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劉邦項羽故事
鴻門宴:
項羽大破秦軍后,聽說劉邦已出咸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fā)兵攻打劉邦。
張良向劉邦分析,不宜和項羽硬拼,劉邦只得退出咸陽,回師霸上,更知道自己軍力不及于項羽四十萬大軍,劉邦更把在咸陽所得一切,原封不動的送到項羽營中,更說愿讓項羽稱關中王。
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但此事為項伯知悉,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
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兇險之地,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wǎng),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劉邦解了圍,劉邦終于更借往如廁而逃遁而去。
擴展資料:
楚河漢界:
秦末楚漢爭霸時期,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黃河南岸重鎮(zhèn)滎陽,楚軍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
公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項羽聽從謀士范增的計策,拒絕漢軍的講和要求,并決定乘勝追擊。
劉邦勢單兵弱,但非常善于用計謀之人。他接受謀士陳平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系。項羽雖勇卻無謀,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果然對范增生疑,并把他驅逐出軍。
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離開,途中病死。從此,項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誤戰(zhàn)機。
當時楚軍銳氣正旺,對滎陽加緊了圍攻,形勢對漢軍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劉邦的大將紀信為解漢王安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
劉邦在陳平的勸說下,深被紀信之舉所感動,于是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則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
項羽發(fā)現(xiàn)上當后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軍至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勢力又壯大起來。
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采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zhàn),以消耗楚軍兵力。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
秋天,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作戰(zhàn),留部將曹咎守成皋。并再三囑咐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
漢軍得知情報后,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zhàn)。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后悔不迭,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劉邦復取成皋,屯兵廣武,取敖倉之糧而用。
項羽聞知成皋失守,急回師廣武,劉邦閉城不出。楚軍糧食缺乏不利久戰(zhàn)。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jù)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說:“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
劉邦故作鎮(zhèn)靜地說:“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
聽后項羽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這時,項伯勸項羽道:"殺太公不是時候,也對楚軍不利。"項從其言,太公幸存。
此后不久,劉邦兵分兩路,一路仍在滎陽同項羽相持,一面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后路,占領河北、山東一帶。
從此漢軍有了更為鞏固的后方,關中的蕭何更是源源不斷地運來兵員、糧餉。而此時項羽則補給困難,危機四伏,形勢發(fā)生了逆轉,楚軍漸弱,漢軍日盛。
公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無奈之下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即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鴻門宴
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將門后裔。楚亡后,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曾學習書法不成,又學劍,仍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就是能抵擋一萬人的本領),於是從叔父學兵法。但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鬼椨鹕砀甙顺?,力能舉鼎,年青時志向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骨囟涝辏ㄇ岸?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項梁在吳中舉兵響應。二十四歲的項羽,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古。
項梁起義后,征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牌將(副將)。為了便於號召,采納謀士范增建議,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項梁率義軍在和秦軍戰(zhàn)斗中接連取勝,產(chǎn)生了驕傲輕敵思想。結果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被秦軍章邯指揮的軍隊打敗,項梁戰(zhàn)死。
定陶之戰(zhàn)后,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將趙軍圍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南),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起義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他為上將軍,并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
項羽率車進抵漳河南岸與秦軍隔岸對峙。他先派英布、蒲將軍帶領二萬精兵渡河,切斷秦軍運糧通道。隨后親率主力渡河,鑿沉船只,毀壞炊具,燒掉營舍,每人只帶三天口糧,這就是著名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一到戰(zhàn)場,楚軍便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把秦軍包圍起來。項羽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楚軍個個勇猛殺敵,一以當十,九戰(zhàn)九捷,大敗秦軍,俘獲秦將王離,殺死秦副將蘇角,迫使秦副將涉間自殺,解了巨鹿之圍。在項羽軍與秦軍激戰(zhàn)時,各路諸侯援軍卻縮在壁壘上觀看,不敢參戰(zhàn)。戰(zhàn)斗結束后,項羽召集援軍將領,他們「入轅門,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成了諸侯軍的統(tǒng)帥。
巨鹿戰(zhàn)后,項羽乘勝追擊,秦軍節(jié)節(jié)敗退,軍心渙散。章邯見大勢已去,率二十萬秦軍投降了項羽。項羽卻在西進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下令將這二十萬降卒全部坑殺。這時,另一路起義軍劉邦乘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在巨鹿,關中空虛,占領了咸陽。
