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主要的宗教有哪些?這些宗教支該地區人們的行為心理產生怎樣的影響?
佛教,但這里的佛教是我們漢地通常稱的小乘佛教,依據它的經典文字也稱巴利文佛教。巴利文是古代北印度今天比哈爾邦一帶的語文,它也梵文有親緣關系。東南亞的宗教在佛教傳入以前自然是原始宗教、或者稱巫教,也叫薩滿教(薩滿是東北的民間神婆神漢的稱呼),薩滿教其實是人類最早的也是分布最為廣泛的原始宗教。今天的東南亞自然還有基督教(菲律賓)、伊斯蘭教和儒教。儒教(新加坡)是華人華僑帶過去的。相對而言,伊斯蘭教的勢力最大(馬來西亞、印尼)。佛教呢,在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越南的佛教分為南北,南方多半是小乘,北方則同我們中國一樣,是所謂“大乘佛教”。但東南亞各國凡做過殖民地的都愛當初宗主國的影響,有基督教和天主教流傳。
泰國 緬甸:佛教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
菲律賓:基督教天主教派
基督教、依斯蘭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當然還有中國的這種佛教。
世界三大教外加中國道教
從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宗教和文化來看,它們與中國有一些共同之處。如何用好這些資源增進經濟合作?
不需要那么復雜
物以稀為貴,
有利益既有合作.
不同宗教對東南亞人民生活的影響
不同宗教對東南亞人民生活的影響各個時期中各大宗教或各種教派的信仰在東南亞各地往往交織混雜并行不悖。東南亞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充分反映了東南亞文化具有多元化與相互融合的特色。
東南亞,指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一帶,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與孟加拉、印度相毗鄰。東南亞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來自亞、澳兩大陸的不同人種和文化在這里交織混合。這一廣闊地區,民族眾多,存在著多種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習俗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學者們形象地稱為“世界民族博物館”。
豐富的宗教文化是東南亞多元文化的突出特征。東南亞信仰的宗教中有源自本土的原始信仰,有公元前后從印度同時傳入的婆羅門教、佛教,有從公元前2世紀以后從中國陸續傳入的儒釋道三教,有13、14世紀傳入的源自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還有隨著西歐人的到來,從16世紀開始傳入的基督教(天主教)。從印度傳入的宗教信仰及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
從印度傳入的宗教信仰:(1)原始信仰:包括生殖崇拜以及源自生殖崇拜或泛靈崇拜的對山的崇拜。(2)婆羅門教:大約形成于公元前7世紀,以印度古代經書《吠陀》為經典,信仰多神,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為三大神,他們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護持和毀滅。(3)佛教: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尊稱為釋迦牟尼)創建。自其悟道傳教到涅槃入滅后約百年間是原始佛教時期,其后至公元2~3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分成了上座部、大眾部等許多部派。2~3世紀到7世紀,法稱論師時代,是大乘佛教占主導地位的時期。7世紀以后佛教又出現了呾特洛教派(即真言乘或金剛乘)。
印度宗教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公元初始前后幾乎與婆羅門教同時傳入東南亞的佛教,在十多個世紀里各種教派并存,在東南亞各地不同時段有不同教派盛衰。或有所交替,或同生共存,或出現變革。印度宗教對東南亞的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東南亞的文學和建筑藝術方面。
文學方面,可以以印度兩大史詩故事為題材的東南亞文學和東南亞佛教文學這兩類文學作品來說明。《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婆羅門教的經典,被譽為印度的兩大史詩。兩大史詩隨婆羅門教傳入東南亞。東南亞最早出現的《摩訶婆羅多》刪節改譯本是10世紀末東爪哇王朝達爾馬旺夏王在位時用古爪哇語寫成的《摩訶婆羅多》九篇“篇章文學”,篇名皆用原名。反映印度封建社會早期風貌的《羅摩衍那》對東南亞的影響不僅限于宗教,而且涵蓋了東南亞的政治、哲學、文學、表演藝術、造型藝術、民族心理等等方面。《羅摩衍那》所描述的羅摩的故事,在東南亞流傳的文本證據最早的是在9或10世紀。
