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與日本,朝鮮,印度,東南亞,西亞,歐洲的關系(交往與沖突)在線等!!!!!急急急急急!!!
:(一)、古代中國與世界上主要國家、地區交往的概況
一、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1.漢朝與朝鮮的關系
(1)漢朝與朝鮮的往來
1戰國到秦漢時期有許多中國人到朝鮮,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馬韓、辰韓和弁韓)曾經多次派人來漢。
2秦漢時期的文化對朝鮮文化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辰韓就有“秦韓”之稱。
(2)中朝之間的貿易發展
1中國的鐵器、銅器、漆器等輸往朝鮮;
2朝鮮的特產檀弓、果下馬等輸入中國。
2.漢朝同日本的交往
(1)漢武帝時日本有30多個國家通過朝鮮半島“使譯通于漢”;
(2)秦始皇的時候,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在中日兩國流傳至今;
(3)漢武帝時,日本一些部族小國與漢朝已經有了通使關系;
(4)東漢光武帝時期,賞賜給日本“漢倭奴國王印”;
(5)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往日本,促進了日本生產和文化的發展。
3.兩漢時期的中越經濟文化聯系
(1)中國的鐵器農耕和水利技術傳到越南,使越南的社會經濟生活有了顯著提高;
(2)中國從越南輸入土特產,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
4.絲綢之路
(1)漢朝與安息的交往:安息(波斯帝國)是地處絲綢之路中段的西亞大國,成為羅馬帝國與漢朝之間的中轉站;安息利用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漢朝與大秦之間貿易,謀取其利。
(2)漢朝與大秦的交往:漢朝與大秦(羅馬帝國)之間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公元97 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 年,大秦安敦王朝派遣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正史中關于中國同歐洲國家直接交往的最早記載,見于范曄的《后漢書》。
5.隋唐時期的對外關系
(1)發達的對外交通和唐朝的國際地位
1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和文化處于世界先進地位,對外交通發達。
A.陸路方面:從長安出發,向東可以到達朝鮮,向西經“絲綢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歐洲非洲的許多國家。
B.海路方面: a.從登州、揚州出發,可以到達今天的韓國、日本;
b.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到達波斯灣
2唐朝政府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
A.鼓勵外國商人來中國貿易
B.允許外國商人長期在中國居住,和中國人通婚,在中國擔任官職。
長安、洛陽聚集了各國的使節、商人,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
(2)唐朝和新羅的友好往來
1朝鮮半島上的國家
A.隋唐時期,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中國都有來往;
B.7世紀后期,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以后,和唐朝的往來更加頻繁。
2經濟文化交流
A.唐朝的留學生中,以新羅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遠。
B.唐朝的長安和沿海許多城市都設有“新羅坊”、“新羅館”說明新羅商旅來中國很多。
C.新羅立國,采用唐朝的制度,仿照唐朝實行科舉,設立國學,教授儒學。
D.新羅從唐朝引進茶種、雕版印刷技術和高超的制瓷、制銅等手工業技藝。
3唐朝文化對新羅的影響
A.新羅人喜歡讀唐詩,寫唐詩;崔致遠的詩文集《桂苑筆耕》受到中國文學界的重視。
B.新羅人在姓氏、服飾、節令、風俗等方面,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
(3)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往來
1遣唐使和留學生:隋朝時候中日開始相互派遣使臣;從唐朝貞觀年間開始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使有十三批之多。
2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A.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學唐朝回國的人策動的;
B.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多以唐朝制度為藍本;
C.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朝都城長安的樣式;
D.日本各級學校以儒家經典為教材。
3頻繁的貿易往來
日本同唐朝的貿易往來頻繁,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朝貨幣“開元通寶”。
4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鑒真;吉備真備
唐朝時,對中日交往有突出貢獻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備真備以及中國的高僧鑒真
(4)唐朝和東南亞、印度半島各國的往來
1和東南亞國家的往來
A.隋唐時期,中國和今天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B.中國和今天東南亞一些國家互派使節,交換土特產品;
C.以佛教為紐帶,中國和印度半島各國的交往大大加強;
D.隋煬帝派人出使馬來半島,半島上的赤土國也派王子回訪,受到中國隆重接待。
2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文化交流
A.唐朝時印度稱為天竺;唐太宗時天竺一再派遣使臣來到唐朝,送來郁金香、菩提樹;
B.中國創造的十進位記數法,推動了天竺數學的發展。
3玄奘和義凈西游
A.玄奘在貞觀初年為探求佛學,從長安出發,到天竺鉆研佛學,成為公認的佛學大師。他還奉唐太宗之命將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天竺。
B.義凈在唐高宗時從廣州出發,浮海至天竺研究佛學,后來由到達今天的印度尼西亞搜集佛經。武則天時他回到洛陽,帶回大量佛經,并且撰寫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等書。
(5)中國和中亞、西亞、歐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中亞一些國家的交往
中國的鄰國阿富汗以及中亞一些國家同隋唐往來密切;這些國家一再派遣使節前來,每次都帶來名馬、異藥等珍貴特產。
2和波斯的往來
A.隋朝時,中國和波斯已經互相派遣使節;
B.唐朝時,波斯遭到大食的侵擾,其王卑路斯及兒子先后前來求援,后來客死于唐朝;
C.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國開設“波斯店”做珠寶、香料生意。
3和大食的往來
A.從唐高宗起,大食與中國通使,持續了一個半世紀。
B.中國的造紙技術傳到大食。
4和東羅馬的往來
A.唐朝和東羅馬有使節往還
B.東羅馬的醫術、雜技在這時傳入中國。
C.唐朝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歐洲的
5和非洲的往來
A.唐朝和非洲也有來往;
B.唐朝人杜環在北非、東非留下了行蹤
C.史書記載了東非索馬里使者在唐太宗時來到中國,受到很好的接待
D.非洲發掘出土的陶瓷殘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窯、越窯的產品,而且質量極好
6.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對外關系
7.明朝和清朝的對外關系