項羽大為不滿,率軍破關而入,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當時項羽軍四十萬,劉邦軍不足十萬,雙方力量懸殊。劉邦自度力量不敵項羽,便采納張良計策,拉攏項羽叔父項
伯,親自到鴻門請罪。鴻門宴上,觥籌交錯中閃爍著刀光劍影。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舉起所帶玉塊,暗示項羽殺死劉邦,項羽卻優(yōu)柔寡斯,被劉邦借故逃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的故事。項羽依靠強大兵力,暫時壓制劉邦。引兵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挾其軍事上的余威,以諸侯上將軍自居,發(fā)號施令。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部分地區(qū)),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封劉邦為漢王,王漢中、巴蜀,企圖限制劉邦勢力的發(fā)展,使其不得東進。結果養(yǎng)虎貽患,導致漢軍勢力日后卷土重來。
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引起諸侯和功臣不滿。先是田榮據(jù)齊反楚,項羽急忙率軍討伐,劉邦便乘隙東進。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漢軍從漢中潛出故道,打敗項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東進,直抵陽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項羽與齊軍交戰(zhàn)之際,一舉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萬精兵還救彭城。
此時,劉邦仗恃兵多將廣,麻痹輕敵。項羽軍則收復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萬楚軍在項羽率領下,出山東經(jīng)胡陵(今山東魚臺東南)趨蕭(今江蘇簫縣西北),直抵彭城漢軍側背。戰(zhàn)斗從拂曉開始,楚軍勇猛頑強,邊打邊沖。到了午時,已將漢軍打得大敗。楚軍追到彭城東北的泗水,漢軍紛紛落水,死者十余萬。漢軍向南方山地潰逃,楚軍追擊至靈壁(在今安徽?。┮詵|的睢水上,又殲滅數(shù)十萬人。劉邦只率數(shù)十騎逃出重圍,連妻子呂雉和父親太公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彭城一戰(zhàn),項羽決策果斷,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敵不意,擊潰漢軍數(shù)十萬之眾,是戰(zhàn)史上以少勝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項羽乘勝進軍,在京邑、索亭間(滎陽西、南)同劉邦打了一仗,結果被阻於滎陽以東。雙方在成皋一帶相持兩年之久。這期間,劉邦采取了正確的作戰(zhàn)指導,扼守成皋,在持久戰(zhàn)中消耗對方實力,伺機反擊;項羽找劉邦決戰(zhàn),又急攻不下。雙方力量對此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漢軍由弱變強,項羽由強變?nèi)?。漢高帝五年(前二0二),劉邦發(fā)兵向項羽發(fā)動總攻,在垓下把項羽軍團團包圍。此時,十萬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鶭,便借酒澆愁,慷慨悲涼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罷飛身上馬,帶領八百騎突圍南去。來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東渡烏江重整旗鼓,又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奮力拚殺一陣,遂橫劍自刎而死。
項羽是一位超群的軍事統(tǒng)帥。他能征善戰(zhàn),戰(zhàn)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云。巨鹿之戰(zhàn),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為劉邦進入咸陽,推翻秦朝創(chuàng)造了條件。楚漢戰(zhàn)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zhàn)數(shù)十次,多獲勝利。所以,古人稱他「有百戰(zhàn)百勝之才」(蘇洵嘉佑集?項籍)。
然而,項羽又是一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后,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余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tǒng)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亂割據(jù)的局面。他行為殘暴,坑殺秦降卒二十萬余。入關后,火燒秦宮,大火三月不息。他燒殺虜掠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戰(zhàn)敗的根本原因。項羽自恃武功以威懾諸侯,缺乏遠見,不爭取同盟。又妒賢嫉能,不能用人,招致眾叛親進,軍心渙散。軍事上,他缺少戰(zhàn)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不納頁良。以致屢失戰(zhàn)機,沒有鞏固的后方基地,沒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雖然屢戰(zhàn)屢勝,反而由盛而衰。所以,雖然項羽具有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于巨鹿,接著逼降章邯,坑殺秦降軍20萬。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從武關進入關中,迅速逼降秦王子嬰。
接著就是著名的鴻門宴了,劉邦逃過一劫,但被分配到了偏遠的漢中,是為漢王。
緊接著上演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趁項羽到齊地作戰(zhàn)的機會沖出四川,迅速席卷了關中地區(qū),然后一路向東,連項羽的都城都占領了,可是項羽率三萬精兵回擊,打得漢軍落花流水,劉邦愴惶逃走,連兒女都可以狠心不要,可見多么狼狽。
然后楚漢之間進入相持階段,此時劉邦派韓信從北部開始進攻,先消滅魏國,接著背水一戰(zhàn)擊敗趙軍,俘趙王,又陳兵燕國邊境,不戰(zhàn)而逼降燕王,跟著渡過黃河南下,利用半渡而擊,擒殺龍且,滅齊國。
自此楚已經(jīng)相當劣勢了,但劉邦也無法迅速戰(zhàn)勝項羽,于是雙方約定中分天下,項羽率軍先東撤。劉邦趁機聯(lián)合韓信,彭越等人分進合擊,圍項羽于垓下,項羽錯誤判斷局勢,貿(mào)然突圍,最后在烏江被重重包圍,再無生路。項羽自刎以后楚漢爭霸就結束了,漢朝取得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之一。
這是他的決定性的一次戰(zhàn)役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zhàn)疲勞的楚軍于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展開決戰(zhàn)。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韓信揮軍進攻,采用誘敵深入戰(zhàn)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后部步軍。楚軍久戰(zhàn)疲勞后軍迎戰(zhàn)不利,漢軍將楚后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余,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后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致使楚軍士卒思鄉(xiāng)厭戰(zhàn),軍心瓦解,項羽只有率800人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這時項羽身邊只剩下28騎了,一亭長愿帶項羽逃至江東重振霸業(yè),遭項羽拒絕。項羽帶著28騎大戰(zhàn)漢軍,最后全軍覆沒,項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烏江自剄而死。劉邦于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后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州市東)。
劉邦和項羽為了把妹最后PK都掛了。
求關于劉邦的故事,越短越好
