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怎么滅絕的(真正原因)
小行星撞擊地球
候環境而繼續生在。所以,大多數恐龍的絕跡便自然而然了。 還有一部分幸免于難的恐龍(大多體形較小)以及一些早在侏羅紀就已經進化為原始鳥類、哺乳類的動物、遵循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經過7000萬年不斷演變,大多數物種改變了原來的形態,由冷血動物進化為耐寒的能調節體溫的熱血動物(鳥類、哺乳類及人類)。當然,每次大規模物種進化后,總會有一些物種保留原狀,像魚類進化為兩棲類后,魚類還延續生存,爬行類中也有極少數(鱷、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萬年前恐龍的原始形態。 地球巖層中的生物遺跡揭示,在生物進化史上,每隔一定時期就會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滅絕不是生物進化史上惟一的災難,在更早的年代曾發生過絕大部分無脊椎動物在很短時間突然出現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現象。就像生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進化與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一樣,它們需要一個進化的過程(有1984年發現的我國云南澄江化石群為證)。 迄今沒有明顯的證據可以證明恐龍滅絕這種大規模生物滅絕是由小行星撞擊引起的。但是,地球內部至今仍在繼續的地質構造頻繁變動的事實表明,周期性地殼構造變動引起的環境“災變”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始終起主導作用,當然,小規模的物種逐漸進化也是貫穿于整個生命演變過程。周期性天體爆發(如新星爆發)是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行星在演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那些山脈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礦藏就是解釋恐龍時代因地殼劇烈變動而終結的最好說明。
中生代末大滅絕
現在我們知道,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地質年代為中生代白堊紀末或新生代第三紀初。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1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頭上。在這次災難中滅絕的還有魚龍、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有翼龍等會飛的爬行動物,有彩蜥等恐龍的陸生爬行動物親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動植物,鈣質浮游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游植物等也幾乎被一掃而光。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這真是一場大滅絕、大災難。大滅絕的結果使得在距今約6500萬年這個時間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巨變。這場大滅絕標志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科學家們經過不懈的努力,分析研究了到目前為止可以發現的所有線索,提出了解釋這一大滅絕現象的各種理論。但是至今,關于這場大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仍然沒有找到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 也許,這樣的答案等待著我們來尋找。 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被餓死,被互相殘殺等等,不過現在的說法越來越多,但中國科學家考證:隕石撞擊后,恐龍還存活了200萬年左右。
隕石碰撞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大約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于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墨西哥猶卡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并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會合于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可怕的災難。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的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卷走并埋葬起來。在以后的數月乃至數年里,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云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恐龍)與地質史(中生代)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由于這一隕石坑現已被找到,并且科學家也已經掌握了一些相關證據,所以,恐龍滅絕之謎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但是,如果真的是隕石造成的恐龍滅絕,那么為什么鳥能夠度過劫難而一直生存的現在呢?這不能不促使人們再去尋找其它的思路來分析恐龍絕滅的原因。
氣候變化說
由于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而干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也可能是氣候變化直接導致了恐龍因饑渴而滅絕。
海洋退潮說
根據羅伯特-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是這個學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規模的爆發。 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安東尼奧-齊基基最近提出,恐龍大絕滅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規模的海底火山爆發。 齊基基教授認為,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從而影響了海水的熱平衡,并進而引起了陸地氣候的變化,因此影響了需要大量食物維持生存的恐龍等動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現代海底火山爆發對海洋和大氣產生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只是其影響程度比起6500萬年前發生的海底火山爆發的程度小多了。 齊基基教授認為,過去,科學界對海底火山爆發的情況了解得很少,現在需要對這種嚴重影響地球環境的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他舉例說,格陵蘭過去曾經生長著茂密的植被,但是當全球性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變流向后經過了格陵蘭,從此把這個大大的島嶼變成了冰雪覆蓋的大地。這是海洋水溫平衡變化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典型實例。海底火山活動是影響海洋水溫平衡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齊基基教授認為應該將海底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引起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作為研究恐龍絕滅問題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行動極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后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20至90多公里。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并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一頭30噸重的蜥腳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么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少于食草恐龍來看,這一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一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覆蓋著一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一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到底結論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它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于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但是,這種學說有一個疑點,那就是恐龍不都是那么龐大的,也不一定都不能躲進洞里避難,所以這種學說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也需要修正。
自相殘殺說
恐龍滅絕
因為氣候問題,使植物大量滅絕,從而使以植物為食的食草龍漸漸滅亡,而肉食者,也因為沒有了食物,而變得地瘋狂,自相殘殺而滅絕。
