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如何評價《保衛現代生活》系列三篇文章

首頁 > 移民2022-03-09 09:54:29

如何評價豐子愷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非常偉大的文人,比如魯迅,比如曹禺,比如老舍。他們在中國最艱難困苦的一段歲月里,用手中的筆寫出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他們有著非常不屈的精神。那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同樣有著不平凡命運的一位先生——豐子愷。

我第一次聽到豐子愷先生的大名的時候已經是我上初中的時候了,當年學的那篇文章叫做《竹影》,那天上語文課時,我把這篇文章通篇閱讀了一遍,當我放下書本時,還是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這篇文章描寫的景色實在太美了,仿佛身臨其境,還有先生刻畫的童年趣事也非常有趣,當時就覺得整個人仿佛都置身于竹林仙境,讓我想起了兒時在夏天的庭院里乘涼,和好友一起歡快的玩耍,不用管時間,玩累了回到家就有媽媽切好的西瓜吃,這種生活太美好了。這篇課文也為我當時枯燥的學習生活平添了一絲樂趣。

今天想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想再和大家“安利”一下我們的豐子愷先生,豐子愷先生已經出版的散文集有《緣緣堂隨筆》《藝術趣味》等,先生寫的文字平實不浮夸,讀起來非常享受。而且先生不僅“寫文”寫的很好,他在繪畫,書法和音樂這方面也毫不遜色,是一個非常有藝術細胞的文學家,他已經出版的漫畫集非常多,比如《豐子愷漫畫》《子愷畫集》等等。豐子愷先生也非常喜歡書法,他從日常生活中去理解書法,寫出來的字也非常具有個人風格。

我從豐子愷先生的文字中總能找到內心深處的共鳴與開心,雖然豐子愷先生已經于1975年逝世了,但是他留下來了非常棒的作品,而且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位文學家。

豐子愷先生,在我國聞名。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近代藝術史中若干奇葩中極為可愛的一朵(此處為褒義)。豐老原是畫家,而且是學西畫的,師從于李叔同先生。如果沒有什么意外,作為留日派,豐老原本應該和李叔同先生一道,開創印象派中國分部。然而并沒有,抗戰讓中國大亂,豐老只好背井離鄉,逃亡大后方。

豐老作為一名愛國主義文藝青年,大后方國民團結,抗日氛圍積極,豐老便發出藝術救國之號召,用抗日宣傳畫的形式發揮他的作用。由于后方物資緊缺,而且隨時都在移動中,沒有固定居所,油畫這種需要長時間耗而且畫材昂貴的形式是不可能的了,故而豐老使用毛筆畫漫畫,材料易取,便于登報,于是發展出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風格。

豐老的藝術,是很質樸的,極具功能性的藝術,用那句古話說就是"成教化,助人倫",他的藝術高峰便是和李叔同先生合著的護生畫集,李叔同題詞,豐子愷作畫,創作了很長時間,里面都是教導人愛護生靈的小畫,很是可愛,現在版本很多,也不貴,人人都可以入。子愷先生是個暖男,不喜歡打打殺殺,故而他還提出過護生和抗戰不矛盾的說法,他還編寫抗日歌曲,激發抗日熱情。
豐子愷是這樣一位平民藝術家、教育家,不故弄玄虛、不佶屈聱牙,他的自然平易有如春風化雨,引領普通讀者叩響藝術的門扉。
這種淺顯看似簡單,實則建立在嚴謹求實的基礎之上。
豐子愷是一個絕對的思想家,殊為難得的是他還不像大多數思想家那么枯燥,看他的畫甚至會讓你變成一個好玩的人;而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則說,豐子愷是最中國的中國人。
雖然豐子愷的筆墨意趣是東方的,但它的人物造型、遠近透視則是西方的。這種曾經被詬病為“不中不西”的風格,和豐子愷的經歷有關系。他從小受過正規傳統書畫教育。十二三歲就畫完了《芥子園畫譜》,后來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跟隨李叔同學了五年的西洋畫和書法、素描。書法始學歐陽詢、轉北魏諸體,法度謹嚴,筆力剛勁,后來又摻入了章草書風,自成面貌。再后來,他去日本游學,又發現了日本漫畫家竹久夢二的畫集,被這種“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的寥寥數筆勾勒而成的小畫深深打動。于是開始在效仿當中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逐漸形成了這種既脫胎于先輩遺風,又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語言。
豐子愷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浩然說,其實豐子愷的這種畫風,在當時已然影響很大,許多人爭相效仿,但直至今日,后來者都幾乎難望其項背。評論家陳傳席也說,他曾經認為,豐子愷的畫品雖然很高,但畢竟簡單,專業的畫家學了很久,再稍加變化,應該會要強于豐子愷才對。可后來偶然在某位藏家家中看了某位大家的效仿之作。“某畫家的畫本來在我心目中很高,但在豐子愷畫前卻顯得十分糟糕。很顯然,豐子愷畫中的清氣、逸氣更顯突出。”陳傳席由此得出結論:“形可學而得,氣不可學而得。豐子愷畫中的清氣、逸氣是最難學的。”

關于愛國的征文2000字

關于愛國的征文2000字
從漆黑的窗外,我看到了一片明亮的大地。
  堅如磐石的祖國大地。
  我們愛你,中國!
  這片土地,浸透了鮮血,更布滿了滄桑。這片土地上,進行過英勇的犧牲,只為在人們的心中復活。在最最危難的時刻,抬起頭,迎接未來。就算經歷了再大的風雨,當那道耀眼的彩虹穿過濃霧嵌到了希望之上,就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們愛你,中國!
  有一首歌叫愛我中華,有一個詞叫巨龍騰飛,有一首詩叫“鑄華夏魂魄”!祖國啊,當你的輪船被人擊沉,我們聽到了你的傾訴;祖國啊,當八國聯軍入侵了你的心,我們感到了你的悲憤;祖國啊,當別人掠走了你的七子,我們看到了你在哭泣;祖國!當別人萬般無賴的欺壓你時,我的耳朵里,出現了你的吶喊!你傾盡所有,帶領人民,在屬于你的陽光下給予了侵略者一個沉重的打擊!鄧小平收復了香港,萬民愛戴,舉國同慶。鄭成功收復了臺灣,臺灣的血脈里流淌著鄭氏的英魂!祖國啊,鮮血再也不會灑到你的十字架上,冰冷的刺刀在也不會捅進你的心腹。讓我們,化作春雨,洗刷掉里程碑上未干的血跡;也請讓我們化作精衛,將心中的波浪平息。
  我們愛你,中國!
  無數架飛機飛向深邃的藍天,無數艘輪船投入蔚藍的大海。這片蒼穹的藍天,屬于你!這片廣闊的大海,屬于你!你像一直抬頭挺胸的雄雞,傲立在世界的東方!而你那閃耀的雞冠,寄予了人們希望與未來。你,也像一條卑微的蛇,盡管卑微,卻經常仰望太陽。有朝一日,你成為一條奔騰的巨龍,穿行在這絢麗多彩的世界,認識了世界的一切。帶領你的子孫,飛向曾經造福于你的太陽!如同我們研發出來的“神州”飛船,在萬人的呼喊之中,噴射火焰,如獲重釋,穿越時空,昂首蒼穹!我們,被你顫抖!世界,為你顫抖!
  在數不勝數的友好禮儀的建交下,又在無數次象征著和平的握手下,你蒸蒸日上,終將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的強者!而你,又是如此的美麗:“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聆聽著九寨溝里翠竹中的露水滴入清泉的悅耳聲音,觀賞著廬山瀑布從九天之上傾瀉到谷底的驚人奇景。你不僅美麗,你孕育出來的民間藝術又是如此的精妙絕倫!看,這里的昆曲細膩至極,委婉動聽,剛獲得了“百戲之祖”的稱號,那里的安塞腰鼓豪放激情,驚心動魄,早已被稱為“天下第一鼓”。祖國啊,你的文化遺產又是如此眾多,富麗堂皇的故宮,規模宏大的兵馬俑,舉世文明的萬里長城,頂天立地的東方明珠……在東方明珠之上,灑滿了五十六顆閃耀的群星!
  我們愛你,中國!
  不同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從明亮的窗外,我看到了迷人的世界。
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我們的身上都涌動著中華千年的血脈,所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去愛我們的國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人類漫長的歲月進程中,曾經,我們的古人就是以這種自強不息、團結進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之上。甚至至今,因為我們古人創造出來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矚目的聚焦點。為什么我們的古人這么偉大呢?經過很多學者研究后,總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結論——樸素的民族主義精神,簡單點來說就是——愛國精神。
愛國首先要了解民族的歷史——文化是民族群體意識的載體,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礎。“愛國?”誰不會呢,那難道只有口頭上說的那么簡單嗎?你實踐過嗎?你了解多少我們中國的歷史呢?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這樣問問自己,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自以為是的“愛國人士”了,那么我們的中華民族也就一定會更加富強了!理所當然吶,我們每一個愛國者都應該認真學習祖國的歷史,深入了解祖國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發自內心的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詹天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鴻畫的馬算是我們國畫中的一個巔峰,可是在他留學的時候,他受到過不少外國人的排擠,他們常常鄙夷他,辱罵他是“東亞病夫”、“軟弱的中國人”。面對這么大的屈辱,徐悲鴻并沒有沖動地去和他們爭議,而是將一腔愛國之情化為了滿忱的動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用實力證明了中國人的風采。因此,世人評論徐悲鴻的馬中蘊含著中國人的傲骨。所以往往,愛國就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把個人的發展同國家的發展和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關注自己的命運、心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愛國就是要愛我們的骨肉同胞。在我們過著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遺忘了曾經我們那浴血奮斗的八年戰爭呢?你還記得一個熟悉的名字——劉胡蘭嗎?她只有13歲啊,但是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她并沒有屈服,她是這樣對敵人說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對,就是因為她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所以她才沒有出賣自己的戰友。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今天是不會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們,我們應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我們的民族精神傳承不息!
本篇議論文以愛國為主題,簡明扼要的闡述了什么是愛國以及如何愛國,論據豐富,語言流暢富有說服力,層次分明且銜接自如,過渡流暢。但文章中引用的“天行健……厚德載物”一句,出自《周易·乾》,意為君子要懂得順應天道,懂得承載包容。用于本文引出愛國精神似乎略有牽強,希望作者酌情更正。
3384位粉絲
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我們的身上都涌動著中華千年的血脈,所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去愛我們的國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人類漫長的歲月進程中,曾經,我們的古人就是以這種自強不息、團結進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之上。甚至至今,因為我們古人創造出來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矚目的聚焦點。為什么我們的古人這么偉大呢?經過很多學者研究后,總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結論——樸素的民族主義精神,簡單點來說就是——愛國精神。
愛國首先要了解民族的歷史——文化是民族群體意識的載體,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礎。“愛國?”誰不會呢,那難道只有口頭上說的那么簡單嗎?你實踐過嗎?你了解多少我們中國的歷史呢?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這樣問問自己,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自以為是的“愛國人士”了,那么我們的中華民族也就一定會更加富強了!理所當然吶,我們每一個愛國者都應該認真學習祖國的歷史,深入了解祖國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發自內心的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詹天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鴻畫的馬算是我們國畫中的一個巔峰,可是在他留學的時候,他受到過不少外國人的排擠,他們常常鄙夷他,辱罵他是“東亞病夫”、“軟弱的中國人”。面對這么大的屈辱,徐悲鴻并沒有沖動地去和他們爭議,而是將一腔愛國之情化為了滿忱的動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用實力證明了中國人的風采。因此,世人評論徐悲鴻的馬中蘊含著中國人的傲骨。所以往往,愛國就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把個人的發展同國家的發展和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關注自己的命運、心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愛國就是要愛我們的骨肉同胞。在我們過著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遺忘了曾經我們那浴血奮斗的八年戰爭呢?你還記得一個熟悉的名字——劉胡蘭嗎?她只有13歲啊,但是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她并沒有屈服,她是這樣對敵人說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對,就是因為她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所以她才沒有出賣自己的戰友。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今天是不會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祖國,我為你驕傲
母親,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那么神圣,那么親切。我知道祖國是我們的偉大母親,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歡樂和幸福都與祖國母親的安危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我感到身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中是多么的驕傲。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課堂上和書本上越來越多地了解到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她有著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土,有著有口皆碑的中華文化,有著飲譽海外的“四大發明”,有綿延萬里的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壯麗的北京故宮,無與倫比的蘇州園林,還有豐富的寶藏和秀麗的風光……五千年的歷史,像一首古老的詩篇,也像一幅長長的畫卷,展現著祖國母親飽經滄桑的臉和那堅強不屈的身軀。 為了祖國的光明和富強,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使祖國掙脫鐵鏈,獲得新生;又有多少愛國志士,與祖國同甘苦共命運。“國家興亡,匹夫有則”曾是先輩們的豪言壯語,面對破碎的河山,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前赴后繼,為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每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升起,耳聽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時,總會感到熱血沸騰,有股發自內心的呼喊:祖國,我為你驕傲。
五十多年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這短短的五十多年里,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真可謂一日千里。如今,改革開放為祖國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偉大的祖國以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由于祖國的強大,香港和澳門才回到祖國的懷抱;由于祖國強大,全世界水電工程規模最大的長江三峽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國的強大,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得以在北京舉行;由于祖國強大,中國奧運健兒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奧運會金牌列世界第二;由于祖國強大,“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得以成功發射,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送航天員進入太空的國家,神舟六號成功發射和勝利返回,更是顯示了祖國科技的進步,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這一系列的成功,不正證明了今天祖國的強大和繁榮嗎?祖國,我真為你感到無比驕傲。
早晨,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大地,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朝陽一同升起,飄揚的國旗就像母親微笑著張開雙臂。此刻,我就像依偎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心中感到無比的驕傲和幸福。
今天,我們應該有“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習的宏偉抱負,應該有為祖國富強而獻身的遠大志向,讓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建設我們的祖國吧。我要深情地說一聲:祖國,我為你驕傲!
熱愛祖國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們的祖國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們為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敵人做殊死的斗爭,因為他們,我們的付出和犧牲,我們的祖國才得以富強。因此,我們要時常對自己說:“我是中國人,我為此而感到驕傲!” 人類的精神世界好比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山,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就是做一個攀登者去攀登這座高山,因為山的頂峰有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就是在長期的奮斗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團結一致,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要時刻牢記。 我們要從小樹立起愛國精神。毛澤東主席主張學習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他曾經說過,有的人學習看起來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卻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穿衣吃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為了謀取個人的功名利祿,這是很沒有出息的人,我們應該時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而發奮學習,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做貢獻。 愛國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在升國旗時,少先隊員要行隊禮,不是少先隊員的同學要行注目禮。平時日常生活中要愛護紅領巾,應該為自己是少先隊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在學校里要戴紅領巾,上體育課時可以吧紅領巾摘下來,疊好放進書包。回到家里要把紅領巾放在床頭,以便第二天起來時佩帶。紅領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凈整潔。雖然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小事,但是卻充分的體現出了自己的愛國意識。 愛國其次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要立志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把祖國建設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國家,進而推進到共產黨注意的理想境地。因此,我們要珍惜和抓緊童年的每一秒,抓緊鍛煉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為祖國建設振興中華做準備。 我們還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要具有創造意識,效率意識,進取精神,科學精神,民主法制觀念,勞動觀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到那時,我們將真正成為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昂首向上的精神狀態,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一代新人。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教育我們要如何愛國,如何為祖國做貢獻,為人民造福,讓我們一起向著“心系祖國,健康成長”的目標前進吧!