① 鄭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政府派鄭和率船隊先后遠航七次,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的遠航,擴大了我國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我國人民同這些國家人民的友誼。
② 對開發南洋的貢獻:早在唐時,我國就有人到南洋謀生。鄭和下西洋以后,我國人民到南洋去的更多了。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積極投入南洋的開發和建設。華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南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③ 東南沿海軍民驅逐倭寇的斗爭:明朝中期,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侵擾我國沿海地區,這就是倭寇之患。中國沿海人民紛紛組織武裝,抗擊倭寇。明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防倭。他編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被稱為“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浙江臺州一帶,九戰九捷,全殲了那里的倭寇。戚繼光又率軍進入福建、廣東,和俞大猷配合,連續打擊騷擾那里的倭寇。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了。
④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后,他們私自擴展土地,建筑炮臺,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占據。
⑥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
⑦ 1661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⑧ 俄國占領雅克薩等,以此為基地侵犯中國;1689年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
(二)中國古代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主要內容
1、原因:
(1)根本原因:國家強盛,制度先進,經濟、科技、文化繁榮,各方面領先世界,對周邊國家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2)多數王朝的統治者實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
(3)海陸交通發達、航海技術進步。
(4)鄭和、玄奘等人士做出的貢獻。
2、內容
(1)人員往來(使節:大秦、日本、朝鮮、天竺、波斯、大食等。留學生:日本、朝鮮。
宗教人士:印度、日本等。商人:各國)
(2)經貿交流:官方和民間貿易
(3)科技文化交流:
(4)戰爭與和平(侵略和反侵略):
(三)中國古代各時期對外關系的特點及成因
1、兩漢時期--對外開放的開創時期,中國開始走向世界
(1)特點:
①以單向性交往為主,輸出多,吸收少
②輸出以應用性技術為主:絲綢、水利、鑄鐵
③交通以陸路為主
④同朝鮮、日本、西亞、歐洲有直接的友好往來,形成東亞文化圈
(2)原因:
①張騫通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紀元;絲綢之路的開辟,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
②秦漢的強盛與先進文明對亞洲各國有巨大的吸引力。
③當時統治者執行較開明的外交政策。
2、隋唐時期--對外交往的繁盛時期
(1)特點:
①呈雙向性(輸出、吸收) ②交往的國家地區增多
③交流的內容更豐富 ④交流層次提高,有先進制度、文化
⑤交通是水陸并重 ⑥對世界影響巨大,中華文化圈形成
(2)原因:
①政治穩定,國力強大 ②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③對外交通比過去發達 ④對外政策比較開放
⑤唐都長安是一座國際性大城市,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 思考:唐朝的對外交往與漢朝相比有哪些進步?分析其原因。
(交往的范圍、層次、交通路線、物品種類、影響等)
3、明清時期--對外交往由開放走向閉關
(1)特點:
①交通以海路為主 ②政策從開放到閉關
③中國與外國侵略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 ④西學東漸
(2)原因:
①明初國力強盛,是出現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的根本原因
②明朝中期政治腐敗和海防松弛是倭寇為患的主要原因
③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封建專制空前強化;海防松弛;思想上固步自封等。
④16--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處于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歐洲殖民者東侵中國。
⑤清朝為了肅清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防止殖民者的入侵,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思考:唐朝和清前期實行的對外政策有何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產生的不同影響。
(四)、中國古代與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A、經濟交流
西漢:
①張騫通西域后,中國的絲綢、冶鑄、水利技術都遠播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
②東漢時期,我國的鑄銅和制漆工藝傳到朝鮮,朝鮮的名馬、特產也運到中國,中國的鑄銅和制鐵技術這時候也傳到日本。
唐朝:
①中朝貿易往來頻繁,唐朝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書籍等輸入朝鮮。
②中國的造紙術傳到大食,又通過大食傳到非洲和歐洲。
宋元:
元朝:
明朝:鄭和下西洋,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受到歡迎,鄭和從西洋購得珠寶、香料和藥材等特產。
B、文化交流
(1)中國文化的外傳 (“東學西傳”)
1、科學技術:
a.唐朝時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歐洲,促進人類文化的發展。
b.宋朝時,印刷術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和歐洲,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c.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重要條件。
d.元朝時,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到歐洲。
e.唐朝時建筑技術傳到日本。
f.明清之際,總結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國外。
2、生產技術:
a.兩漢時冶鑄術東傳朝鮮日本,西傳中亞歐洲。制漆工藝傳朝鮮,水利技術播中亞與歐。
b.唐朝紡織術傳入朝鮮、阿拉伯。明朝時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傳入南洋各地。
3、文學、藝術:
a.屈原的詩歌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唐詩傳入朝鮮、日本。
4、文字:
a.漢時,許多朝鮮人使用漢字。
b.唐朝時,日本參照漢字草書和楷書的偏旁,創制了日本文字。
5、思想:中國的儒家經典、漢傳佛教傳到日本、朝鮮、歐洲。
(2)外國文化傳入中國 (“西學東漸”)
1、農作物品種:
明朝后期,原產美洲的甘薯、玉米、煙草等傳入中國。
2、生產技術:
明末徐光啟在他的著作中介紹過歐洲的水利方法。
3、科學技術:
明朝時,利瑪竇帶來西方的科技著作。
4、藝術: 隋唐時樂舞受周邊鄰國影響。風格多樣。
5、宗教:
a.佛教于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古印度。
b.伊斯蘭教在唐朝時由阿拉伯人傳入中國,在各地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
c.明朝后期,傳教士來華。
C、附:古代史上的東學西傳與西學東漸
1、“中學西傳”
四大發明的外傳:宋元時期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唐:造紙術外傳)
科學技術 十進位記數法:唐朝時傳到天竺。
明清《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外傳
兩漢絲綢之路上外傳的:養蠶鑄鐵井渠造紙等實用技術傳到西亞歐洲
生產技術 隋唐外傳的:制瓷制糖傳入新羅,棉紡織技術在元朝傳入高麗
明清時外傳的:先進技術和工具傳入南洋
兩漢: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日益擴大
思想文化 隋唐:中華文化圈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學、佛教傳入朝鮮日本
明清:一些傳教士來華,把儒學、道學介紹到西方
2、“西學東漸”
科學技術 唐朝:東羅馬的醫術、雜技傳入我國
明清:傳教士把西方科技帶到中國,如歐洲先進的水利方法
技術物種 唐:郁金香、菩提樹傳入我國
明清:甘薯玉米馬鈴薯煙草傳入我國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
思想文化 唐朝:伊斯蘭教傳入我國
明:傳教士把西方音樂繪畫介紹到中國
D.中國古代的對外貿易商路
(1)秦漢:以陸路為主。當時中國的絲綢等物品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運到西歐各國。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已開辟。
(2)隋唐:分海、陸兩路。海路從廣州出發,經過馬來半島、印度可達波斯灣,登州、揚州出發,可達朝鮮、日本。
(3)明清:明朝初期海運船隊遠達東非和紅海,中西貿易興旺一時。清朝康乾以后,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絲路”不暢。
(五)、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影響和啟示
1、特點
(1)先陸路后海路,漢以陸路為主,唐水陸并進,宋元明以海路為主。
(2)有極強的政治色彩,經濟服務于政治,官方貿易是主流,是“貢賜”(朝貢)貿易
(3)伴有先進的內外交流,伴有民族融合
(4)中國封建時代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自守
2、影響
(1)對外:
(2)對內:
3、啟示:
(1)對外開放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家和民族的落后。
(2)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
(3)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
(4)我國古代人民愛好和平、崇尚友好,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國對外交往的主流。
你是問現代還是古代
具體哪個朝代?
宗教和文化的關系
從宏觀方面講 比如說宗教的定義宗教是一種主觀意識對希望的執著而誕生的一種強大的精神依靠.
感覺這個比較像宗教的定義。
宗教和文化的關系感覺是文化包括了宗教,宗教應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種產物。
整體來說,宗教包含于文化之中。但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而言,尤其是西方國家,最初都是由宗教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有空可以到書店看看西方史,有詳細的介紹~
從古到今,宗教一直是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需求,人對精神的需求和渴望,致使有些人因愚昧無知而盲目地去崇拜動物、偶像、太陽和月亮。但是,人的天性都不接受這種物質崇拜,致使人在生活中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因此,偉大的真主給人類賦予了宗教和一系列有利于人的律例,換句話說,真主給人類賜予了只有內心感覺得到,卻不能目睹的恩典。現今,西方自由主義人士不擇手段向世人灌輸宗教解決不了現今人類面臨的問題的思想。但是,新時代的人們會更加傾向于宗教。
http://www.buddhism.com.cn/zcfg/zcdw/zc2.htm
宗教和文化的關系 資料多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9438.htm宗教的定義
檢索歷史,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伊斯蘭文明對人類社會進步所作出的貢獻許多已完全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歐洲人稱之為的“阿拉伯數字”,還是婦孺皆知的《天方夜潭》,乃至穆斯林世界在醫學、化學、天文學及農業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曾深刻影響著世界文明發展的軌跡。人類文明當然是由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民族共同造就的。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促進,人類文明便一直在發展、前進。
“阿拉伯人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的數學和煉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么也沒留下。”
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文明差不多與偉大的中華文明并駕齊驅而名列世界文明的前茅。她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非常發達.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貢獻。由于伊斯蘭世界處于歐亞非大陸的交接地帶,她自然就成了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中繼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給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印記。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就是在中世紀通過伊斯蘭文明傳人歐洲的。
現代歷史學家希提指出:“在9至12世紀之間,用阿拉伯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種著作,比較其他任何語言寫成的還要多些。”伊斯蘭世界的數學家花拉子密,醫學家格林、伊本·西那(阿維森納),化學家賈比爾·伊本·哈揚(格貝爾)等人的科學著作在12世紀以后漸次被譯成拉丁文或歐洲其他文字。這些書籍大都被采用為大學的專科教材,有的應用時間長達500年之久,甚至到了18世紀,伊本·西那的某些作品仍然是大學生們的應用教材。伊斯蘭世界的這些知識成果滋育了后來西歐的幾代人。恩格斯對此深刻地評論道:“阿拉伯人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的數學和煉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么也沒留下。”
中國從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訂歷法書時,都不同程度地參照了穆斯林天文學家對天體的研究成果
伊斯蘭科學繼承了多民族的科學傳統,其中包括古代埃及、希臘、巴比侖、印度、波斯以及中國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成果。在自然科學方面。阿拉伯人把印度數碼介紹給西方,歐洲人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此后,這一數碼以“阿拉伯”之名傳遍世界而開創了現代數學。穆斯林數學家在歐幾里得幾何學基礎上,發展了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他們還把幾何學與代數學相結合,為解析幾何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穆斯林學者還創立了平面三角學和球面三角學。花拉子密的《積分與方程的計算》更是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代數學。
