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有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塞舌爾、盧旺達、布隆迪、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國家:
1、厄立特里亞
厄立特里亞位于非洲東北部,西鄰蘇丹共和國,南鄰埃塞俄比亞、吉布提,東隔紅海與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相望,扼紅海進出印度洋的門戶。全國海岸線長1200公里。
2、吉布提共和國
吉布提共和國,地處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進入印度洋的要沖曼德海峽,東南同索馬里接壤,北與厄立特里亞為鄰,西部、西南及南部與埃塞俄比亞毗連,國土面積2.32萬平方公里。
3、坦桑尼亞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位于非洲東部、赤道以南。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貿易往來。北與肯尼亞和烏干達交界,南與贊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接壤,西與盧旺達、布隆迪和剛果(金)為鄰,東臨印度洋。
4、塞舌爾
塞舌爾共和國是坐落在東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1976年6月29日塞舌爾宣告獨立,成立塞舌爾共和國,屬英聯邦成員。全境半數地區為自然保護區,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譽。
5、佛得角
佛得角共和國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位于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島上,東距非洲大陸最西點佛得角(塞內加爾境內)500多公里,扼歐洲與南美、南非間交通要沖,包括圣安唐、圣尼古拉、薩爾、博阿維什塔、福古、圣地亞哥等15個大小島嶼,分北面的向風群島和南面的背風群島兩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非洲
學霸牛博士
這是非洲國家圖,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霸牛博士
1、北非
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屬葡萄牙)、西屬摩洛哥(屬西班牙)、休達(屬西班牙)、梅利利亞(屬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屬西班牙)。其中埃及、蘇丹和利比亞有時稱為東北非。
2、東非
常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塞舌爾、盧旺達、布隆迪。
3、西非
包括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西撒哈拉、尼日利亞和圣赫勒拿島(屬英國)。
4、中非
常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布)、剛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5、南非
常包括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安哥拉、南非共和國、斯威士蘭、萊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維、科摩羅、毛里求斯、莫桑比克、贊比亞、津巴布韋、馬約特島、留尼汪島、英屬印度洋領土、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等。
擴展資料:
非洲獨立成國:
1960年是“非洲獨立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它們是:喀麥隆、多哥、馬達加斯加、剛果(利)曾稱扎伊爾。
1997年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達荷美(現名貝寧)、尼日爾、上沃爾特(現名布基納法索)、象牙海岸(現名科特迪瓦)、乍得、烏班吉沙立(現名中非)、剛果(布)、加蓬、塞內加爾、馬里、毛里塔尼亞和尼日利亞。
1990年,納米比亞共和國獲得獨立,納米比亞為當時非洲最后獨立的一個國家,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非洲
非洲有54個國家,如下所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東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塞舌爾。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尼日利亞和。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布)、剛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通常包括贊比亞、安哥拉、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毛里求斯。
擴展資料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于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自1415年葡萄牙占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847年后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征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
由于長期種族沖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發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后腐敗政權,使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共60個國家和地區。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和馬德拉群島(葡)。
東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塞舌爾。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尼日利亞和加那利群島(西)。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布)、剛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時也把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作為中非的一部分。
南非通常包括贊比亞、安哥拉、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毛里求斯、留尼汪島(法)、圣赫勒拿島(英)和阿森松島(英)等。
擴展資料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于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1]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非洲詞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