以《科海泛舟》為題寫一篇作文

600字到800字
外星人入侵地球

5004年的一天,在地球人的一個太空站,兩個地球警衛正在值班,突然警報系統響了起來:“發現不明飛行物!發現不明飛行物!……”同時,兩個警衛從監控儀上發現了一個小點。緊接著,通話器發出一陣古怪的聲音:“哈哈!我們是天下無敵的比拉星人,我們要占領地球!如果主動投降,你們還可以繼續生活下去。否則,就摧毀地球!”二人立刻向地球防衛軍司令部發出信號。地球防衛系統全面啟動,同時向全球發出警報:“發現外星不明飛行物,并聲稱要霸占地球。我們決不投降!全球人民行動起來,保衛家園,各系統做好應戰準備。”
兩天后,幾百萬個比拉星人架著古怪飛碟及太空船悄然降臨。他們首先派出一個隱形機器人,闖進太空站,殺死了兩名值班警衛。幸好其中一位在臨死前向地球發出了信號。地球防衛司令部馬上派出精銳部隊,啟動所有導彈、火箭發射臺。可地球人的導彈怎么也打不著外星人的太空船和飛碟,即使是電視頭導彈。因為外星人已經研制出了100倍光速移動器,而我們的仍在研制中。情況非常緊急,眼看軍隊快阻擋不住了。這時,核武器研究院的博士們帶來了500光速炸彈。可這種炸彈只有100枚,遠遠比不上敵參數量,但戰士們的士氣很旺:“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我們一定要戰斗到底,決不投降!”在這危急時刻,傳來一個震奮人心的消息:1000倍光速移動器與定身炸彈研制成功了!頓時化險為夷,地球人勢如破竹,一會兒就摧毀了敵人的所有飛碟和太空船。太家歡呼起來!
突然,飛碟殘片里掉下幾塊大石頭,里面爆出一個個身長10米,寬500米的大怪物,頭部巨大,底部有許多線。我們把全世界的核彈全用上了,都無法摧毀它。地球人有些束手無策了。這時,一群長10米,外形酷似地球人的外星斗土從天而降,和入侵者拚殺起來,威力無比。不一會兒,入侵者就落荒而逃了。地球人感激不盡,外星圣斗士說:“不用謝!我們希望全人類都能和平共處。”
“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地球人終于勝利了!”大家歡呼著。地球,這個美麗可愛的星球,終于恢復了和平。
。。。。我不知道算不算

一條沙丁魚的獨白(科學小品)
各位,我叫沙丁魚,就是大家吃的沙丁魚罐頭里細細的、扁扁的但味道還可以的那種魚類。別看我們身材苗條,身體輕盈,可生性卻極不好動。按理說不好動會長胖吧,可是我們連吃飯都犯懶,您說還能胖得了嗎?

這不,漁網又過來了,我連窩都沒挪,乖乖地和另一些同樣一動沒動的同胞被網到一艘船上。別的魚要是被逮著,在網里還要躥呀、蹦呀,妄想逃生,我們才沒那個興致呢,懶懶地躺在網里,任那些漁民怎么處置。我看見網住我的漁民——現在我得叫他主人——一個中年的黑瘦漢子很高興,大約是滿意我們這種半死不活絕對聽話的樣子。他沒費什么氣力和周折把我們倒進一個大木盆里,就開船去了。我們也踏上了被運往市場的旅程。

木盆里的水比海里的水平靜多了,只隨著船的輕微顛簸而有一絲動蕩。我像在媽媽的搖籃里一樣感到十分舒服,也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

睡夢里一條大魚向我撲來,我懶得動。它要吞我也就罷了,偏偏把利齒切入我的肌膚,疼得我大叫一聲蹦了起來,一睜眼才知道是在做夢。身子底下倒真有個尖尖的東西抵住我的腰,像是隨我們被網上來的貝殼什么的。這下我也睡不著了,不過看看天色也快亮了。

天亮了,船也靠了岸。只見主人過來了,他拿一根棍子往木盆里攪了攪,看著我們,一臉的沮喪和無奈。自言自語說:“唉,又死了一大半。”我吃了一驚,這才向四周一看,可不,除了我和有數的幾個弟兄,木盆里的同胞大多死去了。

主人把我們活下來的另一些兄弟賣給小販,不知為什么把我卻養在他的魚缸里,天天供吃供喝,我倒也活得自在。

一天我和主人在家里看電視,演的是登山隊在登雪峰。最后說,凡是累得不行坐下來休息的,都凍死了;而堅持活動的,卻不但上了頂峰,還活著回到大本營。主人看到這兒,沉思了片刻,忽然若有所悟,大聲說:“有了,有了……”便沖出門去。

主人又出海了,而且把我也帶上。一天下來,他又打了不少我的同類。他仍然把它們倒進那只大木盆里,還把我也從魚缸里倒了進去。不過我們彼此連招呼也懶得打,自顧自找個地方躺下養神。

不過這次主人也不知從哪里弄來一條我們魚界的搗蛋鬼——鯰魚放進盆里。在海里它們就以愛折騰著稱,我們都躲它們遠遠的。這下可好,冤家路窄,沒法兒躲了。果然,它從被倒進盆來那一刻起,就忽而近游,忽而遠逝,隳突乎東西,沖闖乎南北,把一盆水攪得波翻浪涌。我們這些懶蟲算跟著倒霉,只能跟著它上下,隨水流婉轉,幾乎一刻不得休息。在歸途中的整個晚上它一直鬧得沸反盈天,大家連打個盹兒的機會都讓它給剝奪了。

可是說來也怪,我們全體沙丁魚卻活著被運了回來。主人臉上的陰云也一掃而光,他逢人便說找到了讓我們在途中存活的辦法,從此不會再虧本兒了。可是,他到底找到什么辦法了呢?
。。。。這個應該可以吧
這個可以嗎???

1.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崇真求是的科學態度;

2.引導并幫助學生深入、全面認識科學,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具有人文關懷意識;

3.培養學生正確地把科技信息傳達給他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淺顯的科學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達能力。

四、活動建議

1.本次活動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時不要忘記了“捕撈”語文,在活動中應努力將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語言表達、母語意識、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將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結合起來;

2.本次活動具有體驗性和智力挑戰性,所以,要著力引導學生加強科學情感、態度的體驗,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同時,要激發學生廣泛涉獵科技知識、熱衷于科技新課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語文素質;

3.本次活動可按四項內容劃分4~8個學習小組(亦可稱為合作小組)進行,在學習小組充分開展活動的基礎上,由各組推舉代表到班上統一匯報與展示。

五、活動評價

1.運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階段主要由學習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長評價;學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階段主要由教師評價和學生推舉代表來進行評價。

2.運用分項評價的方式。可以分別對搜集查閱資料、口語交際、寫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發現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強弱,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取長補短,重點加強。

3.既關注過程也關注結果。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態度、行為表現尤其是情感態度的變化和能力的提高(自我的縱向比較);評價學生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評價學生搜集資料、口語交際、寫作的實際水平(同學的橫向比較)。

六、有關資料

1.科學小品的腳步(趙雪、趙之)

科學普及的形式并不限于文字,在文字中更不限于文學。作為科學知識的載體,特別是作為科技新動態的載體,無論發表的速度、數量,科學小品的重要性都不如并不注重文學表現的科普短文。科普短文的長處,是直截了當;直截了當和隨之而來的快捷,是大眾傳媒需要的兩種重要品質。雖然如此,科學小品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科學小品和科普短文的主體都是科學,但科學小品是美文。和詩歌、戲劇、小說相比,散文小品的長處是善于兼容邏輯抽象思維與藝術形象思維,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故能舒卷自如,更便于游弋于科學與文學兩個領域之間。要而言之,科學與文學相結合的“科學小品”的文學功能,一在窺視科學的素質和科學內含的趣味,二在發現科學與社會、生活、文化、人生的聯系。

科學小品因其篇幅的短小,只能擷取宇宙的一粒微塵,大海中的一滴水,認識體系之樹上的一枝一葉,或科學與人生之網上的一二小結節。但只要作者有真知識,真情感,他就能大中見小,小中見大。

我國科學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南朝的酈道元,北宋的蘇軾、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說家蒲松齡,更已有獨立成篇、足以傳世的科學小品。但我們這里說的“科學小品”,特指現代科學小品,即除了現代文學觀念之外,它所運用的和反映的,是現代科學觀念和現代生活觀念。在我國,這種意義上的科學小品發生在提倡科學與民主、與“中學為本、西學為用”相對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據我們能查找到的最初的科學小品作者,也只有沈雁冰、李四光、竺可楨、賈祖璋、鄒韜奮、劉薰宇等不多的人。但那時的科學小品還只有科學小品之實,而無“科學小品”之名。科學小品這個概念的形成,還需等到這類文章多了以后。1934年9月20日,是科學小品史上可紀念的日子。30年代中期,正是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秋,中國文壇上發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關于小品文向何處去的大討論。吶喊中,陳望道在他主編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創刊號上,通過發表周建人、賈祖璋、顧均正、劉薰宇的4篇科學小品,建立了“科學小品”專欄。作為散文小品的一個分支(也是科普寫作的一個分支)的科學小品,從此有了名字。于是在“科學小品”的名目下,團結了一批作家,造就了一批作家。

