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電報的報紙簡介
中國國電報是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企業報,創刊于2005年8月。
2005年8月1日,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機關報《中國國電》報正式創刊。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周大兵為報紙題寫了“中國國電”報名,并為創刊號題寫了“歌‘以電興業’志向,頌‘強企報國’風貌 記‘做實做新’足跡,錄‘做大做強’輝煌”的賀詞。
新創刊的《中國國電》報將把宣傳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國家的能源方針政策、黨組的戰略決策作為主要任務,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和報道在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團結集團公司系統全體員工,為“做實做新做大做強”而不懈努力。同時報紙將以“服務國電,服務國電人”為己任,打造權威性、綜合性新聞信息平臺,為集團公司的生產運營、項目發展、基本建設、市場營銷、思想政治、深化改革等方面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新聞宣傳報道服務,大力弘揚企業精神,推進國電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2007年5月,中國國電報由原來的四版擴至八版。
《中國國電報》創刊于2005年8月1日,為周報,每周三出版,對開4版,彩色印刷。
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一面旗幟、一只號角,《中國國電報》以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國家的能源政策方針、集團公司黨組的戰略決策為主要任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宣傳和報道集團公司在發展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團結集團公司系統全體員工,為建設一流綜合性電力集團而不懈努力。
介紹一種報紙
介紹它的風格,特點都可以我超愛看報紙哎!介紹一我喜歡的?!段妮蛨蟆肥且环N摘抄類報紙,結合了很多新聞資訊。還有笑話啊,人生哲理,社會熱點,百科知識,歷史故事,軍事······很棒哦!不信可以去買買看,我不騙你!?。。?/div>
報紙的資料
關于中國報紙起源的幾種說法
(1)周朝說
我們在前面提到,先秦時代的周朝出現了記事的史官和采風的樂官,因此,有人就推測,像《春秋》和《詩經》這樣的史籍,在當時很可能就是一種報紙,它們帶有宣傳和公報的性質。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幾位外國學者,比如說曾在燕京大學新聞系任教多年的美國新聞學者白瑞華。但是,這種說法大部分只是學者們的大膽假設,并沒有足夠的史實根據。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沒有記載周朝的“報紙”的文字。所以,這種說法不能成立。
(2)漢朝說
持這種說法的以我國著名的新聞史學家戈公振為代表。在他的《中國報學史》中的有一節專門論述漢朝的報紙,節的題目是“漢有邸報乎?”他認為,漢朝幅員廣大,工商繁榮,文化發達,各藩王與漢武帝之間關系密切,對于京師的政治情報,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報自然應運而生了。應該承認,這些事實都說明了漢朝的確具備了一定的抄發報紙的客觀條件,而且也的確有了“邸”這個機構,但是,卻沒有關于“邸報應運而生”這樣類似的記載,在現存的漢朝文獻資料中,也看不到“邸報”的字樣。因此,漢朝有報紙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還有東晉說等,我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從這些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出,關于報紙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實物或是確定的記載來證實的,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做學問需要有這樣的方法“大膽推測、小心論證”,這用在我們新聞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適,我們需要根據現有的材料大膽的推測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頭還需要找大量的史料來對想法進行論證,只有想法是不夠的。
根據現有的材料,比較可靠的說法是:中國的報紙開始于唐朝。
3、唐代的進奏院狀報
到了唐朝,我們知道,這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空前繁榮強大的一個朝代。它采取了一種與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鎮制度。我們在中學歷史中已經學到,藩鎮割據的形勢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現象。隨著藩鎮勢力的日益發展,各藩鎮的辦事代表“節度使”紛紛在京都設立自己的辦事機構,叫做“邸”,后來又改叫做“上都知進奏院”,簡稱“進奏院”。這里的負責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進奏官”。他們的工作是為所代表的地方長官呈遞章奏,下達文書,辦理需要和政府中樞各部門請示匯報、聯系交涉的各項事宜,也為地方了解、匯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其中,我們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進奏官們,為地方長官了解、匯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而傳抄的報告,已經不同于以往的詔書性質的文件,詔書是有強制性的行政公文,而這些報告,卻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僅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種專門用來傳遞新聞的渠道。而“邸”或“進奏院”這樣的機構,也就成為藩鎮首領們設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國情況的信息中心。只是這些報告在當時沒有固定的稱呼,有稱“進奏院狀報”的,也有稱“狀報”或“報狀”的,還有稱“留邸狀報”的等等。因此,可以這么說,如果唐代確實存在“進奏院狀報”的話,那么它將是我國最早的報紙。
