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最大族群德裔,對他們的母國德國有歸屬感嗎?
前段時間看了《美國種族簡史》,得知德裔是第一大族群,雖說美國最初主要是由英國殖民者建立的,并且通英國操同種語言,有相似文化,但是,后來德裔慢慢占據主流,請問這幫美國的最大族群在面對德國時,沒有一點認同感和歸屬感嗎,以至于美國從始至終都如此的親近英國,并且在二戰(zhàn)的時候對德國毫不留情。。德裔是美國第一大族群沒錯,但幾乎只表現(xiàn)在血緣和姓氏上。德裔美國人為了融入美國,甚至將名字英語化,拋棄自己的傳統(tǒng)與文化,故意與自己的母國相疏遠,融入到美國主流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當中。德國挑起的幾次戰(zhàn)爭,美國都與其針鋒相對,每一次德裔美國人都站在美國這一邊,開始或許有些不情愿,但隨著同化的深入,德裔開始深深認同自己的美國人身份,而這幾乎是以對故國文化的“背叛”為代價的。結果是,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眾多德裔美國人走上前線與德國人打仗,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就是二戰(zhàn)時期著名德裔將領。我想此時,德裔美國人與德國人已經產生深深地疏離感,這要源于德裔美國人所信奉的美國文化和德國文化之間的格格不入。而英美同源,美國文化就是源自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美國人說英語。雖然現(xiàn)在英裔美國人數量越來越少,但語言文化的相同賦予他們具有相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雖然在初期有些爭執(zhí),但是文化上的親緣感使得英美成為世界上關系最為親密的兩個國家。英美相互約定不對對方搞間諜活動,英美加澳新即盎格魯五兄弟組成了一個情報共享聯(lián)盟,俗稱“五只眼”,清一色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因此決定國家之間親疏的文化比血緣更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德裔為第一族群的美國人為什么更認同英國,也就明白那些“香蕉人”即那些接受了西方價值觀的炎黃子孫們?yōu)槭裁磳λ麄兊淖鎳绱丝瘫 9哆h了。
從來就沒有。當初的美國早期移民都是在歐洲混不下去了,才冒巨大風險橫穿大西洋來新大陸發(fā)展的,在自己原來的祖國能生存下去誰來美洲?扯淡什么感情,不恨死原來的政府就不錯了。
美國人認為自己是美利堅人,不認為自己是英格蘭人或德意志人,美國文化是多元文化,思想上更接近法國,美國的人權自由意識都來自法國,這源于建國之初法國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血統(tǒng)意識只有歐洲君主國家才有,美國人更在意的是法律身份,德國幾次被美國痛打,德國也不認為打他們的德裔美國人是德奸。如果將來戰(zhàn)場上遇到華裔美國人,一定要把他們當做美利堅人,而不是同胞。
美國的早期居民主要是迫于歐洲饑荒或宗教政治迫害而來的,不能說對英國有感情而對德國沒有感情,這是兩碼事,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又發(fā)生過一次英美戰(zhàn)爭,并且當時英軍火燒了華盛頓,我認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都站在英國一邊主要是國家利益使然,德國擾亂了當時對美國有利的國際秩序,并且一站時美國一開始也是兩邊下注的,只是后來德國敗象已漏,美國才加入對的作戰(zhàn)的
毫無歸屬感,但是血緣自然情愫
高手進,美國那么多德國后裔,二戰(zhàn)美國向德國宣戰(zhàn)時,受到國內阻止沒有?知道內情的進,瞎子勿擾
高手進,美國那么多德國后裔,二戰(zhàn)美國向德國宣戰(zhàn)時,受到國內阻止沒有?知道內情的進,瞎子勿擾在今天的美國,德裔美國人是美國人數最多的一個移民族群,約占美國總人口數的17%。二戰(zhàn)期間,很多德裔美國人如艾森豪威爾將軍, 尼米茲, 以及卡爾.斯巴茨將軍在戰(zhàn)爭中身居要職.