佛教僧侶們為了宣傳、吸引人們信奉佛教,在編寫佛教經文時往往非常注意語言的活潑生動,文體也常常不拘一格,這就是最早在印度出現的佛教文學。隨著佛教的傳播,東南亞盛行佛教的一些國家后來也出現了他們各自的佛教文學。當然所謂佛教文學并非一定是那些傳經布道之作,作品中明確地表露了佛教哲學觀、世界觀的也應納入這一范圍。
在建筑方面,可以東南亞三個著名古跡為例就能說明印度宗教的影響:(1)婆羅浮屠:婆羅浮屠的名字源自梵文,意為“山丘上的塔”,也有的學者解釋為“婆羅門教的塔”。因佛像遍布塔身,故又稱為“千佛塔”。(2)吳哥古跡:柬埔寨的吳哥古跡是東方四大奇跡之一,包括吳哥窟和吳哥城(束原文意:偉大的城市)。吳哥窟又稱為吳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3)塔城蒲甘:公元849年彬比亞王在位時開始建城。今日,城墻、城內的宮殿、市井、民居等大多已不復存在,人們能看到的是一望無垠的座座風格各異的大大小小的佛塔,身處蒲甘,“手指之處必有浮屠”,被世人稱為“萬塔城”,這正是佛教文化早期在緬甸傳播、興盛的見證。
中華文化的“儒釋道”對東南亞的影響
儒釋道的源流:“儒”本來是指儒家學說,并非一種宗教,但儒家學者中從董仲舒到康有為都把孔子看成是位教主,遂出現了“儒教”或“孔教”的說法。“釋”字是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的別稱。但是把“儒釋道”連在一起來說,“釋”就已經不是指印度的宗教了,而是專指中國本土化了的佛教大乘教派。道教源于古代的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125~144年間,張陵倡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道教初步形成。其基本信仰和教義是“道”,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陰陽、萬物都是“道”化生的。但在中國,“儒釋道”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三位一體,是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不能單純地解釋為一種宗教文化。
通過幾世紀以來的人員交往與駐留活動,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的“儒釋道”信仰遍傳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等國稱儒家思想為“儒教”,至今印尼仍有“孔教”之稱,是其國內信奉的五大宗教之一……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影響最深、最為典型的地區數越南北方地區。
儒家學說是伴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勢力向南發展,隨著中原與交趾地區的文化交往而傳入越南的。儒學輸入越南的起始時間可上溯至趙佗建南越國時期,即公元前207年至前111年。趙佗在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北區一帶設交趾、九真二部,其政權沿襲秦朝政治體制,仿效中原禮教,推行“教化”政策,所謂“以詩書而化訓『國俗”。除了國家政權的倡導以及地方官吏的推行,儒教在越南迅速流傳的另一原因是南遷的中原士大夫們的弘揚和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的密切交往。佛教經過多種途徑傳入越南。從公元初年以后,交州(今越南北部及廣州,合稱交廣之地)日益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和西方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中印僧人在此中途站相互交往,印度僧人經交州到達中國,中國僧人從海上往西天取經者也常途徑交州。越南佛教既受從海道傳入的印度和南海諸國佛教的影響,也受從陸路南下的中國本土化了的佛教大乘教派的影響。道教公元2世紀東漢末年初創,就通過移居交州的士人和在當地任職的官吏傳入越南。傳入越南的中國道教,首先是符篆派道教,其倡導的鬼神崇拜、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與當地人的原始信仰與習俗相似,一拍即合,故傳播迅速。東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逐漸走向上層社會,受到官方優寵,丹鼎派道教傳入越南。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一些學者認為早在7—8世紀,伊斯蘭教初創時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就把伊斯蘭教傳到了東南亞地區,但大多數學者認為13世紀末伊斯蘭教才正式傳入東南亞。