太史公曰:好酒及色,小人也。
呂公是縣長大人的朋友,初來沛縣,大家紛紛往敬賀。當時規(guī)定,禮金少于1000錢的,只能坐堂下。劉邦謊稱:“賀錢萬。”大搖大擺進了門。聽了這個數(shù)兒,呂公很驚奇,特地起身相迎。呂公是個會看相的人,正在給女兒尋找婆家??赡苁怯捎凇百R錢萬”的心理效應,呂公越看劉邦越順眼,史書記載:“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還將他引進上座。
慧眼識英才
關于劉邦的故事。
誰能給我將一些關于劉邦的故事,或資料。1、雍齒叛豐
劉邦起事后,立即開始攻略周邊郡縣,先是攻 胡陵、下方與,與泗水監(jiān)劉邦平大戰(zhàn)于 豐邑,破之。 這時泗水卒史 周苛、 周昌兄弟加入到劉邦陣營。
接著令雍齒守豐,自己率領軍隊進入 薛,與秦軍大戰(zhàn)。郡守壯戰(zhàn)敗,逃至 戚,沛公左司馬 曹無傷追斬壯。接著劉邦率軍再至亢父、方與,以 曹參守方與。
這時魏相 周市來攻方與,曹參率軍迎之。但是 雍齒卻據(jù)豐降魏。 劉邦大怒,進攻豐。雍齒據(jù)城以守,沛公軍不能下豐,恰在此時,劉邦生病,于是還軍至沛。
2、貴不可言
劉邦曾辭去亭長在家務農(nóng),呂后和兩個孩子住在田間小棚里,有一位過路老丈向其討水喝,呂后還留他吃了飯。老丈看了呂后的相贊道“:夫人是天下貴人?!眳魏笳埶o兩個孩子看相,他看了孝惠帝,說:“夫人之所以能成為貴人,是因為有這個兒子?!?/p>
他又看了魯元公主,也說將來是位貴人。老丈走后,高祖從另一間田舍歸來,呂后向他備言前事,說那位老丈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貴之相。高祖問老丈何在,呂后說:“其走未遠。”
高祖追及老丈,求問自己的生相。老丈說“:剛才說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貴,都是由于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貴不可言?!备咦孢B忙稱謝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說,我永遠會記住您的指點之恩?!钡礁咦娴腔螅@位老丈的去向卻不得而知了。
3、鴻門宴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 范增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zhàn)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
最后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jié)撊霠I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 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
第二天,劉邦來到了項羽的軍營,只帶了樊噲、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nèi)赴宴,項羽的亞父范增。
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fā)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了劉邦,沒有成功。
4、父子情深
劉邦做了皇帝,在設盛宴招待大臣時,對父親劉太公夸耀說:“原先您老經(jīng)常說我是無賴 ,沒有賴以生存的賺錢之道,沒有二哥能理家治業(yè)。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在是二哥的財富多,還是我的財富多呢? ”劉邦和父親劉太公在一起住,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
太公覺得沒什么,也習慣了。但太公的屬官卻覺得不合適,就勸他說:“俗話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當今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也是人主。您雖是他的父親,但也是他的大臣。讓他這個主人拜見您這個大臣,不合禮儀。況且這樣也顯不出皇帝的威嚴?!?/p>
等劉邦再拜見父親時,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相迎,然后倒退著進屋,不給劉邦行禮機會。劉邦很吃驚,跳下車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人主,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p>
劉邦便下詔書,尊太公為太上皇,這樣一舉兩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嚴,他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拜見父親了。 劉邦很崇尚孝道,稱帝后將父親劉太公接到皇宮居住,封父親為太上皇。
5、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占了陳(現(xiàn)在河南淮陽)以后,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這時,沛縣的縣令也想響應來繼續(xù)掌握沛縣的政權,蕭何和曹參當時都是縣令手下的主要官吏。
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后患??h令覺得有理,便讓劉邦的妹夫樊噲去把劉邦找回來,劉邦便帶人往回趕。這邊的縣令卻又后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劉邦所殺,等于是引狼入室。
所以,他命令將城門關閉,還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蕭何和曹參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將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的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wèi)家鄉(xiāng)。
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后開城門迎進劉邦,又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自稱赤帝的兒子,領導民眾舉起了反秦大旗。這一年已經(jīng)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劉邦也有四十八歲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前195)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公元前202年稱帝,在位七年,謚號高皇帝。劉邦出身農(nóng)家,早年當過亭長,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chǎn)。后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因途中一些刑徒陸續(xù)逃亡,他就釋放其余刑徒,自己亡匿芒、碭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起義反秦。九月,劉邦在沛縣主吏蕭何和獄掾曹參等人的擁戴下聚眾響應,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當項羽率領起義軍和秦軍主力決戰(zhàn)巨鹿時,劉邦受楚懷王(熊心)的派遣,帶領所部向關中挺進。他迫降宛城,攻占武關,于公元前206年十月進抵霸上。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币虼耸艿饺嗣竦臍g迎。項羽擊潰秦軍主力后,也引兵入關。聽說劉邦已定關中,項羽大怒,進駐鴻門,欲攻劉邦。劉邦因兵力不敵,聽從張良的意見,親至鴻門,卑辭言好,項羽謀士范增策劃在宴會上刺殺劉邦未成。之后,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劉邦不甘心亡秦的勝利果實被項羽獨占,率軍東出,發(fā)動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戰(zhàn)爭前期,劉邦處于劣勢,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lián)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漢王五年冬,劉邦約韓信、彭越等人率軍進圍楚軍于垓下。項羽率部突圍,至烏江自刎。當年二月(按西漢前期以十月為歲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劉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史稱西漢。
