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日歷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日歷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的?又是誰發明的?中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
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日歷從古到今,有三種說法:
1、歷書之類。
2、今指記有年﹑月﹑日﹑星期﹑節氣﹑紀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頁﹐逐日揭去。有掛在墻上的﹐也有擺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記載朝政事務的冊子,是史官纂修國史的依據。
擴展資料:
公歷的由來:
我們今天用的日歷一年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種歷法是一種太陽歷,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的歷法改革。
凱撒采納古羅馬天文學家Sosigenes of Alexandria的建議,將一年定為365天,閏年366天,一年分為12個月,每四年加一天為閏日,這樣算起來平均一年是365.25日。凱撒的名字叫儒略·凱撒,所以由凱撒確立的這種歷法叫儒略歷。
在凱撒建立新的歷法時,還沒有耶穌基督,所以那時候的年號與現如今是不同的,采用羅馬建城紀年。現如今日歷上公元元年的確立是在公元525年由東羅馬皇帝迪奧開始,迪奧為了能夠方便計算耶穌的復活日,于是將耶穌誕生那一年定為公元元年。
在英文中用A.D.表示,A.D.來源于中世紀的拉丁文Anno Domini,其意義是“主的生年”。公元元年之前,用B.C.表示,意為“耶穌之前”(Before Christ)。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日歷 (記載時間的出版物)
中國歷法: 我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版,證明殷代的歷權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日歷是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發明的。
中國歷法
在世界上中國是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它的出現對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農歷,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被稱為"陰歷"、"殷歷"、"古歷"、"黃歷"、"夏歷"和"舊歷"等。農歷屬于陰陽歷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于"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歷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歷";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征,因此農歷集陰、陽兩歷的特點于一身,也被稱為"陰陽歷"。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農歷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智慧的中國人在經年的勞作中發明了歷法和節氣。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字叫萬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時候,因為太陽曬得太熱,坐在樹蔭下休息。突然,地上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丶抑?,他就用了幾天幾夜設計出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墒?,當天陰有雨或有霧的時候,就會因為沒有太陽,而影響了測量。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的不測,也使他很苦惱。萬年聽說后,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人類根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順應大自然與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則,從而形成了歷法。中國古代的歷法有三種,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陽歷也叫太陽歷;陰歷也叫太陰歷,月亮歷;陰陽合歷,也就是俗稱的農歷。其中的陰陽合歷一直沿到今天。為甚么農歷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來,當時歷法的產生,是中國古人為了掌握農務的時候(簡稱農時),長期觀察天文運行的結果。中國的農歷之所以被稱為陰陽合歷,是因為它不僅有陽歷的成份,又有陰歷的成份。它把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則合為一體,作出了兩者對農業影響的終結,所以中國的農歷比純粹的陰歷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陽歷實用方便。農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
介紹
漢族地區使用的農歷又稱夏歷,是一種陰陽合歷,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陽定年周期。以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為每月的開始,每月長短根據月相不同,可能為30日或29日,12個月為一年。將太陽年劃分為24個節氣,第1、3、……23等奇數為"節",第2、4、……24為"氣",或"中氣"。由于太陽年周期和以月相為周期的12個月不一致,約隔每四年增加一個月,增加到沒有中氣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個節"驚蟄",沒有氣,將閏月增加到2月后為閏2月。每年的閏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農歷一年一般為12個月,一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周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歷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太陽環繞地球一周的時間)。
農歷可按如下方式推斷:當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成一直線的那天,為每個月的開始,稱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長的一天為夏至,日最短為冬至,根據這兩點將一年24等分,得到24節氣。通常,離立春最近的那個朔日(春節)所在的月,為正月。春節在公歷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間。
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時,以冬至月為正月,按干支記年法是第一個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漢朝定立太初歷,以后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間不再改變,始終以正月為新年,但"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時,要改年號紀年,有時興之所至隨時改年號,但從明朝開始,皇帝在位時不再改年號,但新皇帝即位時仍然要改,這種紀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緒元年",因為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墒歉芍Ъo年始終維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沒有一位皇帝在位超過60年,所以只要說某皇帝年號和干支,年代就相當清楚,如"光緒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緒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間沒有過乙亥年。
中國其他民族有自己的節日,如苗族四月八,壯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國農歷為依據。漢族的傳統節日如新年(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盂蘭盆節、中秋節等都是以農歷為依據。
早期歷法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采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余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后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后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后,紀年采用西歷或民國紀年并用。
日歷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每頁顯示一日信息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個月信息的叫月歷,每頁顯示全年信息的叫年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座臺歷、年歷卡等,如今又有電子日歷。
日歷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每頁顯示一日信息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個月信息的叫月歷,每頁顯示全年信息的叫年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座臺歷、年歷卡等,如今又有電子日歷。
中國農歷年是從哪時開始計算的?