15世紀出現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第一次大發展,由幾方面的因素促成,包括:貿易的發展;因政治需要馬六甲王國改宗伊斯蘭教;鄭和下西洋直接促進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東南亞本來就深受印度影響,在印度南部13世紀改崇伊斯蘭教后,印度穆斯林商人就把伊斯蘭教傳到東南亞。16世紀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來到東南亞,刺激了伊斯蘭教與天主教爭奪群島地區控制權的斗爭,形成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第二次大發展,穆斯林商人邊貿易便傳教,到17世紀東南亞的海島地區基本實現了伊斯蘭教化。
因為伊斯蘭教是后來才傳入的,而且在傳入的過程中,不僅要克服當地宗教的排他性而立足,后期又直接面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武力征討和隨之而來的天主教的抗爭,所以發展起來的東南亞的伊斯蘭教比起阿拉伯地區的伊斯蘭教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已經本土化了,已非完全政教合一的模式。
伊斯蘭教雖被定為馬來西亞的國教,但其作用一直處于“象征意義”,未進入到政治與經濟生活領域,直到今天,馬來西亞都遠不是一個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信奉伊斯蘭教者最多的國家,但由于它是個萬島之國民族眾多,早期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深遠,伊斯蘭化的時間較晚,其他多種文化對它先后都有所影響,所以新生的共和國建國時“建國五基”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在印度尼西亞的五大宗教中,伊斯蘭教僅是其一,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教更具包容性。而在文萊,早在15世紀文萊就皈依了伊斯蘭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文萊蘇丹國,伊斯蘭教是文萊居支配地位的宗教,1959年正式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14世紀時,穆斯林商人就開始在菲律賓南部經商傳教,15世紀時,先后建立起兩個蘇丹政權,但在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武裝入侵菲律賓并建立起殖民政權,造成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在菲律賓的直接對抗,一直影響著菲律賓的發展至今。東南亞其他半島國家所處地帶,偏離了東西交通的主航道,穆斯林商人足跡罕至,加之半島各國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所以伊斯蘭教在這些國家影響較小。
宗教對東南亞國家的社會生活有深刻的影響。東南亞國家創造了以宗教文化為特征的著名的蒲甘文化、吳哥文化、婆羅浮屠文化和巴厘文化等,其文明發展不僅打下了印度文明、中國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印記,而且與東南亞國家固有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地化民族化的東南亞文化,“差異大于類同的統一”,或者說在多樣化中的統一,是東南亞文明的基本特征。
宗教對南亞地區的影響
2000-3000字左右論文,十分緊急,感激不盡! 前言:宗教信仰是文化適應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又對文化適應的其他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研究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不能不研究他們的宗教信仰。
本文分析三種類型的宗教信仰者的文化適應情況,他們分別是:華人穆斯林、華人基督徒、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
