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四個一個城市,可以用來排名的指標很多。
局長是做身份規劃的,要給這四個城市排名,自然是從戶口與落戶的角度。
按落戶的難度來排的話,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廣州和深圳并列第三。
不過落戶難度不是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今天局長想探討的是這四個一線城市戶口的含金量。
在一個城市工作生活,為這座城市做貢獻的同時,享受這個城市的資源與福利。
局長認為,與城市居民最息息相關的城市資源,是經濟資源,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
經濟資源的多少決定了居民的工作、收入,而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則是人們最迫切需要的城市福利。
所以,今天局長會從經濟、人口、教育和醫療四個方面,來具體分析這幾個一線城市戶口的含金量。
局長從不放空炮,這次花了半天時間研究這幾個城市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一、經濟與人口
2019年一線城市經濟與人口數據
GDP總量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排名第一,人均GDP則是深圳第一。
常住人口數量與人口控制紅線相比,上海只剩幾十萬余量,廣州和深圳都是還有400多萬的余量,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北京、上海對常住人口以限制增長為主,而廣州和深圳都在拼命搶人。
二、教育資源
2019年一線城市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分析,局長選取的是各個城市公共預算支出中的教育支出和普通中學畢業人數兩組數據。
從總的教育支出來看,上海花的錢最多。深圳花的也不少,人均支出最高的是深圳,這一點比較出乎局長的意料。
不過教育資源不能只看一年的支出,更要看一個城市的底蘊與沉淀。看看中學畢業生中高中畢業生的占比,北京有41%,深圳只有31%。哪個城市更容易升學,相信大家心里有數了。
三、醫療資源
2019年一線城市醫療資源
醫療資源分析,局長選取的是各個城市公共預算支出中的衛生支出和衛生技術人員數量兩組數據。
衛生支出方面,總支出是上海遙遙領先,人均支出深圳也不低。
不過跟教育資源一樣,醫療資源不能只看一年的支出,還要看底蘊。從每萬人配備的衛生技術人員數據來看,北京有130,深圳只有76。
數據擺完了,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經濟上比較,幾個城市其實不相上下,哪個城市都可以給到普通市民很好的工作機會;
2、人口上比較,北京、上海已經在限制常住人口,廣州、深圳則是在搶人;
3、教育和醫療方面,北京和上海優勢明顯、底蘊深厚,廣州中規中矩,深圳雖然底子薄但是現階段肯花錢投入。
最后,北上廣深哪個城市的戶口含金量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結論,歡迎給局長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首先我個人認為,就目前的落戶難度來講,上海和北京的難度系數基本是一樣的,都是非常不好落戶。如果你沒有親戚在北京,或者你的個人財力以及個人學歷沒有達到一定的硬性標準,想要進入北京,上海的戶口是非常困難的。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不是真正的精英,你就很難進入北京,上海。關于網上說的那些通過一些方法進入北京上海戶口的都是扯淡。再說一下上海和北京哪個城市更具有優勢,兩個城市都是經濟中心,但是北京比上海多了一個政治條件,如果你想做官或者想進國有企業,北京絕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整個中國最大的政治網絡就在北京,所以資源要比上海更好一些。但如果你想去外企或者想發展一些外貿易那還是要去上海,上海這幾年主打的就是對外交流和國外貿易,所以這方面上海做得更出色。
從生活方面以及人文方面來看,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氣息更濃重一些,畢竟是中國的著名古城,所以古建筑以及自然風景會多一些,而上海更多的是近代以來的建筑,比如陸家嘴,外灘等。一句話總結就是北京是一座歷史與現代所完美融合的城市,而上海是一座歐美風與中國風相碰撞的城市。物價方面兩個城市基本都差不多,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綜合來講,你需要落戶哪個城市,還要根據你的個人情況以及生活環境而定。但是兩個城市在各方面基本比較相似,相差不大。
