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有哪些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項
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一、生平簡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論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學(當時一年級在貴州永興)物理學系學習;得到老師束星北的啟迪,而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44年因翻車受傷停學。1945年轉學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6年受他的老師吳大猷的推薦,得國家獎學金,去美國深造,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過了研究生資格考試,開始在費米的指導下作博士論文研究。
1949年底,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完成了關于白矮星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以后在該校天文學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物理系一年任講師并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來自上海的大學生秦惠君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子李中清,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歷史教授;次子李中漢,現任密歇根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1964年任該大學費米物理學講座教授,1983年任該大學全校講座教授。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把高質量的學生變成高質量人才
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回顧20世紀科學的發展,楊振寧認為主要成就體現在3個方面:學會了控制電子的行動;發現了研究極小結構的方法;離開了地球引力實現了登月夢想。
展望21世紀,楊振寧認為中國將于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大國。“我這樣說原因有四:一、中國有數不清的絕頂聰明及可塑造性強的年輕一代,這是科技發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在重人倫和勤儉的同時,也重視教育,勢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為。三、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中已經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對近代科學的熱忱。四、中國內地、香港、臺灣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
楊振寧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幾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彈,從那時就培育和積累了一大批基礎人才。“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的。比如清華大學的生源就不比美國哈佛大學的差,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高質量的生源變成高質量的人才。”楊表示有信心隨著經濟的發展、科研條件的改善,繼本世紀的華裔科學家之后,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必將于下個世紀在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本土出生、成長,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在算起,20年足夠”。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歲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學院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
發,從那時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獲得此項殊榮的中國血統科學家。在隆重的頒獎
儀式上,他先用漢語然后用英語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他說“
得到諾貝爾獎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譽,我是在舊中國長大
的,因此想借這個機會向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強調實驗工作
的重要性。中國人有句古語:‘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這種落后的思想,對于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有很大害處
。由于這種思想,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都傾向于理論研
究而避免實驗工作。事實上,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的
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從實驗產生的。我希望由于我這
次得獎,能夠喚起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注意
實驗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縣。1936年1月出生在美國
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美國進行訪問。后來
,丁肇中曾這樣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
出世。由于這個意外,我成為美國公民。這個突來的小插曲
,卻也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個月后,隨父母回到中
國。丁觀海教授一家人回國后不久便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
·七事變”,孩提時代的丁肇中,伴隨著兵慌馬亂的歲月。
他回憶這段時日時曾說:“我在出生3個月的時候回到了中
國。由于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
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其父丁觀海先在山東大學執教,
1938年到重慶大學任工程學教授。母親丁雋英任四川教
育學院心理學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國大陸度過的。起
初就讀于重慶磁器口小學,直至抗戰勝利后,隨父母遷到天
津,勉強念完小學。1948年冬,丁觀海到臺灣省臺南工
學院教書,并舉家遷至臺灣。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進入密執安大學工學院研讀。起初學的是機械工程,后來他
發覺自己的興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學期,他選了些物理
學和數學的課程。大學第二學年,他轉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畢業于該校研究院,取得了數學和物理方
面的兩個工學學士學位。翌年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他還以
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特別獎金。不久又獲得美國
科學基金會獎。1962年,丁肇中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實驗進入到關鍵的
時刻,高能加速器中質子相撞,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他與同
事們的心。當他們將粒子質量的方位降到30—40億電子
伏這個范圍的時候,突然間一個新的粒子出現了,它以極長
的壽命分解出正負電子。丁肇中此時興奮極了。不過,嚴謹
、慎重的這位華人學者并沒有立即宣布這一發現。從8月至
10月,他們又進行了多次這樣的實驗,待取得無懈可擊的
數據時,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這一驚人的成果。科學實驗有很多趣聞。丁肇中的實驗是
在東海岸進行的,正當他已經捕捉到瞬息萬變的J粒子的時
候,在西海岸,美國物理學家希特帶領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組
也發現了這種新的粒子。的來,東海岸和西海岸發表的實驗
報告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對這種新粒子,丁肇中稱之為“
J”,希特呼之為“Ψ”。那么到底是誰首先發現這種新粒
子的呢?這是一樁難分難解的懸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時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將,他們所發現的新粒子被
稱之為J/Ψ粒子。
