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訴別人侵犯肖像權
法律分析:1.準備好民事訴訟狀。2.到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并提交相關的證據(jù)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準時出席參與訴訟活動。4.若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應在接到判決書后15天內(nèi)或接到裁定書后10天內(nèi)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并遞交上訴狀。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qū)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侵犯肖像權怎么處理
侵犯肖像權怎么處理一、侵犯肖像權怎么處理
1、侵犯肖像權的處理方法如下:
(1)被侵權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2)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條件,未經(jīng)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
(3)未經(jīng)同意利用公民肖像做廣告,商標、掛歷或商品的包裝等。如果對方不停止侵犯隱私權,也不進行賠償?shù)脑挘梢酝ㄟ^法院依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
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二、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如下:
1、行為人主觀上有營利目的;
2、實施了制作、使用、公開他人肖像的行為的;
3、造成了損害后果;
4、行為與損害后果具有因果聯(lián)系。
被明星起訴侵犯肖像權怎么辦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即請求法院通過審判,使被告人承擔某種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還須屬于受訴法院管轄范圍。
哪些行為屬于侵犯肖像權
1、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jīng)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jīng)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guī)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guī)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qū)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jīng)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jīng)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jīng)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fā)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 公民本人所有,未經(jīng)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2、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
未經(jīng)本人同意,擅自創(chuàng)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于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xiàn),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xiàn)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fā)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并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3、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
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綜合上述,在攝影實踐中,經(jīng)常會構成侵犯肖像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1) “以營利為目的”的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未經(jīng)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肖像;
二是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即使用者在主觀上,希望通過對他人的肖像的使用,獲得經(jīng)濟利益。但是,所謂的“營利”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要有營利實事,只要有營利的主觀意圖,有客觀營利的行為,無論行為人是否實現(xiàn)營利目的,都構成“營利”實事。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即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可見,未經(jīng)肖像權人許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如給肖像權人造精神上的損害等,使用人也同樣構成侵權(肖像權)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同樣存在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污損、丑化、歪曲公民肖像的案例。
以上可以清楚的表明: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決定是否存在侵犯公民肖像權的唯一前提和要件,而只是確定侵權責任大小的重要情節(jié)。
(3)肖像權人雖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是由于使用人超出了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使用區(qū)域、使用時限。這種情況無需是否存在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都構成侵權責任。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是屬于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
相關推薦:
快遞賠償幾折(快遞丟失了快遞公司怎樣賠償)
跨域異地立案(跨域立案什么意思)
與家暴男離婚(怎么樣與家暴男人離婚)
電力死亡賠償(電死人應當賠多少)
逾期立案后果(貸款逾期被起訴立案后怎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