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環境有什么不利影響嗎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全球化對生態環境(以下簡稱環境)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全球化在為中國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為減少全球化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我國必須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于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萊維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詞來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那以后,全球化成為人們概括資本、技術、資源、信息、勞動力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重組、配置而導致全球經濟和社會日益融合化、一體化現象最常用的詞匯。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有很多具體的表現形式,包括以資源、投資、勞動力、技術、貿易、消費的國際流動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以知識交流、觀念互動、信息共享、技術流動為特征的知識全球化,以國際協議和機構為平臺開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現形式的全球化對改進人類總體福利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產生了很多挑戰,在環境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對環境的影響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而且二者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消極影響
1 擴大了環境危害的范圍。自由貿易拓展了人類攫取資源的范圍,擴大了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如,木材的國際貿易對熱帶雨林的損害;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國際貿易對生物物種生存的威脅;貿易范圍的擴大使異地物種侵入他鄉,導致當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喪失;國際貿易的發展還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質、危險化學品的交易而引發跨國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2 加劇了全球資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圍內環境和生態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進了經濟增長,但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代價的,對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影響尤其突出。如,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源開采和產品運輸的大量增長,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限的農業用地和植被占地;導致對化石燃料的消費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水平之下,資源的大量消耗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環境破壞。
3 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全球化通過三種方式導致污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的環境影響。一是通過全球化的投資和生產,發達國家的重化工業等高污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美國39%的高污染產業已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也已轉移到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二是通過國際貿易使廢棄物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具備勞動力優勢,廢棄物處理費用較低,同時環境標準較低。廢棄物國際貿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廢棄物轉移,如果處理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嚴,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環境污染。而隨著廢棄物轉移數量和需求總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廢棄物或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進口也屢禁不止,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消耗型產品。由于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通常過低及環境污染沒有真正計入企業成本,就相當于用其資源和環境作為代價去補貼國外消費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國內。
(二)全球化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1 有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能促進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由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針對出口市場,其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促使企業應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資源和能源新技術,能在投資國起到一定的環保示范作用。有些跨國企業大量開展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活動,其“溢出效應”對改善投資國的環境保護有很大貢獻。其次,通過貨物和技術的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可直接引進發達國家更清潔高效的生產和環保技術設備。這兩種方式一方面從源頭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動環境污染末端治理,從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環境保護意識。技術、觀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遇到了環境和生態問題,較早反思自己的教訓,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已度過了學習曲線的緩慢進展階段,不斷形成并發展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和科學理念。而一些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有自古傳承的優秀的自然與環境理念。知識和觀念的全球化傳播和相互學習,促進了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同時,在全球環境組織網絡的帶動下,在全球公民社會環境運動的促進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為環境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條件。全球化使環境信息收集、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刺激了創新技術的傳播和對舊技術的替代,促進了清潔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的傳播。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采納更清潔更環保的生產方法的動力和渠道,促進人們使用新的環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動了各類環境保護組織大量涌現,促進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第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環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圍都有很大發展,形成了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環境組織、跨國公司之間國際和區域全面環境合作網絡,并建立了以全球峰會、多邊環境談判、國際公約協定、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監測和評估系統、環境管理標準(IS0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二、全球化對我國環境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全球化為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2600多億美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20%。