[李遠哲] 1936年出生于臺灣新竹縣,196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土學位后,先后在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和哈佛大學任博士后。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升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化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和李遠哲合作從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稱贊他為“驚人的實驗天才”。后來李遠哲發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的思想,創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裝置。用此裝置來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所得到的信息和反應過程的細節遠遠走在反應軌跡的理論計算前面。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裝置。李遠哲被譽為“分子束化學真正的實現者”。到1986年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遠哲發表的各種論文有180多篇。李遠哲還在反應動態學、光化學、光譜學、分子間與分子內能量傳遞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86年李遠哲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86年美國化學會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他是獲獎中最年輕也是近十年來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學家之一,也是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位華裔化學家。李遠哲是中國人,他在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貢獻,他幫助臺灣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產物譜儀。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分子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給予了很多指導。
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天,朱棣文說,他騎著自行車,朝著目標往山路上攀爬,達到了目的地。這種攀登高峰的踏實感受,也只有在努力過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聲響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頂尖學者以及貴賓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華裔朱棣文正站在學術最高殿堂之上。此時此刻,盡管歐洲正飄飛著圣誕季節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卻是無比的熾熱。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榮耀,腦子里閃過的是許許多多在實驗事里度過的日子——看著實驗結果成功失敗,起起落落……而今,他終于精精確確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術,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從而擁有了學士界最閃亮的光環,永遠在世界物理學的史冊上留名。
朱棣文,這位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裔教授,學生喊他Steven。平日里習慣穿著淡色長袖襯衫,袖子整齊地卷得高過手肘,顯得很是清爽自然。自從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個劃破寧靜夜空的、來自斯得哥爾摩的電話傳來喜訊,他和他的家人便開始不得清靜。從那時起,他就被媒體包圍著。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仍是一身簡單的休閑服裝,在電視、報紙、雜志上出現。他還是一樣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國江蘇太倉。1948年2月生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畢業于羅徹斯特大學數學及物理雙學士,1976年獲柏克萊加大學物理學博士,并在學校從事兩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電磁現象研究員,五年后,升為電子學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擔任系主任。
1993年,他與另一名研究學者共得國際大獎沙烏地阿拉伯“國際科學獎”,兩人合得獎金約十萬美金。
同年又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第130屆院士。1996年,榮獲古根漢研究獎,并獲美國物理學會學術獎。這次諾貝爾物理獎,朱棣文是與馬里蘭州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科學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國科學家柯恩但諾吉一同分享這分殊榮。三人同時共分諾貝爾獎金約100萬美金。
朱棱文是繼1957年的楊振寧、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遠哲之后,第五位獲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在他之后,還有一位華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六位華裔獲獎人中,除李遠哲為諾貝爾化學獎外,其余皆是物理獎。
朱棣文的獲獎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當時他還是貝爾實驗室的一員。在低溫物理的研究領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這個物理學名詞它讓朱棣文“甜在心中,愛不擇手”。原來“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的效果。朱棣文他們所進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卻原子后,能夠進行精確測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溫中非常活潑,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亂跳,若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冷卻至幾近絕對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時活動得非常緩慢,再利用光與原子交互作用的時間拉長了,便可用來精確測量物理量。
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應用。事實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測量”,這樣的解析早已令學術界和科技業界感到驚喜樂觀。利用原子在超低溫狀態時,科學家可進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運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這項應用將使得石油開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對這項研究非常有興趣。相同的應用還可能發現環宙間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應用則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術,可以解讀DNA。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也是當代科學家,1949年自大陸來美,現在已有八十高齡。朱汝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當年曾在同一大學念經濟系的朱李靜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屬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檔”。朱父于1964年當選第五屆院士,朱棣文則在父親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顧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薦下,于1994年以高票獲選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國圣路易、維吉尼亞、紐澤西等多個大學任教授,還擔任過美歐地區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個企業公司的顧問。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哈佛醫學院畢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弟弟朱欽文是哈佛法學博士,現為洛杉礬執業律師。這個家庭,真的稱得上是一個“博士之家”。
作為一名成熟的科學家,朱棣文有著自己的人生皙學。他常說:“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熱情。” 雖然朱父和三個杰出的兒子都是頂尖科學人才,其實,當年朱父不太贊同朱棣文念物理,因為“這一行要出頭太難了”。從小就愛畫畫的朱棣文,父親覺得或許建筑對于他是個不錯的出路。然而,身上滿是物理細胞的朱棣文把繪畫的天分用在繪制物理結構圖上了。好在父親后來并沒有太刻意地阻攔他;而他,也終于以自己的努力,沖破了這條被視為崎嶇的路。
