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指出這條道路的是俄國的一位中學教師齊奧爾科夫斯基?他在9歲時因病失聰,所以幾乎沒有上過什么學校,完全靠自己努力學完了中學及大學的一些數理課程?而后,他在一個偏僻的鄉村中學充任數學教師,同時開始研究氣球?飛機等原理?他在41歲時寫了一篇很長的論文來闡述他的主張——依靠火箭的動力作宇宙航行?經過五年的周折,這篇著名論文(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才得以在1903年(正是萊特飛機上天的那一年)正式發表?后來他連續發表了許多重要的論文,繼續論證其可能性?他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設計過許多火箭,導出了火箭理論中著名的“齊奧年科夫斯基公式”?他一生共寫出的論著計730多篇(部),他曾建議,利用火箭來建立太空航行站,在上面設立天文臺,并使它成為飛向其他星球的跳板?他還說:“在最初階段,首先應當建造一個人造的地球衛星?”這些見解是何等正確,并已為實踐所證實,他不愧為征服宇宙的先驅理論家?俄國人自豪地把他稱作“宇宙航行之父”,為他專門造了紀念碑?在他逝世后,就以他的名言作為他的墓志銘:“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開始他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后便去征服太陽系?”
但是齊奧爾科夫斯基僅僅停留在理論研究上(他沒有經費做試驗)?人類要飛出去,更重要的是干!真正的突破應歸功于美國的火箭工程師戈達德?
戈達德從小就迷上了科學幻想小說?1899年17歲時,他被英國作家威爾斯的《宇宙戰爭》深深地吸引住了,立志要飛出地球到宇宙太空去邀游?他并沒有停留在幻想上,在成為工程師后,就開始設計實際的火箭發動機1914年他取得了兩項專利?后來他到克拉克大學執教,同時準備把火箭試驗付諸實施?
1926年初春,他偕同妻子來到馬薩諸塞州的姑媽家,姑媽有個很大的農場,正好供他發射火箭用?3月16日,春寒料峭,在一片雪地中,他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它長約1.2米,直徑約15厘米?他的妻子不愧為有心人,在他點火之前,為他留下了這有歷史意義的珍貴鏡頭?
戈達德點燃了火箭,它順利騰空而起,飛上了12.3米的高度,在2.5秒鐘后落在56米遠的雪地中?雖然距離還沒有足球場長,但畢竟是航天史上的第一頁!可惜觀眾僅有他妻子一人?
后來的發展很有喜劇性?戈達德一次接一次地試驗,火箭越做越大?消息傳得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議論,可是戈達德得到的卻是嘲笑和攻訐?紐約時報甚至專門發表社論,說他妄想飛到月球上去,是個十足的白癡,還說他的研究一開始就徹底錯了?更令人惱火的是,有人甚至叫來了消防隊和警察,以安全為由命令他不準再搞試驗?美國政府也不支持他,頗有諷刺意義的是,后來為了使用他的200多項專利,美國政府不得不付上100多萬美元巨款?
然而戈達德排除了萬難,繼續他的試驗?到20世紀30年代初,他的火箭已能升到2.4千米的高空,飛行的速度已超過了聲速——當時還沒有任何飛行器可以達到聲速的一半?
在歐洲大陸上,德國科學家奧伯特雖然理論上不及齊奧爾科夫斯基,制作上落后于戈達德,但他既能完善火箭理論,又參加了V—2火箭的研制,因而后人公認他與前兩人一樣,是現代航天學的三個奠基人之一?
為何火箭能升入太空,飛機不行?飛機比火箭差在哪里?
飛機一般在天空大氣層飛行,那里有充足的氧氣,而且飛機的造型有機翼,有一定的飛行速度,飛機是不可能飛到外太空的。而對于火箭來說就不一樣了,火箭的造型就是為了去外太空而設置的,火箭飛到外太空,可以佩戴一些氧氣瓶進行呼吸,況且還要穿宇航服才可以在太空漫步,這樣的話就不會引起生命危險。
火箭和飛機除了形狀的區別之外,他們的飛行速度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一般火箭的速度十分的迅速,就是在高速的情況下讓火箭迅速脫離地球,而飛機的速度只是每小時3.5馬赫左右,速度遠遠比不上火箭,而且火箭飛離的速度是直上云霄,飛機則不行,它是與大地保持平行飛行的,不可能飛到太空。
俄國著名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從理論上證明了多級火箭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進入太空,并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方程,奠定了航天飛行動力學的基礎。此外,他肯定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是航天器最適宜的動力裝置,為運載器的發展指出了方向,并提出為實現飛向其他行星必須設置中間站,以及火箭在星際空間飛行的條件和火箭地面起飛條件。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在天上飛,也可以在水中游,甚至是去到外太空也不再是夢想,這就是飛機,火箭,蛟龍號等運輸工具的作用。那人們就疑惑,為什么火箭能飛入,太空飛機卻不行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離不開氧氣,而外太空沒有氧氣。如果飛機穿過大氣層進入太空的話,就會導致缺氧的情況,嚴重的話就會導致死亡。
如果不是萊特兄弟的奇思妙想。人類可能至今還無法實現以飛機作為交通工具,來實現短時間的通訊交際。飛機的存在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只是飛機的飛行過程和火箭探測器的相比較起來有何不同呢?為什么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還不能和火箭一樣被發射到外太空中?