現在,我們需要證明的就是,唐代確實有“進奏院狀報”。有兩種途徑: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關于這種形態的報紙存在的確切記載,或者是找到“進奏院狀報”的實物來證明。恰巧,這兩方面的證據我們都已經找到了。
(1)先說史料的記載。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關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現“新聞”、“編輯”等名詞,至于“報”、“狀”、“條報”、“雜報”等詞語,更是頻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還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個叫孫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經緯集》中的一篇文章《讀“開元雜報”》。
孫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過中上級的政府官員。
孫樵的《讀“開元雜報”》作于公元851年,這一年,他在科舉考試中中了進士,從自己的家鄉——襄漢(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帶,來到皇都長安,在長安親眼看到了“進奏院狀報”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鄉曾經見到的出自開元年間(713-741)的報紙,所作的一篇文章。(見附錄)
在這篇文章中,孫樵生動地描繪了開元雜報的有關情況,使我們研究我國最早的報紙產生情況的寶貴資料。
在文章中,關于《開元雜報》的外觀提了兩點:一,“數十幅書”,也就是幾十張未加裝訂的單頁書面材料。二,“系日條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記事,沒頭沒尾,各頁之間互不銜接。
關于它的內容,文章中舉了幾個例子:“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于安福樓南”、等等,孫樵后來拿《開元錄》核對了一下,“條條可復”,也就是說都可以得到印證。(《開元錄》是關于唐朝開元年間的編年史,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我們從其他的史書中仍然可以驗證,《開元雜報》的內容確實是發生在開元年間的政治事件。)
孫樵還把他在襄漢間看到的《開元雜報》與后來在長安看到的“條報朝廷事者”相類比,可見它們是同一類型的東西。它的存在,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的“進奏院狀報”提供了一個證明。
我們把它和現在的報紙相比較一下,可以發現,孫樵所看到的“數十幅書”,在當時并沒有正式名稱,“開元雜報”只是孫樵隨意給它加的一個稱呼。它沒有固定的刊期和報頭,是否印刷,現在也還沒有定論,但是它肯定是經過復制的多份“條報于外者”的,而且,內容紀錄的是最近發生的新聞,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它就是我國的早期報紙。這也就證明了我國在唐代就出現了官方發布、抄錄、傳播新聞的做法,時間可以追溯到孫樵《讀“開元雜報”》一文中引述的史實的上限,也就是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開元雜報》的原件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后人根據孫樵的記載作了一份復制品。(見附錄)
(2)現存的唐代報紙——“敦煌進奏院狀”
我們說,孫樵的《讀“開元雜報”》雖然從史實上為我國唐代報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是,“開元雜報”卻并不存在了,這不得不使人遺憾。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先后發現了兩份唐朝進奏院狀報的原件,再次為我國古代報紙的產生提供了實物證據。這兩份報紙分別保存于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
這兩份進奏院狀,都是唐僖宗時期,有駐地在沙州的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派駐朝廷的進奏官發回沙州的,因為沙州在今敦煌地區,這兩份進奏院狀又都曾長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屬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稱為“敦煌進奏院狀”。(見方漢奇通史54頁圖)
從兩者的內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載的,而是進奏院官員收集、歸納的,具有新聞報道的性質,因此,它和開元雜報一樣,也屬于一種由官文書向正式官報轉化過程中的原始狀態的報紙。
4、我國早期報紙的形態
從以上這些材料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我國早期報紙的特征:
內容:進奏院下發的這些報狀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皇帝的活動、皇帝的詔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動。
發行:這些報狀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傳發的,它的主要讀者是各地的藩鎮長官。
版式:這些報狀無報頭、無固定名稱,有的稱為“進奏院狀”,有的稱為“邸吏狀”,有的稱為“報狀”或“狀報”等等。不分欄,只是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紀錄。
新聞來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進奏官們自行采集的,有的則是他們所獲得的朝廷動態消息中篩選出來的。
所有這些特征,我們用先前給出的“報紙”的定義來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國早期的報紙并不符合報紙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只能說,它是一種原始狀態的報紙,但正是這種原始狀態的報紙,在后來的發展中,逐步成為了我國封建社會新聞傳播渠道的主導。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情況。
三、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
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宋朝時的發達、明朝時的獨立、清朝時的完備。下面我們就依次來看一下它的發展軌跡。
1、發達的宋朝報紙
