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又荒了?
在50多年前,北大荒是野獸成群荊棘叢生的蠻荒之地,而現在人們一般都叫它北大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夸贊的就是這片位于黑龍江北部三江平原等地的廣大沃土。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北大荒從荒無人煙的冰雪故鄉,變成了可以種植玉米、大豆和春小麥等農作物的絕佳之地,因為這里有十分豐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
相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黑土地土質肥沃,而全世界范圍內排得上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就在北大荒,這里土壤中的有機質一般都處于5%到8%這個范圍之間,最高的地方甚至可以超過10%。但是,不同于曾經的北大荒有諸多具有超強固土能力的植被,隨著開墾之后的北大荒在產量能力上越來越高,這里的生態環境卻急轉直下,尤其是那些靠著自然湖泊的地帶,不僅黑土地本身水土流失嚴重,就連這里的濕地也處于逐年遞減的現狀之中。
不用多說,在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動物的表現最為直觀,所以以前在北大荒一帶出沒的諸多野生動物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且,一旦短時間內遭遇強降水,那些失去調水能力的湖泊就再也無法阻止洪水爆發,當土地被淹沒自然就少不了經濟損失。可能很難想象,黑土區的形成過程并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么簡單,農業專家表示,像黑土去的表層土壤至少要400年左右才能形成一厘米的厚度。
也就說,以目前的流失速度來看,很可能只需要五十多年的時間就足以導致表層的黑土全部消失不見。北大荒又荒了其實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如果我們不及時對該區域合理開發并加以保護,北大荒會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荒”。另一層意思則是,現狀的北大荒已經有“荒”的趨勢,所以我們應該對鹽湖和濕地區域進行退耕還“荒”,讓北大荒在為我們生產糧食的基礎上,恢復往日野生動物和自然和諧共處時的景象。
北大荒退耕還“荒”皆因現狀如此:
為什么北大荒要退耕還“荒”這個問題,可能我們直接從數據的角度來解釋更直白:
首先,北大荒黑土地的有機質含量下降,具體來說就是表層黑土耕地的實際有機質含量已經趨于2.5%到6.5%這個范圍,要知道這個數據在開墾之初可高達11.8%;
其次,黑土地除了有機質含量下降以外,還有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一些嚴重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與黃土高原類似的畫面,而目前黑龍江水土流失的面積達到了30%左右,而黑土層每年流失的速度甚至高達0.7到1厘米。
簡單點說就是黑土層的厚度已經從最開始的80打破100厘米降低到現狀的20到30厘米,以這樣的速度流失可能只需要50來年就會完全沒有黑土層。當北大荒失去了黑土層,只剩下黃土狀的亞粘土,那不適合農作生長的這片黑土地就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北大荒。
另外,北大荒的過度開墾已經導致該區域的濕地面積減少一半,我們常說森林和濕地都是“地球的肺”一般的存在,那么,大面積濕地的減少自然也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現在的北大荒無疑就是一個比較脆弱的生態區域,這也是為什么這里近年來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異常氣候都變得越來越多,而原本在這里棲息的野生動物要么被迫遷移到了其他地方、要么消失不見。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早在2001年的時候就停止北大荒的濕地開荒,同時將那些并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地方都退耕還草、還林、還濕地。當然,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發現三江平原上的野生動物已經增加到了上百種。隨著過度開墾的荒地恢復原有的面貌,人們又再次看到野生動物出沒的蹤跡。而耕地面積減少之后的北大荒,反而因為科學種植、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而產出更多糧食。
北大荒是怎么變成北大倉的?
