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地理有關的國家政策,比如傳統文化之類的?
國家統計局核準,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印發了《地理信息產業統計分類(2017)》!
比如說是我們一般能夠學習到的自治區,然后他們就是有相關的之類的,就是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傳統文化,然后就形成了現在自治區
與地理有關的國家政策比如傳統文化之類的事有很多的你可以直接去歷史的百度上搜索一下這樣就可以知道了
近幾年高考關于中國地理的題
2太陽系概況
l) 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l )八大行星的運動有什么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4.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的行星
l 球的運動特征和其它行星無多大的差別,質量、體積等物理特征和類地行星無多大差別,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l 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特殊的行星
l 地球上生物生存必需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條件、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和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等,水結晶-汽化-逸出-降水形成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地球距太陽的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條件;
l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
5.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l 太陽輻射維持著地表的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運動的主要動力(地理環境改選的動力);
l 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地球生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生物生長發育的源泉);
l 煤、石油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積累的太陽能(礦物燃料形成的基礎);
l 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主要能量來源(生產生活的能量來源)。
6.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1) 黑子、耀斑增多,其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地球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2) 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羅盤指針失靈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無線短波通訊中斷。
3)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兩極地區高層大氣,與那里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7.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l 按自西向東方向運動(N逆時針,S順時針);
l 地球自轉周期計算有恒星日和太陽日兩種,23小時56分4秒為一個恒星日;24小時為一個太陽日。
l 地球自轉的速度可用線速度和角速度兩種描述,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兩極為0。全球除南北兩極外角速度相等。
8. 地球公轉周期、速度
l 周期: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l 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
9.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l 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 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
l 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位置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10. 地球自轉、公轉的地理意義
l 自轉的地理意義: 晝夜更替、地方時產生、地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l 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晝夜長短及正午太陽高度角緯度變化、四季的形成
11.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l 目前對地球的內部研究主要依據是地震發生時巖石受到沖擊產生的彈性波,其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快,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l 地震波速度發生明顯變化的面叫地球內部的不連續面;地球內部有莫霍面(33千米)和古登堡面(2900千米)兩個不連續面;在莫霍面P波、S波都明顯加速,在古登堡面P波減速、S波消失。
l 以兩個不連續面為界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地殼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厚薄不一,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為33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為2800千米,分成上、下地幔二層,上地幔的上部的軟流層被認為是巖漿的發源地;地核平均厚度為3400千米,溫度高、密度壓力大,分內核外核二層。
12. 三大類巖石
l 巖漿巖是巖漿沿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或噴出地表,冷卻凝結而成。
l 沉積巖是裸露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結而形成。
l 變質巖是生成的巖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變質而成。
13. 地球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l 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經河流、風的侵蝕、搬運和堆積后沉積起來,又經壓緊固結成巖作用而形成沉積巖。如果這時候發生地殼隆起、抬升,又會出露地表。但沉積巖要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變質,就形成了變質巖。各類巖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被高溫熔化,又成為巖漿回到地球內部。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巖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就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沉積巖 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
14. 褶皺、斷層的特點、成因及其地表形態
背斜、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
背斜頂部:油、氣
背斜適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
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
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 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水蝕地貌(水流使溝谷加寬加深;瀑布、峽谷、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
水積地貌(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風蝕地貌(風蝕溝谷、風蝕蘑菇、戈壁)
風積地貌(沙丘、黃土高原)
16. 大氣受熱過程
l 地球大氣受熱要經過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逆輻射等環節大氣才增溫。
l 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地面輻射是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
l 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以逆輻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從而起到保溫作用。
17. 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l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強烈地吸收了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又將能量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傳遞給了地面。傍晚太陽西落后,保存下來的這部分能量使地表氣溫平穩地下降,起到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8.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①原因: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南北移動。
②移動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動范圍:5~10個緯度。
④移動影響: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及地中海氣候的形成均與此有關。
19. 全球氣候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干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干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0. 季風環流
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21.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
1)冷鋒
過境前天氣
過境時天氣
降水位置
2)暖鋒
過境前
過境后
降水位置
3)氣旋
低
北逆南順
向上
陰雨
亞洲低壓
沿槽線形成鋒面
4)反氣旋
高
南順北逆
向下
晴
亞洲高壓
22. 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⑴使各種水體處在不斷更新狀態 ⑵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質運動 ⑷是海陸聯系的紐帶 ⑸塑造地表形態。
23. 洋流及其分布規律
l 暖流是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
l 寒流是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從高緯流向低緯)
分布規律: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l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l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24.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意于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氣候 如果沒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25. 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l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生物、巖石和土壤等要素組成的。
l 這些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進行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地理環境整體性。
26.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27. 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陸地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表現
各要素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
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28.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
l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
l 陸地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由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組成,它們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陸地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作為一個整體,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征相統一。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所以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環境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因素。
陸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別是熱帶雨林具有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并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功能失調。
l工湖修建水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⑴形成人泊,導致土壤草甸化或鹽漬化、地下水增加、陸地生物減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誘發地震、調節地方氣候。
⑵改變下游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調控水資源時空分布、導致泥沙沉積增多、洪水災害減少。
29. 地域分異規律
l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l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l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l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30.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由于各地氣溫和降水量多少不一樣,便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植被、土壤,從而呈現出不同類型的景觀和自然帶。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31.