在物理學上,科學家拉齊發展了一種獨立的關于時空理論的宇宙學。他還提出了一種特殊形式的原子論。比魯尼對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很多基本假設如形式質料說等提出了批判,主張利用推理和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實驗來認識自然物理現象。伊斯蘭照明學派的創立者蘇哈拉瓦迪提出了“光的物理學”理論。此外,穆斯林學者在動力學、重量研究等領域的理論建樹,曾對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家如伽利略和牛頓的很多科學思想產生過影響。伊本·海賽姆在10世紀被譽為“光學之父”。他的《光學之書》對西方光學、特別是開普勒和牛頓的光學研究產生過影響。
穆斯林天文學家的貢獻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創立了歷法,編纂了歷書和朝向方位指南;發展了計算精度極高的天文學觀測實踐與理論并制訂了天文表;為滿足天文觀測需要,創造發明了很多儀器裝置,諸如星盤、象限儀、平緯儀、方位儀、天體儀、地球儀、觀象儀和日晷等;阿巴斯王朝時期曾有3座天文臺;天文學家法加尼寫了《天文學入門》。穆斯林天文學家對天體的研究是如此發達,以致于中國從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訂歷法書時,都不同程度地參照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蘭世界就建立了不少醫院
歐洲的化學起源于阿拉伯的煉金術。當然,阿拉伯的煉金術中也吸收了中國道家的煉丹方術等內涵。賈比爾·伊本·哈揚是硫酸和硝酸的發現者,他對化學中的煅燒和還原過程作了科學的解釋,改進了金屬純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亞里士多德關于金屬構成的學說。他的不少有關煉金術的著述被后來的歐洲化學家們奉為經典。歐洲目前使用的不少化學詞匯都來源于阿拉伯語。還有,拉齊對許多化學變化過程如蒸餾、煅燒、過濾等作過詳細的描述。他是將酒精分離出來并用于醫療實踐的第一人。
伊斯蘭傳統醫學及其相關學科,如藥物學、養生學、外科手術等,從希臘、埃及、波斯和印度的醫學中吸收了豐富的養分,繼而發展成門類齊全、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傳統醫學體系。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蘭世界就建立了不少醫院。一些穆斯林醫生的醫術是如此之高明。使他們的名氣蜚聲世界。他們在醫學實驗與臨床醫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伊本·西那被譽為一代“醫圣”,他的《治療之書》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而廣為傳布。穆斯林的醫學家還有許多著述,如拉齊的《論天花和麻疹》、《醫學大全》和塔巴里的《智慧的天園》等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穆斯林醫生還對內科、外科、眼科、兒科、產科、婦科、生殖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他們在腎結石和膀胱結石、摘除白內障的手術等治療技術方面是有口皆碑的。
長達數公里、數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名叫“坎那”的地下供水設施,至今還在波斯、阿富汗、中亞和中國新疆地區使用
伊本·西那的巨著《醫典》不僅涉及醫學,而且還包括了自然觀、地質學、礦物學和植物學的知識。賈希茲的《動物之書》被當時譽為動物學的經典。該書匯集了阿拉伯、波斯和希臘的動物學資料,研究了大約350種動物,并按它們的運動方式將其分為四大類。賈希茲還對動物心理學進行了研究。
馬蘇迪的《黃金草原》是一部集宇宙學、歷史學和地理學于一體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它成為以后數百年間的自然史和地理學著作的資料源泉。比魯尼的《城市方位坐標的確定》可謂是數學定量地理學的杰作。他還是大地測量學的先驅。
在農業和水利建設方面,穆斯林通過嫁接等栽培技術來改良水果品種,并把許多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比如棉花、甘蔗、咖啡和瓜果等品種以及各種農業生產技術介紹和傳播到歐洲甚至美洲。穆斯林科學家還注重水利建設的計算和測量工作,并在西亞和北非等地區筑壩攔河、興修水渠、掘井、造戽水車和挖運河。穆斯林特別研制了以風力、水力、畜力和人力為動力的戽水車。還有一種叫“坎那”的地下供水系統,用以解決干旱地區的供水問題。它是由成百上千個間隔一定距離的豎井構成,豎并下由地下水渠相連,一般長達數公里或數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這種供水設施至今還在伊朗、阿富汗、中亞和中國新疆地區使用,可謂是伊斯蘭水利建設的杰作。
許多穆斯林學者根據物理學原理進行過簡單機械的應用研究,研制發明了很多機械裝置,如風車、水車等,為解決灌溉等很多實用技術做出了貢獻。穆斯林的能工巧匠制造的機械裝置,大多充分地利用自然力和人力資源,有利于維持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天方夜譚》和許多優美的詩歌都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驕傲而永世流芳
伊斯蘭世界對人文學科的建樹也不亞于她在自然科學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在哲學方面,有3位穆斯林的名字垂青于史,他們是肯迪、法拉比和伊本·西那。其中法拉比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之大成并糅合了伊斯蘭哲學的神秘主義要素。他還寫了許多有關哲學和心理學的論文,被世人稱贊為僅次于亞里士多德的“第二大師”。伊本·魯世德(阿維羅伊)的著作在13世紀幾乎全部被譯成了拉丁文和歐洲其他文字。他的理論“雙重真理說”是歐洲啟蒙思想之一。
在史學方面,最杰出者首推泰伯里。他的巨著《編年史》被公認為是編史著作的楷模。泰伯里為寫此書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甚至收集民間的口頭傳說,并向經事人作書面材料的核對工作。他為搜集資料還走訪了各地,為后世的史學家提供了許多精確的材料。另一個偉大的名字是亞庫比,他寫有《世界史摘要》。此外還有一些傳記學家和游記作家,其中著名的有伊本·巴圖泰,他幾乎可與馬可波羅齊名,兩人的精彩游記都向世界報道了東方,特別是在印度和中國的奇境異遇。
伊斯蘭的文學也曾照耀過西半球。《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和許多優美的詩歌比如魯米的《瑪斯納維》、加米的《詩歌集》、哈菲茲的詩都是舉世之作而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驕傲而永世流芳。另外,波斯的繪畫,尤其是細密畫讓世人贊嘆不已。還有,伊斯蘭世界的陶器、掛毯和細膩的金屬器皿和鑲嵌工藝也被外界描繪為“不可比擬的美”。
在建筑藝術上,穆斯林的天才創造性可以從許多宏偉壯麗的清真寺以及有著巨大渾厚的穹頂的陵墓表現出來。前者有麥加和麥地那兩圣寺以及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埃及的艾孜哈爾清真寺、西班牙的科爾多瓦清真寺、伊斯法罕清真寺、奧斯曼帝國的索非亞清真寺等,不勝枚舉后者要數印度的泰姬陵、馬什哈德的伊瑪目里達陵墓等。它們都以雄渾的氣勢、平衡的格局和漂亮的規劃而著稱于世。
很可惜,燦爛的伊斯蘭文明只是到了近代,在歐洲列強的殖民主義擴張侵略政策下開始暗淡失色了。雖然,穆斯林世界對他們今天的境遇感到痛心和惋惜,但他們仍然感到自豪的是,歷史上光輝的伊斯蘭文明曾推動過世界的前進,她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無法估計的。直到今天,他們仍然執拗地努力著,希望偉大的伊斯蘭文明重振雄風,再度輝煌。
東南亞歷史與文化發展階段和各個時期的特點總結?