1934年“科學小品”之名在吶喊中誕生,是科學小品發軔以后一件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此后,在“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大沉寂之后的1983年,全國18家晚報以聯合舉辦科學小品征文的活動,為它樹立了第二座里程碑。此后,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又在1986年、1994年促成了第二屆、第三屆科學小品聯合征文,每屆應征的文稿也都在萬件上下。影響之巨,前所未有。同時,這三屆聯合征文也是我們有機會了解了科學小品作者群的構成狀況。如今這個作者群中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科研、教學、生產第一線上的科技人員。他們寫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課題,自己的觀察、積累、靈感、領會、探索、發現,原無作文之意,卻被“科學的驚異”與社會的需求卷進了這片科學與文學結合的領海。因此新人隨時不斷出現,成了這支隊伍的重要特征。

借此結集的機緣,簡略地回顧科學小品的特征和歷程,對讀者和科學小品的作者可能不無意義。因為科學小品是什么以及它的歷史,雖說都是客觀存在,自有客觀規律和標準,但規律和標準的發現,卻只能在百花齊放的自由創作中間和百家爭鳴的獨立探索中間。獨立的探索,是“科學精神”必有之義。

(選自《中國科學文藝大系·科學散文小品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最好的科學老師——大自然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一在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我希望青少年們知道我所走過的學問之路,是一條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對于我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老師,同時也是令人無比敬畏的客觀存在。

在福井謙一剛懂事時,就經常蹲在庭院里,瞪大眼睛盯著叫不出名字的雜草出神。他有時還會把雜草連根拔起,那翠綠的嫩葉會讓他仔細地看上半天。蝴蝶飛舞的季節,小謙一會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進附近的山里去。山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杰作令小謙一百看不厭,并使他產生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遐想。而每一次的新發現,都會讓小謙一興奮好幾天,并終生難忘。

福井謙一在上學以前喜愛收集植物標本。他把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和樹葉采回家,擺放整齊,長久地看著。在旁人看來,他老是對著一堆枯草敗葉發呆,似乎有點傻里傻氣,但他卻從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

上了小學后,他的收藏升級了,由植物轉為礦物和昆蟲。他直到老年時也忘不了曾經在大阪帝冢山一帶的丘陵采回的一塊樹狀礦石,同樣喜歡礦物的表哥告訴他這是沼鐵礦石,是遠古時代沉到湖泊或沼澤里木頭上的鐵。這令小謙一激動不已:天啊,今天的這一片丘陵在遠古時竟然是湖底!而這是由我親自發現的!

福井謙一采集蝴蝶標本的愛好一直保持到他老年以后。他成名后到美國講學,一次在佛羅里達一座機場附近的森林里為了追捕一只美麗的鳳蝶而誤了航班;另一次在游覽亞里桑那大峽谷時為了捕捉一只蛺蝶而累得精疲力竭,竟未顧得上好好欣賞著名的大峽谷風光。

福井謙一的父母認為:親近大自然是人類的第一特權,所以他們鼓勵孩子們去郊外游玩。父親還經常在工作之余帶著孩子們去郊外釣魚,并給他們講述魚類和釣魚的知識。福井謙一上中學后,一家人每年夏天都會在海邊租房子度假,在那里釣魚和游泳。

福井謙一在談到他是如何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時說:

我生長在一個與科學沒有什么緣分的普通家庭,正是在大自然中積累起來的豐富切身體驗,促使我后來選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道路。大自然不僅把我引向了化學王國,它也是我探求化學理論時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師。我的理論獲得了承認,并且榮幸地獲得諾貝爾獎。每當提起此事,我就不能不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為我的少年時代創造了一個能與大自然自由交往的家庭環境。

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理學家吉爾曼出生于法國東部盛產葡萄酒的布爾戈涅地區。這里景色宜人,一派田園風光。孩提時代的吉爾曼經常騎著自行車到郊外去采蘑菇。說是采蘑菇,其實是大自然美麗的風光、芬芳的氣息和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吸引著他。只要一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各種絢麗、奇特的花草和樹葉就都會成為他采集的對象,并制成標本,匯集成厚厚的標本冊。翻閱和欣賞這些標本冊,是他的一大嗜好。

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對小吉爾曼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動物、星辰、云彩甚至雨雪,都使他感到奧妙無比,充滿了好奇心。只有一樣東西——雷電,令他恐懼不已。一次他在雨中騎自行車遠游,一個驚雷就落在身邊,將他擊倒,摔出去兩米遠。從這以后,他一聽到雷聲就膽戰心驚。但這絲毫沒有削弱小吉爾曼對大自然的向往。當他只身在杳無人跡的荒郊野外跋涉時,經常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勇敢的探險家,嘗試著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進行考察。童年的經歷,使吉爾曼產生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志向和對科學家的崇拜之情,最終選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切赫在小學四年級時受一位老師的影響,喜愛上了地質學。小切赫看了不少地質學方面的科普讀物,然而他更喜歡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的手去尋找,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但他所居住衣阿華城周圍既沒有海,也沒有山。想要通過采集巖石標本了解地球構造的切赫,只得到一些正在進行挖掘土方作業的建筑工地去。他曾經在一個修建水壩的施工現場采集了不少巖石標本,其中還有幾塊海洋動物的化石,這使他興奮異常:今天的大平原在5億年前的遠古時代原來是海洋!而那些今天已經消失了的動物通過化石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并且這是經自己的手發現的。

12歲的時候,小切赫跟隨爺爺乘火車去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旅游。當他來到雄偉的落基山脈腳下,高興得不得了:“這才是真正的山哪。”他在這里采集了很多巖石標本,多得以至爺爺都擔心行李超重上不了火車,要把一部分石頭扔下。“這可是在衣阿華不曾見過的珍貴巖石標本啊!”哪一塊石頭小切赫也舍不得丟下。于是,他瞞著爺爺將石頭裝進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小旅行袋,而且是自己背,不讓爺爺拿。旅行袋沉甸甸的,但只要能把心愛的巖石標本背回家,再沉小切赫也不覺得累。孫子喜悅、興奮的情緒也感染了爺爺,第二年爺爺又帶切赫再次去了科羅拉多。

這種對大自然的愛好,引導切赫選擇科學研究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用自己的手去尋找,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成為他的人生信條,并取得了重大科學新發現。

像這樣由喜愛大自然到向往探索科學奧秘、并最終走上科學研究道路的例子,在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屢見不鮮。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學老師。今天生長在大城市中的孩子,整天被鋼筋、水泥包圍著,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3.獲獎科學家與科普讀物

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加拿大分子生物學家奧爾特曼在應我們的請求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在我12歲的時候,得到了一本塞里格海茨所寫的《原子的說明》一書。這本書簡明地概述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的結構,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本書使我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設計不僅是科學的,并且是十分優美的;而元素周期表對于當時人們尚不知道的元素也作出了科學的預見。這一切都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書喚起了我對原子物理學的愛好。

由于一本科普讀物的影響,而走上科學研究道路的例子還有許多。像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和病毒學家蓋達塞克和198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生物化學家克盧格,都是因為在青少年時代閱讀了由荷蘭裔美國細菌學家克魯伊夫撰寫的科普讀物《微生物獵人傳》,從此愛好上了生物學。

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內分泌學家吉爾曼小時候最喜愛的書是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80天環游地球》《地心游記》《海底兩萬里》等旅行探險類書籍。這些書令小吉爾曼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書中不僅有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而且有豐富的地理、氣候、生物、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更令人稱奇的是,儒勒·凡爾納身患殘疾,一生中幾乎沒有遠足旅行過,卻“坐地日行八萬里”,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旅行探險故事,“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山、河流、沙漠、沼澤、海洋和島嶼。小說的主人公大多具有科學的頭腦,每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總能依靠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奇跡般地擺脫困境。而且小說中描寫的潛艇等許多科技發明在凡爾納所處的19世紀末還沒有問世,作者卻憑借著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想像和科學的預見,進行了今天看來也相當準確的描述。他的小說使吉爾曼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了科學技術的力量,對科學家產生了崇拜之情。這促使吉爾曼最終選擇了科學家的職業。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赫希巴奇小時候喜歡到奶奶家去玩,因為奶奶訂有一本叫作《國家地理》的雜志。這本著名雜志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主辦,創刊于1888年,是一本有廣泛國際影響的科普雜志。它雖然名為“國家地理”,但雜志中的內容并不局限于美國,也不局限于地理學,它有許多關于世界各地的動物、植物、風土人情和自然科學、高新技術方面的內容,而且配有大量漂亮的照片和插圖,每一期都讓小赫希巴奇興趣盎然。在他11歲那年,新出版的一期雜志是關于天文學的特輯。北極星、獵戶座、仙女座、大熊星座、半人馬座……,那一個個遙遠而又神秘的星球,一下子就抓住了小赫希巴奇的心。看到孫子如此喜愛這期雜志,奶奶就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赫希巴奇。小赫希巴奇總把這本雜志帶在身邊,一有空就翻看。有一次,他把雜志帶到了學校,不知怎么回事,突然雜志找不到了。急得小赫希巴奇抓耳撓腮,眼淚都差點掉了下來。同學們急忙幫他找,終于又找到了,小赫希巴奇高興得什么似的。50多年后的今天,在已是著名科學家的他的書房里,在書架上琳瑯滿目的科學著作之中,仍可以找到這本紙張已經發黃了的雜志。正是這本《國家地理》雜志,使小赫希巴奇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成為他走上科學之路的啟蒙老師。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一在少年時代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忠實讀者,并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很大影響。當1973年福井謙一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華盛頓時,特意走訪了《國家地理》雜志編輯部,這時它的發行量已達到了每期1 000多萬冊。福井謙一還非常喜愛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一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方式記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并且用充滿著泥土芬芳的文筆描述了法國南部一帶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小謙一上初中一年級時看到這本書后就愛不釋手,反復閱讀。這本書當時是分為20冊逐年翻譯出版的,小謙一常常是剛看完一冊,就急切地盼望著下一冊。這本書將福井謙一帶入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他對昆蟲和大自然的熱愛保持了一生。

許多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還是科普創作的愛好者。像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萊德曼,就在科研之余撰寫了大量科普文章和圖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諤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他經常到各高等學府舉辦學術和科普講座,其中生命科學的系列講座特別受到聽眾的歡迎。1944年,薛丁諤把講稿整理成一本不到100頁的小冊子《生命是什么——活細胞的物理學觀》。書中,他預言了生命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正面臨著重大的突破,生命科學的研究深度將從生命的表面現象和細胞的層次,深入到分子的水平。他還提出將物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引進生命科學研究之中。這本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一大批年輕人被吸引到生命科學的學習與研究之中,其中就有因建立生命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而共同榮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克里克、沃森和威爾金斯,因發現噬菌體在細胞內增殖過程中作用榮獲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盧里亞,因完成世界首次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組、創立現代基因工程技術而榮獲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伯格,因發現核糖核酸(RNA)的細胞催化功能而榮獲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奧爾特曼等人。因而,這本書被稱為“給生物學界以革命的契機”。

此外,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雅洛夫人、198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利昂、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布洛姆伯根在少年時代都曾受到過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伊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傳》一書的深刻影響。而由英國生理學家劉易斯所撰寫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學》一書則陪伴了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甫洛夫的一生,并且是他走上生理學研究道路的引路人。

