呦呦。
1、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于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 、《豐乳肥臀》等,其中《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1980年代以來,他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2、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
195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后為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 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取得顯著成績,帶領課題組人員發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瘧病青蒿素和還原青蒿素。
2011年8月,因發現青蒿素獲得拉斯克醫學獎臨床醫學研究獎。2012年1月16日,《紐約時報》發表長篇文章稱,青蒿素的發現是對抗瘧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中國及港澳臺地區獲得者共有5人,分別是崔琦、楊振寧、莫言、屠呦呦、丁肇內中。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出容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是中美關系松動后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
諾貝爾獎的由來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于表彰在經濟學領域杰出貢獻的人 。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包括: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1968年瑞士中央銀行增設“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該獎于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于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授獎儀式。2020年9月24日諾貝爾基金會主席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諾貝爾獎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止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兩次獲獎、1個團體三次獲獎。
我國有沒有人獲得這個獎項?
我國一共有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人,他們是屠呦呦、楊振寧、莫言。
1、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寧波。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2、莫言
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3、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鎮,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諾貝爾物理學,來楊振寧(安徽自合肥出生,早年外出留學,1964年加入美籍,2017年95歲的楊振寧恢復國籍),諾貝爾獎獲得時間在1957年,而此時的護照仍舊是“中華民國的護照”,參加學術多有不便。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究竟是否算在內,自行判斷。
2、2、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本名管謨業,生于山東高密。公認的“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3、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因發現“發現青蒿素”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難得的是,屠呦呦是從傳統的中藥方出發,不斷篩選考證,用現代化學提煉手段分離、提純組分,從而獲得了抗瘧的高效藥——青蒿素。
無論從中醫傳承方面還是實際醫學成就方面都當之無愧。相較于文學獎項與和平獎濃厚的政治因素,醫學獎更令人信服。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這五方面有著杰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鎮。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4月16日當選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為中國國籍,后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
2、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獲獎時楊振寧為美國國籍)。
3、2015年10月5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在瘧疾治療研究中的突出貢獻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也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priset,挪威語:Nobelprisen)諾貝爾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并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于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
每個獎項都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
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1901年,首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這筆獎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于7,731,004瑞典克朗。10,000,000瑞典克朗。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諾貝爾
2位。
1、屠呦呦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專為發現青屬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杰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2、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獲得抄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
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
1956年,楊振寧與李正道合內作提出弱相互容作用中的宇稱非守恒理論,并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2月,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屠友友,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藥劑師,終身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發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
2015年12月7日下午,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發表了《青蒿素發現:中醫給世界的禮物》中文主題演講。
莫言原名關莫業,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東高密。他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鄉土文學的興起,充滿了“懷舊”和“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有屠呦呦、莫言。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中專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屬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莫言,中國國籍,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