1、從教育資源來說,北京更好如果是從教育資源方面來看,北京從小學,中學等方面的教育來說,更優質一些,而且北京還擁有北大,清華,人大,北理工,北航等很多雙一流高校。
而上海雖然擁有復旦,上交,同濟,華東師范等等雙一流高校,但是相對來說,從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等來說,還是比北京稍微弱了一些。
因此,從教育資源來說,北京更好一些。
2、文化,旅游方面,可能北京戶口稍微好一些如果從文化底蘊,旅游資源等方面,北京戶口更好一些。北京作為古都,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大量的旅游文化資源,這個能夠讓北京戶口更加的值錢。
在北京,如果從小長大,耳濡目染北京故宮的熏陶,北海公園,頤和園,圓明園,八達嶺長城等等文化旅游資源,這樣可能對于中華古典文化可能感觸更深,可能文化底蘊會更深厚一些。
顯然,上海在文化,旅游資源方面,可能也是比不上北京的。
如果是從生活舒適的方面來說,北京可能更舒適一些。北京在冬天有暖氣,基本上冬天室內溫度維持在18度以上,也是讓冬天更加的舒適一些。
而上海在冬天的時候,也經常達到零度左右,但是由于沒有暖氣,可能家里面不開空調可能溫度較低,可能就不是很舒服了。
因此,從生活方面,可能北京更舒適一些。
最適用于普通百姓的平民落戶通道,在北京是積分落戶,在上海則是居轉戶落戶。
再次強調一下,上海沒有積分落戶的政策,只有居住證積分和居轉戶落戶,而且這兩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下面局長就從北京積分落戶和上海居轉戶落戶這兩個平民落戶通道展開分析,看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哪里,為什么說北京落戶比上海落戶難10年。
一、從政策實施的時間來看
上海2009年開始實施居轉戶政策,北京2018年開始實施積分落戶政策,上海的政策起始時間早了近10年。
二、從落戶名額來看
北京積分落戶2018年開始,迄今為止一共三年,每年發放的落戶名額均為6000個,每年10月統一公布當年的公示名單。根據同分同落的原則,三年實際落戶的人數分別為:
2018年北京積分落戶人數:6019;
2019年北京積分落戶人數:6007;
2020年北京積分落戶人數:6032。
而上海居轉戶是每個月都有公示,最近幾年的落戶名額為:
2017年上海居轉戶落戶人數:10211;
2018年上海居轉戶落戶人數:12856;
2019年上海居轉戶落戶人數:13115;
截止2020年前10個月,上海居轉戶的公示人數為14219人。
預計2020年上海全年的居轉戶落戶指標會達到18000左右,是北京積分落戶名額的3倍,并且上海居轉戶的落戶名額每年都在增加。
三、從積分規則來看
上海的居轉戶不是積分制,主要的評判依據的居住證時間、社保和個稅的繳納時間和繳納標準、職稱等條件。
其中社保和職稱的條件可以互補:如果社保個稅交得高可用不需要職稱,如果有中級職稱則可用社保個稅少交一點。
北京的積分落戶規則考察的內容則包括:社保、個人、學歷、住房,還涉及就業居住區域、創新創業、納稅、年齡等加分項,所有的積分項計算總分排隊。
總體而言,北京的積分項目更多,對申請人的綜合要求更高,申請人之間是全方位的比拼。而上海則是可以根據申請人自身條件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申請通道,達到要求即可申請。
四、從最終的申請結果來看
2020年北京積分落戶公示名單中一共6032人,其中60后76人,70后4437人,80后1519人。
從出生年份來看,落戶成功的人群中1971年至1982年出生的,也就是38歲至49歲之間的申請人一共5839人,占全部落戶人數的97%。
而其中大于500人的出生年份為1975年至1980年,也就是說能夠通過北京積分落戶成功的主力人群,是在40至45歲之間。1978年出生,42歲的申請人808人,是各個出生年份中成功落戶人數最多的。
再來看上海,居轉戶最長的要求年限為7年,另外還有3年和5年的幾個特殊通道。
根據局長多年接觸到的實際案例來看,畢業7年就能順利通過居轉戶落戶的人不多,多多少少會因為各種原因耽誤幾年。最常見的成功落戶的申請人一般是在上海工作7到12年之間。
假設從23歲大學畢業開始在上海工作計算,那么通過居轉戶成功落戶的申請人的主力年齡段大概就是30至35歲之間。
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普通老百姓正常就業,繳納社保和個稅達到落戶要求的社會平均水平的情況下。
最終的結論就是:北京積分落戶成功的主力年齡段是40-45歲,上海居轉戶落戶成功的主力年齡是30-35歲。普通平民拿到北京的戶口比拿到上海的戶口難10年。
大部分人落戶北京和上海,主要是為了小孩上學和高考,40-45歲人群的小孩基本上已經是初中或者高中階段,而30-35歲人群的小孩則基本上還是處于幼兒園或者小學的階段。
選擇一個城市,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為了小孩,落戶還是要趁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