在對外交往方面,東南亞大陸在這一時期與中國的交通便利與經濟上的交往的密切程度和規模都遠遠超過了它與南亞的交往,但從文化影響上看,南亞的斯里蘭卡在這一時期特別是16世紀前仍然是為越南以外的大部分大陸東南亞國家提供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來源。其根本原因是,這一時期的緬、泰、老、柬等國所受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影響與前一時期已經接受的宗教文化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更能適應東南亞封建領主制國家和村社居民的需要。
同時,位于大陸東南亞西部和中部的這幾個國家,由于相似的氣候、土壤,類似的農藝技術以及相似的社會結構,以及只擁有較小的人口密度(大約只有越南中北部人口密度的四分之一),它們的農業文化與村社傳統也有相似之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更為強盛的封建國家的出現,西部大陸的緬甸和中部大陸的泰、老、柬之間的交往也更為頻繁,盡管這種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戰爭這種特殊的方式進行的(僅僅在緬甸與泰國封建王朝之間,在16~18世紀就發生過20多次戰爭),它們在藝術、文學、法律、君主制度等方面的共性以及從相互接觸中發展出來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宗教紐帶有所加強。
縱貫南北的山系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和湄公河雖然造成了大陸東南亞東西走向交往的困難,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它們與深受中國制度和文化影響的大陸東南亞東部的越南有較大的不同之處。除了這些共同的文化傳統,地理因素對南傳上座部佛教諸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于緬甸和泰國這兩個當時主要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來說更是如此。這兩個國家中心地區的周圍都有高的山地,主要的交通有賴于兩條縱貫南北的大河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南部則都是海岸,從而形成了對外交往較多、商業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與農業較為集中而商業較落后的北方的競爭和沖突。
這種南北競爭和統治集團對統治中心(首都)的選擇,對這兩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湄南河流域的古代泰國經歷了從素可泰到阿瑜陀耶再到曼谷王朝的發展,其政治和經濟重心、中心總體上看不斷南移,本身的政治融合過程更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更多地受到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緬甸,在蒲甘王朝瓦解后政治重心在灌溉農業發達的北方和南方沿海地區之間搖擺,持續了幾個世紀之久由于緬甸的基本經濟區一直在從曼德勒到蒲甘一線依靠水利灌溉而獲得穩定的農業(主要是稻谷)收成的中部,它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在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段還是在中部地區,在18世紀最終還是落在伊洛瓦底江流域中部的阿瓦(曼德勒)。
相對于中部干燥地區來說,包括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在內的下緬甸雖然有更充足的降水,但是,在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治理大面積沼澤地區和抵抗熱帶疾病能力都較為低下的古代,當時大量的泥土淤積、頻繁的洪水泛濫以及嚴重的瘧疾都抑制了人口的增長,也使得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還難以得到開墾、發展。而緬甸沿海地區的商業雖然也有所發展,但由于不在東亞一南亞—西南亞一歐洲貿易或者說絲綢之路的主航道上,其發展水平和規模一直相當有限,遠遠不能同泰國的阿瑜陀耶相比。
因此,在稻作業和控制勞動者的規模成為國力強弱的古代,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就自然成為緬甸政治權力的中心。但是,阿瑜陀耶在農業基礎以及海洋上的優勢的結合使得它超越了南北對立的局限。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便利的海外交通條件和對外貿易,它的政治經濟也更加依賴海洋貿易,其上層文化與緬甸宮廷相比也更加外向和開放。18世紀晚期以及19世紀初期,華人的迅速增加以及華人主導的經濟迅速增長也有助于曼谷王朝經濟實力的壯大,甚至使它改變了歷史上對緬甸的軍事弱勢地位。
由于曼谷王朝把它的首都從中部的阿瑜陀耶遷移到沿海的曼谷,19世紀以后它時斷時續地擴大了統治區域和文化影響,而退居內陸的緬甸則更趨向于內陸地、依靠傳統的制度和國家組織的權勢,在19世紀初就僅保持了盛極一時的外觀,第一次英緬戰爭(1824~1826年)后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越南古代歷史不同于緬、泰等國,它的歷史和文化發展主要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盡管也不能忽略了印度文化、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文化對越南的影響,但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占據了主導地位。在10世紀成為獨立的封建國家后,它的政治制度、上層文化以及社會結構中的中國色彩進一步增強,與“印度化”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越來越明顯。
