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劉秀稱得上是歷代皇帝中綜合能力較強的一位,出身平民、三年稱帝、不殺功臣等為后世稱頌。但提起古代明君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再次就是曹操、劉裕都有一些知名度,劉秀的存在感為什么不高呢?
簡而言之,劉秀的劣跡太多了!
劉秀出鎮河北的時候,在更始政權已經不受信任,河北又冒出來擁兵數十萬的王郎,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幸虧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得到劉揚的十萬生力軍,才滅掉王郎、平定河北,建立最初的統治根基。
而平定天下之后,劉揚被殺,郭圣通被廢,連太子劉彊也被廢,都不算是好下場。劉秀憐憫劉楊謀反未遂就被誅殺,封劉楊之子為真定王,可是劉揚已經是位極人臣,有必要謀反嗎,郭圣通母子也是無罪的,典型的過河拆橋!
劉秀不殺功臣更是值得商榷,他殺掉的功臣不是一兩個,謝躬、李軼、彭寵、韓歆等,其中鄧奉還是被吳漢逼反。劉秀多次縱容吳漢燒殺搶掠,公孫述政權投降后,吳漢不但殺死了公孫述及延岑全族,還放任士兵劫掠成都、焚毀宮殿,事后劉秀僅僅只是斥責了一番。
最著名的還是刻薄對待馬援,馬援為東漢統一立下赫赫戰功,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等,但最后卻沒能進入云臺二十八將之列。
馬援死后被誣陷從交趾私運財寶,在未查明真相的情況下劉秀盛怒,導致馬援被草草下葬。直到小女兒馬皇后熬成皇太后,馬援才被平反。
劉秀的大姐湖陽公主劉黃的奴仆殺人,被洛陽縣令董宣打死,湖陽公主立刻到宮中告狀。劉秀大怒要將董宣亂棍打死,董宣請求自殺,用頭撞向柱子滿臉流血,劉秀卻讓小太監強行要他叩頭,向湖陽公主道歉。雖然最后賞了董宣,不過作為君主目無國法,性質惡劣。
說到劉秀,除了東漢開國皇帝之外,頂多還有一個“位面之子”的綽號,其他的事跡后人了解的并不多。漢光武帝算是平民出身,用了十五年統一亂世,建立的東漢國富民強,也沒有殺任何一位功臣,后宮也是極為和睦,兒孫也沒有互相殘殺。這樣完美的皇帝,為什么歷史存在感那么低?
劉秀
東漢的開國并非不精彩,“云臺二十八將”也并不比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差。但是秦瓊、尉遲恭都走進千家萬戶當上了門神。馮異、耿弇這樣東漢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卻沒有多少人了解。仔細分析劉秀的發家史,有三個原因導致他沒有存在感。
秦瓊
第一,劉秀安定天下后沒有對功臣舉起屠刀。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歷代王朝善終的功臣并不多,反倒是劉邦和朱元璋這樣屠殺功臣的皇帝比較多。前面說到的云臺二十八將,沒有一個受到劉秀的猜忌,最后都善終。雖然結局很完美,但是也少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第二,劉秀為人幾乎完美,沒有任何可以詬病的地方。歷代皇帝都有一些弱點,或者污點,畢竟人無完人嗎。例如帶有流氓氣息的劉邦,殺兄滅弟、霸占弟媳的李世民等。但是這些污點并不影響他們的偉大,相反還增添來了很多狗血的故事。而劉秀本身沒有任何弱點或缺陷,這就很難讓后人加工藝術作品了。
朱元璋
第三,劉秀的軍事能力太強,對手又實在太差。劉秀的軍事能力不能算后無來者,也能說是前無來人了。平定天下的十五年戰爭,劉秀沒有遇到過一個能夠與之匹敵的對手。這導致了“男一號”劉秀的存在感太強,沒有其他角色發揮的余地,也就顯得比較平庸了。而東漢后的三國主角任何一位拿出來都比不上劉秀,但是精彩程度卻遠勝東漢,原因正是如此。
拿劉秀的成名戰昆陽大戰舉例,劉秀以七千人打敗了王邑四十二萬大軍,足足六十倍的軍力懸殊實在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拿楚云飛的話說,就是四十二萬頭豬讓劉秀抓,劉秀都不一定抓得完。
馮異
劉秀的光芒在東漢實在是太耀眼了,私德又沒有什么虧損的地方。東漢的開國之戰沒有矛盾,也缺乏戲劇性,后世實在沒辦法包裝,才導致了這么優秀的皇帝存在感卻如此之低。