筆者發現,三種類型的宗教信仰者,其文化適應的方向是大相徑庭的:華人穆斯林文化適應的方向是本土化,華人基督徒文化適應的方向是西方化,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文化適應的方向是中華化。東南亞華人如果要保持中華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提倡信仰華人傳統宗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宗教信仰對文化適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對當地文化的適應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轉教者的文化適應能力相對較強,[1]他們較為徹底地接受了居住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價值觀,甚至有可能已經完全被當地文化所同化。至于堅持華人傳統宗教者,則比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佛教和道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東南亞華人通過保持華人傳統宗教這種形式,讓中華文化在東南亞這塊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一、華人穆斯林 華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南部。在印度尼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華人有多少?有各種估計。較高的估計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總數約40萬人;較低的估計則認為只有約2萬人。[2]據中國研究印度尼西亞問題的學者孔遠志估計,在蘇哈托執政時期,華人穆斯林隊伍有不斷壯大的趨勢:“皈依伊斯蘭教的華人增多”。但是,孔遠志也沒有提供具體的數字。孔還認為,戰前的華人穆斯林多為經濟社會地位低下的窮人,“如今皈依伊斯蘭教的華人不少是企業家、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3]在馬來西亞,尤其是在西馬地區,華人穆斯林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有顯著的增加,有些學者估計,在70年代末,西馬地區一共有非馬來人改信伊斯蘭教者3萬人,其中70%(21萬人)為華人轉教者。[4]在20世紀80-90年代之間,華人信仰伊斯蘭教者繼續呈現增長的勢頭。據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在1980年,馬來西亞的華人穆斯林只有9686人,占全部華人人口的0.23%;到了1991年,華人穆斯林增加至17117人,占全部華人人口的0.37%,華人穆斯林在10年間幾乎翻了一番。[5]印度尼西亞當局一直鼓勵華人改信伊斯蘭教,認為通過信仰伊斯蘭教可以促使華人更好地同化于當地民族和社會。印度尼西亞華人中的同化派也主張華人通過改信伊斯蘭教而真正同化到印度尼西亞主流社會中去。馬來西亞的半官方機構———馬來西亞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英文縮寫為PERKIM)對馬來西亞華人轉教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機構成立于1960年,總部設在吉隆坡,發起人是后來擔任總理的拉曼,該機構的宗旨是要促進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促進馬來人與非馬來人之間的通婚。該機構還為那些貧困的穆斯林提供物質上的援助和支持。該機構的附屬組織———華人穆斯林協會也于1970年在檳城成立,其目的是要進一步促進伊斯蘭教在華人中的傳播和開展宗教教育工作,華人穆斯林協會很快就在其他城鎮建立了許多分支機構。華人為什么要改信伊斯蘭教,他們的動機是什么?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印度尼西亞華人改信伊斯蘭教的主要動機,是希望改變自己的非原著民的身份。雖然印度尼西亞政府一再表示要給予華裔與本地居民同等的權利,但華人仍然必須承受各種各樣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壓力,因為他們屬于不同的民族和擁有不同的膚色。許多華人相信,伊斯蘭教主張不分民族一律平等對待,如果他們加入了伊斯蘭教,他們將會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并且增加安全感。也有一些華人青年,由于與當地青年戀愛結婚而改信伊斯蘭教。馬來西亞的一些學者在對馬來西亞華人伊斯蘭教徒的轉教動機進行研究之后得出結論,認為華人改信伊斯蘭教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六點:第一,與穆斯林結婚;第二,想獲得某項工作和謀取生計;第三,想成為馬來西亞公民;第四,在受到伊斯蘭教義的影響之后成為馬來人的朋友;第五,希望享受與馬來人同樣的權利及政府為馬來人提供的各種保護性措施;第六,被穆斯林兄弟情誼所吸引。[6]