在學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著濃厚的科學家氣質,而且饒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興地發表學術演說,深度中還能穿插趣味。無論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學上,他都有一套“以退為進”的哲學。他對自己、對學生并不會定下過高的要求,他覺得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才會激起更旺盛的動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愛運動,每周五固定騎自行車到校園,并趁著實驗空檔“溜車”。在他,運動帶來的爆發力正如同物理實驗中擊出的美麗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與人生之“美”的結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業業,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獲得全球的認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卻答:視自己為一名科學家,最大的希望是無論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實驗室中的成果,能夠對人類產生貢獻,與人類的生活真正的結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后加以相當于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一年之后,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于研制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后到美國繼 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后到貝爾實驗室工作,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崔琦正是在這里和施默特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1982年),兩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長女愛琳曾在武漢留學。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楊振寧李政道
丁肇中
朱隸文
崔琦
以上獲獎時全部不是中國國籍
臺灣好象還有一個得文學獎的
美籍華人 楊振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崔 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遠哲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共7人
李政道
丁肇中
楊振寧
李政道
丁肇中
楊振寧
有哪些華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賽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譯珀爾·巴克,美國作家、人權和女權活動家。 [1] 出生4個月后即被身為傳教士的雙親帶到中國,在鎮江度過了童年、少年,進入到青年時代,前后長達18年之久。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哪些華人得過諾貝爾獎?
崔琦,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人,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2] ,美籍華人科學家
至今為止共六人:
楊振寧、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
李遠哲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
崔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
下付簡歷:簡歷一覽
楊振寧生于1922年,父親留學美國,后長期任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楊振寧1942年大學畢業于西南聯大,跟吳大猷做過畢業論文,再在清華跟王竹溪做過研究生后于1944年獲碩士。46至4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跟有“氫彈之父”之稱的特勒(EdwardTeller)獲博士,后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時做的研究得1957年物理獎。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一商人家庭,1943年中學畢業于江西贛州,入浙江大學后并入西南聯大。46年赴芝加哥大學念博士學位,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有短期工作,1953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開始做助理教授,56年29歲時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正教授,57年李政道31歲獲獎時是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獲獎者。
丁肇中生于1936年,父母都是中國的教授,后在臺灣念書,1956赴美,在密執安大學讀完大學和研究生,62年獲博士。以后歐美來回多次,再在麻省理工學院呆下。
李遠哲也是1936年生,不過是在臺灣新竹。55至59年念臺灣大學,59年在臺灣的清華大學做碩士論文,62至65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念博士,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后,1968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助理教授,73年成為正教授,74年后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學。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57年畢業于香港培正中學,以后留學美國,1967年于芝加哥大學獲博士,此后先到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朱棣文,1948年出生。他的父親也是中國留學出來的物理學家,當時在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市任教,朱棣文因此出生在圣路易斯市。他在羅砌斯特大學畢業后,1976年從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博士,以后在貝爾實驗室工作過,1990年起為斯坦福大學物理學的教授,他的哥哥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七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法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生平簡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論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學(當時一年級在貴州永興)物理學系學習;得到老師束星北的啟迪,而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44年因翻車受傷停學。1945年轉學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6年受他的老師吳大猷的推薦,得國家獎學金,去美國深造,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過了研究生資格考試,開始在費米的指導下作博士論文研究。
1949年底,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完成了關于白矮星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以后在該校天文學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物理系一年任講師并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來自上海的大學生秦惠君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子李中清,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歷史教授;次子李中漢,現任密歇根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1964年任該大學費米物理學講座教授,1983年任該大學全校講座教授。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把高質量的學生變成高質量人才
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回顧20世紀科學的發展,楊振寧認為主要成就體現在3個方面:學會了控制電子的行動;發現了研究極小結構的方法;離開了地球引力實現了登月夢想。
展望21世紀,楊振寧認為中國將于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大國。“我這樣說原因有四:一、中國有數不清的絕頂聰明及可塑造性強的年輕一代,這是科技發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在重人倫和勤儉的同時,也重視教育,勢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為。三、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中已經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對近代科學的熱忱。四、中國內地、香港、臺灣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