在越南封建王朝的統治擴展到現在越南中部原來的占婆和南部原來的高棉人王國以后,主要在中國文明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越南傳統文化在這些地區也占據了主導地位。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即使在19世紀初,由于占婆人、高棉人、山地居民以及非中國化的越人的影響,越南社會文化甚至物質文化保留了一些東南亞的特色,包括文身、斗雞、嚼萎葉、干欄式房屋。越南古代描繪各民族的彩圖(印本),(高腳屋)、形式多樣的先神崇原件藏于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拜、較為明顯的母系氏族社會影響、自古流傳的民族精神等。它們大有超越官僚體制之勢。因此,無論是把越南當作一個整體還是將南北分開看,它的基本地緣政治條件和中國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這些不同之處包括:越南和它的附屬王國加起來面積和人口都不大、遠離游牧民族、越南式的村社的長期存在、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以及對海洋經濟程度日深的依賴等。這些因素一方面將越南與東南亞聯結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在不同程度上使越南不同于中國。然而,越南文化雖然帶有一些東南亞文化色彩但較中國文化色彩淡薄得多,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至于占婆,作為深受印度文化影響而又與獨占婆雕刻。越南毗鄰的東南亞國家,雖然在地理上同處于大陸東南亞東部,但3世紀以來占婆主要受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的影響,13世紀后又受伊斯蘭教的影響。
在經濟上,占婆雖然有山地、平原與海洋經濟,但土地貧瘠,農業資源不足。這兩個封建國家的政治制度、文化、經濟、社會結構的差異都很大。兩國的人口與土地資源的關系緊張,封建帝王都要擴張自己的勢力,占有更多的資源,這就使得它們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沖突的結果,是在政治、軍事組織、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源等方面都有優勢的越南最終兼并了占婆,從而把它的制度和文化擴展到了整個大陸東南亞東部,盡管越南中部仍然保持了眾多占婆文化的遺產和影響。
隨著西班牙的殖民征服,天主教在16世紀以后傳入菲律賓。西班牙在菲律賓傳播的天主教也只是作為基督教分支的西方宗教,而且一直到19世紀中葉都置于西班牙教會的統治下,具有濃厚的中世紀歐洲基督教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抓手”,還不是近代意義上的宗教文化。正如《牛津基督教史》所指出的:“主教、西班牙政府和強有力的修會構成的三重復雜關系,使本地有影響力的神職人員很難脫穎而出。菲律賓人鮮有加入修會的機會,即使是在沒有什么特權的教區神職人員中,他們的地位也往往非常低下。菲律賓人從總體上被認為不適宜成為修會成員,因為他們的神學院教育水平比較低。
至于修會,它們無意同不忠于西班牙的人分享政治權力。這種情況引起了菲律賓人的極大不滿,尤其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受過教育的菲律賓神職人員的不滿。但如果人們試圖獲得平等的地位,就要被當作是犯上作亂。”因此,如果說早期國家時期的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突出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文化和印度的佛教、印度教文化與當地族群、國家政權的上層結合。
當地各具特色的制度與文化都還沒有發展到成熟的程度,那么這一時期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越來越趨向于地方化、多樣化和民族化,這種民族化在大陸東南亞國家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其主要特點是這些國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具有本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制度,外來宗教、文化與當地主體民族的文化深度融合,為這些民族(越族、泰族、緬族以及佬族、高棉族)的幾乎全體居民所接受,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國家中的一些少數民族。即使在海島地區,也出現了伊斯蘭教與馬來族文化的融合以及天主教與菲律賓中北部民族文化的結合。
70萬年前—公元前2700年,早期人類活動時期
距今260萬年前,在今天東南亞地區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陸地,稱為巽他古陸,今天的南中半島與蘇門答臘島、婆羅洲、爪哇島、巴厘島、明打威群島和寥內群島等連為一體,其與今天的菲律賓群島也有地峽相連接,與今天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組成的莎湖古陸隔海相望。早期人類有非洲沿海岸線遷移至東南亞地區,東南亞最多早的古人類是距今70萬年前的爪哇人,發現于今天印尼的爪哇島。不過爪哇人并非現代人類的祖先而是一種已滅絕的古人類。現代人的祖先晚期智人大約在距今3萬年前遷徙到東南亞,并可能通過小型船只遷徙到了莎湖古陸。距今1萬年前,最后一次冰川期結束后冰川大量消融促使海平面上漲,海水淹沒了巽他古陸地勢較低的地區,東南亞的大陸和群島地區被大海分隔開。各地的古代人類從事狩獵場采集活動以謀生,這一時期人類聚落大多沿海岸線和河流入海口地區分部,古人從水中捕魚作為食物補充。
巽他古陸與莎湖古陸
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1100年,早期農業時代
大約公元前2700年左右,農業從中國南部傳播到了東南亞地區,東南亞開始出現早期農業聚落。東南亞以種植起源于長江流域的水稻為主,但也有起源于黃河流域是粟等作物,此外也有一些作物如菱角等可能是在東南亞本土所馴化的,狗也從中國傳入。隨著農業的發展,古人類聚落開始向內陸蔓延。這一時期作為定居農業的副產品,陶器也在東南亞普及,這一時期東南亞本土開始出產一些較為精致的陶器,墓葬中隨葬品的增多也體現出社會財富的增長。
