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復國家包括:挪威制、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這幾個國家都不是移民國家,但也是有辦法可以到這些國家定居的。
移民挪威
挪威自1975年開始禁止移民。到挪威企業中工作的許可證,只發給專家和其他被認為是業務上必不可少的關鍵人員,以及具有挪威缺乏的技能的人員。因此,想要在挪威定居,只有跟挪威的公民結婚,才可以實現。
移民瑞典
瑞典移民除了親屬申請居留外,還可以采用商業移民
取得瑞典居留許可, 必須具備:
1.有商業領域經營管理經驗;
2.提供英語或者瑞典語掌握情況材料;
3.擁有瑞典企業超過50%的股份;
4.有足夠資金支持自己以及家人在瑞典前兩年的生活。
取得瑞典永居許可,必須具備:
1. 連續依法納稅;
2. 每年離境不超過183天;
3. 到達瑞典經營公司兩年以上并保持不虧損,盈利水平達到移民局要求。
芬蘭移民
通過結婚,跟芬蘭人結婚的話,大概三四年就能拿到綠卡;
2. 通過工作,如果你有一個長期的工作,大概需要六年時間能拿到芬蘭的綠卡,芬蘭的就業機會不是很多,不要求會說芬蘭語的工作更少,所以挺多來芬蘭的留學生畢業之后都不得不離開了。
“瑞典的首都是斯德哥爾摩,而最美麗的城市是哥德堡。”很多去過瑞典的人大都這樣認為。事實上,哥德堡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她還是瑞典的第一大港和第二大工業城,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第一大海巷,被譽為“北歐的明珠”。除了風光,她的美更多地體現在現代社會的和諧與文明。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我有幸作為濟南市首期“雙高”人才赴歐培訓班中的一員,在該市的瑞典IHM商學院接受了為期4個月的高級公共管理培訓,實地感受到了她的和諧與文明之美。
正文:
在離開瑞典哥德堡1年后的一天,我偶然間在互聯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新華社斯德哥爾摩8月25日專電:當地時間25日,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銀色寶馬轎車撞上了平民百姓的沃爾沃轎車車尾。事故發生時,沃爾沃車在為一位騎自行車者讓路時猛然剎車,跟在后面的國王寶馬來不及剎車,結果追尾撞在了一起。盡管雙方的車子都有損傷,但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沃爾沃的主人發現撞了自己車的主人是本國國王時,感到很驚奇。在等候警察和搬運車來處理事故之際,雙方態度平和,相互安慰并閑聊。警察表示不對這次撞車做進一步調查,因為這只是簡單的事故,國王應該去找保險公司商討有關賠償問題。”
這則消息當時在網上議論很大,很多人對此不可思議,但是在我看來卻是非常的正常。因為在哥德堡生活的日子里,我對瑞典社會的和諧與文明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感受。
哥德堡全市人口約80萬,地處哥本哈根、奧斯陸和斯德哥爾摩三個北歐國家首都的中心,是北歐的咽喉要道,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因為她最初是由荷蘭人設計建設,所以現在仍遺留有荷蘭的某些特色。市區有一條條終年不凍的運河和縱橫交錯的巴黎式林蔭大道,有北歐最大的liseburg游樂場和最大的斯堪的納維亞體育館,哥德堡大學、查而莫斯工學院等世界著名高校,以及世界著名汽車生產商沃爾沃公司和世界最著名的精密軸承生產商SKF的總部也都坐落于此。城中還有17世紀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造的舊市政府廳、18世紀中葉建造的瑞典東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勝古跡。美麗的水色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姿色,再加上瑞典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社會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更造就了哥德堡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文明共生的特性。在那里看不到社會階層間的三六九等和門第之分,聽不到打砸偷搶和欺詐誆騙的負面新聞,生活中尊老愛幼、扶危救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社會常態,道路上行人與機動車互相禮讓、人人遵守社會公德就更是司空見慣了。