西漢初年,由于長期戰(zhàn)亂,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農(nóng)民大量流亡,土地荒蕪;府庫空虛,物資匱乏。劉邦即位后,采取了許多重要措施,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凡民以饑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繼續(xù)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戰(zhàn)爭期間流亡山澤沒有登記戶籍的人,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規(guī)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抑制其社會地位,并加重其租稅。這些措施對于恢復殘破的社會經(jīng)濟和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秩序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楚漢戰(zhàn)爭中,以及戰(zhàn)后初期,劉邦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分封韓信、英布、彭越、吳芮等七人為諸侯王。這些異姓諸侯王占據(jù)原來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域,擁有很大權力,因此成為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嚴重威脅。劉邦借口韓信等人企圖謀反,將他們相繼翦除,只留下一個勢力最弱并可為漢、越之間緩沖的長沙王吳芮。他認為秦朝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敗亡,于是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并與諸大臣刑白馬為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彼€接受婁敬強干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十余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
秦朝滅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占據(jù)了河南地(今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帝六年(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三十余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后用陳平計謀,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脫險。此后,劉邦不得不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在反秦起義軍中,對于戴儒冠來見的人,動輒加以侮辱。稱帝以后,陸賈經(jīng)常向他稱道《詩》、《書》,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于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認為早年的約法三章還不足以“御□”,又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帝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臨終前,對丞相、太尉等重要職務的人選都作了妥善安排。他認為周勃重厚少文,但“安劉氏者必勃也”。后來在平定諸呂的叛亂中,周勃果然起了重大的作用。
西漢高祖劉邦
西漢高祖劉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現(xiàn)在江蘇豐縣),字季,有的說小名劉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zhàn)勝項羽建國時,國號定為“漢”,因為定都長安,為了和后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qū)別,歷史上稱為“西漢”。
一、少年“無賴”成豪杰
不愛讀書也不愛勞動
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他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jīng)營,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長大后,經(jīng)考試做了泗水的亭長,時間長了,和縣里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shù)匾残∮忻麣狻?
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
和呂氏結婚
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呂公本來不住在沛縣,后來和家鄉(xiāng)的人結下冤仇,便和家人來到了沛縣,因為沛縣當時的縣令和他是好友。在剛剛到沛縣時,很多人便聽說了他和縣令的關系,于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系,套套近乎。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縣主簿的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guī)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根本不管這些,雖然他沒有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
呂公聽說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這次劉邦不但白吃一頓飯,酒足飯飽之后,呂公又將他盛情留下,提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劉邦巴不得成這門親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呂氏結了婚,這就是以后歷史上有名的呂后。漢惠帝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還有一個孩子就是魯元公主。
利用迷信
歷史史料中對于劉邦和其他皇帝一樣也有很多迷信的傳說,一次,呂后和女兒在地里除草,有一個過路的老人向她們要了點水喝,喝完水討好地說她們娘倆都是一副貴人相。等老人剛走,劉邦也回來了,呂后便把剛才老人說的話告訴了劉邦,劉邦一聽也很高興,他趕緊又追上了老人,讓他也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說剛才之所以說他的夫人和女兒長得貴人相,就是因為他的緣故,而劉邦的面相是貴不可言。劉邦一聽高興極了,拜謝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來,劉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經(jīng)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劉邦也很無奈,走到豐邑縣的大澤休息時,劉邦喝了些酒,然后松開了刑徒們身上的繩子,讓他們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幾個人不愿意丟下他一個人走,都表示愿意跟著他。劉邦便帶領大家逃亡,前面負責開路的人回來告訴他前邊有條大蛇攔路,沒法通行,劉邦喝得有點醉了,訓斥說:“我們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么好害怕的!”他分開眾人,自己到了前邊,見一條蛇橫在路中間,便拔出寶劍將蛇一劍攔腰斬斷。又走了一段路后,劉邦覺得頭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邊的人。一會兒,后邊的人趕了上來,對他說在路旁看見一個老太太哭,問她原因,她說有人把他的兒子殺了。又問為什么被殺,她說他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剛才變成蛇,卻在路邊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所以才如此難過。大家當時覺得是老太太說謊,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見了。劉邦聽說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來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后,劉邦帶著人到處逃亡,但每次呂后都能找到他,劉邦很奇怪,問妻子原因,呂后說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繚繞,所以很好找到。劉邦后來便讓手下人廣為傳播這種謠傳,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來投奔他。實際上,這種謠傳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國家之后,有意編造的,以此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有王者之氣。