同時,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全球化在環保意識、環保技術和全球治王單等方面為中國的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通過中外思想觀念交流,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學習到了先進的環保理念和技術;外商投資、國際貿易等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全球化推動中國積極參與環境全球治理,使中國在提高本國環境保護能力的同時,更有能力為改善全球環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目前,中國就環境可持續性而言,2005年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環境績效而言,2008年在149個國家中排名第105名。廢棄物進口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作為資源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每年從美國、西歐各發達國家進口數千萬噸的廢棄物。其中廢舊塑料進口超過1000萬噸;全世界每年產生的約 5000萬噸以上的電器和電子廢品中有70%以上被運到中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對資源的需求,但卻帶來了環境污染。有關專家對廢棄物貿易的研究發現,許多進口廢物在中國經過再生處理后的產品往往又運回發達國家,沒有起到補充國內資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環境代價只換來微薄的利潤。另外,重化工產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國內環境污染。以焦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國出口焦炭共計8586萬噸,在目前焦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下,生產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達30萬噸以上。此外,還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鋼鐵為例。鋼鐵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產業。 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鋼鐵1.6875億噸,按照中國目前鋼鐵產業平均技術水平,生產每噸鋼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萬噸。再以成品油為例。成品油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烴類、氮氧化物、煙塵。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7783萬噸成品油。按照每噸成品油生產排放 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測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為7萬噸。此外,還有大量有機物和廢水排放。以鋁為例。鋁的生產企業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達國家已很少再建電解鋁廠。2002~2007年中國共出口鋁產品1238萬噸。按照目前每噸鋁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計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約11萬噸(以上出口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官方網站)。僅上述四種產品的出口在中國就排放了108萬多噸二氧化硫,占中國年排放總量的近0.72%。還有數量巨大的廢水、煙塵粉塵等。
三、應對全球化對我國環境影響的對策
為減少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不利影響,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中國要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于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一)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必須及時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探索和實踐一種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十一五”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確定為重要任務,使之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從企業到工業園區、從縣市到省展開了大規模的試點,使循環經濟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到2007年,通過循環經濟模式,中國鋼鐵行業約相當于鋼產量 40%、數以億噸計的固體廢棄物幾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數以億噸計的電廠粉煤灰被用作制造水泥;一些發電廠(如西柏坡火力電廠)、鋼鐵廠(如上海寶鋼)甚至整個工業開發區(如天津泰達)等通過廢水回收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中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模式已初見雛形。如果這一模式取得成功,將在總體上縮短工業化道路,還將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一種成功范例,幫助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當然,中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無條件的,它要求相應的體制創新,即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
1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以減少污染排放,涉及企業外部性問題,在增加社會福利的同時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通過法律和政策創新改變企業生產的邊界條件,使企業排放污染物具有較高的成本,而循環利用廢棄物、減少排放能降低企業成本。制定并認真執行污染物有償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從污染免費排放到污染高價排放,在社會經濟系統內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會使經濟“總成本”提高,使得價格總水平上升。所以,必須動員全社會理解和承受這一后果,并通過社會保障政策來減輕低收入群體因環境成本的加大而帶來的生活壓力。
2 重新構建國民經濟的成本——價格體系。價格是生產和消費行為的指揮棒。各種經濟政策如果不通過成本——價格機制發生作用,就不會產生長期效果。成本——價格機制是在一定制度和政策框架內形成并運行的。因此,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可重新構建有利于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新的成本——價格體系。如,通過增加能源資源稅和消費稅的制度創新,提高循環利用資源和廢棄物的比較利益,使循環利用廢棄物成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
3 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代表著產業的規模經濟性,而技術結構決定了一個企業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況下,產業的組織結構直接決定了行業的整體技術結構。在政策和技術標準上推進產業組織結構優化,實現產業發展的集聚和規模效應,加速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工業園區模式推進工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全球協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于解決環境問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環境問題還需要通過積極的國際合作和全球的環境治理來解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國際環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環境機制建設和國際環境規則制定,彌補自身在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不足,節約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樣既能保證本國的利益,也能更加積極和現實地履行國際環境規則。另外,中國還要爭取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與合作。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事實上為發達國家承擔了部分污染。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向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資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環境保護技術,而不是將之僅僅作為貿易的對象。