高原
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狹長的帶狀
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山區
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上
明顯的條帶狀
分布地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豐富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分布密集
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內河海運便捷
32.山岳對交通運輸的方式選擇、線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較大。山區因修建成本和難度原因一般以公路為主;沿地勢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分布;為減小坡度,向居民點迂回前進。
33. 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地形、氣候、水源等自然因素。
34.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及其影響
l 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是: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出現過三次大冰期;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我國出現過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近代氣候變化——全球氣溫呈波動上升現象。
l 由于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后果是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兇險;
l 農業變化有利方面是氣候變暖,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提高產量,不利方面是溫度升高、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減產,低緯度國家作物減產(發展中國家問題嚴重),高緯度國家有可能增產;
l 降水異常: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水旱災害發生頻率增加,徑流量減少、水資源緊缺。
35. 自然災害的含義自然災害是指由于純自然的原因而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嚴重人員傷亡的一類自然現象。
36. 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臺風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給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災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氣象衛星進行探測
暴雨洪澇
暴雨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和預報,可以有效減災,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庫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預警系統、居民應急撤離對策、防洪保險等)相結合進行
干旱
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因地制宜進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選種耐旱作物;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護林建設等
寒潮
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危害農作物;大風能翻船、倒屋、破壞牧場;雪災凍雨造成通信輸電線路中斷、交通受阻其影響范圍大,并多災并發。
無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警報可減少一定損失
37.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原始型:高-高-低
傳統型:高-低-高
現代型:低-低-低
38.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l 一是自然環境(自然災害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的變化,大多為被迫性遷移。
l 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改善物質條件、就業、增加收入等),大多為自發性遷移。
39.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l 環境對人口的容量可用環境承載力來表示,指標的具體含義是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的數量。
l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即一個國家或地區適宜的人口數量
40. 城市空間結構及形成原因
l 同心圓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而成。
l 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l 多核心模式:隨著城市不斷向外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41.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差異
l 等級高、數量少、距離遠;等級低、數量多、距離近。
l 高等級城市周圍分布多個低等級城市,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多個低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
42. 城市化的特點
l 城市化
43.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城市環境污染,使城市環境質量日趨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44.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廣泛性,地域文化(佛教)影響到其城市建筑、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飲食等各個方面。
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筑的影響:(1)建筑布局(2)建筑結構(3)建筑風格(4)地域文化對建筑的影響的長期性。