哥德堡的和諧與文明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圣誕節長假里,IHM商學院的Robert老師和他的妻子Aase親自駕車邀請我們去他們距離哥德堡市中心30分鐘車程的alingsas小鎮的家中做客,那一天正好是瑞典的Lucia(盧西亞節)。為了讓我們能夠比較直觀地了解哥德堡的社會和文化,路上他們自掏腰包專門安排我們到音樂廳現場欣賞Lucia音樂,帶我們到哥德堡圖書館查閱關于Lucia節的歷史資料,還特意安排我們幾位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學專門到他們兒子就讀的學校了解和感受瑞典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方式,30分鐘的車程足足用了5個多小時才到達他們家。瑞典的民居大都是木質結構的別墅,保溫性能特別好,這與瑞典的木材豐富有關,他們的家也不例外。走進他們寬敞舒適的家,看到他們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兒子Philip和David正在玩電玩游戲,他們的另一位家庭成員——一只名叫雷歐的大狗靜靜地趴在地上注視著我們,非常地友好。Robert與Aase的房子布置得非常浪漫溫馨,好象與他們50多歲的年齡很不相稱。其實兩人都是再婚,Philip和David是他們40歲時的愛情結晶,在這之前,他們分別育有一子一女,分別在丹麥和澳大利亞供職,一家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但是從墻上掛著的一張張照片上可以看出這個大家庭是多么幸福和睦。知道我們要來,晚上Aase的媽媽——Robert的丈母娘也專程從50里外的“鄉下”乘車趕來,專門帶來當地的特產讓我們品嘗,還用流利的英語為我們講述哥德堡的歷史變遷。豐盛的晚餐全部由Robert一人在廚房里忙活,Aase則陪著我們聊天,瑞典是一個非常尊重女性的國家,婦女的地位是很高的,看孩子、做飯都是男人應該干的,對此Robert沒有任何疑義,而且樂此不疲。晚餐非常的隨意,沒有過多的客套和禮數,倒是我們按照濟南的“規矩”讓Robert品嘗了我們帶去的茅臺酒,盡管只是一點點兒,飯后他還是電話叫來了兩輛出租車送我們回學校,在瑞典公開場合飲酒是被明令禁止的,酒后駕車更是相當于二級謀殺要被起訴。在回學校的路上,我們從司機嘴里得知出租車是從市中心開過來的,Robert已經足額支付了包括小費在內的雙倍車費,我們內心充滿了感激。
其實,哥德堡的文明由來已久。二三百年前,瑞典開往中國的第一艘商船——“哥德堡號”就是從這里啟航的,她當時是最堅固、最龐大、最快速的船只之一,她實現了瑞典人來中國淘金的夢想,創造了讓瑞典騰飛的財富。商航從中國帶回的絲綢、香料、瓷器和茶葉等,至今仍陳列在市歷史博物館里,作為瑞中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號滿載著中國商品航行到離哥德堡港大約900米的海面觸礁沉沒,把東方的繁華、滿船的珍寶、水手的傳說都深埋海底,留給世人無限的猜測。兩個半世紀后,鑒于“哥德堡號”的國際影響,瑞典政府以“哥德堡號”為原型,建造了“哥德堡Ⅲ號”仿古木帆船,2004年的4月16日,中國原外交部長李肇星參觀該船并親自將一棵鐵釘釘在了船身上。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Ⅲ號”號從哥德堡港出發,引領著全世界的視線,承載著中瑞兩國人民的友誼,劈波斬浪,跨越時空,沿當年的航線于2006年7月18日到達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廣州,再一次把天各一方的兩座港口城市緊緊連接在了一起,將東西方文明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護照、身份證、簽證原件是北歐旅游必帶物品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除此之外帶上證件復印件及2寸照片2張也是非常必要的,以防證件丟失,方便補辦。不滿16周歲無身份證的游客如在國內轉機,需帶戶口本。
1、北歐各國都是講究節能環保的國家,那里的酒店里是不向住宿的游人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的,毛巾、牙刷、牙膏、洗發護發液、拖鞋,在去之前最好提前自己準備好,剃須刀、護膚品、化妝品、太陽帽、太陽鏡、防曬霜、傘、筆、小本子,請視自身需要攜帶。
2、常備藥品,經常要用到的藥品(最好有英文說明),如感冒藥、消炎藥、腸胃藥、止痛藥及創可貼、風油精、暈車藥,如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情況,務必根據自身情況帶足備用藥且隨身攜帶。
3、相機、攝像機、電池、充電器、存儲卡
4、您的手機能否在北歐使用請在出行前電話咨詢手機制造商,確認手機制式。號碼能否在北歐使用、如何使用及資費問題也可向運營商咨詢,但是一般國際漫游很昂貴,建議在當地購買通用的電話卡使用。
5、北歐各國的插座與中國不同,中國電器插頭不能直接使用,需插頭轉換器。酒店前臺一般有備,但數量有限,建議攜帶歐洲通用轉換插頭或者萬能轉換插頭。
6、旅游隨身wifi,出國旅游,很多時候網絡特別重要,找地圖,使用翻譯軟件,這個時候都需要網絡,不能走那都到酒店旅館蹭網,所以租個隨身wifi是很有必要的。
7、北歐那里的酒店是不向客人們提供開水的,因為當地人都習慣直接飲用自來水。如果覺得不習慣可以自備一個電熱水壺。
8、北歐不流通人民幣,需要您在出國前將人民幣兌換為歐元,到當地再兌換為當地的貨幣,芬蘭用歐元、瑞典用瑞典克朗、挪威用挪威克朗、丹麥用丹麥克朗,兌換方法請撥打各大銀行的客服電話詢問,請務必及早兌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