即便不是黑龍江人,絕大多數人也聽過北大荒這個地方,在北大荒還沒有進行大規模開墾的時候,人們用“棒打滾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描述這片土地。為什么黨建要開墾北大荒,相信年長一些的人沒有幾個人會不知道原因,說起來還是因為當時短時間內就增加了很多人口,如果口糧不夠當然不能穩定人心,再加上當時農業生產技術也不先進,糧食的畝產量比現在低不少。
所以,當單位面積產量有限的時候,那些荒無人煙、但土壤又十分肥沃的土地自然就被看上了,而北大荒進行大規模開發的時間就是從1958年開始,如今大家看到這些廣闊的肥沃土地,其實是當初第一批人用自己的腿一步一步艱難走出來的。可能你有所不知,這里的黑土地占到了整個地球的五分之一左右,僅此一處的大豆產量就達到了我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玉米產量更是高達全國總量的45%。
而過去的北大荒主要是各種鳥類和野獸動物出沒,開墾的時候人們連吃飯時候都沒有蹲坐的地方,當沒有蔬菜吃的時候也只能挖野菜來充饑,所以,如今的北大倉能夠成為全國范圍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糧食生產基地,從根本上來說也離不開那些走向荒原的人們。為什么會有北大荒精神?贊揚的就是這些年輕的生命,在整個北大荒開墾過程中無私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并承受了一般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將生命融入荒原。
北大荒退耕還荒是考慮到了生態環境的問題。這么做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讓更多的野生動物有自己的棲息的環境。
我們都知道之前北大荒確實是一片荒地,在這邊荒地里呢,有很多野生動物都在這里繁衍生息,所以這里的生態環境還是不錯的。但是隨著人們的活動這一片地區不斷的得到開墾,以后的生態環境就得到破壞了,所以很多野生動物也失去了自己的棲息地。所以如何治理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如果要想真正的探究這個問題的話,可能還需要關注到現在的一個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因為現在我們的環保意識都增強了,人們對于這種事情的認可度也增強了。
而且在之前的時候,可能這個地方產的糧食非常多,可能滿足大家的糧食需求。但是現在我們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了,有很多地區他們的糧食產量都變得非常高了,所以在這個地方不需要太多的糧食供應了。所以也就使得這個地方能夠再次被空閑起來,為野生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地。
這些改變都是因為我們觀念的改變,因為我們對環境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了,對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強了,也使得我們能夠逐漸的探索到如何才能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如何才能夠使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在一起,才使得我們對這個問題的了解程度也越來越強了。如果要是沒有了之前的歷史經驗的話,可能我們也不會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因為現在的生態環境問題確實關注到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就比如北大荒這個事情。如果要是現在重視到的可能在以后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福利,因為畢竟這些自然環境都是不可復制的。
只有好好的利用好了他們好好的把握好了,他們才能夠得出一個好的結論,如果要是一昧的向他們索取而不注重對他們的保護的話,可能就會得到一個壞的結論。這樣的話不利于我們保護生態環境,也不利于我們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理念。
所以要想真正的把握這個問題的話,還是應該融入到我們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把握好這份關系的話才能夠真正的分析清楚這個問題,如果脫離在這一點的話,可能其他方面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而且還會限制我們的整體思路。
所以如何去考慮這個問題,如何去把握和分析這個問題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應該共同努力保護我們的環境。