45. 影響農業區位的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機械、政策等。
46.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形成條件
一、水稻種植農業
l 形成條件: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亞洲季風區,其主要區位因素有: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地形(平原地形,地勢平坦、適宜水稻種植)、勞動力(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對糧食需求量大)
特點:
(1) 小農經營:家庭經營,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
(2)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細作,產量高;規模小,總產量不高,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制約,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從事手工勞動,在逐步提高:電力灌溉、脫粒、化肥、農藥。
(4)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礎,季風區的自然災害大,小農經營無力建設水利,主要是政府投入。
二、商品谷物農業
l 商品谷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l 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科技先進
特點是:面向市場、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場放牧業:
l 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地價低、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l 大牧場放牧業的特點:面積市場、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四、乳畜業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l 特點是: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種類是奶牛;分布特征是緊鄰消費市場(市郊);典型地區是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
l 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是:西歐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廣闊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長。市場因素是:西歐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47.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l 主要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l 主導因素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原料導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于長距離運動(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導向型工業
運輸產品成本較高(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動力導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鞋等
技術導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48. 工業地域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l 從成因看有自發工業地域和規劃工業地域,以生產工序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形成自發工業地域,規劃工業用地建成基礎設施吸引投資建廠,形成規劃工業地域。
l 從發展程度看有高級工業地域和低級工業地域兩種類型,鋼鐵石化汽車地域大企業多規模大,形成高級工業地域;食品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形成低級工業地域。
49.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人類已進入21世紀,隨著交通運輸、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交往非常方便,對外面的世界也了解得非常及時、清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地區的開放性和對外依賴性增強,貨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聯系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并呈現出①網絡化②高速化③專業化大型化的特點。
50.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方 式
鐵路運輸
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影響較小、連續性較好
造價高、占地大、短途運輸成高
公路運輸
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運輸
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漏、損耗小、連續性強、運量大、安全
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5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干線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
(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浙江嘉興城市沿水路和陸路運輸的發展而變化,說明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京杭運河沿河城市(因運河淤塞、海運、鐵路運輸的發展而發展緩慢),說明交通線的衰落會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52.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山區的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的商業網點密度大。商業網點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優先原則,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高速公路沿線形成商業區。