農歷是中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歷法,這種歷法以太陽歷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歷。實際上農歷與陰歷是不同的。陰歷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又有夏歷、漢歷等名稱。陰歷是中國目前與公歷并行使用的一種歷法,雖然人們習稱“陰歷”,但其實是陰陽歷的一種,并非按月相周期制定歷法的陰歷。
除了清明節是按照農歷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制定的以外,中國其他傳統節日是以陰歷制定的,至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民族多仍慶祝農歷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漢歷的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十二個月普通月份加一個閏月,總共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計算決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閏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設置閏年(即十二個普通月份加上一個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盡
農歷
量的接近365.2422日。由于1回歸年為12.368個朔望月,0.368=368/1000=46/125,即125個回歸年的話正好余出46個朔望月,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置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復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日的定義: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其中以太陽離地平線最遠的一個時辰為子時,作為一天的第一個時辰。那么,子時就是在0:00前后一個小時之內。那么,這樣,夏歷中的一天的開始是在今天的23:00。
月策與置末規則:朔日為每月起點(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個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這月就有多少天。有30天為大月、有29天為小月;唐朝(公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唐朝(公元619年)以后用的是定朔。
年策與置閏規則:以冬至日必須在子月(寅正十一月),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歷寅正11月)到下個冬至月(子月\農歷寅正11月)有12個月就不置閏、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歷寅正11月)到下個冬至月(子月、農歷寅正11月)如有13個月就要置閏、以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歷寅正11月)后的第一個沒中氣月設為閏月、在幾月后面就稱閏幾月。 例如:2032年農歷冬至月到2033年農歷冬至月之間有12個月,就不置閏。2033年農歷冬至月到2034年農歷冬至月有13個月就必須置閏,在2033年冬至月(11月)后的第一個無中氣之月就是2033年冬至月后的第1個月,就定為閏月。它正好在冬至月(子月[11月])后,所以就叫閏子月(閏11月)。
中國的農歷紀年是怎么制定出來的?
農歷: 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其方法就是在純陰歷的基礎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閏年,閏年多加出一個月來,為十三個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規定閏十月,一年有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這樣安排和調節的結果,歷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圓缺,也與隨陽歷而來的氣候冷熱變化相適應了。這樣的歷法實際上已經是陰陽合歷,簡稱陰陽歷。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歷就是這樣的陰陽歷,有的人把農歷叫做陰歷,就叫錯了。 陽歷: 陽歷的由來 陽歷來源于古羅馬的儒略歷,它的產生與歐洲基督教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據傳說,耶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復活,恰好是春天。早期基督教徒慶祝復活節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當混亂。后復活節定為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隨著歲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為了使復活節回到春天去,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據天文學家提出的方案,對儒略歷進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歷稱為格里歷,是把太陽周年運動視為制歷依據的一種純太陽歷,因此俗稱陽歷。它不僅解決了復活節與天時不合的問題,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比如正月初一,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薄霸钡谋疽鉃椤邦^”,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我國的農歷由來來已久,其淵源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歷“之稱。農歷平年為12個月,閏年有13個月。農歷是我國采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又名夏歷、中歷、舊歷,民間也有稱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版統和風俗習慣確權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中國農歷年是在哪個朝代發明的?
是在哪個朝代?殷商時期。
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格里歷),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皇極歷、唐大衍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隋朝的皇極歷法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余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歷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并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后人以此稱呼此歷為《太初歷》,之后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后中國歷朝歷代所頒布的歷法,均與漢歷(太初歷)大同小異。由此知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套歷法規則基本沿襲漢代的漢歷(太初歷),而與漢代以前的夏歷等是有較大差異的。
中華民國成立后,紀年采用西歷或民國紀年并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歷,以公元紀年;但中華民國歷仍以1912年為元年,目前尚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實際控制區使用。
農歷,又稱夏歷、陰歷、舊歷、漢歷,是東亞傳統歷法之一。因為這種歷法相傳創始于夏回代,完答善于漢代,加之主要是漢族人使用,所以中國其他民族包括清朝剛建立時都把此歷稱為漢歷。到辛亥義舉后,因使用西歷,此歷稱為舊歷或夏歷?,F在應恢復稱呼漢歷。
夏朝,就有夏小正
傳說是夏朝發明!歷代不斷完善!