我國早期的報紙,到了宋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在封建政府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發行的官報:邸報。負責發行邸報的機構是進奏院。
(1)邸報
邸報,只是從宋朝開始的,對封建官報的最經常最習慣使用的一種稱呼。宋朝的報紙和唐朝一樣,也沒有固定的名稱,邸報是其中一種。
宋朝建立之初,對唐朝的進奏院進行了整頓,我們知道,唐朝的進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鎮首領建立的,他們各自為政,各進奏院的官員們只負責摘錄各自的長官所需要的信息。這種狀況到宋代有了質變。宋朝在這些分散的進奏院之上建立了一個都進奏院,對各進奏院的活動實行統一管理,其中負責信息采集和傳報工作的進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政府統一領導。
這樣一來,原來由各個地方諸州的進奏院自行開展的對稿件的采集、編輯、整理、審定等新聞信息傳遞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樞部門接管,只是在發報環節上,仍由各地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負責。因此,和唐代的進奏院狀比起來,宋代的邸報具有更多的報紙的特征和封建官報的色彩。
首先,它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是一種由派駐首都的進奏官向自己的上級藩鎮長官報告新聞的新聞信,而是一種在封建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一式多份地發往諸路州郡,向地方傳報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級官報。
第二,它的讀者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限于少數藩鎮長官,而是逐漸擴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和士大夫知識分子。
第三,它已經完全從官文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信息量逐漸加大,新聞的時效性也有所加強。
第四,它是定期連續發行的。發行的周期,各時期不太一樣,從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過。
不過,雖然邸報比起進奏院狀報來顯示出更多的進步性,但是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事物,他們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即都是封建官報。這一點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報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皇帝的詔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戰報、刑罰等。
為了鞏固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的秩序,宋代開始注意到對邸報的傳發工作進行管理。其中,嚴令規定了不許刊登的一些不利于統治的內容,比如說災異、軍情、朝廷機事(也就是皇帝認為容易引起反對和非議的一些事情)、還有未經批轉公布的臣僚章疏,這些內容一般都是不允許報道的。為此,宋代還實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經官方審定的邸報樣本,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不得超出這個范圍。
(2)小報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稱為我國古代報紙的發達時期,原因不僅僅在于邸報有了質的發展,還在于,在宋朝出現了另一種形式的古代報紙——小報。說到小報,我們一定會想起“小道消息”這個詞,它和我們正常的信息來源相對,是一種非官方的說法。有時候,小道消息比正規的消息來得早,有時候,小道消息傳播了正規渠道不傳播、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聞。
“小報”記載的也是非官方發布的消息,它是我國新聞史上最先出現的民間報紙。由于這種報紙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官方禁止發表的文件和新聞,滿足了他們對朝廷人事變動和政事活動消息的需求,成為邸報的重要補充。而且,可以說,小報是比邸報更為先進的報紙。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仍從報紙本身的特征來看。
首先,小報的內容較為豐富,可讀性較高。大家翻回去看一下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邸報,它的內容很局限,無非是皇帝的活動、皇帝的詔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而小報比起邸報來,內容則廣泛的多,有進奏官提供的邸報沒有報道的事情,也有從朝廷泄露出來的和報探大街上竊聽到的,等等,內容多,來源廣,人們讀小報的積極性大大超過讀邸報。
其次,小報傳播迅速、時效性較強。由于小報不用審查,因此小報往往比邸報傳播的早,而且快。
另外,小報的讀者面也更廣,不僅是官員、士
北京日報集團的報紙簡介
以下是北京日報集團旗下各大報紙具體簡介 《競報》是北京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創辦的大型彩色新聞圖片日報,以“均衡發展的生活哲學”為辦報理念;以全面展示、發掘奧運時代北京和中國的新發展、新形象,倡導人們追求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辦報宗旨。 《競報》集奧運報、圖片報、互動報、引擎報為一體,致力于建立強大的新聞鏈接,打造平面“多媒體門戶”版?!陡倛蟆访咳諏﹂_32版,包括16版視覺化速讀新聞、8版今日體育、4版奧運周刊及4版生活方式,內容涵蓋國內外時事、社會生活、財經、體育、文化、科技各個方面。 自2004年12月28日創刊以來,《競報》以豐富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迅速贏得一批受過良好教育、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熱愛工作和生活、關注時事及體育的都市年輕讀者的喜愛,日均發行量12萬份。 北京日報社、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和北京青年報社三大傳媒集團強強聯手,斥資7200萬元人民幣成立北京新奧傳媒有限公司,負責《競報》的廣告、發行、制作等經營業務。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