哺乳類進化說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后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于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后,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物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于繁榮期間長達1億6千多萬年,使得肉體過于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最終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龍,體長二十五米,體重達三十噸,由于體型過于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疑點:并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米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么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對于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繁殖受挫理論
目前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恐龍蛋的大小變化范圍很大,蛋殼厚度及其內外部“紋飾”、蛋殼結構及其殼層中的椎狀層和柱狀層比例變化范圍都存在不同的差異。為了深入開展恐龍蛋內部特征的研究,科學家已經采用了很新的技術和多種方法,如掃描隧道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偏光顯微鏡,CT掃描儀等等。近年來,我國科學家首次采用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征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一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一些科學工作者認為。恐龍胚胎的變形與錯位,有可能導致恐龍蛋無法正常孵化,從而使恐龍走向衰弱最終滅絕。
氣候驟變理論
根據深海地質鉆探得到的資料,一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后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還有一種理論,雖然同樣是認為氣候驟變引起恐龍絕滅,但是推測的過程卻不一樣。這一派學者認為,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前,北冰洋與其它大洋之間被陸地完全隔開,并在最后的日子里,那咸咸的海水因各種因素的作用漸漸地變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萬年前,分隔北冰洋與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發生了決口。大量因淡化而變輕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于北冰洋的水溫度很低,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層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溫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約20度。海洋溫度的下降又嚴重影響了大陸氣候,使大陸上空的空氣變冷。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迅速減少,引起了陸地上普遍的干旱。陸地上的這些氣候變化產生的綜合結構就是,恐龍滅絕了。 氣候驟變造成恐龍絕滅的一條可能的途徑是嚴重影響恐龍的卵。一些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說明在恐龍大絕滅之前有氣候急劇變化造成的作用。我國的一些古生物學家也發現,在一些化石地點產出的恐龍蛋中,臨近絕滅時期的那些恐龍蛋蛋殼上的氣孔比其它時期的恐龍蛋蛋殼中的氣孔要少,這很可能與氣候變得寒冷干燥有關。
大氣成分變化理論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一理論并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災難引起了恐龍的滅絕,那么為什么鳥能夠度過劫難而一直生存的現在呢?這不能不促使人們再去尋找其它的思路來分析恐龍絕滅的原因。 現代科學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在地球剛剛形成的遙遠年代里,空氣中基本上沒有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高。后來,隨著自養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開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氣的過程,從而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同時,二氧化碳一方面通過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積在地層里,另一方面也通過有機或無機的過程以各類碳酸鹽的形式沉積下來。這種沉積是一直進行的。 有證據表明,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而其后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卻較低。這種大氣成分的變化是否與恐龍滅絕有關呢? 眾所周知,每種生物都需要在適當的環境里才能夠正常地生活,環境的變化常常能夠導致一個物種的興衰。當環境有利于這一物種時,它就會興旺發展﹔反之,則會衰落甚至絕滅。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等因素,還包括大氣的成份。那么,大氣成份的變化會不會影響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處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下會有生命危險,而有些動物甚至比人對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更為敏感。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于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也許只有在那種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很好的生活。當時,盡管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也許這正是由于大氣成分以及其它環境對它們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它們在中生代一直處于弱小的地位,發展緩慢。隨著時間推移,到了白堊紀之末,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氣的含量增加,這種對恐龍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恐龍的身體發生了不適,在新的環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會象瘟疫一樣蔓延。2、新的大氣環境更適于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者。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恐龍最終滅絕了。而那些孑遺的爬行動物則是少數既能適應舊環境,又能適應新環境的少數爬行動物物種。 大氣成分變化造成恐龍滅絕這一理論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中生代的大氣成份與現代不同,另一個是每種生物需要合適的大氣環境才能生存。遠古時代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來由于生物的出現,在光合作用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減少、氧氣的含量逐漸增加的這一過程也許可以解釋生物進化史中的很多現象。例如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這也是進化史中的一個難解之謎。大氣成份變化也可以對此作出解釋,因為動物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的起源,必須發生于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因此,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必須以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這一點已經被科學所證明。 因此,對于恐龍滅絕來說,小行星撞擊也許起了一定作用,但看來并非是最關鍵的因素。 除了上述的22種比較著名之說外,還有許多較鮮為人知的說法(如太陽黑子爆發、電磁擾動、地球磁場方向及強弱發生變化),至于哪一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并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 但無論發生了什么,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那就是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改變。
綜合原因說