53. 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加重。
54. 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l 第一、由于人類向環境索取過度,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能源)和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種減少)。
l 第二、環境污染加重: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過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55.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l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發展的基礎;經濟持續發展,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發展目的。
l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代內、代際、人與物、國家與地區之間;
持續性原則——經濟活動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
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
56.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57.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質總體不高。人均資源不足:我國主要資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水體、固體、噪聲);農村生態破壞加劇(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壞、生物減少)。
58. 區域的含義
l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l 一般性特征:(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不同的區域,自然環境有差異,人類活動也有差異。同一區域,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如濕潤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①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②有的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59. 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差異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這是我們學校最好的地理老師編寫的中國地理提綱,供你參考。
高三<中國地理>精講提綱
安徽省安慶二中 陳一武
一、位置
1、經緯度位置(與美國比較)
2、海陸位置(東臨四海及界限)
3、鄰國位置(14國)
二、政區
1、七大區劃分(各區包括的省份、形狀、簡稱、省會)
2、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劃分(各地帶包括的省市)
3、名稱中帶有“江河湖海”、“東南西北”的省份各有幾個
4、長江、黃河、珠江、京杭大運河途經的省級行政單位
5、帶“州”的省會有幾個
6、沿海經濟特區、開放港口城市
7、某些城市的經緯度(作為定位參考點)
三、地形(講分布要與行政區對接)
1、五種地形(3326101219)
2、山地(是地形的骨架)
①東西走向山脈:天——陰(43°N)——昆——秦(34°N)——南(25°N)
②東北——西南走向山脈:興——太——巫——雪——長——武——臺
③青藏高原號稱高山大本營
3、四大高原:特點(高、平、壑、崎)
4、三大丘陵
5、三大平原(海拔和面積比較)
6、四大盆地(周圍山脈)
7、等高線(舉例)
四、河流、湖泊
1、內、外河流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水位變化、汛期、含沙量、冰期)
2、河流水災成因(自然原因——氣候、地形、水系;人為原因——水土流失、圍湖造田)及治理措施(修水庫、加固堤防、植樹造林、建分洪蓄洪工程、開挖新的入海河道)(舉例說明)
3、長江、黃河、珠江:途經的省市、支流、主要城市、水電站(略)
4、長江黃金水道區位條件
①自然條件: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冰期、下游江闊水深
②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密集、經濟發達
5、三峽大壩的利與弊
【一、三峽工程的效益
1、防洪:①提高荊江河道的防洪標準,緩解洪水對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威脅,確保武漢等城市的安全②對整個長江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③減輕洞庭湖的淤積④大幅度減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損失⑤避免洪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2、發電:①相當于10座大亞灣核電站②減輕鐵路壓力③有利于環境保護,減輕酸雨危害
3、航運:從根本上改善川江(宜昌—重慶)的航運條件
4、灌溉
5、旅游
6、水產養殖
7、為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提供充足的水源
8、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質
9、有效地防治長江中下游血吸蟲病
10、調節氣候
▲以上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其中生態效益有:6點(略)
二、三峽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及對策
1、淹沒耕地:①就地后靠,在條件好的地方開發新的土地②發展大農業,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勞動力,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③鼓勵移民外遷
2、淹沒文物:①搶救性發掘②搬遷③就地保護
3、淹沒景觀:①影響不大②還形成新的景觀
4、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①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大農業②建設高標準的水平梯田,防止水土流失③鼓勵移民外遷④國家政策、資金上予以傾斜
5、水庫淤積:①采取“蓄清排渾”的運作方式②加強港口建設和航道疏浚