中國什么時候開始有公元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
中國的農歷歷法以月亮的運轉周期來確定時間。定月的方法是以朔望月周期確定,朔所在日為初一。由于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588天,所以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
農歷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個別年份353天;閏年為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六月,閏月則為閏六月。
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個別年份385天。設置閏月的方法是,農歷月份中無“中氣”的月份則是閏月。所謂的“中氣”,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單數節氣,比如春分,小滿,谷雨,夏至等十二個節氣。
而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地球繞太陽的運轉周期確定的,這個就是太陽歷。所以,中國的歷法是月亮歷和太陽歷的結合體。
擴展資料
公元紀年是基督教傳播的結果,它的使用并沒有人強制實行,只是因為它使用的計年方法精確度非常高,所以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認可和使用。
公元又稱“公歷紀元”,以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即公元1年,公歷歷法中并沒有公元0年。經過現代宗教學家,史學家的研究發現,耶穌并不出生在公元1年,公元1年只是教士臆造的耶穌誕生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公元”產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推算七年后的“復活節”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
并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點的紀元方式,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并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
狄奧克列顛紀元是古羅馬用羅馬統治者狄奧克列顛稱帝時的時間,即283年,作為元年開始的一種紀年法。類似中國古代帝王繼位后改元的慣例,比如秦王政元年,秦王政十七年。
兩者之間的區別就是羅馬是使用的儒略歷法來計算時間,而中國使用傳統的農歷(又叫漢歷、陰歷,準確點講是陰陽歷)歷法,其實都是按照天文現象制定的計時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元
1、公元紀年是從公元元年,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開始。公元元年時,中國正好處于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上較為通行的紀年體系。傳說中,耶穌誕生時為公歷元年。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采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歷月、日,但同時采用中華民國紀年,古代中國一直使用農歷紀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
擴展資料
1、西方世界最早用耶穌·基督的出生年份作為紀年標志。英語中將基督出生之前的時間稱為Before Christ【基督之前】,漢語翻譯為“西元前”或“公元前”;將基督出生后的時間(以拉丁語)稱為Anno Domini【以主(耶穌)之年】,漢語翻譯為“公元”或“西元”。
Before Christ一般簡寫為B.C.,Anno Domini一般簡寫為A.D.。比如:
公元前44年,44 B.C.
44th year Before Christ ,字面意思即 【基督誕生前的第44年】
公元1066年,A.D. 1066
Anno Domini year 1066 ,字面意思即【以主基督紀年的第1066年】
2、算法
格里歷與儒略歷大致一樣,但格里歷特別規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紀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設閏日;
如此,每四百年,格里歷僅有97個閏年,比儒略歷減少3個閏年。格里歷的歷年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歸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約每3300年誤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點回歸年的365.24237日,即約每8000年誤差一日;
而儒略歷的歷年為365.25日,約每128年就誤差一日。到1582年時,儒略歷的春分日(3月21日)與地球公轉到春分點的實際時間已相差10天。
因此,格里歷開始實行時,將儒略歷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為格里歷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刪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變。
狄奧尼修延續了亞歷山大歷,制作了一個稱作“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年”(Anni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95年的數字表格。狄歐尼休發明始于532年的新95年表格的唯一理由是在他創制表格那年(525)距離西里爾表格結束還有6年。
他沒有說耶穌降生在其他歷法中是哪一年,而只推算耶穌降生距今已525年。他沒有意識到亞歷山大歷復活節日期每532年一次循環,即使他明顯知道維多利亞歷法的532年一循環,卻只指出復活節95年后不會重復。
他知道維多利亞復活節與亞歷山大復活節的日期不同,因此他無疑假設了兩種歷法的循環無法吻合。另外,他顯然沒有意識到僅僅用19×4×7(19年循環×閏年的循環×每周天數)與亞歷山大歷532年循環吻合,否則他本該提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元
今天過年,突發奇想,我泱泱大國,使用 公元紀年, 個人感覺中國應該從(堯舜禹湯)開始做年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內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容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