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為什么有大面積沼澤集中分布?(從氣候,地形地勢,土質土層等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地理高手,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澤廣泛分布。?
三江平原位于我國東北的北部,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流域組成,緯專度位置高,溫度低屬,季節凍土廣布,凍土層厚度大,而凍土層是不透水層,不僅河流流經的河漫灘等地水分無法下滲,連夏季冰雪融水也無法下滲到深度較大的底層永凍土層,只能留在地表,而三江平原三面還環山,地勢低平,水流難以流走,故在地表積聚,行成廣泛的沼澤地……
地理,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澤廣泛分布。?
(1)氣候條件 土壤表層經常過濕是沼澤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狀況主要決定于氣候。三江平原屬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500~600mm,雖不多,但季節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兩季,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至10月末或11月初,氣溫下降,大量水分來不及排除,被凍結在地表或土壤層中,水分以固體狀況保存下來,致使翌年春季解凍,導致地表積水或過濕,加之凍結期長,凍層厚(深達1.5~2.1lm),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滲,地表經常過濕,沼澤廣泛發育。
(2)地質地貌條件 三江平原是新構造運動長期下沉的地區,造成三面環山、中間低洼平坦的地形。周圍山區降水量多,豐富的徑流向平原匯集,而平原區地勢極為低平,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總比降為1/10000,所以區內發育一些中小河流,多無明顯河槽,屬典型的沼澤性河流,泄水能力低。在長期下沉過程中,地表堆積了第四紀河湖相粘上沉積物,厚度一般達3~17m左右,這種粘土的粘粒含量較高,并富有鐵鋁氧化物、次生氧化硅、蒙脫石與水云母等膠體礦物,在浸水膨脹的情況下,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阻塞了土壤的孔隙,構成了深厚的不透水層,從而減弱或阻止地表水向下運行,積存起來形成沼澤。
(3)水文條件 一個地區的水文特征受氣候及地貌條件所制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切割微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網密度小。除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外,有些河流發源于完達山或小興安嶺而穿行于平原沼澤之中,而有些河流則發源于沼澤洼地又流經于沼澤之中,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澤性河流的特點,如別拉洪河、撓力河中下游、濃江、穆棱河等,由于河流比降小,河道彎曲,狹窄平淡,河漫灘多,導致一些河流無明顯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暢,大量水分補給沼澤。每年汛期,主要河流還受黑龍江、烏蘇里江洪水頂托,回水距離一般為20~30km,最長達70km。由于洪水項托,提高了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兩岸低平地排水更為困難,促進了沼澤的形成和發展。
(4)人為因素的影響 人類經濟活動對沼澤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人為因素對沼澤的影響,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人們開挖運河、進行農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動,如果處理不當,在這些區域就會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漸沼澤化。如穆棱河流域,1943年在密山縣境的湖北屯附近,向小興凱湖修建分洪水道,有14km防洪堤沒有修建,每年汛期,穆棱河洪水由此漫溢,積存地表,使水道東側沼澤面積日趨擴大。
總之,由于三江平原新構造運動以下沉為主,地勢低平,土質粘重,氣候溫涼,凍土發育,夏秋多雨,蒸發較弱,排水不暢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致引起土壤過度潮濕,在河漫灘、階地和各類洼地上形成大面積集中連片沼澤。
1、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2、緯度高,蒸發弱
3、凍土層深厚下滲差
4、地勢平坦,排水不暢
5、河流多,水量大
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澤廣布
1、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2、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
3、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4、土質黏重,且具有永久性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