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誰是甲方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簽訂合同中需要明確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此款中的當事人就是通常所說的甲方乙方。 關于合同的甲、乙方的寫法,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一般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甲方是提出目標的一方,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標,獲得報酬的一方,兩者皆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可以理解為提供貨物、金錢、招聘等的一方為甲方,買受、受聘一方為乙方,在買賣合同中的賣方為甲方,買方為乙方; 根據《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在要約與承諾中,無法確認甲、乙方,例如,一般商場或者超市出售的商品針對的對象為"所有人”,這里就包括了所有可能來購物的消費者,這些消費者都是乙方,也就是說這里的乙方并不特定,在承諾中,如果承諾人就要約人的要約達成合意,則要約人為甲方,承諾人為乙方,但如果承諾人在承諾的內容中作出了實質性變更,則為新要約,甲方乙方則發生變化,甲方和乙方并不特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合同法本質是什么的法律規范
合同法本質是財產流轉關系的法律規范。
合同法本質上是財產流轉關系的法律規范。合同法以債權債務關系、即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為直接調整對象,其深層的社會關系則是社會的財產流轉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一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一條;《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廢止。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于外部的行為)。
2、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4、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相關推薦:
民事訴訟費用承擔(民事訴訟誰承擔訴訟費)
民事當事人申請法院取證(起訴前如何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
民事上訴狀怎么寫(民事上訴狀格式)
民事證據申請鑒定的期限(申請司法鑒定時限有多長)
民事法律關系有哪些(民事法律關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