1940年間, 大約114,000名德國人移居到美國, 其中許多是猶太人和反對納粹的人士. 而在美國國內, 戰(zhàn)前的幾年里, 大約有25000人成為支持納粹的德裔美國人同盟的付費會員. 戰(zhàn)爭期間, 盡管作為一個族群來說, 德裔美國人受迫害的絕對數目要少于日裔美國人, 但生于海外的德裔美國人仍然成為被懷疑和歧視的目標. 1940年的外國人注冊法案要求300,000名德國出生的美國僑民向聯(lián)邦政府注冊, 并且限制這些德國僑民的旅行以及他們的財產所有權. 同時根據仍舊生效的1798年外國敵方法案, 美國政府在1940年到1948年拘留了大約11,000名德裔美國人, 他們大多數還不是美國公民, 其中有些人家中還有孩子是現(xiàn)役軍人, 此時民眾權利被侵犯. 其中的500人在沒有任何許可的情況下被逮捕, 另外的一些人則在沒有任何指控的情況下被拘押了數月之久, 還有的人在沒有律師保護的情況下被審問. 定罪也不符合控訴的條件. 還有數目不詳的"自愿被拘留者"和他們的配偶以及父母一起被拘留在勞改營, 并且不準許離開.
阻止是有,不過普通德裔政治經濟地位較低精英德國后裔并不認同希特勒的納粹主義而猶太人在美國的經濟界影響力非凡再加上美國的擴張欲望強烈羅斯福又是個戰(zhàn)爭傾向強的總統(tǒng),所以開戰(zhàn)是必然的。
美國等了很久才向德國宣戰(zhàn)的,以前看丘吉爾的紀錄片,很大程度上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把美國給拽進來了,還有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zhàn)等等。。
再者這東西跟后裔有什么關系啊,只是和本國利益相關。。。艾森豪威爾好像還是徳裔呢。。。你說他應該為諾曼底后悔?
希特勒是個瘋子 獨裁者 屠殺猶太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再說 美國要不是日本打珍珠港 人家才不打仗呢
美國為何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要貼錢去幫英國打仗?
最初的美國跟英國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那時的清教徒在英國飽受迫害,無法生存的他們,選擇了離開英國,重新尋找生活的地方。有著同樣理想的他們,共同簽下了五月花號公約,立志于建立一個可以不被權利所約束的國家。此公約對美國的影響歷史悠久,也是現(xiàn)在美國法律的基礎。
到達美洲后,立即被印第安人所發(fā)現(xiàn),作為侵入者的他們,印第安人有了領土意識,很是不安的想要把這些人驅趕出境。相對于處在原始社會的印第安人,那群清教徒有著先進的天然優(yōu)勢,逐漸的建起來了美國。
最初的美國也是一貧如洗,但隨著世界第一次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在戰(zhàn)爭中發(fā)現(xiàn)商機開始售賣軍火,生意十分火爆,經濟大幅度提升,國家也迅速崛起。一戰(zhàn)時的英國雖然擴大了地盤,但對于其他國家的控制力遠不如前。美國和英國的聯(lián)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天然的盟友。為何不牽起手來共同對抗呢。
從血緣上來看,美英兩國也是同一個祖先。美國的文化很多都是英國的衍生物,雖然后期有所不同,但最本質的文化還是相同的,語言又都是英語。雙方有什么誤解都能夠迅速解決。身份是世界第一的美國,更是需要朋友的支持。
二戰(zhàn)結束后,英國雖然又獲得了表面勝利但內里受到重創(chuàng),曾今的日不落帝國早已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德國方便給予的壓力,也讓英國心生不滿。卻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美國。是需要幫助的英國最好選擇,并一直寄希望美國。而美國也確實一直幫助著他們。雖然身份是世界第一,也是需要別國的支持。
二戰(zhàn)時,美軍中為何有那么多“德國人”?
