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的溝通方式分為平民商貿溝通和軍事溝通、政府溝通。在人類文明之初,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一般是先從邊境的平民生活或者爭斗中的接觸和交流開始,然后再到一定規模的商業交往,互相都對對方的文化和語言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最后才是政府層面的正式外交活動。但軍隊和政府可能會跳過平民商貿溝通環節,直接以征服和占領開始。但征服和占領后,仍然要通過平民商貿溝通完成有效治理。
2.平民和商人之間的交流,并不需要具有非常高的文學素養,已不需要經過學校里從語法到詞匯的系統學習。互相理解對方語言是在交流中就可以逐漸掌握的事情。就算在現代,各種小的外貿商人各種“黑”在國外的偷渡者,可以通過手勢、動作完成簡單溝通。舉個簡單的例子,餓了,可以通過嗅覺,找到小吃攤或找到正在做飯的居民,用手指作出吃飯的樣子,在用手指作出付錢的樣子,并用手指作出付錢的金額,如伸出五個手指頭,再拿出五個銅錢,對方可以擺手,表示不行,再拿出了五個銀幣,對方點頭后收款。就可以不用語言,但是也流暢地完成了一筆交易。而后用會指著食物,做各種各種手勢,表達一種“這個東西叫什么的意思”。對方會意之后,會說出一個詞匯,而你就會模仿著他的發音重復一遍,對了,對方會點點頭豎起一個大拇指,錯了,對方會再放慢速度再重復一遍,你再重復一遍,直到你的發音對了,停止這個過程。這樣,你就知道那個食物在那個國家里的語言怎么說了。可以更進一步,覺得那個食物很好吃,想夸獎一下對方,你就會發出你剛學會的那個食物的讀音,然后興高采烈地豎一下大拇指。對方會意,就會再說出一個詞,你立刻就會理解,那個詞是“好吃”的意思,然后你就把那個食物和好的詞連在一起重復一遍。這時,對方卻搖搖頭,重新說了一遍,你發現,那個發音是 “好吃”“另外一個發音”“那個食物”。這時,你就會知道,這個國家里的語言,形容一個東西“好吃”的時候,語言表達是“好”“一個特定發音”“那個東西”。而不是直接“那個東西”“好吃”。然后,你知道了,表達其他的意思時候,都會加上那個發音。你雖然沒有“助詞”這個概念,但是你直接理解“助詞”在這種語言里的作用。你這么用這個詞的時候,使用這種語言的人也就能明白你表達的意思。所以在這種用手勢和表情的交流中,配合上對方的語言解釋,你就能漸漸地掌握那種語言的表達。而不用非要從語法詞匯的角度來“學會”那種語言。當然這種手勢交流的效率是肯定沒有將兩種語言系統的從詞匯語法角度分析對比之后再進行學習高的。而且在這種手勢交流中很可能導致誤解,比如英國人問印度人給他們吃的這種黃色的有強烈辛辣味道的食物叫什么的時候,印度人回答說是“這是加了香料的菜品”,結果英國人誤以為,“加了香料的菜品”是一道具體菜品的名字,結果,印度的所有用到香料的菜品到英語就都成了“Curry”,成了代表印度的“咖喱”。同樣的,葡萄牙人比劃著問濠鏡的漁民這里是哪里的時候,漁民以為問的是身后的建筑是什么,回答說“媽祖廟”,結果“Macau”就成了濠鏡在國外的稱呼,就成了現在的“澳門”。但是這種交流和語言學習是可以保證讓一個根本不理解這種語言,甚至沒有其他語言交流能力的人學會一種語言的。而這種人漸漸多起來,就會成為兩國交流之間最初的“翻譯”。平民商貿交流的下一個階段就是文字交流,但古代很多落后地區沒有文字。要借用文字、創造文字。所以日本發明了平假名、片假名,朝鮮直接使用漢字。歐洲在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發明了希臘文字、羅馬文字。而后文字翻譯就出現了。
3.只要有交流的需要,各種人群都可以迅速掌握對方語言。當然很多語言在交流中處于劣勢,最后被拋棄。例如,很多印第安語言被遺棄,最后還變成了戰爭中的加密語言,風語者就反映了這種狀況。
首先,什么人能入朝為官。我們都知道,考上了可以做官,但是這只是有做官的資格,能不能做還得看有沒有缺,在這之中又有京官和外放。毫無疑問,外放占絕大多數,能去上朝的絕對是最小的那部分人,而能跟皇上對話的,就更少了。