楊振寧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幾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彈,從那時就培育和積累了一大批基礎人才。“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的。比如清華大學的生源就不比美國哈佛大學的差,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高質量的生源變成高質量的人才。”楊表示有信心隨著經濟的發展、科研條件的改善,繼本世紀的華裔科學家之后,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必將于下個世紀在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本土出生、成長,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在算起,20年足夠”。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歲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學院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
發,從那時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獲得此項殊榮的中國血統科學家。在隆重的頒獎
儀式上,他先用漢語然后用英語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他說“
得到諾貝爾獎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譽,我是在舊中國長大
的,因此想借這個機會向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強調實驗工作
的重要性。中國人有句古語:‘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這種落后的思想,對于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有很大害處
。由于這種思想,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都傾向于理論研
究而避免實驗工作。事實上,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的
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從實驗產生的。我希望由于我這
次得獎,能夠喚起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注意
實驗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縣。1936年1月出生在美國
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美國進行訪問。后來
,丁肇中曾這樣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
出世。由于這個意外,我成為美國公民。這個突來的小插曲
,卻也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個月后,隨父母回到中
國。丁觀海教授一家人回國后不久便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
·七事變”,孩提時代的丁肇中,伴隨著兵慌馬亂的歲月。
他回憶這段時日時曾說:“我在出生3個月的時候回到了中
國。由于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
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其父丁觀海先在山東大學執教,
1938年到重慶大學任工程學教授。母親丁雋英任四川教
育學院心理學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國大陸度過的。起
初就讀于重慶磁器口小學,直至抗戰勝利后,隨父母遷到天
津,勉強念完小學。1948年冬,丁觀海到臺灣省臺南工
學院教書,并舉家遷至臺灣。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進入密執安大學工學院研讀。起初學的是機械工程,后來他
發覺自己的興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學期,他選了些物理
學和數學的課程。大學第二學年,他轉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畢業于該校研究院,取得了數學和物理方
面的兩個工學學士學位。翌年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他還以
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特別獎金。不久又獲得美國
科學基金會獎。1962年,丁肇中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實驗進入到關鍵的
時刻,高能加速器中質子相撞,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他與同
事們的心。當他們將粒子質量的方位降到30—40億電子
伏這個范圍的時候,突然間一個新的粒子出現了,它以極長
的壽命分解出正負電子。丁肇中此時興奮極了。不過,嚴謹
、慎重的這位華人學者并沒有立即宣布這一發現。從8月至
10月,他們又進行了多次這樣的實驗,待取得無懈可擊的
數據時,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這一驚人的成果。科學實驗有很多趣聞。丁肇中的實驗是
在東海岸進行的,正當他已經捕捉到瞬息萬變的J粒子的時
候,在西海岸,美國物理學家希特帶領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組
也發現了這種新的粒子。的來,東海岸和西海岸發表的實驗
報告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對這種新粒子,丁肇中稱之為“
J”,希特呼之為“Ψ”。那么到底是誰首先發現這種新粒
子的呢?這是一樁難分難解的懸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時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將,他們所發現的新粒子被
稱之為J/Ψ粒子。
[李遠哲] 1936年出生于臺灣新竹縣,196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土學位后,先后在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和哈佛大學任博士后。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升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化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和李遠哲合作從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稱贊他為“驚人的實驗天才”。后來李遠哲發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的思想,創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裝置。用此裝置來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所得到的信息和反應過程的細節遠遠走在反應軌跡的理論計算前面。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裝置。李遠哲被譽為“分子束化學真正的實現者”。到1986年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遠哲發表的各種論文有180多篇。李遠哲還在反應動態學、光化學、光譜學、分子間與分子內能量傳遞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86年李遠哲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86年美國化學會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他是獲獎中最年輕也是近十年來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學家之一,也是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位華裔化學家。李遠哲是中國人,他在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貢獻,他幫助臺灣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產物譜儀。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分子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給予了很多指導。
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天,朱棣文說,他騎著自行車,朝著目標往山路上攀爬,達到了目的地。這種攀登高峰的踏實感受,也只有在努力過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聲響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頂尖學者以及貴賓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華裔朱棣文正站在學術最高殿堂之上。此時此刻,盡管歐洲正飄飛著圣誕季節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卻是無比的熾熱。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榮耀,腦子里閃過的是許許多多在實驗事里度過的日子——看著實驗結果成功失敗,起起落落……而今,他終于精精確確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術,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從而擁有了學士界最閃亮的光環,永遠在世界物理學的史冊上留名。