當今國際貿易環境和趨勢分析
國際貿易環境和趨勢分析狀況分析
(一)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保護規則由於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質量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環境惡化和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引起關注。
對於環境與國際貿易問題,當今世界主要有兩股力量,即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和WTO。盡管兩者的側重點不同,但它們制訂的環保措施都對國際貿易有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規則還有自愿性標準如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有關規定和重要的區域性標準如歐盟的標準。以上這些規則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國際貿易的進行和發展。
(二)環境規則對跨國投融資的影響環境規則對跨國投融資的影響是雙重的。一國嚴格的環境規則將導致企業投資於國外,使未達到這些標準的企業或產業轉移,可能對他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然而嚴格的環境政策也可能促使跨國企業采取有利於環境的行動,從而產生正面影響。
(三)國際貿易中環境規則的發展趨勢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規則也在不斷發展。
——《生物安全議定書》的簽訂;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發展;
——與環境有關的技術壁壘(TBT)的發展。
通過對國際上環境與國際貿易主要狀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規則日益增多,涉及的范圍也逐漸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擴展。
由於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境保護必然會和生產、發展和貿易過程緊密相連,并對后者產生深刻的影響。與各國貿易特點不同,受影響的程度也不同。一般來說,以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出口為主的國家較容易受到來自國際上和主要貿易對象國的環境規則影響。由於技術和發展水平的差異,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更容易在現在和將來的環境規則的制定和實施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全球化影響(一)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正日益全球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在此過程中,環境及其規則的影響也出現全球化趨勢,因此必須用全球化的觀點看待環境和國際貿易問題。
中國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也要充分考慮全球化的背景。
國際貿易中的環境規則對各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重要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這些影響對於中國的工業化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國際貿易中環境規則與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國外需求是最終需求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國際貿易中的環境規則對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按環境規則要求進行結構調整——增加環保投資,發展環保產業是大趨勢——技術進步產生了對環境有利的趨勢——綠色農業、綠色制造業、綠色紡織業、高新技術產業、知識經濟的興起(三)新的發展觀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等觀念更新了人們的認識,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就當前而言,我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還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環境與國際貿易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四)國際貿易中有關環境規則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很多重要的出口貿易正面臨越來越多的來自發達國家的環境壁壘的挑戰,其影響涉及出口產品本身和出口貿易的各個環節。
——農產品和食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其他商品出口——服務貿易——包裝規定然而,目前嚴峻的綠色挑戰尚未引起我國政府和企業的足夠重視。我國企業如果不積極應對綠色挑戰,隨著貿易自由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我國加入WTO,將很快面臨兩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因為外來產品更符合環保標準、更迎合消費者的環保要求,而被外國產品占領部分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因為我國產品不符合其他國家的環保要求和標準,不能進入國際市場。
經濟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于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卷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國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采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后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后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后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后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卷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絡。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并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于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于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于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
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于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吁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準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并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并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并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準(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因特網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絡。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
