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溝橋位于北京廣安門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聯拱石橋,長約26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
●廣濟橋位于廣東潮州東門外,是我國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綜合性橋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有“一里長橋一里市”之說。
●五亭橋位于揚州瘦西湖內。橋基為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不同的卷洞聯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間的廊相連。
● 安平橋位于福建晉江安海鎮。橋面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六角五層磚構宋塔一座,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 趙州橋位于河北趙縣的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
● 風雨橋 位于廣西三江縣程陽村邊林溪河上。為石墩木面瓦頂結構。橋上建塔形樓亭5座,可避風雨。整座橋梁不用一根鐵釘,精致牢固。
● 鐵索橋位于四川瀘定縣的大渡河上。全長136米,寬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系在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著的鐵鏈上面鋪有木板,就是橋面,另外各2根在橋面兩側,就是扶手。每根鐵鏈重約2000千克。
● 五音橋 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橋面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奇妙的聲音。
● 玉帶橋位于北京頤和園。用白石建成,拱圈為蛋尖形,橋面呈雙向反彎曲。橋身用漢白玉雕砌,兩側雕刻精美的白色欄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島”的美稱。
●十字橋 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
中國十大名橋分別是哪些橋?
北京豐臺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在金朝明昌年(1194年)第一次修建,在明朝正統九年(1444年)修復。橋長200步,石頭欄桿上列有柱頭,石獅子形態各異,有吃奶的,有回頭抱著的,有背著的,神態和顏色搭配得很好,數量數不完。民間傳說:這是魯國公輸班(即魯班)的神妙雕刻啊。橋北面是個村子,有幾百戶人家。己巳年,被元朝的兵馬焚燒搶奪光了。村頭的碉堡工事,沿著河蜿蜒不絕,望過去就像城墻上的矮墻一樣。盧溝橋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北京頤和園玉帶橋 。全國各地有許多橋梁名曰“玉帶橋”。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光緒時(1875-1908)重修。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深得乾隆帝喜愛。
河北趙縣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揚州瘦西湖五亭橋。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筑,五亭橋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又叫蓮花橋。
廣東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閩粵的交通要津。該橋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中國橋梁史上的孤例,是獨特的文物旅游觀光勝地,古人有“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遭”之說。曾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福建晉江安平橋。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市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
河北東陵五音橋。五音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河北遵化市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筑物,包羅中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山西太原十字橋。十字橋又名“魚沼飛梁”。北宋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重建時,為追封叔虞為汾東王,榮耀其母,建造了宏偉的圣母殿,同時利用殿前的泉水筑了砌石泉池,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此方形池中多魚,所以取名“魚沼”。
四川瀘定橋。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于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后,為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并在橋頭立御牌。該橋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
廣西三江風雨橋。三江風雨橋位于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由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和集侗族特色木構建筑技藝精華于一體,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模均為世界之最,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
中國十大名橋:盧溝橋,廣濟橋,五亭橋,安平橋,趙州橋,風雨橋,鐵索橋,五音橋,玉帶橋,十字橋。
比較靠前的三座橋:
1、盧溝橋。
作為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和全民族抗戰爆發地,盧溝橋不僅是豐臺區的重要文化資源,也是影響深遠的國家重大活動紀念地。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資源,如今的盧溝橋已成為宣傳中華民族革命傳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張名片。站在盧溝橋上放眼望去,周邊的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永定河河渡碼頭、平漢鐵路橋遺址、抗戰雕塑園等,與盧溝橋一同構成一幅壯觀的歷史文化圖卷。
2、趙州橋。
趙州橋不僅建造工藝獨特,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而且造型優美,橋體飾紋雕刻精細,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橫跨洨河,宛如長虹飛架,巨身凌空,氣勢雄偉。弧形平坦的主拱線上,對稱地輕伏著四個小拱,仿佛四個巨型花環,裝飾在橋身兩肩,輪廓清晰,線條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矯健、輕盈的美感。大橋頂部正中,雕刻出傳說中的吸水獸饕餮,寄托大橋不受水害、長存無疆的良好愿望。
3、十字橋。
十字橋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主體建筑圣母殿前,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桿,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盧溝橋 位于北京廣安門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聯拱石橋,長約26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
廣濟橋 位于廣東潮洲東門外,是我國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綜合性橋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有“一里長橋一里市”之說。
五亭橋 位于楊州瘦西湖內。橋基為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不同的卷洞聯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間的廊相連。
安平橋 位于福建晉江安海鎮。橋面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六角五層磚構宋塔一座,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趙州橋 位于河北趙縣的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
十字橋 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
風雨橋 位于廣西三江縣程陽村邊林溪河上。為石墩木面瓦頂結構。橋上建塔形樓亭5座,可避風雨。整座橋梁不用一根鐵釘,精致牢固。
鐵索橋 位于四川瀘定縣的大渡河上。全長136米,寬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系在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著的鐵鏈上面鋪有木板,就是橋面,另外各2根在橋面兩側,就是扶手。每根鐵鏈重約2000千克。
五音橋 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橋面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奇妙的聲音。
玉帶橋 位于北京頤和園。用白石建成,拱圈為蛋尖形,橋面呈雙向反彎曲。橋身用漢白玉雕砌,兩側雕刻精美的白色欄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島”美稱。
中國十大名橋分別為:北京盧溝橋、潮州廣濟橋、揚州五亭橋、太原十字橋、晉江安平橋、石家莊趙州橋、廣西風雨橋、瀘定橋、河北清陵五音橋、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其中:潮州廣濟橋、揚州五亭橋、瀘定橋,值得一觀。
1、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著名文物旅游勝地,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
2、揚州五亭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筑,五亭橋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又叫蓮花橋?!吧辖ㄎ逋?、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筑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
3、瀘定橋
瀘定橋(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橋,是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內的一座跨大渡河鐵索橋,為瀘定橋風景區的主要景觀文物。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納入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3年納入景區管理,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鎖鏈組成,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該橋因“飛奪瀘定橋”戰斗而聞名中外。
中國十大名橋分別為:盧溝橋、廣濟橋、五亭橋、十字橋、安平橋、趙州橋、風雨橋、鐵索橋、河五音橋、玉帶橋。十大名橋簡單介紹如下:
1、盧溝橋
盧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2、廣濟橋
廣濟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以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的獨特風格,是我國古橋的孤例,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
3、五亭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筑,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
4、安平橋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市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5、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6、十字橋
十字橋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主體建筑圣母殿前。橋梁為十字形。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7、風雨橋
風雨橋,位于廣西三江縣程陽村邊林溪河上。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筑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桿、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
8、鐵索橋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做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余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
9、五音橋
五音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如果順著欄板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筑物,包羅中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10、玉帶橋
玉帶橋,位于北京頤和園。建于清乾隆年間,該橋單孔凈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配有精制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