4.獲獎科學家與課外科普活動

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和病毒學家蓋達塞克和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保羅·伯格,都是在小學時參觀了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后,激發了對生命科學的興趣。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菲齊與197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李普斯科姆在同一年不約而同地跟隨父母驅車數百公里,專程參觀芝加哥科學博物館。當時10歲的菲齊和13歲的李普斯科姆通過此行,產生了對科學發現與科技發明的向往,樹立了獻身科學事業的決心。198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卡爾在應邀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我對科學的迷戀可能開始于一次參觀科學博物館,那時我大約七、八歲,是媽媽領我去的。這座博物館位于一幢大樓內,紐約的《每日新聞》也在這座樓里。我記得,博物館提供給人們操作展品和觀察其機械、電氣特性的機會。

在其他著名科學家身上,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而課外科技活動更是大多數榮獲諾貝爾獎科學家青少年時代的愛好,并從中培養了動手動腦、發明制作、通過實驗尋找問題與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為他們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礎。僅僅是我們所知道在青少年時代的課外化學實驗中發生過爆炸事件的獲獎科學家就有多人,比如: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英國生物生理學家克里克,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庫珀,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神經生理學家休伯爾,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瑞士物理化學系恩斯特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在應邀為我們所寫的自傳中談到他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時曾說:

(青少年時代)我花費了許多時間用于制作一些無明確用途的器具上。在我房間的地毯上,經常是散亂地擺放著數以百計的金屬“梁”和小的螺母、螺桿,在它們中間是我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在我稍大一點的時候,我的興趣擴展到了化學游戲上。我曾和我的一個朋友用自制的火箭和火藥做實驗,實驗的部分費用來自父母給我在學校吃飯的午餐費。有一年夏天,我的愛好又轉移到了檢測我鄰居家的土壤酸堿度和土壤中所缺少的營養物質上。

有組織的課外科技活動,對于培養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和動手、動腦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節目中曾介紹過,一位名叫索菲亞·沃爾沃的老師對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伯格產生過重要的影響,這位老師其實就是一名課外生物學興趣小組的輔導員。我們還看到: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齊是天文觀測活動的積極參加者;197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李普斯科姆在11歲時聆聽了大學教授們為市民舉辦的系列科普講座,激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一小學四年級時第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淡路島臨海學舍活動。臨海學舍是日本專為舉辦寒、暑期青少年活動而在海濱、山區興建的數百座固定設施之一,它們統一歸日本政府首相官房廳(相當于我國的國務院辦公廳)管理,每年都有上百萬名中、小學生到這里來參加野營、自然觀察、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活動。臨海學舍為福井謙一等孩子組織了大量觀察海洋生物的活動,從此福井謙一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五年級和六年級時,他又參加了分別在和歌縣箕島、加太舉辦的臨海學舍,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伴隨了福井謙一的一生。他在致中國讀者的信中說:

我希望青少年們知道我所走過的學問之路是一條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對于我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老師,同時也是令人無比敬畏的客觀存在。

福井謙一還說:若問對我立志于學問和創造起決定作用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和大自然的接觸。正是這種接觸培養了我對科學的直覺。……大自然不僅把我引向了化學王國,它也是我探求化學理論時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師。

美國病毒學家特明15歲那年參加了緬因州杰克遜癌癥研究室為中學生舉辦的夏令營。這個夏令營以生物學為主題,來自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通俗、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講述生命的奧秘和癌癥研究的意義。夏令營還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解剖兔子,參加一些在中學里從未見過的實驗。夏令營激發了特明對生物學和癌癥研究的興趣,他連續3年參加了杰克遜研究室的夏令營。特明上大學時選擇了生物學專業。畢業后,他利用進入研究生院前的那個暑假,又回到杰克遜研究室的夏令營,為孩子們講課和輔導。他要向當年的科學家們一樣,使更多的孩子走上學習和研究生物學的道路。在特明輔導小學員中,有一名來自紐約的17歲少年巴爾的摩,他也通過夏令營的經歷喜愛上了生物學。后來,巴爾的摩上了特明曾就讀的那所大學,又與特明同樣成為著名病毒學家杜爾貝科的研究生。師生三人合作研究發現了病毒的致癌機理,共同榮獲了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述事例充分說明了科普工作對于培養一流科技人才的重要意義,同時科普工作也為培育國民的科學素養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在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一時還不可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的情況下,我們科普工作者肩上的責任就更加重大了。而我們的科普場館,更要擔負起與學校不同的科技教育職能。
一條沙丁魚的獨白(科學小品)
各位,我叫沙丁魚,就是大家吃的沙丁魚罐頭里細細的、扁扁的但味道還可以的那種魚類。別看我們身材苗條,身體輕盈,可生性卻極不好動。按理說不好動會長胖吧,可是我們連吃飯都犯懶,您說還能胖得了嗎?

這不,漁網又過來了,我連窩都沒挪,乖乖地和另一些同樣一動沒動的同胞被網到一艘船上。別的魚要是被逮著,在網里還要躥呀、蹦呀,妄想逃生,我們才沒那個興致呢,懶懶地躺在網里,任那些漁民怎么處置。我看見網住我的漁民——現在我得叫他主人——一個中年的黑瘦漢子很高興,大約是滿意我們這種半死不活絕對聽話的樣子。他沒費什么氣力和周折把我們倒進一個大木盆里,就開船去了。我們也踏上了被運往市場的旅程。

木盆里的水比海里的水平靜多了,只隨著船的輕微顛簸而有一絲動蕩。我像在媽媽的搖籃里一樣感到十分舒服,也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

睡夢里一條大魚向我撲來,我懶得動。它要吞我也就罷了,偏偏把利齒切入我的肌膚,疼得我大叫一聲蹦了起來,一睜眼才知道是在做夢。身子底下倒真有個尖尖的東西抵住我的腰,像是隨我們被網上來的貝殼什么的。這下我也睡不著了,不過看看天色也快亮了。

天亮了,船也靠了岸。只見主人過來了,他拿一根棍子往木盆里攪了攪,看著我們,一臉的沮喪和無奈。自言自語說:“唉,又死了一大半。”我吃了一驚,這才向四周一看,可不,除了我和有數的幾個弟兄,木盆里的同胞大多死去了。

主人把我們活下來的另一些兄弟賣給小販,不知為什么把我卻養在他的魚缸里,天天供吃供喝,我倒也活得自在。

一天我和主人在家里看電視,演的是登山隊在登雪峰。最后說,凡是累得不行坐下來休息的,都凍死了;而堅持活動的,卻不但上了頂峰,還活著回到大本營。主人看到這兒,沉思了片刻,忽然若有所悟,大聲說:“有了,有了……”便沖出門去。

主人又出海了,而且把我也帶上。一天下來,他又打了不少我的同類。他仍然把它們倒進那只大木盆里,還把我也從魚缸里倒了進去。不過我們彼此連招呼也懶得打,自顧自找個地方躺下養神。

不過這次主人也不知從哪里弄來一條我們魚界的搗蛋鬼——鯰魚放進盆里。在海里它們就以愛折騰著稱,我們都躲它們遠遠的。這下可好,冤家路窄,沒法兒躲了。果然,它從被倒進盆來那一刻起,就忽而近游,忽而遠逝,隳突乎東西,沖闖乎南北,把一盆水攪得波翻浪涌。我們這些懶蟲算跟著倒霉,只能跟著它上下,隨水流婉轉,幾乎一刻不得休息。在歸途中的整個晚上它一直鬧得沸反盈天,大家連打個盹兒的機會都讓它給剝奪了。

可是說來也怪,我們全體沙丁魚卻活著被運了回來。主人臉上的陰云也一掃而光,他逢人便說找到了讓我們在途中存活的辦法,從此不會再虧本兒了。可是,他到底找到什么辦法了呢?
。。。。這個應該可以吧