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于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卷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國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采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后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于困境。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后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后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后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卷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絡。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并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于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于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于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于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吁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準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并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并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并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準(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因特網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絡。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
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特點與趨勢有那些?,我國是如何應對的?
最少1000字總的來說,在世紀交替的這一時期,大國關系呈現這樣一些特點: 大國間盡管仍存在各種分歧和利益沖突,但已不再是全面對抗性質,各國在不同程度上也避免采取這種態度。 各大國間的經濟聯系更趨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利益領域增多擴大。 國際關系中的零和性質在降低,共存多贏和兩敗(或幾敗)俱傷的性質在增大。這一特征使國家間趨于通過對話、協商、談判等政治方式解決問題,避免走向極端。 經濟在競爭中依存 文化在激蕩中融匯 世界經濟形態的變化也對國家行為和國際形勢產生重要影響。信息產業、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改變著傳統產業的結構與需求。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雖然領土和資源占有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視,但人才培養和使用以及社會軟環境的作用更形突出。前者可以通過戰爭或實力方式獲得,后者則只能通過社會發展實現。經濟形態的變化和要求對國際行為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國家利益追求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也影響著霸權追求的方式,改變了戰爭的樣式。 經濟區域合作和全球性合作在近年均有相當進展。區域合作的發展對建立21世紀公正、合理、均衡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都起著促進作用。近年來,歐盟經濟與政治一體化的有力推進、美洲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非洲聯盟即將成立的宣告、東亞區域合作的加強以及跨區域歐亞合作的積極發展勢頭等,使全球政治、經貿、外交、軍事安全等關系發生著新的整合,各種內容、不同形式、多層次的區域性跨國合作組織的迅速發展,為解決本地區矛盾與沖突、促進對話與合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渠道,對超級大國的單邊行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同時,區域組織的發展,使國家間的依賴與互動關系得到加強。 在經濟要求的推動下,人類在建立國際秩序、制訂和遵守國際關系準則上凝聚了越來越多的共識。聯合國、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的代表性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趨于增大,國際事務中的所謂“無政府狀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是保證世界總體局勢和平穩定的因素之一。 在冷戰之后的十多年中,世界上的許多沖突帶有宗教、文化和民族色彩。冷戰之后,恰恰又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長足發展的時期。信息革命以來,世界各國在信息和文化的交流上有空前的發展。這一發展帶來兩方面的反應:一方面,不同國家、民族在文化信息上互相交流、彼此融匯、吸納學習的趨勢發展迅猛;另一方面,文化上的碰撞和不適應浮上表層。在發展中國家,弱勢文化產生對西方強勢文化的反彈,民族主義情緒上升,一些宗教傳統較強的國家也出現了原教旨主義復興。在發達國家,實際上也出現了某種“保衛文化純潔性”或“保護文化特性”的要求,甚至也有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回歸的傾向。上述文化因素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當前國際形勢的總體和局部特征。“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可能增大。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等的傳播,都可能成為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進行較量的手段。 總的說來,文化的融匯是與經濟社會新發展相應的總體發展趨勢,碰撞是一定變動期間的必然反應,兩者將導致多樣化和全球化矛盾統一的一種文明發展。 國際安全增生變數 全球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國際安全問題更加趨向多元化。傳統安全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實際上,在冷戰之后,環境問題、難民問題、恐怖主義問題、計算機網絡犯罪、金融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已日益具有全球性質,成為國際安全的重要議題.恐怖主義的問題更加突出出來,恐怖主義的國際化、網絡化和大型化已成為重大的國際性問題。 冷戰之后,在世界一些地區,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地區性沖突增多或激化,加上大國對當地的介入或存在利益的碰撞,一些熱點仍對地區乃至國際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美國是當今僅存的超級大國,其走向影響至大。近兩年美國在國際上不時采取單邊主義的行動,顯露出過強的主導欲望,并過度依賴軍事實力解決問題,不能不給國際安全帶來相當的負面影響。在美國解決恐怖主義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以及所顯露的戰略意圖也值得關注。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形勢中仍然存在局部的戰亂、緊張和動蕩。 在非傳統安全問題背后實際上是若干全球性社會問題,如南北差距問題、貧富差距問題、文化相容性問題、部分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問題,等等。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社會問題也成為全球性議題。今年,全球經濟論壇和全球社會論壇兩個會議對峙召開,帶有相當的象征意義。 以前,各國政府是國際活動的行為主體。近年來,非政府組織成為國際活動中相當活躍的行為者,也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總之,當今世界處于一種舊格局崩潰,新格局尚未成型的轉折時期,充滿著各種變動和相對不變的因素。只有準確把握時代趨勢和形勢特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才能正確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挑戰,發展自己并有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總的來說,在世紀交替的這一時期,大國關系呈現這樣一些特點:
大國間盡管仍存在各種分歧和利益沖突,但已不再是全面對抗性質,各國在不同程度上也避免采取這種態度。 各大國間的經濟聯系更趨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利益領域增多擴大。 國際關系中的零和性質在降低,共存多贏和兩敗(或幾敗)俱傷的性質在增大。這一特征使國家間趨于通過對話、協商、談判等政治方式解決問題,避免走向極端。