因為恐龍的滅絕是在各種內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才會發生,所以這種理論認為恐龍滅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單一的原因很難導致恐龍滅絕,恐龍的滅絕是由諸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結果。1)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和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如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小行星撞擊理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個事實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今天,這種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了。但也有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是: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都頂住了白堊紀而生存下來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么只有恐龍死光了。
(2)氣候變遷說。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3)物種斗爭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4)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于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5)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6)被子植物中毒說。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于被毒死了。
(7)酸雨說。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遠不止上述這幾種。但是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并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斗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于人們的進一步探究。
附:小行星撞擊說目前證據最為充足,大致情況如下:
支持“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原因的學者們認為:2.5億年前恐龍出現后,在中生代主宰了地球,但在侏羅紀末期,氣候巨變,全球變暖,大型食肉恐龍大部分滅絕,但這不足以使龐大的恐龍家族滅絕。逃過一劫的恐龍來到了白堊紀,繼續繁衍生息,正當恐龍家族再次壯大起來,比以前更加繁榮的時候,潛在的危險也即將到來。在深層宇宙空間,兩顆大型的小行星相撞,其中一個直徑為1680千米,大部分碎片散落在宇宙空間,一些碎片改變了軌道,一塊跨度為10千米的碎片成為新的小行星,并向地球沖來。這顆巨大的小行星一直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向當時恐龍的生命搖籃——地球飛去。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這顆致命的小行星終于來到了它的終點站——地球,并且撞擊了它,造成了全球性的毀滅性災難。距離撞擊還有3小時時,距離地球還有40000千米的小行星開始燃燒,此時地球引力致使它的運行速度加快;距離撞擊還有30分鐘時,動物們已經預感到了有事情發生,因此開始騷動;距離撞擊10分鐘時,動物們已經預感了災難的發生,驚恐萬狀,此時因為小行星的接近,地面開始熾熱;距離撞擊還有5分鐘時,小行星更近了,地面升溫加劇,恐龍感到熾熱難耐,植物開始冒煙、燃燒;距離撞擊還有1分鐘時,由于小行星不斷接近地球,河水沸騰。當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蒸發了約10000立方米、728億噸的石塊。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聽到小行星劇烈撞擊大氣層的聲音,而且很有可能多次聽到;小行星撞擊大氣層造成了大氣層中的氣層發生巨變,大氣層上層的溫度達到1200-1400℃,地面熾熱達幾千攝氏度。而這顆直徑相當于大氣層厚度——10千米的小行星經過大氣層,幾乎相當于沒有經過大氣層,它飛速撞向了今墨西哥猶卡他半島。當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前部撞擊地面時,其后部才剛剛經過大氣層,處在距離地面約9千米的高空。這次撞擊的力量相當于100萬顆核彈爆炸的力量,其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于太陽的能量,使墨西哥猶卡他半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這次劇烈的撞擊造成了地球強烈的地震,并釋放出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和撞擊產生的熱量以沖擊波的形式以音速沖向地球各處,造成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物體燃燒,絕大部分的植物都被燒焦。與此同時,撞擊產生的大量碎片被拋出,一些小的碎片還被拋出了大氣層,又重新被地球引力拉回。這次撞擊再一次引起了幾千米高的海嘯,并使海底的物質發生劇烈反應,變化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和酸性物質等等有毒有害氣體。這次撞擊使當時地球上平均體重在10千克以上的動物全部滅絕,宣告了恐龍時代的結束和中生代的結束。這次撞擊使小行星中富含的元素銥迅速隨毒素沖擊波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致使地層中的K-T邊界中含有大量的罕見元素銥。
可能是天黑植物不生長 恐龍餓死了
遇到冰川時代,被冷死的
你問我,那是沒有好處滴
恐龍的來歷和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于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于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古近記古新世。
恐龍的來歷: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發現了禽龍并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于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詞根意思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當然,這局限于拉丁文的造詞能力。
“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并引進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不是蜥蜴。為地球首批可以單獨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
恐龍的滅絕
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許多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它們不斷地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龜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鱷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蛇類和蜥蜴類,其中還有一類演變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動物。
恐龍是所有陸生爬行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里,那時的空氣溫暖而潮濕,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一億多年的時間,但不知什么原因,它們在6500萬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時留下的大批恐龍化石。
食草恐龍是怎樣滅絕的,原因和結果
1、2000年理論
德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空間天氣”造成的
2、隕星撞擊說(撞擊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
3、小行星撞擊地球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干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食草性恐龍的滅絕使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在地球上絕跡。
4、氣候變化說
由于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的巨幅改變。嚴寒而干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5、海洋退潮說
根據羅伯特-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6、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這個學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規模地爆發。
7、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 8、哺乳進化說(偷吃說)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后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于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卵之后,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第一裸子植物大面積死亡,被子植物出現,而恐龍只吃裸子植物。第二,溫度變化,大草原面積縮小,沙漠 森林 沼澤 冰原增多第三,如果有隕石撞擊,造成大量植物死亡