飛機作為地球上的交通工具,似乎完全和火箭,飛船等太空交通工具完全區分開了。但這并不能代表飛機比不上火箭,只不過二者的功用性不同而已。任一國家也不可能使用火箭,太空飛船來作為地球上的載人交通工具。就目前而言,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
不如來了解一下飛機和火箭的不同之處吧。首先,飛機也分為不同的機型,有民用飛機,也有軍用飛機,民用飛機大多用來載客的,而軍用飛機主要用于空中作戰。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普遍在35000英尺以上,最高也不會超過42000英尺。顯然,這個高度是不可能離開地球的。至于飛機為何要飛行至如此高度運行呢?這也是專家們經過縝密的分析計算得來的。地球上的大氣層密度隨著高度的攀升會越來越低。飛機作為交通工具,首要考慮的肯定是引擎的能源,空氣密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消耗的能源也就會更高。35000英尺高度的大氣層密度,相比較地面而言已經減弱很多。這里是最適合飛機飛行的空間,不會遇上鳥,也不會遇上一些私人飛機。能夠給飛機更廣闊的施展空間。若是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可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迫降,飛機爬升至一定的高度,機長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和地面取得聯系,并想好及時的應對措施。
顯然,相比較1萬英尺高度而言。飛機自然是更適合飛行在35000英尺的高度層空間的。再者,飛機為何不能如火箭一般升入到外太空中了?這是因為飛機的飛行運作過程和火箭是有很大差別的。顯然,從飛機的外在形態就不難發現,飛機是有巨大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飛機和鳥兒張開翅膀后的外形很相似,萊特兄弟最初也是希望能夠打造出一雙鳥兒的翅膀,才有靈感制作出了第一架飛機。飛機主要通過動力引擎來拉扯機翼,使得機翼產生極大的推動力。一般來說,飛機有多個發動機。當飛機需要的動力已經足夠支撐飛機飛行爬升高度。一架飛機最基本的起飛的工作原理就已經完成了。飛機的翅膀在飛行的過程中不可以往兩邊收起。就像風箏一樣,翅膀收了,風箏必然會墜落地面。飛機也是同理!
至于飛機和火箭有何不同呢?火箭其實是一種燃氣推進裝置。和飛機飛行依據的原理不同的是,火箭主要通過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向上攀升,只要燃料準備充足。火箭會借助這股力達到第一宇宙的速度被送上地球上空。因此,火箭不需要像飛機一樣考慮大氣層密度的高低。所以火箭日常會被運行于飛船載人,探測器等發射的工程中。
不過火箭還有一種用途為探空火箭,但國內主要的火箭的功用,一般都是以運載火箭為主,火箭也有小型的垂直尾翼。其功能主要是為了穩定火箭。其實火箭比飛機更早來到人們身邊,早在17世紀,牛頓就已經提出了火箭,也就是燃氣推進裝置操作原理。只需要向一定的反方向給予火箭最初的發射動力,并不斷加速,火箭就一定會升空,只不過對于火箭的推動劑有著很高的要求。這也是為什么人類一直著急尋找新型能源的原因所在。
一般來說,質量小燃燒產物卻極大的能源是最適合成為火箭的推動器的。只可惜目前人類的火箭運載還在發展過程中,很多推動劑都含有放射性的污染元素。因此,大部分的火箭升空之后,如果發生故障,一般都會墜落海洋,盡量減少污染物。看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為什么飛機更適合飛行在高空中,不適合飛行在太空中,同樣火箭也不適合在地球上空航行的,二者并沒有高低之分,只是適用方向不同而已!
火箭是怎樣飛到太空的3分鐘帶你了解,火箭升空過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