古代上朝
其次,有沒有官話,有。即使各地方言有差,讀書的時候基本字詞的發音還是相似的,更何況一般考上的,熟讀詩書,應該也有所糾正。
再次,歷來考試,南北有偏見,特別是清朝,大家都知道入朝為官相貌有影響更何況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考上了,還有官做,那么如果你口音很厲害,外放,回老家,不太厲害,干的不錯,京官或者翰林院,主辦文書工作,看看能不能改改,等過了重重篩選,皇上應該都能聽懂了,如果是康熙,本身還會幾門語言,那就更好。看現在的考生把自己改造成啥樣,你就會明白比起數年寒窗苦讀,練一口皇上聽得懂的語言不是什么難事。
官話分布圖
歷代主要有夏商—夏言;周秦漢—雅言;魏晉到宋—正音;元—特殊時期;明清—官話。基本從上到下有傳承,有影響,但本身也在變化,可以辨認為都是“洛陽音”。即便某些朝代,比如唐,首都不在洛陽附近,那即便說當時的首都音也是要被人恥笑的。這些“普通話”最主要作用是用來讀書,不是口語。類似現在香港地區,讀書發音和口語還是很大差別的。
正音
還有官話講不好可能都當不上能上朝的官,科舉中有一關是殿試,通過會試的各位考生這個時候要接受皇上親自進行的面試,這時候需要人反應敏捷,思路清晰,膽大心細,口齒伶俐,還得長得帥,所以官話說不好,就有可能拿不到一個好名次,以后能進入中央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所以說,朝堂之上的那些人,大家說的都是官話,可能帶點口音,但是至少互相之間都明白。
我們普通人對古代歷史的了解不外乎兩種途徑,一則通過閱讀文獻,一則通過觀看影視劇。盡管時隔千年,有著地域的不同,但我們還是能夠了解古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方式,這無疑是文字的功勞。
說起這文字,就不得不提秦始皇。因為正是秦始皇統一了戰國古文字,以秦篆為官方文字,才使得我們不同地域之間的人們雖然會有方言的差異,但是面對同一種文字時還是能夠彼此理解的。《中庸》講“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這本來是儒家統一天下的主張,卻被推崇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實現了。就單從這一件事情來說,秦始皇功莫大焉。
秦篆《嶧山碑》_圖
統一文字固然是好事,但這是于思想文化的傳播而言的。對于日常生活來說,最為重要的還是口頭交流。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由于山川河流的阻隔,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使得人們在說話時會有口音的差別,此即所謂的方言。
由于我們今天的大多數國人都會說普通話,加之影視劇中的古人也是操著一口普通話,這就使得我們形成了一種假象:古人也說著和我們一樣的話。其實仔細想來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古代人說話和今天是很不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們是如何交流的呢?比如蘇東坡是四川人,而當時北宋的皇帝是河南人,難道蘇軾說著四川話和說著河南話的皇帝交流嗎?再比如說,康有為是廣東人,當時的光緒皇帝是北京人。那么,光緒皇帝是否能夠聽懂操著一口粵語方言的康有為呢?
這個問題在我們今天是不會存在的,因為人們都會通過普通話(以北京話為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來交流,盡管有些人可能會有一些口音,但無傷大雅,彼此之間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普通話發音圖譜_圖
普通話這個概念是現代漢語中才有的,在古代尚無此一說,那么古人有沒有一種統一的交流語言,它又是以那個地方的方言為標準的呢?