怎樣評價老舍作品

我要做一個作業,麻煩你們告訴我一下OK?rn 謝了
文學業績 老舍先以長篇小說著稱。當他開始創作時,新文學作家中還很少有人撰寫長篇,他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最早的作者之一,為開拓這種體裁作出了貢獻。后來,他又以劇作聞名,作品數量眾多,而且成為50、60年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說為數不多,卻也不乏綽約多姿、意味深長的優秀之作,如《斷魂槍》、《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寫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藝術構思的精致和題材的寬廣方面,往往勝過長篇作品。他寫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機智的散文小品,還有一些新舊體詩歌。老舍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說,還有童話、寓言體作品。在戲劇創作中,除了話劇,另有兒童劇、童話劇、歌劇、話劇歌舞混合劇等。和"五四"以后的絕大部分作家不同,他還利用多種傳統形式,寫下了大量體裁各異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傳統劇種之間移植改編的戲曲。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
這除了作家的勤奮和善于同時從中國傳統的和外國的文學汲取營養以外,還有思想上藝術上更為深刻的原因。抗戰爆發時,老舍已經是著名的小說家了,鑒于迫切需要以人民群眾理解和喜愛的文藝形式進行抗戰鼓動,他中斷小說創作,全力探索通俗文藝的利用改造,并且身體力行地"大膽去試驗(通俗)文藝的多種體裁"(《三年寫作自述》)。隨后,又出于"抗戰需要戲劇,戲劇必須抗戰"的考慮(《抗戰戲劇的發展與困難》),轉向戲劇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自己又剛剛回國,寫作《龍須溝》時,他深知從舊中國的批判者到新中國的歌頌者,意味著多么艱巨的變化:"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須溝》是個最大的冒險";"我的感激政府的熱誠使我敢去冒險"(《〈龍須溝〉寫作經過》)。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回答了時代提出的嶄新課題。在他取得話劇創作的成功以后,仍然繼續進行"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向強調時間、地點、人物線索和情節都需要高度集中的傳統的戲劇規律挑戰,寫出了別具一格、被人稱為"畫卷戲"的《茶館》。在老舍身上,"不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政治熱情,而且也表現了同樣可寶貴的藝術家的真正的勇氣"(周揚《從〈龍須溝〉學習什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也使他永不滿足已經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能夠不斷取得重要的進展和突破。
老舍開始創作時,抱有"不管是誰與什么吧,反正要寫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樣寫〈趙子曰〉》)的態度。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幽默諷刺的筆調。他是現代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還有"幽默大師"、"笑匠"之稱。他的早期作品中夾雜一些純粹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義的穿插。他那"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的性格,使他的諷刺,缺乏魯迅的冷峻和鋒利,更多一些溫情和輕松,由此形成他的獨特的幽默風格。從30年代中期起隨著對于國家的災難和生活的嚴酷有了更多的體驗,老舍的筆調變得激憤嚴肅起來,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調,為人稱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絕大多數作品中,仍然經常出現機智俏皮的語言,將嬉笑怒罵融合在一起的筆墨,使人發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時還會催人淚下,或者發人深思。后期作品中,作家讓不少人物笑著向昨天告別。所有這些,都具有一種內在的妙趣——升華了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于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于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杰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來整個新文學的基本主題。但除了特定時期(比如五卅運動期間,"九·一八"事變以后、抗日戰爭時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創作中,反帝的主題和內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則常有明顯表現。他的第一篇習作《小鈴兒》,通過小學生帶有稚氣的行動,表達了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民族意識。茅盾從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對于祖國的摯愛和熱望"(《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這以后,老舍寫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作品,還有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的作品。他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為虎作倀的洋奴漢□。寫于60年代初的話劇《神拳》(又名《義和團》),再現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軍的壯烈情景。后期作品強烈地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自立自強于世界的喜悅和自豪。對于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使他的愛國主義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光彩,達到新的思想高度。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熾熱的愛國主義,是老舍的高貴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寶貴的精神遺產。
"五四"以后的新文學作家,廢棄了封建士大夫筆下的文言,也沒有采用話本小說、戲曲說白中的近代白話,而是從現代口語中創造便于反映現代生活、表達現代人心理活動的現代白話,作為新的文學語言——老舍對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績。他是北京人,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更重要的是努力從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中汲取和提煉文學語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湊和過于歐化的學生腔的毛病;講究提煉,能夠脫離粗糙的自然形態,克服照搬濫用方言土語的弱點。他所使用的是一種真正藝術化了的活的語言。老舍的小說和散文,都可以瑯瑯上口,話劇的對白,更是活潑傳神;作品中許多人物的語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點。他很好地解決了語文脫節的問題。在語言的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性方面,在創造新的文學語言方面,他在現代作家中,是十分突出的。老舍認為作家的風格首先體現在語言上,他的語言的確成為表現藝術風格的重要手段。連他的理論文章的語言都是很有個性特征的。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還超出了文學創作的范圍。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張以他的作品作為"宣傳純正國語的教本"(《老舍致趙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現代漢語教科書中經常引用的范例。
老舍的創作,帶有英國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間的文藝更有深切的聯系。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從形式到內容都能夠雅俗共賞。因此較早地突破了新文學只在學生和知識青年中間流傳的狹小圈子,為廣泛的讀者所喜愛。后來又以真實生動地描繪了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再加上規范的現代漢語,而受到國外的重視。這些,都擴大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嫻熟地運用"京味"十足的文學語言等特點,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著作的出版和版本 老舍是位多產作家,一生寫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數達700萬至800萬。除了前面提到的,生前出版的作品主要還有長篇小說《文博士》(又名《選民》,1936~1937)、《火葬》(1943~1944),短篇小說集《火車集》(1939)、《貧血集》(1944)等;戲劇《張自忠》(1941)、《面子問題》(1941)、《大地龍蛇》(1942)、 《歸去來兮》(1942)、 《誰先到了重慶》(1942)、《柳樹井》(曲劇,1952)、《春華秋實》(1953)、《十五貫》(根據十五貫傳奇改編的京劇,1956)、《紅大院》(1958)等;雜文和文藝短論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從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選的和別人編選的選集多種,主要收錄短篇、中篇小說和劇作。他翻譯的蕭伯納的劇作《蘋果車》,收入《蕭伯納戲劇集》(1956)。
老舍生前沒有隨時將作品結集出版。散佚的篇章為數較多。30、40年代,出現過不少未經作家本人同意的盜版書,內中錯誤頗多,間或夾雜別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對有些作品(如《駱駝祥子》、《離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從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陸續出版了《老舍詩選》(1980)、《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老舍論創作》(1980)、《老舍論劇》(1981)、《老舍曲藝文選》(1982)以及《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見于報刊的篇什。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80年開始編輯出版的《老舍文集》,收錄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學著述,按文學體裁分類和寫作年代編次,并且根據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簡單的注釋,是迄今為止老舍著作比較完整準確的匯編。
關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評論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30年代中期起逐漸增多,到了50、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問世,都立即引起評論界的廣泛討論。李長之、朱自清、王淑明、趙少侯、葉圣陶、巴人、常風、許杰、以群、田仲濟、吳組緗、周揚、焦菊隱、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張庚、鳳子等人,都先后寫過評論。從70年代末期開始,報刊發表許多回憶老舍的文章,系統全面的研究也日益開展,除了繼續分析評價老舍的代表作品,對于他的創作道路、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別作了綜合的探討。
國外關于老舍作品的翻譯出版和研究,都較活躍。日本的伊藤敬一、法國的保爾·巴迪、波蘭的日比格涅夫·斯烏普斯基、美國的蘭比爾·沃勒等,都寫有老舍研究的論文或著作。
老 舍 的 一 生
老舍(1899~1966), 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他是滿族,正紅旗人。
生平經歷和創作道路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舍在大雜院里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藝術熏陶,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于市井巷里的傳統藝術(如曲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啟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并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1906年,在別人的資助下,老舍進私塾讀書;三年后,轉入新式學堂。1912年,小學畢業后,他在普通中學讀了半年;翌年,考入學雜膳宿費用都由國家供給的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老舍以優異成績畢業后,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校長。1920年 9月,提升為郊外北區勸學員,還陸續兼任私立小學教師、國語補習會經理等職。
老舍就任小學校長的第二年,爆發了五四運動。他自稱只是"看見了五四運動,而沒在這個運動里面,……對于這個大運動是個旁觀者"(《我怎樣寫〈趙子曰〉》)。這確實使他在一段時期里,對于青年學生及其活動,有些隔膜和誤解。但"五四"時期興起的新的時代潮流,包括文學革命在內,仍然沖擊著他的心靈。本來,軍閥政府基層機構的腐敗,混跡其間的衛道者們的虛偽,在這個剛剛來自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的眼中,無處不是破綻和丑態,難以與他們安然相處。當"五四"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呼聲,把他從"兢兢業業地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條中驚醒(《"五四"給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擇。1922年9月,老舍辭去所有職務,到以開明新派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在那里寫下了第一篇新文學習作《小鈴兒》。在這以前,還堅決退掉母親包辦的婚約。次年回到北京,任顧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會的文書,同時在第一中學兼課,業余時間到燕京大學旁聽英文。一度還信仰過基督教。雖然道路不無曲折,但"五四"推動他進一步掙脫了封建的、世俗的羈絆,去尋求一種比他已經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語講師。為了提高英文水平,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書本都向他打開一個比原先見到的更為寬廣多彩的世界。閱讀作品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文學興趣。客居異國的寂寞和日益濃烈的鄉思,又需要寄托和發泄。幾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促使他把見到過的人和事用文藝的形式寫下來。1926年寫成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取材于當年在教育界任職時的見聞。接著又寫下了長篇《趙子曰》(1926)和《二馬》(1929)。三部作品陸續在文學研究會的刊物《小說月報》上連載,立刻以文筆輕松酣暢,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畫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讀者的注意。他的創作從一開始就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點,并且從語言、筆調到內容、主題,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他終于在文學事業中找到了值得為之獻身的工作和充實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國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國回國。途中因為籌措旅費,在新加坡的一所華僑中學任教半年。在英國時,他為國內的北伐戰爭的進軍感到興奮。到了新加坡,從青年學生的革命熱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他因此中斷了一部描寫男女青年愛情的小說的寫作,另寫了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國。同年 7月,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翌年夏,與后來成為國畫家的胡□青結婚。1934年,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他在這兩所大學,先后開設過《文學概論》、《歐洲文藝思潮》、《外國文學史》以及寫作方面的課程。課余繼續長篇小說的創作。《貓城記》(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舊中國的腐敗,針砭保守愚昧的民族習性和畏懼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時流露出對于國事的悲觀和對于革命的誤解,是一部瑕瑜互見、頗多爭議的作品。《離婚》(1933)描寫一群公務員的庸碌生活,對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現出他作為北京市民社會的表現者和批判者、作為幽默作家的特點,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風格的作品。《牛天賜傳》(1934)和中篇《月牙兒》(1935)、《我這一輩子》(1937),都從街頭巷尾攝下市井細民的生活場景。前者是對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諷,充滿笑料;后兩者是對于人間不平的抨擊,飽含著憤懣和哀悼,作品的筆調也隨之變得沉重。
回國不久,老舍開始寫作短篇小說,作品大多收入《趕集》(1934)、《櫻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幾篇,留有"隨便寫笑話"(《我怎樣寫短篇小說》)的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嚴肅、富有社會意義的篇章。他為林語堂主編的《論語》撰寫幽默詩文,是該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報•自由談》上發表雜文。這些詩文,以輕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對于日本侵略陰謀下祖國命運的關切和焦慮,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從1935年起,還著文回顧總結自己的創作經歷,后來將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車》(1937)一書。30年代中期,老舍寫了大量多種體裁的作品,風格也日趨成熟。這些作品發表在不同傾向的報刊上,他成為文壇上一位活躍的作家。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風》上連載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小說敘述了一名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希望以個人的奮斗改變自己卑賤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幾經掙扎,得到的卻是失敗和打擊。隨著幻想的破滅,他對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喪失殆盡。作家以嚴峻的現實主義方法,寫出了他從自重自信到自甘墮落,也就是他為生活所毀滅的過程——祥子個人的不幸命運,是個意義深廣的社會悲劇。小說突出地表現了作家對于城市貧民的真摯同情和深刻理解,成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駱駝祥子》是3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現代中國一部杰出的長篇小說;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譯成英文以后,也贏得了外國讀者的喜愛。
抗日戰爭把老舍卷進了時代的漩渦。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齊魯大學任教的老舍,在濟南行將淪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漢。1938年 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管協會的日常事務,成為這個團體實際上的主要負責人。1939年6月,他參加全國慰勞總會北路慰問團,慰問抗戰軍民。近半年之中,行程兩萬余里,歷經川、鄂、豫、陜、寧、青、甘、綏八省,包括延安和陜甘寧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都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生活。過去由于與革命力量革命運動有些隔膜,產生過誤解,這時通過接觸和共同工作,增進了了解,他的政治態度明顯地激進起來。1944年,茅盾曾經指出:"如果沒有老舍先生的任勞任怨,這一件大事——抗戰的文藝家的大團結,恐怕不能那樣順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艱難困苦地支撐到今天了。"(《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為了在文藝界貫徹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排除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干擾,為了保障作家的正當權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戰后期,他又投身日漸高漲的民主運動之中。1944年 4月,重慶等地的各界人士舉行老舍創作生活20周年的紀念活動,從不同的方面對他作出了高度評價。老舍不再是一個單純埋頭寫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藝界的組織者和社會活動家,成了抗日和爭取民主的戰士。抗戰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動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以上變化也鮮明地反映在他的創作中。戰爭一爆發,他立刻放棄已經寫了幾萬字的兩部長篇小說,而成為通俗文藝最熱心的鼓吹者和實踐者。他先后在濟南、武漢、重慶等地,與演唱曲藝的藝人討論編寫抗戰鼓詞的問題,自己也利用各種舊形式寫了不少宣傳抗戰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劇、鼓詞、相聲、數來寶、墜子等,供藝人演出。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藝界關于"民族形式"的討論中,他寫作了"新舊相融"(《我怎樣寫〈劍北篇〉》)的長詩《劍北篇》(1940~1942,未完)。隨后,又開始創作話劇,或者個人編寫或者與別人合作,連續寫了《殘霧》(1939)、《國家至上》(1940)等十幾個劇本:有的號召民族團結,有的歌頌愛國將領,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爛墮落,抗戰救國是這些作品的共同主題。他后來總結說:"我不明白舞臺的訣竅,所以總耍不來那些戲劇的花樣","我老是以小說的方法去述說"(《閑話我的七個話劇》),這些劇本在話劇藝術上確實存在明顯的弱點。但通過這些努力,為他50年代的劇作作了很好的準備。1944年初,老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共百萬言,描寫北平淪陷后各階層人民的苦難和抗爭。老舍熟悉故都卻缺少這段生活的體驗。剛從北平來到重慶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敵偽統治下故鄉人民的苦難和抗爭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陷。雖然書中抗日斗爭的線索仍然顯得有些單薄和比較模糊,但以濃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關頭這座古老城市的眾生相,細致刻畫了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中下層居民的內心沖突和由此萌發的覺醒,蘊含著對于他們的鞭撻和期待,在他關于北京市民的眾多描繪中增添了不少豐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畫幅。
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 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老舍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后,繼續旅居美國,寫完《四世同堂》,創作了另一部長篇《鼓書藝人》,還協助別人將這兩部小說譯成英文。《鼓書藝人》敘述的是抗戰風暴中舊式藝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現了革命者的真實形象,呼喚新中國的到來。1949年10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3日,老舍即啟程回國,途經日本、菲律賓等地,于12月 9日抵達天津。"離開華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與河岸上的黃土地,我的淚就不能不在眼中轉了"(《從三藩市到天津》)。這個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繪北京著稱的作家,從1924年離家以后,一直到這時,才在自己熱愛的故鄉重新定居下來。
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氣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創作熱情。1950年 1月,回國不到一個月,就發表了第一篇歌頌新中國的作品——大鼓書《過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熱誠,從事傳統藝術的改革,包括改造舊式藝人的工作。話劇《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藝人經歷為題材,前半部分內容與《鼓書藝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劇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廢待興,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貧民窟生活條件的真實事跡。老舍把對于北京和城市貧民的熟悉和熱愛,同對于他們獲得新生的興奮和喜悅結合在一起,寫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這是獻給新北京新中國的一曲頌歌。一個來自舊中國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時間里,寫出這樣一部歌頌新中國的優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贊嘆,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從50年代初起,老舍陸續擔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理事長(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和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兼管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注意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輔導;多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先后訪問過朝鮮、蘇聯、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國。他以較之抗戰時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他也更加勤奮地寫作,不斷有新作問世。正如他說的,"我注視著社會,時刻想叫我的筆追上眼前的奔流"(《十年筆墨》),他努力了解、體驗新的生活,并且反映在作品中。自然,并不是每個嘗試都取得成功。象描寫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斗業績的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1954),歌頌建筑工人勞動競賽的話劇《青年突擊隊》(1955)等,由于生活實感不足而缺少藝術力量。寫得好的,是表現北京市民生活悲歡離合的作品,如話劇《女店員》(1958)、《全家福》(1959)等。它們都可以看作是《龍須溝》的續編:描繪了古老的北京和經受過苦難的、守舊的市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作家熟悉這些人物及其變化,他含著淚與笑,通過解放前后的對比,寫出了歷史的躍進,使人在歡笑之中悟出一點生活的真諦。話劇《西望長安》(1956),根據震動全國的李萬銘案件寫成。李萬銘能夠到處招搖撞騙,暴露出某些干部嚴重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劇作對此作了揭露和嘲諷。如何寫好新社會的諷刺作品,是個議論不少、實踐不多的課題。以幽默諷刺著稱的老舍的這個嘗試,也就分外引人注目。
在后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是話劇《茶館》(1957)和小說《正紅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館作為舞臺,利用"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特點,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據時期和國民黨政府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前后半個世紀。上場人物60多個,全劇沒有中心的故事線索,各幕之間缺少前后呼應的情節聯系,卻能結構嚴密,一氣呵成,再現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并且通過舊中國的日趨衰微,窮途末路,揭示出必須尋找別的出路的真理。后者帶有自傳的性質,卻寫出了大清帝國行將滅亡時五光十色的社會風貌,特別是作為清朝統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會在大動蕩中的分化和沒落。兩部作品都充分發揮了老舍作為北京風俗世態畫家的特長。《正紅旗下》涉筆成趣,再次顯示出幽默的風格,嬉笑怒罵,都能耐人咀嚼,說明他的幽默變得深沉和含蓄了。它們描寫的雖然都是舊中國,《茶館》還有濃厚的悲劇意味,卻都跳躍著時代的脈搏,顯示出人民的力量和歷史前進的趨勢,具有一種內在的歷史樂觀主義精神。這標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又有了重要發展。《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臺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見彩圖老舍劇作《茶館》劇照(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30年代中期是老舍創作的第一個高峰,50至60年代是第二個高峰,作品眾多,思想上藝術上也都有新的進展。20、30年代開始寫作的作家,到了50、60年代依然保持旺盛的藝術創造力,并且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的,老舍是突出的一個。唯其如此,1966年8月24日,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幸去世,格外令人感到惋惜。
文學業績 老舍先以長篇小說著稱。當他開始創作時,新文學作家中還很少有人撰寫長篇,他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最早的作者之一,為開拓這種體裁作出了貢獻。后來,他又以劇作聞名,作品數量眾多,而且成為50、60年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說為數不多,卻也不乏綽約多姿、意味深長的優秀之作,如《斷魂槍》、《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寫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藝術構思的精致和題材的寬廣方面,往往勝過長篇作品。他寫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機智的散文小品,還有一些新舊體詩歌。老舍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說,還有童話、寓言體作品。在戲劇創作中,除了話劇,另有兒童劇、童話劇、歌劇、話劇歌舞混合劇等。和"五四"以后的絕大部分作家不同,他還利用多種傳統形式,寫下了大量體裁各異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傳統劇種之間移植改編的戲曲。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
這除了作家的勤奮和善于同時從中國傳統的和外國的文學汲取營養以外,還有思想上藝術上更為深刻的原因。抗戰爆發時,老舍已經是著名的小說家了,鑒于迫切需要以人民群眾理解和喜愛的文藝形式進行抗戰鼓動,他中斷小說創作,全力探索通俗文藝的利用改造,并且身體力行地"大膽去試驗(通俗)文藝的多種體裁"(《三年寫作自述》)。隨后,又出于"抗戰需要戲劇,戲劇必須抗戰"的考慮(《抗戰戲劇的發展與困難》),轉向戲劇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自己又剛剛回國,寫作《龍須溝》時,他深知從舊中國的批判者到新中國的歌頌者,意味著多么艱巨的變化:"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須溝》是個最大的冒險";"我的感激政府的熱誠使我敢去冒險"(《〈龍須溝〉寫作經過》)。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回答了時代提出的嶄新課題。在他取得話劇創作的成功以后,仍然繼續進行"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向強調時間、地點、人物線索和情節都需要高度集中的傳統的戲劇規律挑戰,寫出了別具一格、被人稱為"畫卷戲"的《茶館》。在老舍身上,"不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政治熱情,而且也表現了同樣可寶貴的藝術家的真正的勇氣"(周揚《從〈龍須溝〉學習什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也使他永不滿足已經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能夠不斷取得重要的進展和突破。
老舍開始創作時,抱有"不管是誰與什么吧,反正要寫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樣寫〈趙子曰〉》)的態度。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幽默諷刺的筆調。他是現代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還有"幽默大師"、"笑匠"之稱。他的早期作品中夾雜一些純粹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義的穿插。他那"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的性格,使他的諷刺,缺乏魯迅的冷峻和鋒利,更多一些溫情和輕松,由此形成他的獨特的幽默風格。從30年代中期起隨著對于國家的災難和生活的嚴酷有了更多的體驗,老舍的筆調變得激憤嚴肅起來,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調,為人稱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絕大多數作品中,仍然經常出現機智俏皮的語言,將嬉笑怒罵融合在一起的筆墨,使人發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時還會催人淚下,或者發人深思。后期作品中,作家讓不少人物笑著向昨天告別。所有這些,都具有一種內在的妙趣——升華了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于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于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杰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來整個新文學的基本主題。但除了特定時期(比如五卅運動期間,"九•一八"事變以后、抗日戰爭時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創作中,反帝的主題和內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則常有明顯表現。他的第一篇習作《小鈴兒》,通過小學生帶有稚氣的行動,表達了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民族意識。茅盾從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對于祖國的摯愛和熱望"(《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這以后,老舍寫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作品,還有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的作品。他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為虎作倀的洋奴漢□。寫于60年代初的話劇《神拳》(又名《義和團》),再現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軍的壯烈情景。后期作品強烈地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自立自強于世界的喜悅和自豪。對于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使他的愛國主義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光彩,達到新的思想高度。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熾熱的愛國主義,是老舍的高貴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寶貴的精神遺產。
"五四"以后的新文學作家,廢棄了封建士大夫筆下的文言,也沒有采用話本小說、戲曲說白中的近代白話,而是從現代口語中創造便于反映現代生活、表達現代人心理活動的現代白話,作為新的文學語言——老舍對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績。他是北京人,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更重要的是努力從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中汲取和提煉文學語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湊和過于歐化的學生腔的毛病;講究提煉,能夠脫離粗糙的自然形態,克服照搬濫用方言土語的弱點。他所使用的是一種真正藝術化了的活的語言。老舍的小說和散文,都可以瑯瑯上口,話劇的對白,更是活潑傳神;作品中許多人物的語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點。他很好地解決了語文脫節的問題。在語言的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性方面,在創造新的文學語言方面,他在現代作家中,是十分突出的。老舍認為作家的風格首先體現在語言上,他的語言的確成為表現藝術風格的重要手段。連他的理論文章的語言都是很有個性特征的。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還超出了文學創作的范圍。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張以他的作品作為"宣傳純正國語的教本"(《老舍致趙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現代漢語教科書中經常引用的范例。
老舍的創作,帶有英國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間的文藝更有深切的聯系。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從形式到內容都能夠雅俗共賞。因此較早地突破了新文學只在學生和知識青年中間流傳的狹小圈子,為廣泛的讀者所喜愛。后來又以真實生動地描繪了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再加上規范的現代漢語,而受到國外的重視。這些,都擴大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嫻熟地運用"京味"十足的文學語言等特點,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著作的出版和版本 老舍是位多產作家,一生寫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數達700萬至800萬。除了前面提到的,生前出版的作品主要還有長篇小說《文博士》(又名《選民》,1936~1937)、《火葬》(1943~1944),短篇小說集《火車集》(1939)、《貧血集》(1944)等;戲劇《張自忠》(1941)、《面子問題》(1941)、《大地龍蛇》(1942)、 《歸去來兮》(1942)、 《誰先到了重慶》(1942)、《柳樹井》(曲劇,1952)、《春華秋實》(1953)、《十五貫》(根據十五貫傳奇改編的京劇,1956)、《紅大院》(1958)等;雜文和文藝短論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從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選的和別人編選的選集多種,主要收錄短篇、中篇小說和劇作。他翻譯的蕭伯納的劇作《蘋果車》,收入《蕭伯納戲劇集》(1956)。
老舍生前沒有隨時將作品結集出版。散佚的篇章為數較多。30、40年代,出現過不少未經作家本人同意的盜版書,內中錯誤頗多,間或夾雜別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對有些作品(如《駱駝祥子》、《離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從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陸續出版了《老舍詩選》(1980)、《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老舍論創作》(1980)、《老舍論劇》(1981)、《老舍曲藝文選》(1982)以及《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見于報刊的篇什。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80年開始編輯出版的《老舍文集》,收錄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學著述,按文學體裁分類和寫作年代編次,并且根據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簡單的注釋,是迄今為止老舍著作比較完整準確的匯編。
關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評論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30年代中期起逐漸增多,到了50、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問世,都立即引起評論界的廣泛討論。李長之、朱自清、王淑明、趙少侯、葉圣陶、巴人、常風、許杰、以群、田仲濟、吳組緗、周揚、焦菊隱、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張庚、鳳子等人,都先后寫過評論。從70年代末期開始,報刊發表許多回憶老舍的文章,系統全面的研究也日益開展,除了繼續分析評價老舍的代表作品,對于他的創作道路、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別作了綜合的探討。
國外關于老舍作品的翻譯出版和研究,都較活躍。日本的伊藤敬一、法國的保爾•巴迪、波蘭的日比格涅夫•斯烏普斯基、美國的蘭比爾•沃勒等,都寫有老舍研究的論文或著作。
同意,夠你寫作業了.小孩子
老舍文化人格論