由于這些傳說,劉邦在當?shù)氐耐胖饾u提高,跟隨他的人也就多了起來,他被當?shù)厝朔Q為沛中的豪杰。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占了陳(現(xiàn)在河南淮陽)以后,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這時,沛縣的縣令也想響應來繼續(xù)掌握沛縣的政權,蕭何和曹參當時都是縣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后患??h令覺得有理,便讓劉邦的妹夫樊噲去把劉邦找回來,劉邦便帶人往回趕。這邊的縣令卻又后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劉邦所殺,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將城門關閉,還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蕭何和曹參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將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的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wèi)家鄉(xiāng)。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后開城門迎進劉邦,又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自稱赤帝的兒子,領導民眾舉起了反秦大旗。這一年已經(jīng)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劉邦也有四十八歲了。
二、中原逐鹿,獨占鰲頭
秦的滅亡
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這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后代項羽和叔叔項梁,他們在吳中(現(xiàn)在江蘇的吳縣)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同時,其他被秦國滅掉的六國貴族后裔們也紛紛起兵,加入了滅秦的行列。
在陳勝被車夫莊賈殺死后,項梁便擁立了楚懷王的孫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現(xiàn)在江蘇盱眙),后來和章邯率領的秦軍展開了激戰(zhàn),開始幾次都取得了勝利,結果項梁更加驕橫狂妄,別人的話也聽不進去,結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襲,大敗被殺。章邯在項梁死后,覺得楚國不會再構成大的威脅,于是將主要精力轉向了趙國。趙國受到攻擊又向楚國求救,楚王在和眾將商議之后便決定兵分兩路去增援趙國。一路由宋義和項羽率領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則由劉邦率領西進關中,牽制秦軍,策應北路援軍。楚王和眾將約定:誰先入定關中誰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對做王沒抱什么大的希望,因為當時的秦軍還很強大,將領們都不愿意冒險西進和秦軍決戰(zhàn)。項羽為了給叔叔報仇,要求和劉邦一起西進關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大家覺得項羽做事比劉邦要殘忍得多,而且又年輕沒有經(jīng)驗,劉邦則是個長者,寬厚仁慈,威望較高,所以,最后決定只讓劉邦一人領兵西進關中。
開始時,劉邦也不太順利,但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役,劉邦步步西進,最后終于兵臨城下,到達了咸陽東邊不遠處的灞上(現(xiàn)在西安東),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得獻城投降,將玉璽親手交給了劉邦,秦王朝至此滅亡。
立足關中
劉邦很得意地進入了咸陽城,并以“關中王”自居??粗畸愄没实膶m殿,劉邦有些留戀起來,準備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劉邦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劉邦將軍隊撤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后,便召集當?shù)氐拿?,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爭奪做天下王的資格。等到了函谷關,見劉邦不但已經(jīng)平定了關中,而且還派兵把守函谷關,不由得大怒,立即命令英布領兵攻下了函谷關,然后領兵四十萬直奔咸陽,駐扎在了戲下(現(xiàn)在的陜西臨潼東北的戲水西岸)。劉邦的屬下曹無傷對劉邦很不滿,為了得到更大的官職,他暗地里派人向項羽挑撥說:“沛公劉邦想在關中做王,然后讓子嬰做宰相,自己將秦的財物都納入私囊?!表椨鹇犃瞬唤鹈叭?,范曾也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zhàn)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最后是項羽 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jié)撊霠I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
于是,劉邦設盛宴招待項伯,還和他約定為親家。他對項伯說:“我自從入關之后,沒有敢占有絲毫財物,將吏民進行登記造冊,把府庫封存起來,就是等著將軍來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并不是阻止將軍你們?nèi)腙P,而是更好地守好關中地區(qū),也防止強盜入侵。我和將士們?nèi)找苟寂瓮麑④娔銈兡茉琰c來,怎么會有造反之心呢?請您回去務必向項羽將軍說明此事,消除誤會?!表棽疂M口答應,然后對劉邦說:“將軍你明天一定要到我們的營帳親自向項羽說明情況,當面賠禮才能得到項羽的原諒?!眲盥犃艘泊饝?。
項伯當天夜里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真誠相待?!表椨鹇犃?,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如約來到了項羽的軍營,只帶了樊噲、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 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nèi)赴宴,在酒宴上,雙方你來我往,項羽明里暗里殺機不斷。項莊在席間借舞劍為名,想趁機刺殺劉邦,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后來劉邦借故離開,回到了大營。
鴻門宴之后,項羽便領兵西進,在咸陽城大肆屠殺,秦王子嬰也被殺死,秦的宮殿阿房宮被項羽放火焚燒。火燒阿房宮后,項羽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共封了十九個諸侯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現(xiàn)在的陜西南鄭)。項羽自己為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tǒng)帥權,楚王被尊為義帝。
分封完后,項羽讓大家到各自的諸侯國去就職,劉邦也只好到南鄭去。項羽只分給了劉邦三萬軍隊,后來又有一些人追隨他到了南鄭,但總兵力也不足十萬,劉邦暫時還無法和項羽抗衡,只能坐待時機。為了消除項羽對他的猜疑,也為了斷絕其他王侯從漢中襲擊,張良建議劉邦將通向漢中的棧道燒毀了。
楚漢戰(zhàn)爭
最初,劉邦并沒有東進和項羽爭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鄭之后,形勢的變化促使他下決心東進,和項羽爭奪天下。一個原因是將士們不服南鄭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鄉(xiāng),士氣低落。二是項羽封在齊國的田榮嫌項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這給劉邦創(chuàng)造了進兵的絕好機會。正巧此時劉邦得到了大將韓信,蕭何對劉邦說,如果要爭霸天下,非重用韓信不可。韓信被封為大將后,提議立即出兵東進:“我們的將士都是山東之人(指函谷關以東地區(qū)),現(xiàn)在正好可以利用他們東歸回家的強烈愿望,鼓舞士氣,東進之后必將建功立業(yè)。事不宜遲,應當立即進兵?!?