khok phanom di出土的墓葬與陪葬品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500年,青銅時代與早期社會分化
這一時期,青銅冶煉技術從中國傳入東南亞地區,由于東南亞地區銅礦和錫礦豐富,青銅冶煉技術迅速傳播,不過這一時期青銅用品以武器為主,包括手斧、短劍等。我們并不清楚這一時期東南亞地區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可能是因為貿易的發展造成了青銅時代早期的居民的財富極速增加,且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分化,在富有者墓葬中出現了大量用貝殼、大理石和青銅等制作的裝飾品,其中不乏一些跨區域交易獲得的物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手環和腳環,于今天東南亞本土居民佩戴的首飾頗有類似。人類聚落進一步向內陸發展,考古遺跡向北延伸到泰國中北部地區,但同時在山區狩獵采集社會直到公元后1000年依然普遍存在。
ban non wat出土的隨葬飾品
公元前500年—約公元1年,鐵器時代與原始國家
公元500年左右,鐵器在東南亞出現,取代了青銅成為了生產工具和武器的制作材料。但同時青銅鑄造并沒有消失,而是被用來制作更加精美的裝飾品和奢侈品。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考古文化越南北部的東山文化,他們制造帶有復雜紋飾的青銅鼓。這一時期的青銅鼓在東南亞地區分布極廣,在中國南部多個省份都有發現,且東南亞各國除了菲律賓以外都發現了類似的青銅鼓,包括遠在海上的爪哇島也有發現大型的青銅鼓,說明這一時期有一種文化在東南亞地區迅速傳播,但船舶的原因我們并不清楚。這些青銅鼓帶有復雜的紋飾,且有一些還有青蛙的形象,這些青銅鼓很可能是宗教禮器,可能代表了一種信仰的普及。而同時還出現了大量青銅小人和青銅牛的形象,以及其他奢侈品和珠寶,如玉髓珠子、玉石首飾等。根據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來看,這一時期東南亞可能已經出現了一些以酋邦為代表的原始國家形式,但由于文獻缺乏我們對這一時期的歷史不甚明了。
東山青銅鼓
約公元1年—約400年,成熟國家形成與印度化時代
公元前1世紀以來,羅馬人對絲綢的渴望刺激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羅馬上傳開始涉足印度洋尋求東方的奢侈品,并開始于南印度的居民接觸,受到羅馬貿易的刺激,南印度商人開始頻繁在東南亞活動,印度商人帶去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婆羅門教的君權神授、祭祀萬能論,佛教的因果輪回論迎剛好滿足了東南亞地區原始國家君證明和維護其統治的需求。因而東南亞地區出現了地方君主與印度精英聯合統治的幾個印度化的早期國家,分別是在今天湄公河下游的扶南國、今天下緬甸的直通王國,今天馬來半島東北部的狼牙修國,爪哇島西部的達魯瑪王國,婆羅洲東北的庫泰王國,越南中部的占婆國,印度文化以這幾個國家為核心開始向四周傳播擴散。其中在扶南國的遺跡中發現有羅馬的金幣,以及來自印度和中國的貨物,這反映了了東南亞地區因貿易而繁榮的社會。
Óc Eo遺址,扶南國的港口城市遺址
約400年—802年,早期國家發展時代
這一時期是東南亞地區各國成熟的時代,隨著航海技術的提升和人們地理知識的拓展,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開始脫離大陸沿岸的港口,航路開始難移到婆羅洲北部并下馬六甲海峽,不再經過湄公河下游沿岸地區和克拉地峽,因此原本靠貿易起家的扶南國衰落,由于代表區域霸權的扶南國衰落,南中半島陷入了政治真空,各地小國割據。取而代之的是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逐漸形成了以控制海上貿易而強大的室利佛逝王國。這一時期印度教和佛教在東南亞進一步發展,各地開始出現早期的大型宗教建筑,各國君主利用宗教強化自己的統治,要求臣民宣示對自己效忠,并通過喝符水、立碑詛咒背叛者等方式恐嚇臣民。同時東南亞的君主也君主開始將神化,他們往往以濕婆、毗濕奴、佛陀和菩薩自居,形成了具有東南亞特色的神王一體崇拜。
Sambor Prei Kuk遺跡的真臘時代神廟
802年—1275年,印度化帝國全盛時代
這一時期是東南亞印度化國家全盛時期,而東南亞徹底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中南半島上以水稻種植為主,控制水利的農業帝國,即高棉帝國,我們也稱之為吳哥王朝,這一時期吳哥王朝幾乎稱霸整個中南半島,因而我們一其興衰的年代作為斷代標準,在西面的緬甸也興起了蒲甘王朝。吳哥王朝不斷修建大型蓄水池,出了宗教含義外,也處于對于灌溉水利的控制,此外寺廟也會修建一定的水利設施,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以寺廟為中心的農耕社群,貴族集團通過對寺廟管轄來劃分彼此的勢力范圍。
另一部分是馬來群島地區形成的,因絲綢之路的持續發展,這一地區的海上帝國強盛,包括蘇門答臘島的室利佛逝王國和爪哇的馬打藍王國、諫義里王國。室利佛逝因扼守馬六甲海峽而壟斷了東西方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這損害了南印度霸主朱羅王朝的利益,后者分別于1025年和10637年兩次遠征室利佛逝,使其一度淪為朱羅附屬國,抑制了室利佛逝的擴張。這給了東方的爪哇以機會,找達到因島上覆蓋火山灰而土地肥沃,從而農業十分發到,加上其扼守東方馬古魯群島的香料貿易而迅速崛起。
這一時期隨著神王一體崇拜的成熟,東南亞古代大型建筑興建的高峰期,統治者通過興建大型建筑來彰顯自己的合法性,印尼的婆羅浮屠就完工于這一時期,此外柬埔寨的吳哥窟的興建與緬甸蒲甘諸多佛塔的興建可以看出這一時期諸多印度化帝國的強盛。
吳哥窟
1275—1511年,大分裂時代