上述六個原因中,經濟動機可能占主要的地位。在1969年種族騷亂之后,尤其是在實行新經濟政策以后,改信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華人增加了。這主要是因為,新經濟政策使非馬來人增加了不安全感,他們的很多工作機會被馬來人拿走了。在改信伊斯蘭教的華人中,98%是屬于低收入階層,人均月收入在100—450馬元之間,這個低收入集團包括:木匠、機械工、汽車司機、醫院看護和其它一些做粗重工作者,如體力勞動工人、割膠工人等。許多轉教者還是失業者。至于華人中的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則幾乎沒有改信伊斯蘭教的,從1967年至1975年,僅發現有5例。加入伊斯蘭教之后,馬上就看得見的經濟上的好處包括從馬來西亞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和國家宗教事務部得到小額的資金補助(可持續6個月),還可以在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的幫助下找到工作,甚至還可以象其他馬來人那樣獲得各種機會,如免稅、各種貸款和助學金等。Siow指出:“比這些眼前的好處更為重要的是,轉教者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尤其是孩子有了安全保障。”[7]另一個叫林興福(LimHinFui)的學者的研究結果則有些不同。林在70年代對檳城的50個轉教者進行了個案分析,他們中有34人是華人,7人是印度人,另外9人為其他民族。研究結果顯示,只有1人承認,他改信伊斯蘭教是為了經濟上的目的,轉教后,他從一個富裕的馬來人那里得到了一筆貸款,而且認這個沒有兒子的馬來人為繼父;6個轉教者是被伊斯蘭教的教義所吸引;2個轉教者是受到傳教者的影響;11人是受到馬來朋友的影響;另外29人是因為他們需要與馬來人結婚。[8]林還對這些轉教者的背景進行了研究,他們都是第二代移民,他們都在馬來西亞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各種語文源流的比例是:50%為英文學校,16%為馬來文學校,26%為華文學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接受過最基本的教育,其中72%受過中學教育,4%受過高等教育,22%只受過小學教育。50個轉教者都在學校或在住家附近交上了馬來人朋友。這些轉教者的絕大部分都屬于低收入階層,他們的收入狀況是:66%沒有收入或者是每月收入低于400馬元,16%的月收入在491-600馬元之間,只有2%的轉教者的月收入高于2000馬元。[9]除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外,泰國南部地區和菲律賓南部蘇祿地區的穆斯林聚居區,也有不少華人信仰伊斯蘭教。華人穆斯林被當地民族同化的程度可能比較高,他們的文化適應的方向是本土化。與其他宗教信仰的華人相比,華人穆斯林與當地人的關系比較密切,基本上甚至完全接受和認同了當地文化,這類情況在華人與當地人混合居住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一些農村地區,華人與當地人同住一個“甘榜”(村莊),從小與當地人一起玩耍,同上一種學校,同說一種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同化的現象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據一些學者的調查研究,在印度尼西亞,大多數華人穆斯林與當地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差別。“改信伊斯蘭教,實際上意味著在名字、穿著及其他方面完全認同了當地人;在西加里曼丹,穆斯林都是馬來人,加入伊斯蘭教便意味著要完全融入馬來社會。”[10]在馬來西亞,新加入伊斯蘭教者被馬來人稱為“新兄弟”,據前文曾經提到過的林興福的考察,許多華人穆斯林在結婚后都離開了他們原來的家庭,因為他們的轉教及與馬來人結婚,無法繼續與父母親的家庭再一起生活。90%的轉教者都住在馬來人居民區,與他們的馬來岳父母親住在一起,或者分開居住。在林興福抽樣調查的50個華人穆斯林中,有41人在加入伊斯蘭教前就有馬來人朋友,這些馬來人朋友幫助華人轉教者盡快熟悉作為一個穆斯林的各種習慣,如教導他們如何祈禱,為他們提供祈禱的地方,幫助他們與馬來婦女結婚。這些華人轉教者一般都能夠被馬來人所接受,其中一個人還繼承了他的馬來父親(他本人沒有親生兒子)的所有財產。這些轉教者與他們的馬來人岳父母家庭的關系一般都比較好。在一般的情況下,華人轉教者不再與華人社會發生任何聯系。林興福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轉教者都能夠調整他們的社會生活以適應新的馬來環境。馬來人也把這些轉教者當作馬來人看待。”林還強調:“在個人層面上,馬來社會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如果一個轉教者能夠接受馬來人的生活方式,參與他所居住的甘榜(村莊)的社會活動,履行他的宗教責任,遵守穆斯林的清規戒律,中止與華人社會的聯系,那么,這個轉教者就會被看作是一個馬來人而完全被馬來人社會所接受。”[11]在林興福抽查的50個轉教者中,只有2人的配偶是華人,其他33人的配偶都是馬來人。