查閱資料,我們知道古代的普通話叫作“雅言”,一般是以國都所在區域為標準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朝代,即夏商周,除過西周,其他時期都是在河南建立都城的,因此當時的雅言就是河南話(以洛陽為中心)。漢族之名因漢朝而得名,之前是叫作華夏族的。所謂華者,衣冠之美;所謂夏者,禮儀之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號為東周。因此洛邑地區的語言便成為了當時的雅言。《論語》里講“子所雅言,詩書執禮。”孔子雖然是魯國人,但他不用山東話講學,而是用河南話講學。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同時也統一了文字,即小篆。當時秦朝的國都是咸陽,咸陽位于關中,因此當時的雅言便是關中話。到了漢朝,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這時的雅言也基本上是陜西話和河南話。漢朝的漢語標準語也有“正音”、“雅言”和“通語”等不同的稱謂。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_圖
東漢滅亡后雖然有過一段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很快就被西晉統一了。統一的西晉王朝建都于洛陽,因此其自然是以洛陽方言為雅言。但是不久后就發生了所謂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事件。面對此種局面,西晉王朝只能遷都,史稱“永嘉南渡”。東晉王朝建都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由于南遷的士大夫普遍操一口洛陽方言,而當地的土著卻是說著吳語,兩相結合便形成了一種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后來同樣建都于此的宋齊梁陳所繼承,此即所謂的南朝。因此,整個南朝的雅言便是吳音。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七年后,也就是589年,滅陳朝。此時的隋朝建都長安,朝廷編《切韻》一書。該書以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為基礎正音,唐承隋制,因此隋唐國語為“漢音”。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又作《廣韻》,此一時期的國語又稱“正音”、“雅音”。
明朝版圖_圖
元朝滅宋后,由于其為蒙古人,便以蒙古語為國語。由于建都北京,后來便以北京(燕山以東,大致相當于今北京地區)地區的方言為“天下通語”。我們知道,元朝滅宋,很多士人衣冠南渡,后來朱元璋建立明朝便定都于南京。由于這一地區的漢人相對完整的保持了“中原正音”,因此明朝初期便以南京官話為標準語。到了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即所謂的天子守國門。
但經過元末戰亂,北京地區的人口已經所剩無幾,因此朱棣不得不將四十萬南京居民遷入北京,以彌補人口的不足。由于這批人相對較多,因此自然而然的將南京官話帶到了北京。因此終明一朝,其實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相反,北京官話通行范圍較小,影響自然也就不高。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慣性。但是到了雍正年間,這一局面逐漸得到了扭轉。雍正八年,朝廷設立正音館,該機構專門推廣以北京話為標準的北方官話。而所謂的“北京音”正是在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互融合的基礎上,滲入滿族語音的一些要素綜合而成。因此到了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了南京官話,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們今天所說的以北京話為標準的普通話便是在清朝中后期逐漸奠定基礎的。
滿文_圖
古代雖然沒有所謂的“普通話”,但一直推行朝廷官話。這是一種官方通用語言,以確保彼此之間能夠聽得懂。否則滿口粵語的康有為如何能在朝堂上對著光緒皇帝侃侃而談呢?即便其一開始時操著一口濃重的粵語,但當他步入官場以后就不得不學習朝廷官話。正是這種規則使得朝廷之間的對話才成為可能。
至于其他人呢,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訊手段也較為落后,各個地區的人口流動較小,只是面對著處于同一地區的人們,因此只要操一口方言也就交流無礙了。
在秦國統一六國前,各個諸侯國之間其實也流傳著一種類似于現在普通話一樣的通用語言,這種語言被稱為雅語。雅語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普通話,雅語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使用的原始華夏語,到了周朝,雅語就成為了中原地區的共同民族語言。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使用的語言都不一樣,所以雅語就成為了各個諸侯國之間跨國交流的共同語言。各個諸侯國大部分其實都是雙語制,雖然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對外交流的話也會用雅語交流,民間經常做生意的商人就會雅語,因為商人要經常穿梭于各個諸侯國之間,要經常的“跨國交流”。但是雅語在古代并不普遍,只有少數人會,那就是商人和經常需要出國交流的人,諸侯國的大部分老百姓依舊只會他們經常說的語言。
古代由于交通條件有限,而且小農思想濃厚,古人一般是不外出的,而且就算外出也不是遠游,就是在家鄉周邊轉轉,只有商人或者去其他國家有事的人才會經常去別的諸侯國,一般人都是待在自己的諸侯國中生活。
當時各個諸侯國普通老百姓之間基本上是沒有交流的,也就很少存在語言不通的問題,一年之中很少來一個外鄉人,更不要說是“外國人了”,所以古代普通話雅語在古代的應用面還是非常窄的。不像現在時代發展的非常快,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變得非常容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