在上個世紀時,我國開始對北大荒進行改造,讓北大荒成為了北大倉。但現在我國正在逐漸讓北大倉退耕還荒,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北大倉為什么要退耕
在上個世紀時,我國政治穩定,醫療條件相比原來有了很大進步,使得人口出生率增高,死亡率降低,人口總數不斷上升。1953年我國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推算出當時的人口總數為5.42億。但到了1974年,我國人口總數超過了9億人。
馬爾薩斯曾經在著作《人口論》中指出,當外界環境適宜時,此時的人口數量將會以指數級上升,但人口賴以生存的能量只能以算數級增長,如果不做好相應的措施,那么總有一天能量會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到那時,或許會發生大饑荒、戰爭等方式被動削減人口數量。
我國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提出了開發北大荒的戰略。剛開始北大荒確實為我國提供了很多糧食,但是,人類過度開發自然的后果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我們知道,原來北大荒有許多小型湖泊、濕地,這些小型湖泊以及濕地相當于天然水庫,當爆發洪水時,它們會分擔河流的洪水,讓當地不至于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在尋常時候,這些湖泊水位會下降,等待下一次洪水來臨時再次把它們灌滿。
而開發北大荒之后,這些天然湖泊失去了調節洪水的作用,所以一旦當地洪水暴發,地勢較低的土地將會被完全淹沒,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這些湖泊、濕地等養育了很多動物,比如:丹頂鶴。當湖泊和濕地逐漸消失時,與此一起消失的還有當地的生物。
還有,由于人類開荒為糧,也使得當地的水土流失加重。在過去,北大荒有非常多的森林植被,這些植被能夠牢牢保護土地不被風蝕、雨淋。當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之后,農作物的固土能力下降,使得當地水土流失嚴重。據東北農業大學的周連仁介紹說,黑土區至少需要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的表層土壤,如果不再保護的話,按照當前的速度再過50年黑土層將會完全流失殆盡。根據黑龍江水利局的資料顯示,全省有大概140萬畝土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消失了。
除此之外,北大荒曾經的植被相當于“儲水罐”,據東北林業大學陳祥偉教授介紹說,每15畝成熟林地涵養的水分為3300噸。
這些植物中的水也會參與到大氣的水循環中,通過蒸發等方式將植物體內的水輸送到大氣層中,然后再形成降雨落下。而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之后,當地的植被儲存水能量下降,也使得當地空氣中的水汽減少,以至于當地降雨減少,加劇干旱的發生。
還有,北大荒的開發也使得當地生物數量減少,一些曾經在這里生存的物種已經消失不見,如:東北虎。
也就是說,由于我們的過度開發,北大荒開始對我們展開了一系列“報復”。為了保護它們,也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要對北大荒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荒。
再者,我國現代化農業的出現,使得畝產屢創新高,這也使得我們即使退耕還林還草,也能夠生產出足夠的能量滿足人們的需要。
如何退耕還林還草?
退耕還林還草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以及民眾的參與,很多人認為退耕還林還草只需要種樹種草就行了,其實并非如此。
首先,退耕還林并不是北大荒全部都退耕,而是將湖邊、河邊等土地還林還草,對不適宜耕種,土壤肥力退化,水土流失嚴重等地區進行退耕,一些土壤肥沃的地區依舊保留耕地功能。
還有,要考慮到種植樹木的類型,還有樹木的豐富度,在同一個區域內,種植的樹木密度等問題。這是因為不同種類的樹木對土地能量的需求不同,如果種植的樹木都是耗能較大的樹木,那么還會加劇當地干旱的發生。
其次,很多農民會因為經濟原因而不愿意退耕還林,此時政府要做好相應的農民安置工作,比如:補償金,發展旅游,發展特色經濟等。
再者,退耕還林是一件需要很多年后才能看到效益的投入,在退耕還林時要制定長遠的策略,不能中途而廢。
最重要的是,退耕還林還草之后,還要進行持續地保護,比如:森林防火,防偷砍樹等行為。否則也會讓人們的努力前功盡棄。
總結
從能量角度出發,北大荒雖然曾經為我國貢獻了很多糧食,但現在我們有了化肥、農藥,也有了品質較高的種子,使得畝產量翻倍,所以即使我們退耕還林一部分土地,也能夠滿足我國人口對能量的需要。
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北大荒退耕能夠明顯提升生態環境,能增加生物物種多樣性。
正是因為如此,退耕還林不僅對我國沒有害處,反而好處多多。