恐龍的滅絕原因
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
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火山爆發說
因 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3、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干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后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4、物種爭斗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5、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
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海魚手機加瓦站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6、物種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于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于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于導致絕種。
擴展資料:
恐龍滅絕時大量蜥蜴蛇類滅絕消失:
1、2012年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當6500萬年前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導致恐龍滅絕時期,大量的蜥蜴和蛇類也滅絕消失。
2、科學家現在認為,一顆超大質量小行星碰撞在墨西哥海岸,導致物種大范圍滅絕,使地球上83%的爬行動物消失。體型較大的物種遭受的苦難更大,當時體型超過0.5公斤的任何物種都難逃滅頂之災。
3、美國耶魯大學的尼古拉斯-隆瑞奇博士說:“通常人們會認為小行星碰撞事件主要導致恐龍滅絕,但是此次碰撞事件對地球整個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的破壞,蜥蜴和蛇類幾乎全部滅絕。”
4、隆瑞奇指出,在恐龍生存末期出現了大量的爬行動物,其中包括體型微小和體長達2米的蜥蜴。當時遠古蟒蛇足以吞食恐龍蛋,甚至可以捕殺許多恐龍物種的幼仔。在白堊紀末期小行星碰撞事件中,許多遠古爬行動物都相繼滅絕消失,但是幸存的物種最終進化形成現今1000多種物種。
參考資料:恐龍百度百科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于人們的進一步探究,滅絕假說有以下幾種。
1、物種斗爭說
恐龍時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導致恐龍滅絕。
2、酸雨說
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3、大陸漂移說
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于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了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4、地磁變化說
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科學家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擴展資料:
史前地球曾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物種都因此滅絕,原因目前不明。其中有兩種比較流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這些滅絕事件,另一種觀點是長時間火山噴發。對于后者,許多人認為,由于當時地球火山持續噴發,巖漿噴涌而出,形成“大陸溢流玄武巖”,驅使大量氣體和塵埃進入大氣中,改變地球氣候,最終導致大量物種滅絕。
由利茲大學領銜的這項研究對史前火山噴發的影響進行了新的評估。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型模擬史前火山噴發后的各種氣體和氣溶膠粒子在大氣中的擴散情況,以觀察其對物種帶來的影響。
分析結果顯示,除非火山噴發導致的巖漿噴涌持續數百年,并且中間沒有中斷,這種自然現象才會對整個地球的動植物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研究人員說,評估結果顯示,火山大規模噴發后確實讓地球的溫度有所下降,大約降了4.5攝氏度,但當噴發停止后,地球的溫度在50年內就恢復正常了。
領導這項研究的利茲大學研究人員阿尼婭·施密特說,研究還發現火山噴發引起的酸雨對植物造成的傷害也不能一概而論,一些地區的植物因此死亡,但其他地區的植物幾乎不受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研究顯示恐龍滅絕可能并非火山噴發導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的N種可能
是因為一顆巨型隕石撞擊地球,導致地球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植物大量死亡,食草動物沒有了食物也消失了,食肉恐龍沒有了食物也逐漸走上了滅亡之路
恐龍的滅絕原因一直有爭議,沒有確切地說法。科學在進步,相信有一天會有結果的。
恐龍是出現于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恐龍”一詞是生物學家對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的翻譯,并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恐龍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在大滅絕中脫穎而出,滅亡于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在1861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在于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 ,這顯示鳥類可能是恐龍的后代。
1、2000年理論
德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空間天氣”造成的,也就是說,來自宇宙的強烈粒子流闖入地球大氣并導致地球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從而致使恐龍滅絕。學家認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而不能適應此種氣候變化的恐龍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滅絕。
2、隕星撞擊說(撞擊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大約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時間,終于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墨西哥猶卡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里之間。在2000年,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由于這一隕石坑現已被找到,科學家也已經掌握了一些相關證據,所以,恐龍滅絕之謎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
造山運動說
3、小行星撞擊地球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干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食草性恐龍的滅絕使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在地球上絕跡。
4、氣候變化說
由于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的巨幅改變。嚴寒而干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5、海洋退潮說
根據羅伯特-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6、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這個學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規模地爆發。
7、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 8、哺乳進化說(偷吃說)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后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于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卵之后,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9、物種進化說
認為恐龍由于繁榮期長達1.6億年,使得肉體過于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最終導致絕種。
10、受挫理論說
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我國科學家首次采用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征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一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一些科學工作者認為。恐龍胚胎的變形與錯位,有可能導致恐龍蛋無法正常孵化,從而使恐龍走向衰弱最終滅絕。