6、影響洄游性魚類生存:①中華鱘——在大壩上游河段人工繁殖投放/在大壩下游河段形成新的產卵和自然繁殖場所②白鰭豚——在部分江段建立白鰭豚自然保護區
7、誘發地質災害:①是難得的弱震區,歷史上無破壞性地震記錄②設計時留有很大的余地】
6、黃河中游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②黃土本身土質疏松
2、人為原因:①破壞植被: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柴/營造宮殿②耕作制度不合理——輪荒③開礦
二、 對策
1、退耕還林還草,走農林牧相結合的道路:①壓縮農業用地,建設基本農田②擴大林草面積③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
2、保塬、護坡、固溝,搞好小流域的綜合治理:①保塬:平整土地/植樹造林②護坡:緩坡修建梯田/陡坡封坡育草③固溝:植樹造林/筑地壩
3、礦區:①要注意表土堆放②大力開展復墾工作】
7、黃河下游斷流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一、原因
1、自然原因:徑流量小
2、人為原因:上中游用水量大;下游地上河,無支流和地下水補給
二、危害:河道淤積;沿岸土地沙化加重;下游海水入侵,土壤鹽堿化加重;水污染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刀魚絕跡)
三、治理措施:
1、注意工業用水的循環使用
2、發展節水農業,栽培耐旱作物
3、實行水資源的有償使用
4、修水庫
5、跨流域調水
6、加強管理,依法治水】
8、黃河口無大城市的原因:泥沙向海洋推進速度快
9、京杭大運河的作用
10、洞庭湖縮小的原因
11、大西海子水庫干涸的原因
五、氣候
1、氣溫分布規律(分析原因)
①冬季:氣溫分布規律、極端氣溫、一月0℃和-8℃等溫線分布
②夏季:氣溫分布規律、極端氣溫
2、等溫線典型彎曲地區舉例
3、溫度帶
①劃分方法:80453416
②分布(與地形區對接)
4、降水分布規律
①時間上: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
②空間上:由東南向西北減少(800mm年等降水量線)
5、鋒面雨帶的移動規律(梅雨、伏旱、春旱)
6、干濕地區分布(與地形區、行政區對接)
7、長江岸邊的三大火爐
六、資源
1、分布不均
①土地資源(耕地、草地、林地分布及土壤改良)
【一、黃淮海平原旱澇鹽堿的治理
1、風沙地治理:①植樹造林②地膜或秸桿覆蓋③栽耐旱作物
2、低濕地治理:①挖魚塘——養魚、鴨、水生經濟作物②筑臺田——種糧、棉、果、菜
3、鹽堿地治理:①引淡淋鹽——引淡水灌溉,達到淋鹽的目的,降低植物根部含鹽量②井排——在非灌溉季節,抽取咸水,排入溝渠,降低地下水位③井灌——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鹽堿化嚴重地區,在作物生育期內實行純井灌或井渠結合灌溉,降低植物根部含鹽量④地膜或秸桿覆蓋,抑制水分蒸發返鹽⑤植樹造林,鞏固水鹽調節效果⑥栽耐鹽堿植物
二、紅壤的特性和改良
1、特性:①有機質含量低②土質黏重③酸性強
2、改良措施:①增施有機物料(有機肥、草肥、綠肥、秸桿還田)②增施礦質肥料③在土壤中摻入沙子④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⑤栽耐酸植物
三、大西北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①氣候干旱②沙質地表
2、人為原因:①過度開墾——農牧過渡區、旱農墾區(荒漠化呈斑點狀及片狀分布)②過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區(斑點狀的荒漠化圈)③過度樵采——綠洲邊緣④水資源利用不當——在內陸河流和山麓沖擊扇地區,由于水資源利用不當造成下游或扇緣荒漠化⑤開礦和交通等建設(荒漠化呈點、線狀)
四、大西北荒漠化的治理
1、在過渡區和旱農區: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擴大林草面積
2、在綠洲地區:營造綠洲內部護田林網和邊緣防沙林;在綠洲外圍施扎草方格沙障和障內栽植固沙植物
3、合理分配內陸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
4、改善天然草場,合理放牧
5、注意工程建設,在鐵路沿線施扎草方格沙障
五、東北平原黑土流失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開墾后遭雨水沖刷,日漸變薄
2、對策:①加強對坡面和溝壑的治理②植樹造林③增施有機物料(有機肥、草肥、秸桿還田)】
②水資源
③礦產資源(鐵礦、有色金屬礦、海鹽)
④能源資源(煤礦、油田、天然氣田、水能)
2、跨區域調配
①西氣東輸
【一、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1、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但能源不足;西部地區經濟落后,但能源豐富,能源地區生產和消費不平衡
2、煤炭對環境污染嚴重,天然氣是具有清潔優勢的能源
3、我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比重(2.7%)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
4、東部地區油氣開采進入中后期,增產難度大,西部地區成為戰略接替區
二、西氣東輸的有利影響
1、經濟效益
①對西部地區影響:加快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動天然氣勘探和管道設施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
②對東部地區影響:緩解能源緊張局面/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的發展和用戶管網建設/減輕鐵路壓力
2、社會效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促進東、西協調發展
3、生態效益
①在沿線農村推廣使用天然氣,減輕因樵柴而帶來的環境壓力
②有利于改善沿線主要城市大氣環境質量
▲山西變“輸煤”為“輸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1、有利影響:①改善京津唐地區的環境質量②緩解交通緊張狀況③增加山西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④有利于促進山西煤、鋁工業發展⑤增加煤炭附加值
2、不利影響:①會對山西的環境帶來不利影響②會加劇山西水資源供應緊張的狀況】
②南水北調(三條線路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③西電東送(三條路線)
④北煤南運(三大煤炭輸出港)
3、保證我國能源安全的措施
①節約能源
②開發替代能源
③進口渠道多元化
④建設石油儲備庫(接近市場、交通方便)
七、農業
1、商品農業生產基地(九大商品糧基地、五大商品棉基地、糖料作物基地、油料作物基地、出口農業基地、大西北三大區域性的商品糧基地、舟山漁場)
2、鄱陽湖平原與長三角農業發展方向的不同點
①鄱陽湖平原:興修水利,鞏固商品糧基地地位
②長三角:積極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城郊農業、出口農業商品基地
3、溫度帶與農作物、水果