對于北大荒的印象,稍微年長的人自然不會陌生,人們都用“棒打豹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形容它的富饒。也曾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來顯示它的肥沃。
(北大荒墾荒)
北大荒,原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荒蕪地區。20世紀50年代之前,這里荒無人煙,林海茫茫,沼澤密布,原始的生態造就了林間野獸出沒,空中百鳥齊鳴的人間仙境景象。
由于北大荒地處我國東北,歷史上常年氣溫偏低。尤其是在寒冷而漫長的冬季里,大量的樹葉及自然倒伏的樹木堆積在地表層,歷經滄海桑田后腐爛變質,形成了一層厚厚而肥沃的黑土地。
這片面積約600萬公頃的黑土,和烏克蘭大平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并稱為世界三大黑土區,占全球黑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也占我國黑土總量的80%。
這片神奇的黑土地,具有超高的肥力,最適宜農業耕種。其有機質含量約為2.5 %—7.5 %,是普通土地的10倍。即便不施肥,這片黑土也能取得遠高于其它土地的農作物豐收。
正因為如此,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我國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國家實施了大力開發北大荒的決定。于是,這里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界精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開荒種糧運動。
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北大荒在一批批勤勞的拓荒者手中,成為我國年產70億公斤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創造出,用全國十分之一耕地,生產出全國四分之一糧食,養活了全國六分之一人口的奇跡。把天寒地凍,人跡罕至的北大荒變成了全國聞名的“北大倉”。
(開荒種糧)
但是,正是由于對北大荒的過度開墾,一些深層次的生態破壞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一、水土流失現象讓人觸目驚心。
在北大荒的開墾過程中,我國曾組織數十萬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來此地開發,累計開墾出約200萬公頃的耕地,修建農場100多個。大規模地種植了水稻、玉米、高粱等農作物。這些耕地都極大地壓縮了原有的森林、草甸、濕地等面積。讓原本平整的黑土地,變得千溝萬壑,加劇了水土的流失。
據有關部門統計,這里黑土地的地表層,每年都以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原本近1米的黑土層,現在已不足40厘米。部分土層甚至已顯現出黃土特征,少數地方出現了沙化現象,個別村莊已淹沒在風沙之中。照這樣的速度計算,再過幾十年,我們將失去整個肥沃的黑土層。
水土流失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糧食急劇減產,在20世紀末,整個北大荒和當初相比,糧食減產已近一半。
(北大荒鳥瞰圖)
二、生態問題日趨嚴重。
在北大荒的開發過程中,近一半的森林和濕地消失,大量的野生動物或失去棲息的家園,或被肆意的捕殺,導致一些珍稀動物如梅花鹿、東北虎等幾近滅絕。著名的東北野參,也難覓蹤影,一些珍貴的野生藥材也被采摘干凈。
由于北大荒濕地面積驟減,生物多樣性也日趨減少,導致生態涵養和調節功能也嚴重退化。這片曾經氣候怡人、林木參天的東北黑土區,正在變成一個生態脆弱區。惡劣氣候和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自然災害如干旱和洪澇,也對當地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北大荒就已發生了數次旱澇災害。1994年的洪災,就曾導致黑龍江5300多公頃耕地被淹沒,數十個村莊被沖毀。在1998年的大洪水中,北大荒大面積遭災,至今仍讓人心有余悸。2002年,北大荒又被肆虐的旱災席卷,導致整個松嫩平原幾乎無法播種。
由于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淤積在北大荒大大小小的支流里,致使數十座水利工程失去了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從1999年開始,國家才決定把廣袤的北大荒退耕還“荒”。全面停止對現有濕地的開發,同時對不宜耕種的,或者產量低下的200萬公頃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濕地。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為北大荒構筑一個持久的生態屏障。
經過近20年的努力,北大荒已實現了數十萬公頃土地的退耕還“荒”,建立起了約占整個農墾區面積20%的保護區,完成了人工造林數十萬公頃。
