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和劉邦的楚漢相爭中,曾經抓了劉邦的父親,他曾經威脅劉邦說要殺死劉備的父親,把他父親用鼎烹了以此讓劉邦投降。劉邦作為一個草根出身的草莽英雄對此毫無顧忌,對項羽說不要忘了分他一碗。如果當時項羽真敢下手,劉邦會不會喝他父親的肉湯?我認為劉邦不會喝,他為了自己的大業是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一、劉邦料定項羽不敢這么做,他才放了狠話。
項羽為人雖然很殘暴,曾經坑殺秦軍二十萬降卒,對秦地的百姓也很殘暴,但是他出身貴族,不屑于用下三濫的手段。他之所以那么說是試探劉邦,希望劉邦被孝義限制,沒想到劉邦不上套。劉邦認定關羽為人清高,肯定不會那么做才敢放狠話。
二、如果項羽真的殺了劉邦的父親,劉邦就有了借口,他會借此打擊項羽。
當時楚漢相爭,如果項羽真的殺死了劉邦的父親,劉邦可以用此為借口討伐項羽。天下人對項羽這么做也不會贊成,民心會倒向劉邦,項羽真的殺了劉邦的父親就是給劉邦遞刀子。劉邦也是算定了這一點,哪怕項羽敢這么做,他也不會喝就是嘴上說說氣一氣項羽。
三、劉邦曾經以仁義著稱,他不會作出讓天下人寒心的事情。
當時劉邦先進關中,曾經約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項羽則因為自身好殺口碑不好,劉邦是不會喝自己父親的肉湯讓自己名譽掃地的。他的形象非常有利于讓民眾對他產生好感,有利于在楚漢爭霸中勝出,得到百姓的擁戴。
劉邦不愧是一代雄主,他雖然沒有項羽勇猛,在戰爭中也屢次打敗仗,但是面對項羽的挑釁絲毫不在乎,不會順著項羽的思路走,嘴上依然不饒人。
秦朝覆滅后,進入劉邦項羽楚漢相爭的狀態。戰爭伊始,項羽居于上風,劉邦卻一直處于劣勢。楚懷王曾立下盟約,先如漢中者為王。劉邦雖捷足先登,奈何項羽也看上這塊肥肉,劉邦為自保,只得還軍灞上。而后項羽將劉邦封到巴蜀地區,劉邦雖心中叫苦,也無可奈何。直到項羽將義帝楚懷王殺死,劉邦這才號召天下諸侯與項羽抗衡。
劉邦最過人之處就是厚顏無恥,心眼黑,這種性格也是鑄就他成為漢朝開國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為了戰場上的勝利,可以至家人的性命如草芥般,下面劉邦在一場戰役中輕視父親的性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話說韓信與劉邦兵分兩路,分別要瓦解擊破項羽。項羽本一直在攻打梁城,但劉邦出軍突襲成皋,項羽立即回兵救援。
漢軍與與楚軍一直相對,二者相持幾個月,項羽糧草補給不到位,但又想短時間內把城池攻破,這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經過再三斟酌后,項羽將劉邦的父親拉出來,并向劉邦揚言,倘若不投降的話,立刻就把你父親烹殺了。“今不急下,吾烹太公。”雖然是自己的父親,但劉邦接下來的表現令項羽都驚詫不已,劉邦回復到,當初我們依照楚懷王的命令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把他烹殺了,別忘了分我一杯湯。“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項羽當場不知所措,傻了眼,沒想到劉邦臉皮如此之厚,連自己的親生父親都置之不問。再加上項伯在一邊建議,按劉邦這種態度,就算現在把他父親殺了,也不起什么作用,反而之后會引來禍,不如算了。接著項羽要與劉邦比武,劉邦卻說道,我寧愿跟你比智力,也不愿與你比武,這令項羽很無奈。劉邦就是憑借這份勁活活耗著項羽,加上他手下一幫智囊與武將,最終他成為天下之主。
項羽要煮劉邦的父親,如果真煮了劉邦是不會喝的。這個只是劉邦玩的一個心理戰術,劉邦故意表現的很淡定,很不在乎,就是讓項羽沒有要挾劉邦的資本,這樣來說更加能夠保證劉太公的安全。如果劉邦表現的非常著急,那么項羽就會得寸進尺,最后劉太公的生命將會更加的危險。劉邦喊出了“分我一杯羹”確實讓項羽非常的震驚,項羽一時間沒有辦法,只能退回去想其他的辦法。
劉邦和項羽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項羽急于找到劉邦的主力部隊和他決戰,但是劉邦就是不出來,彭越也時常騷擾楚軍糧道,這讓項羽非常的難受。為了擺脫這種不利的態勢,項羽只好把劉邦的父親拉出來,威脅劉邦出來和他決戰,若是不從便用大鼎煮了他爹。
劉邦卻很鎮定,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盡顯劉邦流氓的姿態。項羽算是徹徹底底的嘗到了被流氓欺負的滋味,此時的項羽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最后也只能收兵想其他的辦法。
劉邦心里很清楚,項羽是不會煮了劉太公的,劉邦太了解項羽這個人了。項家是楚國的貴族,項羽是不屑于用這種威脅的手段來逼迫劉邦投降的,只是因為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殺死劉太公已然是項羽的道德底線了。項羽和劉邦的矛盾是政治矛盾,一旦項羽烹煮了劉邦的父親,項羽就失去了基本的立場,大家更會倒向劉邦這一邊,項羽將更加難以收場。 烹煮劉邦的父親的這出戲是劉項二人的心理戰, 最終還是劉邦獲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