①熱帶:水稻、天然橡膠、香蕉、椰子、芒果、檳榔等②亞熱帶:水稻、油菜、柑橘、甘蔗、荔枝、獼猴桃等③暖溫帶:冬小麥、棉花、蘋果、梨子等④中溫帶:春小麥、甜菜⑤寒溫帶:馬鈴薯、大麥⑥青藏高寒區:青稞
4、各地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一、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1、優勢:①水熱充足,雨熱同期②低山丘陵地區廣,有利于多種經營
2、劣勢:①春季的低溫冷害,夏秋季節的臺風和洪澇災害,7、8月份的伏旱天氣②低山丘陵比重大,耕地不足③低山丘陵區紅壤廣布④利用不當,水土流失嚴重⑤非耕地資源利用粗放⑥人地矛盾尖銳
二、東北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
1、耕地面積廣大,地廣人稀
2、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3、土壤肥沃:①黑土分布——松嫩平原東部、北部,三江平原西部②黑鈣土分布——松嫩平原中西部
三、 東北發展林業的優勢條件
1、宜林地區廣,森林樹種豐富
2、我國最大的林區,最重要的林木采伐基地
四、云貴高原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地塊比較小/地表水缺乏/土層淺薄】
5、農耕區畜牧業和牧區畜牧業的不同點
①生產方式不同:牧區以放牧為主,農耕區以飼養、圈樣為主
②產品不同:牧區主要提供皮毛等畜產品,農耕區主要提供乳肉禽蛋奶
6、農業名詞:水田農業、旱地農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河谷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能源密集型農業、高寒農業、遷移農業
八、工業
1、四大工業基地(條件、存在問題、對策)
【一、遼中南重工業基地發展條件
1、優勢條件: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市場廣闊
2、劣勢:水源不足、能源供不應求
二、存在問題
1、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
2、產業結構單一
3、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產品滯銷
4、企業機制、體制不活(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
三、振興措施
1、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2、對傳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3、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積極引進外資
4、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三大工業地帶(各地帶工業城市,發展條件)
3、九大鋼鐵基地(條件)
4、四大核電站:大亞灣(廣東)、嶺奧(廣東)、秦山(浙江)、田灣(江蘇)
5、各地區位優勢
【一、西南地區的區位優勢
1、緊鄰東南亞和南亞,具有“沿海”、“沿邊”、“沿江”優勢
2、非常時期,本區是我國戰略大后方
3、三峽工程建設和重慶直轄市的建立,本區區位優勢明顯加強
二、海南島區位優勢
1、內靠珠三角,外鄰東南亞,遙望臺灣
2、位于日本和新加坡中段,靠近國際深水航道
3、地處亞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置
4、南海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印度洋直到非洲、歐洲的海上通道,海運交通位置重要
5、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
6、是我國開發利用南海資源的基地
三、上海的區位優勢
1、地處我國沿海航線中段,長江入海口
2、地處沿海工業地帶與長江沿線工業地帶交叉位置,經濟腹地廣闊
3、是滬寧杭工業區核心城市
四、山東區位優勢:距離日本、韓國近
五、濱海新區區位優勢
1、資源豐富
2、交通發達
3、位置優越
4、發展空間大
5、工農業基礎雄厚
6、科技力量雄厚】
6、赤潮
①我國典型分布地區: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②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氣溫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生產生活污水多
九、鐵路交通
1、熟悉鐵路線名稱
2、分析某些鐵路建設的意義(京九、南昆、寧西、第二亞歐大陸橋)
【一、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1、經濟意義:①加快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②促進西南與沿海經濟交往和區域合作③加快對外開放,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④促進市場發育、商業繁榮
2、政治意義:①鞏固民族團結②鞏固邊防
3、戰略意義:南昆鐵路對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吸引集聚作用,以及鐵路軸線對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必將有力地促進大西南的區域發展
二、京九鐵路建設的意義
1、激活全國鐵路網
2、促進沿線經濟發展
3、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三、第二亞歐大陸橋的意義
1、有利于東西物資和文化交流
2、有利于沿線各國經濟發展
3、有利于打擊恐怖主義】
十、旅游業
1、旅游資源的分類:自然風光、古代文化藝術寶藏、民族風情、革命紀念地
2、十大旅游景點:故宮、長城、承德避暑山莊(華北)、秦始皇兵馬俑(西北)、桂林山水、長江三峽(西南)、黃山、蘇州園林、杭州西湖(華東)、臺灣日月潭(華南)
中國的地理特點對我國物流網絡布局有哪些優勢和不利影響
很厲害
下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屬于政治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發展C.戰爭
下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屬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發展
C.戰爭引起的難民潮
D.深圳經濟特區吸引大量人口遷移政治因素的人口遷移包括:1、政策,特別是有關人口遷移政策的實施.合理的政策可促進人口遷移合理正常地進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實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2、戰爭,是對人類正常生活環境和秩序的破壞,并常常引起人口遷移.例如:二戰期間,歐洲人口遷移達到3000萬人.20世紀末發生在非洲盧旺達、剛果地區的部族戰爭,歐洲巴爾干半島地區的沖突等,引起人口遷移的數目同樣以數百萬計.3、政治變革,一個國家政治上的變革,政治中心的改變.
故選:C.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