朱棣文,這位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裔教授,學生喊他Steven。平日里習慣穿著淡色長袖襯衫,袖子整齊地卷得高過手肘,顯得很是清爽自然。自從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個劃破寧靜夜空的、來自斯得哥爾摩的電話傳來喜訊,他和他的家人便開始不得清靜。從那時起,他就被媒體包圍著。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仍是一身簡單的休閑服裝,在電視、報紙、雜志上出現。他還是一樣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國江蘇太倉。1948年2月生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畢業于羅徹斯特大學數學及物理雙學士,1976年獲柏克萊加大學物理學博士,并在學校從事兩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電磁現象研究員,五年后,升為電子學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擔任系主任。
1993年,他與另一名研究學者共得國際大獎沙烏地阿拉伯“國際科學獎”,兩人合得獎金約十萬美金。
同年又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第130屆院士。1996年,榮獲古根漢研究獎,并獲美國物理學會學術獎。這次諾貝爾物理獎,朱棣文是與馬里蘭州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科學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國科學家柯恩但諾吉一同分享這分殊榮。三人同時共分諾貝爾獎金約100萬美金。
朱棱文是繼1957年的楊振寧、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遠哲之后,第五位獲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在他之后,還有一位華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六位華裔獲獎人中,除李遠哲為諾貝爾化學獎外,其余皆是物理獎。
朱棣文的獲獎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當時他還是貝爾實驗室的一員。在低溫物理的研究領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這個物理學名詞它讓朱棣文“甜在心中,愛不擇手”。原來“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的效果。朱棣文他們所進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卻原子后,能夠進行精確測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溫中非常活潑,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亂跳,若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冷卻至幾近絕對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時活動得非常緩慢,再利用光與原子交互作用的時間拉長了,便可用來精確測量物理量。
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應用。事實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測量”,這樣的解析早已令學術界和科技業界感到驚喜樂觀。利用原子在超低溫狀態時,科學家可進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運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這項應用將使得石油開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對這項研究非常有興趣。相同的應用還可能發現環宙間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應用則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術,可以解讀DNA。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也是當代科學家,1949年自大陸來美,現在已有八十高齡。朱汝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當年曾在同一大學念經濟系的朱李靜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屬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檔”。朱父于1964年當選第五屆院士,朱棣文則在父親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顧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薦下,于1994年以高票獲選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國圣路易、維吉尼亞、紐澤西等多個大學任教授,還擔任過美歐地區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個企業公司的顧問。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哈佛醫學院畢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弟弟朱欽文是哈佛法學博士,現為洛杉礬執業律師。這個家庭,真的稱得上是一個“博士之家”。
作為一名成熟的科學家,朱棣文有著自己的人生皙學。他常說:“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熱情。” 雖然朱父和三個杰出的兒子都是頂尖科學人才,其實,當年朱父不太贊同朱棣文念物理,因為“這一行要出頭太難了”。從小就愛畫畫的朱棣文,父親覺得或許建筑對于他是個不錯的出路。然而,身上滿是物理細胞的朱棣文把繪畫的天分用在繪制物理結構圖上了。好在父親后來并沒有太刻意地阻攔他;而他,也終于以自己的努力,沖破了這條被視為崎嶇的路。
在學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著濃厚的科學家氣質,而且饒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興地發表學術演說,深度中還能穿插趣味。無論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學上,他都有一套“以退為進”的哲學。他對自己、對學生并不會定下過高的要求,他覺得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才會激起更旺盛的動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愛運動,每周五固定騎自行車到校園,并趁著實驗空檔“溜車”。在他,運動帶來的爆發力正如同物理實驗中擊出的美麗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與人生之“美”的結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業業,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獲得全球的認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卻答:視自己為一名科學家,最大的希望是無論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實驗室中的成果,能夠對人類產生貢獻,與人類的生活真正的結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后加以相當于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一年之后,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于研制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后到美國繼 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后到貝爾實驗室工作,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崔琦正是在這里和施默特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1982年),兩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長女愛琳曾在武漢留學。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參考資料:http://www.lczxx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0&ID=830
樓上的少一個
美籍華人 楊振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崔 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遠哲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法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沒有中國國籍的拿到
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幾個?