“他們中有11人轉教的時間已經超過15年,已經完全適應了馬來人的生活方式,并且成為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成員。”“90%居住在馬來甘榜,通過與他們的馬來妻子或丈夫、岳父母和朋友的日常接觸,經歷了持續不斷的文化適應的過程。他們使用馬來名字,但有一些人在這些馬來名字后面仍然加上華人的姓。這些轉教者經常烹調和吃馬來食品。……一些轉教者,尤其是那些娶馬來婦女為妻的轉教者,不再過華人的農歷新年。大多數華人轉教者仍然慶祝華人農歷新年,但不再過其他的華人節日,包括清明節、龍舟節、中秋節和冬至節等。與馬來人結婚的轉教者大多數不再遵守華人傳統的習俗和信仰,而是遵守馬來人的習俗和過馬來人的節日。”[12]二、華人基督教徒 這里說的基督教,是廣義的意思,包括天主教、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和印度尼西亞,泰國華人中也有少量的基督教徒。據馬來西亞的人口普查,在1980年時,全馬華人基督教徒有241851人,占全部華人人口的584%,到了1991年,全馬華人基督教徒增加至357751人,占了全部華人人口的776%。[13]基督教在印度尼西亞華人中有較大的影響。從基督教在17世紀由荷蘭殖民者傳入印度尼西亞起,就有了華人基督教徒,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華人中的基督教活動才初具規模。1965年“930事件”之后,有大量的華人皈依基督教,以尋求宗教的保護。目前,“華人基督教徒約占印度尼西亞華人人口的12%左右。在印度尼西亞的一些地區,基督教徒并不是少數,而是多數,例如在北蘇拉威西和馬魯古。基督教為華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時還為華人子弟提供較好的學校教育,許多華人就是在基督教學校里接受了基督教教義。在那些穆斯林占人口多數的地區,尤其是在城鎮,仍然有一些基督教學校存在,它們對華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14]孔遠志認為,印度尼西亞華人皈依基督教完全是迫于無奈,他們沒有安全感,不得不尋求基督教的保護。“蘇哈托政府要求每個公民在身份證上‘宗教信仰’一欄里,填寫所信奉的宗教。許多華人擔心沒有宗教信仰將被視為信仰共產主義。一些華人不愿意加入伊斯蘭教,但佛教又被一些原住民看作是封閉式的‘外國宗教’。孔教又不再為當局承認。在這種形勢下,不少華人紛紛加入天主教或基督教。”[15]新加坡華人中有較多的人信仰基督教。新加坡華人基督教徒增長的趨勢超過其它任何宗教。據新加坡歷次的人口普查,在1931年,基督教徒僅占新加坡全國華人人口的2%至3%左右,1980年增加至99%,1990年增加至14%,2000年又增加至17%。新加坡華人基督教徒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社會文化原因,是英文教育的一枝獨秀及西方價值觀在青年一代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此外,華人傳統宗教,如道教和佛教缺乏活力,對年輕人沒有什么吸引力,也促成大量的華人青年投入基督教的懷抱。近年來,新加坡基督教的各種組織還加大了向講華語的人士的宣傳力度,以華語和中國南方方言來傳教,爭取越來越多的講華語的人士加入基督教。在菲律賓,羅馬天主教是該國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種宗教,天主教徒占全國人口的80%多,有“亞洲唯一天主教國家”之稱。菲律賓華人信仰天主教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西班牙統治時期,便有不少華人信仰天主教,除了西班牙統治者大力鼓勵和給予華人天主教徒特殊待遇之外,天主教本身對華人也很有吸引力。據有關方面人士估計,目前約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華人為天主教徒,甚至可能超過一半以上。[16]菲律賓華人問題研究學者德里西塔昂西根據她在1980年代末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得出的結論認為,菲律賓華人基督教徒(包括羅馬天主教徒和其它基督教教派的教徒)約占全部華人人口的78%,[17]這個結論與另一位菲律賓華人問題研究學者愛玲SP巴維拉的調查結果基本相同。愛玲在1994年對馬尼拉的346位華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的年齡在18-65歲之間,其中18-45歲的占了70%,他們中的87%出生在菲律賓。當問到被調查者的宗教背景時,有624%的人回答是羅馬天主教徒,142%的人回答是新教徒或其他教派的基督教徒,兩者相加為766%。[18]泰國是佛教國家,但是也有不少華人改信基督教。早在19世紀初期,基督教傳教士便開始了在暹羅的傳教活動。西方傳教士發現,與泰國當地人相比,泰國華人更容易接受基督教。