這一時期東南亞地區的主題是分裂割據與傳統社會的崩解,13世紀初以素可泰王朝為首的泰人國家的崛起打破了吳哥王朝的霸權,此后雙方戰爭不斷,高棉失去了穩固的大陸霸權,其霸權逐漸向泰人諸國過度。1277年至1287年的元緬戰爭導致了蒲甘王朝的崩解,緬甸陷入大分裂,此后緬甸分裂為北部的阿瓦王朝、南部的勃固王朝、西方的阿拉干王朝,以及一系列效果。在越南北部新興起的越南逐漸蠶食南部的印度化的占婆國,逐漸成為東南亞地區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高棉北部,高棉為了對抗西方素可泰和大城王朝的壓力,支持當地的泰人建立了瀾滄王國,是今天老撾的雛形。隨著高棉為中心的國際體系的解體,中南半島原來有寺廟為核心的農業社群逐漸解體。新興的國家開始封建化的過程,其中以泰人的大城王朝為代表,大量封賜土地予貴族,并將土地上的農民交由貴族管理,從而將大量農民固著于土地之上。文化上,來自斯里蘭卡的南傳佛教逐漸取代了東南亞原來的大乘佛教和印度教成為中南半島的主流信仰。
南島地區14世紀爪哇的滿者伯夷一度稱霸,它通過軍事威懾力強迫周邊小國崇拜化身為神的國王,從而推行曼荼羅式霸權。但這一時期穆斯林主導印度洋貿易,南島地區的各小國為了吸引更多穆斯林商人而達到貿易的繁榮開始皈依伊斯蘭教并大肆修建清真寺。伊斯蘭教的迅速傳播導致了以印度教信仰為基礎的爪哇曼荼羅霸權的徹底崩解,各個小蘇丹國如雨后春筍在南洋諸島建立。其中最著名的是15世紀建立的馬六甲蘇丹國,但同時南印度的泰米爾人和華人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力量,馬六甲蘇丹國過于忽視這些非穆斯林群體的利益導致了國家內部的矛盾。這一時期西方人開始向東南亞滲透,1511年葡萄牙人攻破了馬六甲蘇丹國首都馬六甲城標志著西方人正式插手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從而開啟了新的時代。
重建的馬六甲蘇丹國王國
1511年—1680年,大陸霸權與南洋貿易黃金時代
這一時期被認為是東南亞歷史的黃金時代,在南洋地區雖然西班牙和葡萄亞等西方國家開始向東南亞滲透,但是同時它們對于東方貨物的需求極大地促進了東南亞貿易的繁榮,一些新的貿易國家如亞齊蘇丹國、特爾納特蘇丹國、班查爾蘇丹國等國家陸續興旺,這些國家開始與西方的殖民者爭奪海上貿易的霸權,并一度與西方殖民者分庭抗禮。然而南洋地區的貿易繁榮比不過沒有促進這一地區的原始資本積累,西方殖民者將大量財富轉移到了西方世界。文化上伊斯蘭教徹底傳遍了整個南洋諸島,僅有巴厘島保持了印度教信仰。
在大陸泰國和緬甸隨著封建化系統的成熟和官僚制度的完善,逐漸成長為強大的君主專制國家,從而開啟了大國軍師爭霸的序幕。15世紀泰人的大城王朝徹底打敗了高棉人稱霸東南亞大陸地區,但不久西方的緬甸也統一于東吁王朝,這導致了泰緬兩大國對于陸上霸權的長期爭奪,東吁王朝在莽應龍統治時期長期占據上風,一度吞并大城王朝,但不久之后大城王朝一度復興。在東方越南因分裂而放緩了擴張的趨勢,但在此期間越南依然不斷蠶食南方與西方的領土。這一時期老撾的瀾滄王國雖然經濟不發達,但依然保持了較強的力量,勉強可以與強大的東吁王朝相抗衡。與南洋地區一樣,這一時期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在中南半島也徹底消失,南傳佛教深入到社會的各方各面,僧侶集團逐漸強大,并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社會的發展。封建化得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于人口流動的限制和森嚴的等級制度雖然穩定了泰國和緬甸內部局勢,但也嚴重限制了其經濟社會的發展。
緬甸的莽應龍的雕像
1680年—1945年,西方殖民時代
17世紀后,隨著資本主義的轉型,為了將東南亞打造為原材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以荷蘭人和英國人為代表的殖民者開始加緊了對東南亞的侵略。荷屬東印度公司和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南洋地區大肆擴張,到20世紀初荷蘭幾乎完全占領了南洋地區的諸島,而馬來亞地區則由英國控制。在大陸地區,緬甸、泰國和越南三國持續進行著軍事爭霸,而衰落的高棉和分裂的瀾滄王國成為待宰的羔羊,他們都絲毫沒有注意到西方的滲透。這一時期由于英國對印度的統一,將法國徹底趕出了南亞地區,法國轉而謀求在東南亞立足。18世紀英國以英屬印度為根據地入侵緬甸,這引起了法國的恐慌,為了防止英國在東南亞的一家獨大,法國加速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活動,通過利誘拉攏長期受泰國和越南欺凌的柬埔寨和老撾諸國,而后又通過中法戰爭占領了越南。而東帝汶和菲律賓早年已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占領,至此東南亞地區除泰國外全部被殖民者占據,泰國因作為英法兩國的緩沖區而得以幸存。在西方的殖民活動下,資本主義得以在東南亞地區滲透,但大陸地區嚴格的封建制度以及南洋地區復雜的自然環境導致了東南亞社會發展十分緩慢,造成了東南亞社會的發展停滯不前。東南亞由于遠離歐洲,各國對于其殖民地的控制能力有限,二戰爆發后,西方在東南亞的殖民體系因為二戰中日本的侵略而解體。
殖民下的東南亞(未畫東帝汶為疏漏)
1945年—今天,民族獨立與發展時代
由于二戰導致了西方殖民體系在全球范圍內的解體,東南亞也不例外。因此1945年后東南亞的民族獨立活動聲勢浩大,此后東南亞十國先后獨立,東帝汶因遭印尼吞并,直至2002年才于聯合國斡旋下獨立,至此形成了11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獨立后的東南亞各國皆百廢待興,本土的傳統經濟尚未解體,因而經濟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古代社會以來的各國的沖突依然在延續,加上美國的干涉,自獨立以來東南亞軍事沖突不斷。為了應對現實的種種阻礙,1967年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五國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此后除東帝汶外其他東南亞國家也陸續加盟,加速了東南亞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同時東南亞諸國也成為國際上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
東盟旗幟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