主要的著作或貢獻有那些?謝謝。截止到2018年總共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錢永健、高錕、莫言和屠呦呦。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華人,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
2、楊振寧: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華人,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理論,并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6年出生于美國,1949年丁肇中進入臺灣建國中學,接受嚴格的教育,他的數學、物理和歷史學習成績優秀。 1956年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在物理系和數學系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4、李遠哲:1936年生于臺灣,美籍華人,1986年諾貝爾獲化學獎。
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5、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諾貝爾獲物理學獎。
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里州圣路易斯,他先后就讀于羅切斯特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專業學位。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98年6月,朱棣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6、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諾貝爾獲物理學獎。
崔琦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后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2000年6月,崔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
7、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法國籍華人,2000年諾貝爾獲文學獎。
高行健因“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而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并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作家。
8、錢永健:1952年出生于紐約,美國華裔化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1961年在臺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和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等。
9、高錕:1933年生于中國上海,英國華裔科學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出生于中國上海,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與其他兩人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0、莫言,中國國籍,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1、屠呦呦,中國國籍,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80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參考資料:鳳凰網-先后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都有哪些?
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錢永健、高錕、莫言和屠呦呦。
1、丁肇中
丁肇中在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獲獎理由是發現了一種新的次原子粒子,并把這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1936年,丁肇中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而丁肇中也因此意外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不過,在出生后兩個月,丁肇中就隨父母回到中國。
2、朱棣文
1997年,時年49歲的朱棣文因“發展了用激光(鐳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8年12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長。他在2009年1月21日宣誓就任,成為繼前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后,第二位出任美國內閣首長的華人,更是首位擔任美國內閣首長的諾貝爾獎得主。2013年2月1日,朱棣文宣布辭任能源部長職務。
3、高錕
高錕,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國上海,擁有英國、美國國籍并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做出突破性成就,獲頒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寧波。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2、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3、高錕:
高錕,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國上海,擁有英國、美國國籍并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做出突破性成就,獲頒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4、錢永健: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5、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出生于中國江西贛州。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并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作家。
6、崔琦: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于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1998年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7、朱棣文: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8、李遠哲:
李遠哲,1936年11月29日出生于臺灣省新竹市。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9、丁肇中: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
楊振寧
10、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
11、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國上海。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2、賽珍珠:
賽珍珠,1892年6月26日在弗吉尼亞州西部,4個月后,隨傳教士父母來到中國。先后在鎮江、宿州、南京、廬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鎮江生活了18年,她在鎮江經歷了她人生的早期歲月,因此她稱鎮江是她的“中國故鄉”。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也是唯一一個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8位華人科學家獲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和高錕。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不守恒理論”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與日本人下村修以及美國人馬丁•沙爾菲因綠色熒光蛋白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09年,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兩位美國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獲獎,是因為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但是在國內卻總是與諾貝爾獎無緣。
獲得諾貝爾獎的11位華人,中國本土只有兩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