美國有三位總統(tǒng)都是“德國人”,還有一位總統(tǒng)的母親是德國血統(tǒng)。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也是德國血統(tǒng)。
德裔是美國第一族群,美軍中的“德國人”能少得了嗎?
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參與者,正是因為美國的干預,勝負的天平才發(fā)生了變化。
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日意就不會這么快被打敗,各國人民都要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二戰(zhàn)是軸心國和同盟國的生死較量,亞洲戰(zhàn)場是美日為首的同盟國的較量;歐洲戰(zhàn)場是以美國為首的盟國與德國的較量,或者說美國是德國法西斯的終結者。
有趣的是,在歐洲戰(zhàn)場上,美軍最勇敢的士兵是德裔美國人,最優(yōu)秀的也是德裔美國人。
有人甚至開玩笑說,歐洲戰(zhàn)場是德國人打德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后來的美國第34任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將軍是一位德裔美國人。
諾曼底登陸的主角,指揮裝甲部隊橫掃歐洲的巴頓將軍,是一個德裔美國人。尼米茲將軍是美國海軍十大五星上將之一,二戰(zhàn)期間擔任太平洋戰(zhàn)區(qū)盟軍總司令時也是德裔美國人。
為什么二戰(zhàn)時,美軍中那么多德裔?
準確地說,美國最早的定居者是德國移民。美國建國前,德國人在17世紀初就踏上了美洲。
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而德國人是最早到達那里的歐洲人。
二十年后,一艘名為五月花的英國船只抵達美國。他們是第一批正式的歐洲移民和一群英國清教徒。
此后,來自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殖民者開始涌入美國,歐洲國家的移民也陸續(xù)到來。
17世紀中期,英國人打敗了荷蘭人,在美國無邊無際的東海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被稱為英國北美殖民地。
當時美洲大陸地廣人稀,猛獸比人多,遠離歐洲大陸,所以成為英國清教徒向往的地方,也成為英國貧苦農民和破產工匠改變命運的地方。
所以在美國獨立前,英國是主角,當地人口四分之三以上是英國人。
但盡管如此,人口還是太少,勞動力差距太大,無法在美國開發(fā)這塊土地。
因此,英國人從一開始就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歐洲國家的人定居下來創(chuàng)業(yè)。
其中,具有冒險精神的德國移民開始移居美國。因為德國勤勞智慧,工農業(yè)技術先進,很快就會成為建設美國的主力軍,在這里相處融洽。
德國移民的成功,無形中起了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德國人來這里淘金。
1828年,每年大約有1000名德國移民到達美國;1832年,這個數字增加了十倍,達到10,000多人,1836年達到20,000多人,呈現(xiàn)井噴式增長。
1854年,這個數字增加了十倍,達到20萬。
19世紀中期,德國人移民美國的數量達到頂峰,有些地方甚至號召朋友和團體來美國定居。
據統(tǒng)計,僅在19世紀,就有500萬德國人來到美國定居。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的德國人已經達到600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六分之一,成為美國最大的族群。
第二位,愛爾蘭人約占美國總人口的八分之一;
而英國人只能排第三。
德國人在美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所以報名參軍的人自然很多,美軍中有更多的“德國人”也是合理的。
美國是一個大熔爐,是一個開放的移民國家。不管你來自哪個國家,只要你踏上美國的土地,你就會認可美國的價值觀,把美國當成你的祖國。
因此,在美國的德國人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自己是美國人
德國移民是美國最早的定居者。而且那時候的德國人英勇善戰(zhàn),軍事素養(yǎng)很高。所以當時的德國人很受軍隊歡迎。
因為當時有很多德軍俘虜加入了美軍,所以在美軍中也會存在不少德國人。
因為這些德國人都是逃難的,比如愛因斯坦和波恩,是從德國逃到美國的。
相關推薦:
行政法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當庭認證(民事證據的審核和認定指的是什么)
民事訴訟費用承擔(民事訴訟誰承擔訴訟費)
民事當事人申請法院取證(起訴前如何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
民事上訴狀怎么寫(民事上訴狀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