在公元前206年,即漢王元年的五月,劉邦讓蕭何任丞相,負責管理后方巴蜀地區(qū),他親自和韓信領兵從陳倉(現(xiàn)在陜西寶雞東)偷渡,迅速占領了關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漢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楚漢戰(zhàn)爭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劉邦處于下風,屢次被項羽殺得大敗而歸。后來,劉邦離間了項羽和范曾,逐漸占據(jù)上風,最后將項羽徹底打敗。
劉邦東進之后,曾經(jīng)趁項羽和齊、趙交戰(zhàn)之機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陽,然后揮師東進,攻下了彭城。原先項羽打算在平定齊和趙后再和劉邦決戰(zhàn),現(xiàn)在見劉邦攻下了彭城,便領精兵三萬急行軍趕回,趁劉邦設酒宴慶功之機,在清晨發(fā)動襲擊,一天之內(nèi)便將漢軍打敗,在漢軍撤退時,又被項羽追殺消滅了十幾萬人。到了靈壁(現(xiàn)在安徽宿縣西北)東邊的濉水又被項羽追上,又喪失十幾萬軍隊,濉水竟也被尸體堵塞了。只有劉邦和幾十名騎兵奮力逃脫,但他的父親和妻子呂后卻被項羽抓獲。原來跟隨劉邦的其他路諸侯王見劉邦大敗,先后舍他而去。
劉邦退到滎陽之后,得到了蕭何從關中派來的增援部隊,韓信也收攏打散的軍隊來會合。漢軍又重振旗鼓,在滎陽的南邊打敗了項羽的軍隊,兩軍在滎陽一帶開始對峙。后來,劉邦策反了項羽的大將英布,分化了項羽,也使項羽因為要分兵鎮(zhèn)壓而消弱了兵力。但項羽畢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擾漢軍的運糧通道,最終將滎陽的漢軍圍困起來。劉邦無奈,只好向項羽求和,提出以滎陽為分界線,滎陽以西為漢,項羽想答應劉邦,但范曾卻不同意,說現(xiàn)在正是消滅漢軍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機會,放虎歸山,就后患無窮了。項羽于是又開始攻打滎陽。劉邦見范曾從中作梗,就采用了陳平的離間計:等項羽派使者來勸劉邦投降時,劉邦就讓人先擺出盛情招待的樣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見了使者,又故意驚奇地說:“我們聽說是亞父(指范曾)的使者來了,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啊?!苯又蛯⒕赖氖称纺昧讼氯?,換來不好的飯食。結果使者非常生氣,回去便告訴了項羽。項羽不知其中有詐,就輕易上當了,從此不再聽范曾的意見了,懷疑他背叛自己,私下和劉邦交往。
范曾得知了內(nèi)情,勃然大怒,他對項羽說:“現(xiàn)在天下局勢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還是回家做一個平民百姓吧!”范曾負氣離開了項羽,但沒有能到達彭城,就因為背上生瘡病死在半途。項羽剛愎自用,沒有智謀,這是他最后失敗的主要原因。
范曾走后,項羽加緊進攻滎陽,劉邦也設法從滎陽突圍。大將紀信自告奮勇,替劉邦向項羽假投降,讓劉邦趁機逃脫。紀信乘坐著劉邦的車出東門假降,劉邦則從西門出城突圍。紀信果然將項羽 的大部分軍隊吸引住,結果項羽沒有抓住劉邦,一氣之下將紀信燒死了。
拿下滎陽之后,項羽又占領了成皋(現(xiàn)在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劉邦后來集中兵力將成皋收回,然后圍困滎陽。項羽回師救援,和劉邦在滎陽東北部的廣武山一帶相持不下,對峙達幾個月之久。項羽急于和劉邦決戰(zhàn),因為持久戰(zhàn)對他不利:劉邦的糧草供應順暢,而他的糧草供應卻常遭到彭越的襲擊。為了盡早結束戰(zhàn)斗,同時迫使劉邦投降,項羽就把原先俘獲的劉邦的父親押到了兩軍陣前,他對劉邦說:“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親煮了!”