1970年代的有關材料顯示,在1973年,泰國全國有各類基督教的教區12個,基督教教徒一共有26691人,其中華人有2927人,占11%,在華人基督教教徒中,又以浸信會教徒居多,約有998人。[19]信仰基督教的華人的文化適應的方向是西方化。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先后淪為西方的殖民地(泰國除外),基督教曾經是西方殖民者大力推廣的統治階級的宗教,因此,在西方殖民統治時期,信仰基督教的華人一般都是受過較高教育者,主要是受西方教育的人士,以及一些與西方殖民統治者保持密切聯系的富裕的商人。東南亞各國獲得獨立后,基督教在一些國家仍然是一個占優勢地位的宗教,尤其是在菲律賓,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述,華人信仰基督教,可能是受經濟利益的支配,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可能是出于文化上的選擇。這些華人已經在東南亞生活了幾代人,他們對于中華文化已經越來越感到陌生,而居住國的本土文化,他們又認為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于是,他們選擇了西方文化,而在接受西方文化的過程中,他們認同了西方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宗教。在這方面,新加坡華人最為典型。新加坡華人之所以紛紛選擇基督教,而放棄傳統的華人宗教,可能與新加坡工業化、現代化的特點有密切關系。“新加坡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就走完了別的國家要有一百年或幾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然而,快速的工業化、現代化也產生了許多副作用,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了,農業社會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純樸讓位給工商業社會下的赤裸裸的金錢與利益關系,社會重新分化等等。面對迅速的工業化、現代化及其帶來的一系列社會變化,許多人產生了一種失落感。他們希望從宗教中尋找回以前的東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滿足。在這方面,基督教比其他宗教更能打動人和吸引人。”[20]至于在其他國家,華人選擇基督教,其動機可能比新加坡的情況要復雜得多,也就是說,新加坡之外的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選擇基督教,除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原因外,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經濟利益、安全、尋求宗教保護和后代的教育,等等。不管其動機如何,華人選擇了基督教之后,其文化適應的方向,肯定是更多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與華人傳統文化和東南亞本地文化則保持有較大的距離,甚至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信仰基督教的華人家庭,其子女都是在當地的基督教會學校接受中小學教育,然后再出國去歐美留學。這些人回國后,生活方式基本上完全西方化,對東南亞當地文化和華人傳統文化都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的態度。這部分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為數不少。三、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 東南亞各國都有許多華人信仰本民族的傳統宗教,主要是道教、大乘佛教和各種祖先崇拜。即使是在同化程度較高的泰國和菲律賓,也仍然有不少華人堅守華人傳統的宗教陣地。馬來西亞華人可能是最頑強地堅守華人傳統宗教的一群。據1991年的統計,全馬華人中有683%的人信仰佛教,20%的人信仰道教或其他傳統的華人宗教。[21]馬來西亞華人傳統宗教還有自己的全國性的組織機構,在佛教方面有:全國佛教總會、佛教青年總會和佛教僧伽總會。佛教總會還在各州設立分會或支會。佛教總會設在檳城,擁有一座三層樓的大廈。大廈內辦有全國唯一的佛教高等學府———馬來西亞佛學院,還出版《無盡燈》季刊。馬來西亞華人道教徒也建立了全國性的組織———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該組織下設有“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的宗旨,是要加強道教組織的理論建設工作。
50分買這個論文有點便宜。我寫的時候花了一個星期啊。。。。同學你太有才了~
有些職業的勞動直接生產什么?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