--------------------------------------------------------------------------------

作者:郭錫健 來源:www.laoshexue.com 發布時間:2007年01月16日 www.laoshexue.com

一 引言

人格(personality),是一個在漫長歷史進程中常論不息的話題。科恩說:"拉丁語的personaiitas——'人格'一詞產生于中世紀早期,是'persona'一詞的派生詞。 托馬斯·阿奎那已經用這個詞表示人身存在的條件或方式。"[1]而在托馬斯之前700多年,波伊悉阿斯(約480—524年)已有這樣的定義:人格是真實的有理性的個人的本性[2]33-34。在現代西方學術界,人格研究更是經久不衰, 從叔本華、尼采、柏格森、薩特的人格哲學,到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本尼迪格特的人格心理學,可以說,人格研究始終備受關注。以人格的內涵研究來說,本世紀30年代有人歸納出人格的定義50多個,到80年代就達到100多個, 以致美國學者赫根漢在遍查了人格的種種界說后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只存在一種正確的人格理論將是錯誤的。"[3]如同我們今天研究文化或現代化,盡管對其內涵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并不妨礙我們對其探幽求勝。我們完全可以從紛繁復雜的人格研究中窺見研究之必要和成果。

在中國,"人格"一詞雖然出現較晚,但卻不能據此說中國沒有深遠的人格研究。這是因為中文"人格"一詞雖是近代從日文中引進的,但在古代中國卻有很多詞在意義上同"人格"相近或相關,如"品格""品節""人品"等。唐代李中《庭葦》詩中有"品格清于竹,詩家景最幽"的句子,宋代黃庭堅在《濂溪詩序》中稱贊"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并不缺乏人格意識。從五四新文化運動起,人格呼喚成了眾多有識見的知識分子的共同心聲。1916年9月陳獨秀在《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發刊詞《敬告青年》中寫道:"解放云者,脫離夫奴隸之羈絆,以完其自主自由人格之謂也。"李大釗在《介紹哲人尼采》一文中對尼采"高唱人格之權威"給予熱烈贊揚。胡適在《易卜生主義》一文中說:"自治的社會、共和國的國家,要個人有選擇之權,還要個人對自己的所行所為都負責任。若不如此,決不能造出獨立的人格。"老舍,這位慣于對人的靈魂進行鞭辟入里透視的現代文學大師,也特別關注于人格的塑造。他自身,以獨特的人格力量打動人;而他的作品,又常常遣筆于人格的多維展示。可以說,走向老舍,首先走向的就是他構建的人格天地;接受老舍,首先接受的就是他留給我們的人格理想。