現在的“北大倉”,不但逐漸重現了當初水豐林美、動物遍地、風光迷人的北大荒美景,更是實現了年產100億公斤的糧食的能力,保住了“中華大糧倉”的地位。
北大荒從開荒到還荒,真正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當年國家組織大量人力,開墾北大荒,為何現在卻要退耕還荒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這些曾經都是北大荒生態環境的寫照,描述著北大荒有多么富饒,這片黑土地有多么肥沃。
東北“盛產”黑土地,北大荒則占據黑土地總面積的80%,50年代開墾北大荒解決了4億人的溫飽問題,墾荒至今,一千萬公頃的黑土地,已經有700多萬公頃的林地、荒地、沼澤地演變成了農田,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那么為什么我們又要讓“北大倉”還原回“北大荒”呢?為了還給子孫后代一塊富饒之地。
北大荒的黑土情緣
北大荒,指的是我國東北部邊境的三江平原,原本這里荒無人煙,林海成片是東北虎、狍子、棕熊等等鳥獸的樂土。長白山脈、小興安嶺在旁,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眾多水系交匯于此,地勢較低,形成大片濕地。
由于這里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季,加上水資源充足,植物快速生長,能迅速積累大量有機物;冬秋時節溫度驟降,有機物所蘊含的能量來不及被微生物分解就被冰雪所掩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蘊含營養與能量的黑土不斷積累,形成了30~100厘米的黑土層。
延伸閱讀:[黑土,土中之王,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冰雪融化,萬物復蘇,微生物會將被掩蓋的植物殘體轉化成腐殖質(有機質主要成分,膠體物質)。腐殖質呈黑色,含有大量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最關鍵的是腐殖質可以把土壤膠結成團粒結構,營養豐盛的團粒體粘合在植物根部,成為植物的小水庫、小肥料庫,源源不斷為植物提供能量,因此黑土對植物生長更高效。這是大自然長期積累下的饋贈,素有“一兩土地二兩油”的美稱。]
黑土只有在這樣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下才能形成,條件苛刻,因此全球黑土區僅有四塊,分布在緯度相近的烏克蘭平原(烏克蘭)、密西西比平原(美國)、我國東北平原,以及阿根廷至烏拉圭的潘帕大草原,然而如今的我國的黑土有消亡的趨勢。
寶庫也有用盡的一天
科學家發現我國的黑土層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年均流失量達到了兩億立方米,流失掉的黑土中僅氮、磷、鉀的養分就相當于幾百萬噸化肥,還是天然化肥。腐殖質含量只剩不到墾荒之前的1/3,土地板結、鹽堿現象嚴重。原本“插根筷子也發芽”的黑土地,如今很多地區即使施加大量化肥也難有過去的輝煌。流失的原因主要有:
(1)黑土目的是為了解決溫飽,所以主要種植糧食。由于品種單一,對土壤營養元素攝取極不平衡,打破了黑土層原生的營養結構,無法持續性發展,黑土大量分解。
(2)過度開墾、用多養少。
如果是黃土流逝,最多就是土壤變薄了,依然可以種植,而黑土一旦耗盡完全露出黃土母質,植物難以生存,沒有可以掩蓋能量,黑土難以再形成,最終將寸草不生,土地將逐漸荒漠化,“黑土地”也許將成為書本上的一個歷史名詞,就像赫赫有名的樓蘭古城,只剩下黃沙與殘垣斷壁。
目前,據如今的速度,黑土地或許在幾十年后就會完全消失,也就是說按我們的利用速度,從開荒以來黑土地也就能支撐100年,然后大自然每形成一厘米黑土層卻需要200年到400年時間。
退耕還荒
事已至此,我們不能評判墾荒的問題,沒有墾荒運動,少了那一口糧,或許就沒有你我的今天。同樣的事情在地球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亞馬遜雨林砍伐日益嚴重,對于亞馬遜的人民來說,更需要的是生存,地球環境對于他們來說太大了,夠不著。當你在呼吁亞馬遜雨林是地球的肺,應該保護它時,別人也會呼吁我們保護北大荒。
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其歷史背景和訴求,但過猶不及的道理,適用于一切歷史階段,應該警鐘長鳴。竭澤而漁、過度開發無異于殺雞取卵,自掘墳墓。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不斷提升,進口數量大大增加,大部分人解決了溫飽之憂,開始考慮環境的問題。“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因此我們要把“北大倉”還原成“北大荒”。不過,我們不能寒了當年北大荒墾荒前輩與他們的后代的心,因此如何幫他們走出依靠黑土生存的困境,安頓好無地可耕的農民同樣重要,大家都有飯吃,誰又愿意墾荒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