劉邦知道項羽在要挾他,干脆耍起了無賴:“我和你曾經(jīng)‘約為兄弟’,所以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親,那就請便吧。不過,別忘了給我也留一碗肉湯?!表椨鹇犃藲獾闷吒[生煙,當場就下令將劉邦的父親殺死。旁邊的項伯趕緊勸道:“將軍,現(xiàn)在誰能得天下還很難說,何況爭天下的人都是不顧家人生死安危的,殺了他的親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會增加雙方的仇恨。”項羽聽了,只好命人將劉邦的父親帶回去。
項羽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要劉邦和他單獨決斗。劉邦沒有上他的當,卻說:“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苯又R項羽有十大罪狀:“第一,你負前約,沒有讓我稱王天下,而是稱王蜀漢。第二,你殺死首領宋義,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趙之后,本該息兵,卻進軍關中。第四,火燒阿房宮,中飽私囊。第五,你殺死秦王子嬰。第六,你坑殺秦的投降士卒二十萬。第七,對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將義帝趕出彭城,自己占為都城。第九,你暗害義帝。第十,不但以臣殺主,政事也不公平。我現(xiàn)在率領眾將領來誅殺你這殘忍的逆賊,何必非要和你單獨決斗呢!”項羽聽了,氣得拉弓射了劉邦一箭,結果正中劉邦的胸部。
楚漢雙方又對陣了十個多月,因為有關中和蜀地的支援,劉邦逐漸占了上風,而項羽則兵源缺乏,糧草不足,難以和漢軍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項羽和劉邦定下了停戰(zhàn)協(xié)定:楚漢以鴻溝(現(xiàn)在河南滎陽、中牟和開封一線)為分界線,東西分治。協(xié)定達成之后,項羽將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送還。
決戰(zhàn)垓下
項羽領兵東返,劉邦也打算領兵回關中。張良和陳平則極力勸說劉邦趁機滅掉項羽,因為這時項羽兵不精糧不足,萬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縱虎歸山。劉邦聽了趕緊命令追擊。同時派人命韓信和彭越火速集結,合擊項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劉邦追上了項羽,但到了固陵(現(xiàn)在河南太康西)時,韓信和彭越的軍隊還沒有到達。項羽向漢軍猛烈反擊,將漢軍擊潰。劉邦只得堅守不出,問謀士張良有什么良策。張良說如果能封給韓信齊地,封給彭越梁地,那他們兩個肯定會火速進兵的。劉邦馬上派人許諾韓信和彭越,在擊敗項羽后立即封他們?yōu)辇R王和梁王,韓信和彭越也很快有了回音:立即進兵。同時,楚的大司馬周殷也被劉邦派人勸降,淮南王英布領兵也趕來會師。漢軍會合各路援軍共三十萬,和項羽決戰(zhàn)垓下。夜里,圍困項羽 的漢軍唱起了楚國蒼涼的歌,使項羽以為漢軍已占有全部楚地。走投無路的項羽在大帳中和心愛的虞姬飲酒,乘著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放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當著項羽的面含淚自刎,項羽擦去眼淚,躍馬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第二天早晨,漢軍才發(fā)現(xiàn)項羽已經(jīng)突圍而去,劉邦命令灌嬰率騎兵火速追擊。項羽在渡過淮河后,身邊只剩下了一百人,到達陰陵(現(xiàn)在安徽定遠西北)時,因為迷路走入大澤之中。從大澤出來后,項羽向東撤退,在東城(現(xiàn)在安徽定遠東南)被灌嬰的騎兵追上。項羽隨從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漢軍激戰(zhàn)三次,殺傷幾百漢軍后,項羽最后橫劍自刎。至此,楚漢戰(zhàn)爭以項羽的失敗而結束。項羽雖然失敗了,但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素材,戲劇《霸王別姬》使人對這個失敗的英雄充滿了同情和崇敬。
那么多先了,剩下的自己看吧
劉邦青年時是個混混,但人緣很好,一天喝醉酒,在和同伴回家的路上遇到一條大蛇,劉邦借者酒勁將蛇砍死,后來一個老人說那條蛇是白帝的兒子,被赤帝的兒子殺死了,劉邦聽后大喜,以為是吉兆,于是召集自己的伙伴起義,這就是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
關于劉邦的故事
劉邦在一次坐馬車逃亡中,怕自己的兒女拖累自己,所以幾次把他們?nèi)酉萝?,但他們又被某個人抱了上來。這段歷史的詳細情況是怎樣的?那個人是誰?劉邦借項羽平叛的機會攻入西楚過度彭城,項羽大怒,回師彭城,劉邦不敵,棄城逃回沛縣。楚軍一路追擊,劉邦無奈又從沛縣逃亡。夏嬰侯親自駕馬車,帶數(shù)十騎護送劉邦及家眷。楚軍窮追不舍,為減輕車騎重量,擾亂追兵,劉邦命令扔下去,把自己的一對稚子,但無人敢執(zhí)行,于是劉邦親自將兒女推下馬車。夏嬰侯卻立即停車將孩子救上來。劉邦大聲斥責,夏嬰侯不為所動,再推再救,如此三次,思維們也表示寧死也要保護孩子,劉邦只得作罷。
劉邦的故事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12月28日),劉邦出生于沛豐邑(今徐州豐縣)中陽里, 和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非常要好。 幼時和盧綰交好。 長得額頭高高隆起,鬢角和胡須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平時不拘小節(jié)。
年齡稍長后,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jīng)營,日后在統(tǒng)一天下之后,劉邦還拿此事和劉太公開玩笑:“您看我和劉仲(劉邦的二哥)到底誰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大?”
