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是穆斯林國家,但是經濟水平相差這么大?
一個是文化程度高的國家、一個是思想保守比較封閉的國家、沒什么可比性。。。
馬來漢族占30%,印尼漢族占2.5%,這就是差別所在
馬來西亞是個包容性比較大的國家,含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三大民族。對宗教的包容性也很大,有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教及天主教。馬來西亞處于馬六甲海峽,乃是世界航運主要航道,而且基本是民主國家,很多國外的游客都喜歡到馬來西亞旅游,一年的游客量超過2千萬。
印尼是人口大國,人口有2億3千多萬,為馬來西亞的7倍。但因印尼是個群島國家,因此中央政府的力量比較微弱,而且印尼的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方言,比較難團結。而且印尼人的惰性比較大,因此經濟比較落后。
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這兩個國家有何異同?
首先,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屬于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氣候也幾乎一致,都是熱帶雨林氣候,天氣常年炎熱,飲食文化也比較接近,但是馬來西亞因為受到英國文化的殖民影響,所以在近代發展的比較快,而印度尼西亞相對比如馬來西亞那么的發達。
在東南亞的很多國家,都是國人熱衷的旅游勝地,因為東南亞特別是馬來群島一帶,那里風光宜人,氣候也是溫和濕潤,很多人都來到那里去度假玩海,并且消費也是很廉價的,在馬來群島上,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國家,一個是馬來西亞,一個就是印度尼西亞,這兩個國家很多人都是感覺極其相似,兩個地方都是熱帶海濱地區,并且地理位置也差不多,其實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
雖然兩個地方地理位置相仿,但是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相對要比印度尼西亞好很多,印度尼西亞民族文化也比較復雜,所以很難進行統一管理,相對社會治安也是比較混亂的,而馬來西亞在近代被英國所殖民,無論是政治體系還是文化,都深深的受到英國的影響,所以相對也是比較穩定統一的,經濟發展也比較穩定迅速。
還有在馬來西亞雖然地處東南亞地區,但這里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印度西尼亞信仰伊斯蘭教的明顯沒有那么多,還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和土著宗教,如果要說旅游的話,個人還是建議去馬來西亞,畢竟發展的也比較成熟。
它們兩個國家旅游業都很發展,但是側重點不一樣。
既然是不同的國家,當讓會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因為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風格也是不一樣的。
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且國家的發展思路不一樣。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哪個大
從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人民先后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并最后爭得了民族的解放與獨立。 第一次戰爭發生在1945年9月至1946中11月,是印尼反對英荷武裝干涉的戰爭。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印尼人民舉行“八月革命”,建立了以蘇加諾為總統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9月29日,英國以解除日本武裝為名,派遣軍隊進占印度尼西亞。荷蘭政府也以盟軍名義從歐洲派兵在雅加達登陸,以恢復它對印尼的殖民統治。印尼共和國軍隊和人民,面對英、荷軍隊的入侵,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并于11月取得了泗水保衛戰的重大勝利。在印尼軍民的英勇抵抗面前,英國為集中恢復它對馬來亞和緬甸的殖民統治,遂將其占領區交給荷蘭。1946年11月15日,荷蘭與印尼簽訂《林牙耶蒂協定》,只承認印尼共和國對爪哇、馬都抗和蘇門答臘擁有主權,而其余領土,包括婆羅洲、巽他群島、蘇拉威亞和馬魯古群島等,仍受荷蘭控制。 第二次戰爭發生在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是印尼反對荷蘭入侵的戰爭。1947年7月20日,荷蘭以印尼共和國拒絕修改《林牙耶蒂協定》為借口,出動陸海空軍向其境內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島發動全面進攻。經兩周激戰,共和國境內除廣大鄉村外,大部分重要城市、交通干線和沿海深水良港,都被荷軍侵占。1948年1月17日,荷蘭與印尼簽訂《倫維爾協定》。根據這個協定,荷蘭控制了東西爪哇大部,中爪哇北部和蘇門答臘東部最富庶地帶,印尼僅保留了爪哇和蘇門答臘兩島上的狹小地區。 第三次戰爭發生在1948年12月至1949年11月,是印尼共和國再次反對荷蘭進攻的戰爭。1948年12月,荷蘭趁印尼內亂之機,調集14.5萬軍隊又一次向印尼共和國境內進攻。12月19日攻占其當時首都日惹,并俘虜了印尼總統蘇加諾等政府首腦。印尼軍隊再次退入山區,堅持游擊戰爭,并在全國建立了游擊行政區。1949年1月,美國開始向印尼滲透,并向荷蘭施加壓力。1月2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關于要求雙方停火,荷蘭釋放印尼領導人并“移交主權”的提案。1949年11月,荷蘭與印尼在海牙簽訂《荷蘭—印尼協定》,規定成立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與荷蘭扶植的15個自治邦聯合組成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并建立以荷蘭女王為首的“荷蘭--印尼聯盟”。12月19日,印尼聯邦正式成立。27日,在印、荷兩國首都阿姆斯特丹和雅加達舉行移交主權儀式。印尼聯邦參加荷印聯邦。至此,荷蘭在印度尼西亞340多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馬來西亞從16世紀開始,相繼遭到葡萄牙、荷蘭等國的侵略。1786年英國入侵,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領馬來亞,激起當地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投降后,英國在馬來亞恢復殖民統治。1946年4月,英國玩弄“分而治之”的陰謀,把新加坡從馬來亞劃分出來,成為單獨的“直轄殖民地”,并于1948年2月成立“馬來亞聯合邦”,聯合邦的一切統治權由英王委任高級專員掌握,并對馬來亞人民實行高壓統治。1955年,英國宣布馬來亞實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31日,英國同意“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7月9日,英國、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在倫敦簽署關于成立馬來西亞的協定(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16日馬來西亞宣告成立。
馬來群島和印度尼西亞有什么區別?
馬來群島范圍大于印度尼西亞。
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群。位于東半球,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于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東南亞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2475249㎞2,約占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
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相關推薦:
刑事案底簽證(有案底能辦簽證出國嗎)
偷盜事件立案(刑法中偷盜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快遞遲緩賠償(京東不發貨怎么投訴 如何申請賠償)
快遞賠償幾折(快遞丟失了快遞公司怎樣賠償)
跨域異地立案(跨域立案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