注重自我人格的塑造,是老舍一生孜孜以求的。1937年,他在《大時代與寫家》一文中寫道:"偉大文藝中必有一顆偉大的心,必有一個偉大的人格。""有了人格作根,我們的筆才會生花。"這是老舍對偉大文藝的向往,更是他對作家偉大人格的真切呼喚。正是基于對自我人格塑造的自覺意識,老舍的人格才顯得特別豐滿厚實,光彩動人:既隨和友善,又剛正耿直;既一絲不茍,又豁達磊落,既嚴謹穩實,又幽默詼諧;既有"溫良恭儉讓"的柔韻,又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豪壯。

在老舍的作品中,也深深寄寓著老舍對人格的探尋和追求。打開他的作品,震顫我們心靈的,往往是一幕幕人格悲劇的上演,如《駱駝祥子》中祥子正直、要強、純樸人格的被扭曲,《離婚》中掩藏在張大哥熱心、精明、謙卑之后人格的庸常、灰暗和茍且。在《貓城記》中,老舍不時地將筆鋒指向"貓國"人格的解剖:揭露"貓國"教育失敗時,作者借小蝎的口說:"這新教育崩潰的原因何在?……我只覺得是因為沒有人格。"(十八)在挖掘"貓國"政治、經濟崩潰的根源時,作者又借大鷹的口說:"打算恢復貓國的尊榮,應以人格為主;可是,人格一旦失去,想再恢復,比使死人復活的希望一樣的微小。"(二十三)據筆者統計,僅在《貓城記》中,"我"(地球先生)和"貓國人"直接議及人格的就達20多處。羅竹風主編的《漢語大辭典》在"人格"詞條下特舉老舍《四世同堂》中一段話作為用詞例證,這段話是:"他以為教育不僅是教給學生一點課本上的知識,而也需要師生間的感情的與人格的接觸。"(二十五)由此也可見,老舍的人格追求實在是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

值得提及的是,人格研究可以在眾多的學科領域里展開,無論是從哲學的、心理的角度,還是從政治的、倫理的角度,都可以領略人格天地的獨特景觀。叔本華說:"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質是什么,用一個字來說,就是人格。"[4]這里,叔本華將人生的本質意義同人格聯系起來,這是從人本主義哲學的角度探討人格。馬斯洛則不同,他認為:"完整的人格不僅包括該人的智慧能力的積極表現,而且包括他的情感和類本能的能力的積極表現。"[5]這里, 馬斯洛把人們的情感和類本能作為考察人格的重要方面,顯然,這就將人格與心理學密切聯系起來。如果考察中國歷史上"人品""品性""品節"等概念的人格意義,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始終與道德信念融為一體。《宋書·孝武帝紀》中說:"庶簡約之風,有孚于品性。"曾國藩《鈔朱子小學書后》有言:"蓋先生之治人,尤重品節。"這里的"品性""品節"顯然看重于道德價值。也有從政治意義上考察人格的,如陳獨秀疾呼"自主自由人格",又說:"我們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權利,已經是現在社會生活的進步的實際需要。"[6]245"人格為權利之主,無人格則權利無所寄。"[6]34很明顯, 陳獨秀這里所說的人格已不是個人修身養性的問題,而是強調人從不合理的社會政治制度中解放出來,以獲得尊嚴和平等的權利。但隨著東西方各種學說的沖撞、演進,隨著古今文化成果的融通、聚匯,隨著眾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興起,人格研究有綜合發展的趨勢,其突出表現就是文化意義上的人格研究(即文化人格研究)占據了很大優勢。馬爾庫塞說"人格是文化理想的承擔者"[7],這就可以看出,一定人格總是一定文化的折射,人格建設實際是文化理想的構造。本世紀30年代,在美國曾誕生了"文化與人格學派",R·本尼迪克特和M·米德等人以人格與文化變遷為主題,探求個人人格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的"文化模式",盡管該派的理論有許多缺陷,但它將人格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中進行研究,其方向卻是值得肯定的。在中國,以道德度量人品的傳統使人格評價自然地打上文化烙印。近代以降,抨擊奴性人格,呼喚人的尊嚴,尋求人文精神,企盼人的現代化,這一系列的鑄造"人魂"工程把完美人格推到文化反思的前臺。老舍長成的年代,正是東西文化劇烈碰撞、古今文化風云際會的年代;而他自身,一方面是在北平濃重的古文化傳統中泡大的,另一方面又在英倫等國直接感受了異域文化的滋味。這就促使他能以一種比較開放、公正的眼光審視文化、剖析文化;當他追求一定的人格理想時,也就能自覺地從文化意義上選擇人格范式、把握人格真義。正因為如此,研究老舍的文化人格也就顯得十分必要。

那么,文化人格的要義是什么呢?筆者以為,文化人格是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和在內心體驗過程中流露的主導傾向,著重包含個體構建生活的信念、價值判斷的標準、為人處世的態度、冶情養性的習慣等,它是個體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對文化作出反應的結果,也是人的性格、氣質、智力、能力有機統一的表現。有學者說:"文化問題其實是人的問題,中國現代文化人的文化建設歸根到底是現代人格建設。"[8]由此可見, 人格建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尋找精神寄托,它是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崇高精神活動,也是中國在奔向現代化進程中實現人的現代化必然面對的艱難而輝煌的工程。老舍以他對社會的全部熱忱、對生活的全部真情,以他的生命為本色,匯聚起他人格的風采,這對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人格的塑造,乃至對整個民族精神的高揚,將持久地顯示出獨特魅力。

二 老舍文化人格的形成

馬克思說:"人格的本質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體的本質,而是人的社會特質。"[9]因此,個體人格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社會化"的結果。老舍的人格直接發端于他生活的具體環境,其中突出包含他的家庭、主要是他的母親給他以"生命的教育",與他血脈相通的滿族文化在時代潮流沖擊下帶給他沉痛的思慮,古都北平固有的文化氛圍、特別是普通勞動人民具有的勤勞、善良、樸實、堅韌等傳統美德給他以心靈的洗禮,從而確定了他健康人格的基調,使他能在以后復雜的人生道路上不斷為自我人格的完善增輝添彩。

(一)在"感受生命的教育"中自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人接受一定文化的熏陶,往往是從家庭開始的;最初在家庭中養成的某些習慣、興趣、態度、情感等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老舍人格中的許多迷人之處,如既溫和又剛正、既多情又豪爽的處世態度,既樂觀又沉郁、既嚴謹又曠達的心向結構,既含蓄又直率、既幽默又莊重的情感表達方式,都可以從他青少年時期所受家庭影響中找到"本原"。

首先,母親那種中國勞動女性特有的優秀品格對老舍人格帶來巨大的感化。老舍自幼家境貧寒,父親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在抗擊八國聯軍的戰火中陣亡,此后全家就靠母親為人縫補漿洗、做傭工苦度生活。然而母親滋養老舍的絕不僅是物質上的粗茶淡飯,還有寶貴的精神食糧。據老舍在《我的母親》、《宗月大師》、《抬頭見喜》等文章中記載:母親是那么勤勞,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要洗一兩大綠瓦盆衣服,晚間還要抱著一盞油燈縫補衣服;母親是那么誠篤,做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母親是那么熱情待人,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母親是那么寬厚,她最會吃虧,吵嘴打架的事永遠沒有她;母親又是那么堅強,八國聯軍打進城的時候,皇上跑了,丈夫死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母親還有愛花、愛清潔的好習慣,她的手會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件發著光,院中的石榴和夾竹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母親的這些優秀品格,是無聲的教誨,點點滴滴滋潤著老舍的心田,正如老舍自己所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廿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10]縱觀老舍一生,他那種綿中藏針、內圓外方、善待親朋、急公好義的性格,都潛藏著他母親的個性。

其次,父親的戰死在老舍幼嫩的心田里埋上了愛憎的種子,同時也對他的人格形成產生深沉影響。老舍的父親舒永壽是清朝一名保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惶逃往西安,但許多兵士卻是和侵略者浴血奮戰的,老舍的父親就是在一場抗擊侵略者的惡戰中因火藥著火被嚴重燒傷而死亡的。對于這一家庭災難及災難的原因,老舍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所了解。他說:"自從我開始記事,直到老母病逝,我聽過多少多少次她的關于八國聯軍罪行的含淚追述。……她可是深恨,因而也就牢牢記住洋兵的罪行——他們找上門來行兇打搶。母親的述說,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難以磨滅。在我的童年時期,我幾乎不需要聽什么吞吃孩子的惡魔等等故事。母親口中的洋兵是比童話中巨口獠牙的惡魔更為兇暴的。"[11]家仇連接著國恨。從父親的死中,老舍漸漸領悟了有國才有家。從此,他心中埋上了對侵略者仇恨的火種,同時也升騰起熾熱的愛國情懷。這愛和恨的交織,培育起他敢于抗爭、寧折不彎的人格因素,在以后的漫長人生道路中,他這一人格因素越發鮮明:他初涉人生就誓為"民主政治"和"國民的共同福利"而負起"兩個十字架";他身在英倫卻全心關注著北伐軍前進的步伐;國難當頭時,他毅然告別妻子兒女奔赴抗日中心;直到在陰霾蔽天的年月,他昭示著"士可殺而不可辱"的風骨、以屈原沉江般的從容悲壯為自己的生命劃上句號。都凸顯著他直面人生、不避邪惡、守正不移、崇尚氣節的人格之美。

再次,童年的苦難磨練了老舍的意志,也養育起他質樸勤勉、不慕虛華的人格取向。老舍曾不止一次地回憶他童年的苦難。在《吐了一口氣》一文中,他說:父親死后,母親"日夜操作,得些微薄的報酬,使兒女們免于死亡。在精神狀態上,我是個抑郁寡歡的孩子,因為我剛一懂得點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據《宗月大師》記載,老舍因家貧,自小就體質虛弱,加上交不起學費,直到九歲尚未入學,只是后來偶然地受到宗月大師的幫助,才有了上學的機會。又據《我的母親》一文記載,老舍小學畢業后報考了師范學校,"制服,飯食,書籍,宿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老舍"才敢對母親提升學的話"。但入學要交十元保證金,老舍說這對他們全家來說"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才"把這巨款籌到"。"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梁啟超語)。貧窮,帶給老舍許多痛苦,但也砥礪了老舍敢于和命運抗爭、甘于吃苦耐勞的堅韌精神,培養起他富有同情心、勤奮耕耘的人生態度。抗戰時期,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就突出體現了他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沒有經費,他四處籌集;沒有辦公地點,他因陋就簡地租借;沒有車,他就拖著病弱的身子徒步奔波;沒有安靜的創作環境,他就見縫插針創作。就是憑著一股韌勁,一腔熱忱,他使"文協"在抗戰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自己也創作出大量作品——七個劇本,兩部長篇小說,一首長詩,另外還有大量散文、雜文、鼓詞、快板等。就自己的創作,他曾說:"我們的命與筆就是我們的資本,這資本的利息只是貧困,苦難,疾病;可是它是投資于正義,而那些不利的利息也就完成了我們的氣節。"[12]他曾把"寫家"同木匠相比,也曾把自己比成"文牛",認為"干文藝并不比作木匠高貴,可是比作木匠還更艱苦。""一位寫家既已成為寫家,就該不管怎么苦,工作怎樣繁重,還要繼續努力,以期成為好的寫家,更好的寫家,最好的寫家。"[13]226-228他告誡青年朋友們:"假使你沒有變成一頭牛的把握,請不要干我這一行事吧"[14]。于此,我們也可見老舍精神世界里的那份執著,那份"哀生活之多艱"而又"九死不悔"的堅韌。