經濟在競爭中依存 文化在激蕩中融匯 世界經濟形態的變化也對國家行為和國際形勢產生重要影響。信息產業、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改變著傳統產業的結構與需求。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雖然領土和資源占有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視,但人才培養和使用以及社會軟環境的作用更形突出。前者可以通過戰爭或實力方式獲得,后者則只能通過社會發展實現。經濟形態的變化和要求對國際行為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國家利益追求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也影響著霸權追求的方式,改變了戰爭的樣式。
經濟區域合作和全球性合作在近年均有相當進展。區域合作的發展對建立21世紀公正、合理、均衡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都起著促進作用。近年來,歐盟經濟與政治一體化的有力推進、美洲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非洲聯盟即將成立的宣告、東亞區域合作的加強以及跨區域歐亞合作的積極發展勢頭等,使全球政治、經貿、外交、軍事安全等關系發生著新的整合,各種內容、不同形式、多層次的區域性跨國合作組織的迅速發展,為解決本地區矛盾與沖突、促進對話與合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渠道,對超級大國的單邊行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同時,區域組織的發展,使國家間的依賴與互動關系得到加強。
在經濟要求的推動下,人類在建立國際秩序、制訂和遵守國際關系準則上凝聚了越來越多的共識。聯合國、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的代表性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趨于增大,國際事務中的所謂“無政府狀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是保證世界總體局勢和平穩定的因素之一。 在冷戰之后的十多年中,世界上的許多沖突帶有宗教、文化和民族色彩。冷戰之后,恰恰又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長足發展的時期。信息革命以來,世界各國在信息和文化的交流上有空前的發展。這一發展帶來兩方面的反應:一方面,不同國家、民族在文化信息上互相交流、彼此融匯、吸納學習的趨勢發展迅猛;另一方面,文化上的碰撞和不適應浮上表層。在發展中國家,弱勢文化產生對西方強勢文化的反彈,民族主義情緒上升,一些宗教傳統較強的國家也出現了原教旨主義復興。在發達國家,實際上也出現了某種“保衛文化純潔性”或“保護文化特性”的要求,甚至也有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回歸的傾向。上述文化因素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當前國際形勢的總體和局部特征。“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可能增大。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等的傳播,都可能成為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進行較量的手段。
總的說來,文化的融匯是與經濟社會新發展相應的總體發展趨勢,碰撞是一定變動期間的必然反應,兩者將導致多樣化和全球化矛盾統一的一種文明發展 國際安全增生變數 全球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國際安全問題更加趨向多元化。傳統安全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實際上,在冷戰之后,環境問題、難民問題、恐怖主義問題、計算機網絡犯罪、金融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已日益具有全球性質,成為國際安全的重要議題.恐怖主義的問題更加突出出來,恐怖主義的國際化、網絡化和大型化已成為重大的國際性問題。 冷戰之后,在世界一些地區,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地區性沖突增多或激化,加上大國對當地的介入或存在利益的碰撞,一些熱點仍對地區乃至國際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美國是當今僅存的超級大國,其走向影響至大。近兩年美國在國際上不時采取單邊主義的行動,顯露出過強的主導欲望,并過度依賴軍事實力解決問題,不能不給國際安全帶來相當的負面影響。在美國解決恐怖主義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以及所顯露的戰略意圖也值得關注。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形勢中仍然存在局部的戰亂、緊張和動蕩。 在非傳統安全問題背后實際上是若干全球性社會問題,如南北差距問題、貧富差距問題、文化相容性問題、部分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問題,等等。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社會問題也成為全球性議題。今年,全球經濟論壇和全球社會論壇兩個會議對峙召開,帶有相當的象征意義。 以前,各國政府是國際活動的行為主體。近年來,非政府組織成為國際活動中相當活躍的行為者,也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總之,當今世界處于一種舊格局崩潰,新格局尚未成型的轉折時期,充滿著各種變動和相對不變的因素。只有準確把握時代趨勢和形勢特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才能正確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挑戰,發展自己并有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20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同時,由于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動,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生產和營銷網絡,推動了貿易投資日益一體化,并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6.2萬家,它們不僅掌握著全球13的生產和70%的技術轉讓,更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和90%的外國直接投資。二是國際貿易競爭從以比較優勢為主,轉變為以跨國公司數量和在國際范圍內整合資源的能力為主。這就意味著,一個國家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由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為主。主要表現為,中間產品、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國公司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加工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等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于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對策思考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美、歐、日、東盟、俄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談判的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在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同時,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 (四)提高貿易摩擦和“入世”后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水平,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外部環境。積極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維護國內產業安全和企業利益。完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做好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貿易壁壘應對工作。繼續爭取更多國家承認我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針對全球紡織品貿易取消配額后的新形勢,認真做好紡織品一體化應對。及時發布紡織品出口和紡織業投資信息,引導企業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鼓勵行業自律。推動紡織業開拓國際市場從出口為主向出口與“走出去”相結合轉變,減少貿易摩擦。注重研究用好世貿組織規則,主動做好入世后過渡期應對工作。依法運用各種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密切跟蹤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后對國內上下游產業的不同影響,指導企業及時調整結構、增強競爭力。研究借鑒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相關法律和案例,科學規范案件調查與裁決程序。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