東漢開國君王劉秀的存在感很低,原因也有很多。
我們先來看一下劉秀的性格,他的性格非常低調,不是那種鋒芒畢露的人。而且根據史書記載,他的性格比較內斂,他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那就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從這句話上面看得出來,這位君王非常癡情,同時他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滿足的人。在坐上帝位之后,他主張和平,不太崇尚打仗,可以說沒有太大的抱負,只處理眼前朝廷所面對的問題。
一些天子之所以那么有名,大多跟戰役或者大工程有關,比如說漢武帝時期的匈奴戰爭,又或者是始皇修建長城,這些都讓帝王的名氣變得越來越大。而像劉秀那樣穩扎穩打帝王,就沒什么知名度了。有人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帝王,的確如此,他非常有能力,雖然不建議打仗,但是也很擅長打仗。而且又懂得用人,對妻子以及孩子都是非常不錯的。
但就是這樣優秀的男人,如果放在大家身邊的話,肯定有很多人覺得不出彩。畢竟更多的女人喜歡壞男人,過于優秀的劉秀讓人覺得比較單調。而且在他為政的這么多年,也沒有發生過較大的政治事件,所以他的知名度也沒有那么高。再從東漢這個王朝本身來說,東漢本身的知名度就不太高,這一點從目前銀幕上所翻拍的古裝劇里面就可以知道,東漢的古裝劇非常少。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使劉秀的知名度那么低。
漢光武帝劉秀稱得上是歷代皇帝中綜合能力較強的一位,出身平民、三年稱帝、不殺功臣等為后世稱頌。但提起古代明君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再次就是曹操、劉裕都有一些知名度,劉秀的存在感為什么不高呢?
簡而言之,劉秀的劣跡太多了!
劉秀出鎮河北的時候,在更始政權已經不受信任,河北又冒出來擁兵數十萬的王郎,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幸虧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得到劉揚的十萬生力軍,才滅掉王郎、平定河北,建立最初的統治根基。
而平定天下之后,劉揚被殺,郭圣通被廢,連太子劉彊也被廢,都不算是好下場。劉秀憐憫劉楊謀反未遂就被誅殺,封劉楊之子為真定王,可是劉揚已經是位極人臣,有必要謀反嗎,郭圣通母子也是無罪的,典型的過河拆橋!
劉秀不殺功臣更是值得商榷,他殺掉的功臣不是一兩個,謝躬、李軼、彭寵、韓歆等,其中鄧奉還是被吳漢逼反。劉秀多次縱容吳漢燒殺搶掠,公孫述政權投降后,吳漢不但殺死了公孫述及延岑全族,還放任士兵劫掠成都、焚毀宮殿,事后劉秀僅僅只是斥責了一番。
最著名的還是刻薄對待馬援,馬援為東漢統一立下赫赫戰功,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等,但最后卻沒能進入云臺二十八將之列。馬援死后被誣陷從交趾私運財寶,在未查明真相的情況下劉秀盛怒,導致馬援被草草下葬。直到小女兒馬皇后熬成皇太后,馬援才被平反。
劉秀的大姐湖陽公主劉黃的奴仆殺人,被洛陽縣令董宣打死,湖陽公主立刻到宮中告狀。劉秀大怒要將董宣亂棍打死,董宣請求自殺,用頭撞向柱子滿臉流血,劉秀卻讓小太監強行要他叩頭,向湖陽公主道歉。雖然最后賞了董宣,不過作為君主目無國法,性質惡劣。
盡管如此,卻都不是劉秀存在感不強的主要原因,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反而一生相對平淡。劉秀打完昆陽之戰,剩下的戰事大部分都交給云臺二十八將就行了。
而中國歷史上有數百位皇帝,稱得上偉大的皇帝有不少,其中比劉秀的經歷更傳奇的有很多,除了上文提過的,還有劉詢、楊堅、柴榮、朱元璋等。這樣一對比的話,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普通觀眾,似乎對劉秀就沒有太高的興趣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