(二)在體悟滿族文化中自省

滿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伴隨著歷史的演進,滿族文化同漢族文化已日益融為一體。但不管怎么說,滿族文化畢竟有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有它獨特的風格和內容。老舍出身于滿族,又和很多旗人有過接觸,還在作品中寫了許多旗人,如此,滿族文化就不能不對老舍的人格養成產生影響。

滿族曾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民族,它的遠祖肅慎商、周時就居于"不咸山(長白山)北","東濱大海"。以后,與它有淵源關系的挹婁、勿吉、女真在歷經滄桑中不斷繁衍,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至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滿族的強盛之勢已不可阻擋;到了康熙年間,"滿漢合流"更是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但隨著清政府走向腐敗和外國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廣大旗人也與整個民族一起遭受劫難,被拋入痛苦不堪的深淵。這種歷史的落差必然在旗人的精神中留下印記,對昨日輝煌的追憶和對現實的回天無力也必然會帶來異乎尋常的文化氛圍。老舍小說中描寫旗人所用的自嘲和冷諷就是這種氛圍的注解和宣泄,如用第一人稱寫的《正紅旗下》中有這樣的話:"二百多年積下的歷史塵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譴,也忘了自勵。我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生命就這么沉浮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里。"以"我"大姐的公公和丈夫來說,"他們在蛐蛐、鴿哨、干炸丸子……等等上提高了文化,可是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他們的一生像作著個細巧的,明白而又有點胡涂的夢。"[15]這是老舍對末世王朝統治下的病態社會的形象刻畫,也展示了老舍對旗人文化的深刻洞察能力。

老舍對旗人文化的洞察力源于他對旗人文化的切身感受。他身處社會底層的旗人家庭:父親屬正紅旗,是個月領三兩銀子的窮馬甲;母親也是旗人,屬正黃旗,是位靠縫補漿洗苦撐家庭生活重擔的勤勞女性。老舍童年生活的小羊圈胡同位于北京西北角;而"在清朝,北京的最西北角屬于正紅旗。"[16]旗人有吹拉彈唱、自娛自樂的習慣,老舍喜歡清唱、說相聲,創作出不少曲藝作品,可以說也是這種習慣的傳繼吧。老舍夫人說:"也許是由于老舍出身在滿族家庭里的緣故,他從小對曲藝就很愛好。老舍小的時候,滿族人中還有很多人會吹拉彈唱,不少家庭中有三弦、八角鼓這類簡單的樂器。友人相聚的時候,高興了就自彈自唱起來,青年人也往往以能唱若干段大鼓或單弦而自傲。當時的茶館里,曲藝節目是必不可少的,大都常年邀請藝人表演曲藝節目。"[17]而老舍對茶館是熟悉的,他少年時住的小胡同口上,就有一家茶館,放學后到茶館去聽說書是他的一大喜好;他后來創作《茶館》,就跟他親身體驗過"茶館生活"有關。這樣說來,老舍的童年可以說是在一個特有的旗人文化區中度過的,盡管當時的"旗人漢化"和"滿漢雜居"已成定勢,純粹意義的旗人文化區在北京已很難見到。

對旗人文化的深切感受使老舍的人格時常折射出哀惋、痛惜的色彩。這種哀惋、痛惜絕不是對一個王朝失去昔日的興盛表現出懊惱和傷悲--紫禁城內的一切畢竟離老舍太遠--而是對廣大的中小層旗人表現出同情和憂憤,正如魯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茶館》里有兩個旗人--常四爺和松二爺。他們原先仗著旗人的特殊地位,穿戴講究,談吐非凡,好不風光。但他們毫無勞動技能,"大清"王朝崩潰后,他們幾乎找不到自己還有什么謀生能力。人本來是以能勞動而彰著自己之所以為人的,一旦失掉勞動這一本質特征,人就回到獸類中去了。這是人的衰落,更是一定文化的頹敗。老舍在作品中寫了許多精神頹廢的旗人,如在《正紅旗中》,大姐的公公是個佐領(清朝一旗之下統領部分兵力的軍官)卻不會帶兵打仗,"無論冬夏,他總提著四個鳥籠子","似乎已經忘了自己是個武官,而把畢生的精力都花費在如何使小罐小鏟、咳嗽與發笑都含有高度的藝術性,從而隨時沉醉在小刺激與小趣味里。"大姐夫則是個"不會騎馬的驍騎校","英雄氣概地玩鷂子和胡伯喇,威風凜凜地去捕幾只麻雀"。老舍的創作以敏銳的文化穿透力著稱,對愚弱、麻木的"國民性"曾給予無情揭露,說"國家的滅亡是民族愚鈍的結果。"[18]這種認識, 應當說首先來源于老舍對旗人世界的"看透";也可以說,老舍是從一部分旗人變成行尸走肉中認識到"有毒"的文化會造出怎樣的惡果。當然,老舍也寫了一部分有能耐、有志氣的旗人,如福海二哥,"他是熟透了的旗人,既沒忘記二百多年來的騎馬射箭的鍛煉,又吸收了漢族、蒙族和回族的文化。論學習,他文武雙全,論文化,他是'滿漢全席'。"[19]這里,老舍把文化的交融、互動當作一種理想來追求,展現了寬闊的胸懷,作出了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價值判斷。

總之,老舍與滿族文化保持著一種割不斷的血緣、地緣、情緣關系,這種關系吸引他對滿族文化的興衰榮枯作出思考,同時也對他自我的人格塑造起著隱性的感染作用。他那種不敢屈辱、自激自勵的精神,他那種冷峻的幽默、帶淚的微笑,他在溫和多情中保持獨立不倚的處世態度,都是他在特定境遇中作出的清醒選擇。這種境遇與旗人生活的沉浮、甘苦連通在一起,這種選擇與他的人格熔鑄于一爐。

(三)在揚棄中華文化中自強

古都北京,在承載中國文化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說它古老,可以說它連通著華夏文明的源頭——當幾十萬年前周口店的"北京人"敲打出粗糙的石器,它就昭示著文化奇跡;說它恢宏,可以說它吐納著長城內外的煙云、黃河上下的風雨——無論是傳統中黃帝征戰于涿鹿,還是春秋戰國時燕定國都,無論是遼設陪都,還是金建中都,無論是元世祖忽必烈以席卷天下之勢揮鞭南下建大都,還是明、清兩代隆京城而使之成為萬民矚目的中心,北京都以厚重的文化而著稱于世。到了老舍成長的年月,清王朝雖已到了殘燈末廟之際,但歷經悠悠歲月沉積于宏門大宅或寒舍陋巷的文化卻是不會隱退的。老舍生于北京,長于北京,耳濡目染,其精神世界也必然受到古都文化的熏染。這是毫不足怪的,人生活于文化中間,就必然接受文化的洗禮。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老舍與其他同時代作家相比,受到的文化熏陶似乎更為復雜,市民文化、民俗文化、書本文化、野史文化、北平文化、旗人文化……等等,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縱橫交錯,兼容并包,都給老舍以熏染。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既有正向作用,又有負向作用。對負向作用,老舍在他的作品中曾以犀利的筆鋒予以揭露,其思考之深邃,剖析之透徹,可以說與魯迅是相通的。但盡管如此,并不妨礙老舍對傳統文化中優秀因子的認同和倡揚。與同時代的一般知識分子相比,老舍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少情緒上的偏激,他痛切地揭露"老"文化身上的癰蛆,但他也真誠地肯定:"對過去,我們沒法否認自己有很高的文化……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敢輕視中國文化的。"[20]抗戰中,面對著強敵的肆虐,老舍從血與火中看到有骨氣中國人的自尊和從容,于是,他揮筆歌頌道:"這是紀律,這是團結,這是勇敢——這是五千年的文化教養,在火與血中表現出它的無所侮的力量與氣度!"[21]他為"五千年的文化教養"而自豪,并把它當作強敵不可征服的偉力,這是老舍對抗戰力量的贊美,也是對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的欽佩。正因為如此,老舍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并為他的人格養成提供精神動力就顯得十分自然了。

老舍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是多方面的。除了從小從家庭中、從社會低層的人們身上,特別是從母親身上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勞動人民特有的熱愛勞動、真誠樸實、心地善良等傳統美德以外,特別值得提及的是老舍自幼就受到民間文學、尤其是北方市民文學的影響。由于北京很久以來就是中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市民文學也就顯得特別發達,其突出表現就是市井的繁榮帶來了街頭說唱文學的興盛。老舍生活在普通市民中間,這就使得他有大量機會接觸市民文學。在《悼念羅常培先生》一文中,老舍記載道:"下午放學后,我們每每一同到小茶館去聽評講《小五義》或《施公案》。"在《制作通俗文藝的苦痛》一文中,他還寫到,"二十年前我聽過沒落的王府供奉("供奉"原為皇帝左右供職者的稱呼,如清代稱南書房行走官員為內廷供奉--筆者注)到街頭來賣藝"。老舍在文章中還常常信手拈來地品談民間文藝作品, 如在1938年他為了鼓勵作家多運用民間文藝的樣式鼓舞人們投身抗戰,寫了《關于大鼓書詞》《談通俗文藝》《制作通俗文藝的苦痛》等文章,文中他就論及《單刀赴會》《長坂坡》《寧武關》《取滎陽》《草船借箭》《三俠五義》《濟公傳》《鍘美案》《彭公案》《秋胡戲妻》《兒女英雄傳》等許多在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文藝作品。這從一個角度說明,老舍對民間文藝是相當熟悉的,而這與他從小就經常接觸民間文藝是分不開的。

民間文藝通常積淀著濃厚的傳統價值觀念,對社會心理的形成往往起著強烈的教化作用。老舍自己在談到利用通俗文藝"舊套子"把民心引到抗戰上來時就說過:"你利用舊套子來裝故事,也得利用舊思想把民心引到抗戰上來。從事實上看,……真敢拼命的還不是士兵與民眾?假若他們素日沒有那些見義勇為,俠胸義膽等舊道德思想在心中,恐怕就不會這么舍身成仁了。"[22]356-357可見,"舊的"民間文藝對塑造"新的"心靈是有著持久而深沉的影響力的。是啊,人類文化的傳繼不常常就是在不見山、不顯水中達到峰回路轉、后浪逐前浪的境界嗎?在老舍身上,傳統與現代是得以完美統一的;在"傳統"部分中,我們是時常洞見民間文化凝結的那份人格理想的。如老舍慣于急公好義,很具"俠"的風骨,這與老舍自小就大量接觸民間文藝中"武俠"一類作品有關,上文所列老舍自己舉出的作品多寫俠客義士就可旁證一二。

當然,說老舍多受民間文化影響并不意味著老舍缺乏"高雅"文化的熏陶。事實上,詩經、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都曾深深地迷住老舍。他自己說過:"在我幼年的時候,……我不能不說我比一般的小學生多念背幾篇古文,因為在學堂--那時候確是叫作學堂--下課后,我還到私塾去讀《古文觀止》。《詩經》我也讀過"。"我的中學是師范學校……多少偏重教育與國文。……別人演題或記單字的時節,我總是讀古文。我也讀詩,而且學著作詩,甚至于作賦。我記了不少的典故。"[23]老舍在北京師范學校讀書時,校長方還(唯一)在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他古文、舊詩造詣精深,對老舍影響很大。方后來離任北京師范時和去世前,都曾揮毫贈言給老舍,對老舍的學業評價甚高;老舍自己則說:"我十六七歲練習古文舊詩受益于他老先生者最大。"[24]老舍在北京師范就讀時的另一位老師--國文教員宗子威是詞學權威,他也使老舍在古典文學方面獲益匪淺。及至走上教壇,出于工作需要,老舍的國學功底更為加厚。他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時,曾為學生開設過關于唐代愛情小說的講座。關于講座的內容,他在給學校秘書克萊格小姐的信中曾有所談論:"(1)唐代短篇小說的發展--作為我的講座的序論;(2)唐代愛情小說的分類和思潮(有關倫理或宗教等方面的小說);(3)語言以及研究唐代愛情小說的必備書籍;(4)對元、明戲劇形成的影響。"[25]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