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式氣候是出現在緯度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的一種海洋性氣候。以地中海沿岸最為明顯,其他地區如北美洲的加利弗尼亞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區,也都有類似的氣候。
地中海式氣候的特點是: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約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夏季溫度在沿海和內陸有較大區別,沿海受冷洋流影響,溫度較低,最熱月在22℃以下,空氣比較潮濕,多霧,稱為涼夏型。在內陸距海較遠,海洋調節較小,空氣干燥,暖熱,最熱月溫度在22℃以上,稱為暖夏型。
地中海式氣候的特點,是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這種不協調的配合,對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長季節,植物必須經過炎熱干燥的鍛煉,為了減少蒸發,自然植被多半是生長得短小的喬木和灌木等常綠硬葉林。
最早猶太人和古希臘人簡稱地中海為“海”或“大海”。因為古代人們僅知此海位于三大洲之間,故稱之為“地中海”。英、法、西、葡、意等語拼寫來自拉丁Mare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為“在……之間”,“terra”意為“陸地”,全名意為“陸地中間之海”。該名稱始見于公元3世紀的古籍。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西班牙作家伊西爾首次將地中海作為地理名稱。
地中海是指介于亞、非、歐三洲之間的廣闊水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歷史比大西洋還要古老。另外,由于它處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的交界處,因此是世界強地震帶之一。在地中海地區還有許多著名的火山,比如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等。
由于地中海特殊的地理構造,因此也造成了它與眾不同的氣候特點。在那里,夏季干熱少雨,冬季溫暖濕潤。這種氣候使得周圍河流冬季漲滿雨水,夏季干旱枯竭。世界上這種氣候類型的地方很少,據統計,總共占不到2%。由于這里氣候特殊,德國氣象學家柯本在劃分全球氣候時,把它專門作為一類,叫地中海氣候。
因為這個氣候特別適合橄欖樹的生長,因此地中海地區盛產油橄欖。而且這里還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無花果和葡萄等。
除了它特殊的氣候特征以外,地中海作為陸間海交通要道的作用也格外突出。由于地中海比較平靜,加之沿岸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擁有許多天然良港,所以不可避免地成為溝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成為了古代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搖籃,直到如今它仍然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點之一。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臘人,以及后來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業發達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國家。
然而如此重要的地中海竟然曾經出現過于涸的危機,事實上,地中海在歷史上的確曾經干涸過。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在地中海海底不同地點和不同深度上的沉積層中存在著石膏、巖鹽和其他礦物的蒸發巖,經測定,其年齡距今500萬~700萬年。由此可以推斷,在距今約700萬年期間,地中海的古地理環境確曾是一片干涸荒蕪的沙漠。從考證出來的蒸發巖上又覆蓋著一層海底沉積物和深海軟泥來看,說明地中海干涸之后,再度被海水淹沒。而據現在的資料統計,地中海地區年蒸發量超過了年降水量與江河徑流量之和,所以有人推斷:如果沒有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也許不用1000年的時間,地中海就會完全干涸,重新變成干透了的特大深坑。
地中海式氣候的特點是: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約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