大人們都認為劉邦沒有大志,不能干活,沒有收入。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的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門下。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門客張耳亦召納門客,于是至外黃投入到張耳門下,兩人結成知己。及魏國滅亡,張耳成為秦廷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回到家鄉(xiāng)沛縣。
后來,劉邦做了沛縣泗水的亭長(亭長是管十里以內(nèi)的小官),時間長了,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shù)匾残∮忻麣狻?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碭山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劉邦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愿意跟隨他一塊走。
劉邦乘著酒意,夜里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吧?!?劉邦已醉,說:“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xù)往前走了幾里,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后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么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庇腥藛枺骸澳愕暮⒆訛槭裁幢粴⒛兀俊崩蠇D說:“我兒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故哭。”
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后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
漢高祖劉邦,歷任沛縣泗水亭長、沛公、漢王,后成為漢朝開國皇帝,是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對漢族的發(fā)展,中國的統(tǒng)一強大,以及漢文化的發(fā)揚有突出的貢獻。劉邦參與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動,公元前206年首先進入關中,秦朝滅亡。楚漢戰(zhàn)爭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后,統(tǒng)一天下,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登皇帝位,建都長安。登基后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養(yǎng)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后,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于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
他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邦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劉邦逝世 呂雉為何要濫殺劉邦子孫?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fā)展、以及中國的統(tǒng)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1] 劉邦出身農(nóng)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chǎn)。[2] 歷任沛縣泗水亭長、[3] 沛公、碭郡長、[4] 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后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5] 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6]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7] 鴻門宴后封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8] 楚漢戰(zhàn)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lián)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后,[9] 統(tǒng)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10-11] 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登基后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12] 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養(yǎng)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nóng)抑商,[13] 恢復殘破的社會經(jīng)濟,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1] 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14] 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去世,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15-16] 。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統(tǒng)帥。
劉邦年輕時游手好閑,30多歲才當了泗水亭長。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繼陳勝、吳廣起義(參見陳勝、吳廣農(nóng)民起義戰(zhàn)爭)后兩個月,劉邦與蕭何、曹參等也殺死沛縣縣令,舉行起義。先投靠項梁、項羽起義軍,推翻秦王朝后,又與項羽“爭權天下”,進行了為期五年的楚漢戰(zhàn)爭,于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軍。
劉邦由一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yè)的小官,何以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其妙策無他,就在于會用人。劉邦登基后不久,一次大宴群臣。他問群臣道:“請大家說說,朕何故得天下,項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時待人有點粗暴無禮,似不如項王寬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賞,能與天下人同其利。項王忌賢妒能,戰(zhàn)勝不賞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將士不肯盡力,因此失掉了天下。”劉邦聽了,笑道:“爾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漢得失原因須從用人上說起。運籌策劃,預見長遠,朕不如張良,主持政務,保證供應,朕不如蕭何;帶兵打仗,戰(zhàn)取攻守,朕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今豪杰,朕能依靠他們,所以能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敗了?!比撼悸犃?,都表示敬服。
劉邦所言,基本符合實際。五年的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屢遭挫敗。他本人曾12次受重傷,幾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屢敗屢起,終于以弱勝強,取得最后勝利。統(tǒng)觀之,劉邦用人,通常根據(jù)不同的形勢,采取不同的策略。這從他對韓信的態(tài)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一是勢力薄弱時,卑躬屈膝。韓信初到漢營時,還屬無名小卒,劉邦看他不起。但他聽蕭何說韓信是一個大將之才,可以幫助他打天下時,馬上放下了漢王的架子,筑了一個高臺,舉行隆重典禮,畢恭畢敬地拜韓信為大將。并向全軍宣布說;“凡我漢軍將士,今后俱由大將軍節(jié)制,如有藐視大將軍,違令不從者,盡可按軍法從事,先斬后奏。”那種謙恭卑順的樣子,令全軍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當形勢不利時,慷慨讓步。漢高祖四年(前203年),這時劉邦在成皋戰(zhàn)場作戰(zhàn)失利,急需把韓信、彭越等部隊調(diào)來支援正面戰(zhàn)場。不料此時已攻占齊地的韓信,正巧派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以鎮(zhèn)撫齊國。劉邦大怒道:“怪不得幾次調(diào)他一直按兵不動,原來是想自己稱王!”這時正在身旁的張良、陳平趕緊用腳踢了他一下。劉邦恍然大悟,急忙改變口氣,對韓信的使者說:“大丈夫平定諸侯,做王就該做真王,為何要做假王呢?”于是派張良為特使,正式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受封后,果然高高興興地率兵來參加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
三是功成名就后,心狠手辣。劉邦稱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為王,同時總認為那些在戰(zhàn)爭年代封的異姓王們,居功自傲,藐視皇帝。于是決定先拿韓信開刀,除掉異姓王。于遂,劉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稱巡游云夢澤(今洞庭湖一帶),約定在陳地會晤諸侯。當韓信奉命來到時,劉邦以有人告他謀反為由,令武士將其拿下。當韓信申辯時,劉邦厲聲說:“有人告你謀反,你敢抵賴嗎?”把韓信押回洛陽后,因查無實據(jù),便把他降為淮陰侯,軟禁在京城。呂后洞曉劉邦的心意,在一次劉邦出京乎叛時,把韓信誘到長樂宮殺掉了。
劉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誠恩惠,也有詭詐刁滑,作為封建時代的政治家,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關推薦:
偷盜事件立案(刑法中偷盜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快遞遲緩賠償(京東不發(fā)貨怎么投訴 如何申請賠償)
快遞賠償幾折(快遞丟失了快遞公司怎樣賠償)
跨域異地立案(跨域立案什么意思)
與家暴男離婚(怎么樣與家暴男人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