11、驟變理論說
根據深海地質鉆探得到的資料,一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后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12、變化理論說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一理論并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但無論發生了什么,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那就是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改變。
除了上述12種比較著名之說外,還有許多較鮮為人知的說法(如太陽黑子爆發、電磁擾動、地球磁場方向及強弱發生變化)。
13、最新研究結果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0.65億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時間或早或晚都可能不會導致恐龍滅絕,真實滅絕原因是當時恐龍處于較脆弱的生態系統中,環境劇變易導致滅絕。
恐龍是怎么滅亡的
恐龍是怎么滅亡的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的原因新說:
1瘟疫后恐龍蛋受侵變質無法孵化
2小行星撞擊地球
3哺乳動物變強,恐龍變衰
4氣候變冷
5因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導致恐龍性別比例失調,使恐龍無法繁衍下一代
6火山爆發,巖漿帶來大量的有毒與對恐龍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通過大氣、土壤或水等使恐龍患病最終滅絕。
7有些人認為,在遠古時期,彗星撞到地球,使地表發生巨大變化,讓恐龍無法適應這種環境,導致滅絕。
其中2、7可歸為一種學說,即天體撞擊說。
3、5也可歸為一種學說,哺乳動物進化說。
這些學說至今尚未定論,究竟誰對誰錯,孰是孰非,都需要更多的證據。
恐龍是出現于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并繁榮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恐龍在63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第三紀開始的時候)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的恐龍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有一小部分恐龍可能在那次大滅絕中幸存了下來。最后因為不適應寒冷干燥的氣候,而滅絕了。
滅絕原因
1.可能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或地殼運動帶來的火山噴發或氣候變化和食物不夠。
2.可能是因為地表產生變化、植物變少,恐龍不適應環境變化,無法與在發展的鳥類哺乳動物爭食物,慢慢從地球上消失了。
3.物種斗爭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4.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于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5.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由此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6.被子植物中毒說。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于被毒死了。
中生代末大滅絕
現在我們知道,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一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在這次災難中絕滅的還有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有翼龍等會飛的爬行動物,有彩蜥等恐龍的陸生爬行動物親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動植物,鈣質浮游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游植物也幾乎被一掃而光。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這真是一場大滅絕、大災難。大絕滅的結果使得在距今約6500萬年這個時間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巨變。這場大滅絕標志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科學家們經過不懈的努力,分析研究了到目前為止可以發現的所有線索,提出了解釋這一大絕滅現象的各種理論。但是至今,關于這場大絕滅的原因科學界仍然沒有找到一個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
也許,這樣的答案等待著我們來尋找。
關于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紜,但都沒有形成一個一致的觀點,因此到目前為止仍就是一個未解的謎題,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被餓死,被互相殘殺等等,不過現在的說法越來越多,但中國科學家考證:隕石撞擊后,恐龍還存活了200萬年左右。
一.隕石碰撞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相當于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于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并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會合于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多么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卷走并埋葬起來.在以后的數月乃至數年里,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云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與地質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二.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干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三.氣候變化說:
由于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而干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編輯本段]四.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安東尼奧-齊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龍大絕滅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規模的海底火山爆發。
齊基基教授認為,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從而,影響了海水的熱平衡,并進而引起了陸地氣候的變化,因此影響了需要大量食物維生的恐龍等動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現代海底火山爆發對海洋和大氣產生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只是其影響程度比起6500萬年前發生的海底火山爆發的程度小多了。
齊基基教授認為,過去,科學界對海底火山爆發的情況了解得很少,現在需要對這種嚴重影響地球環境的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他舉例說,格陵蘭過去曾經生長著茂密的植被,但是當全球性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變流向后經過了格陵蘭,從此把這個大大的島嶼變成了冰雪覆蓋的大地。這是海洋水溫平衡變化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典型實例。海底火山活動是影響海洋水溫平衡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齊基基教授認為應該將海底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引起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作為研究恐龍絕滅問題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五.海洋退潮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六.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所有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行動極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后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20至90多公里。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并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一頭30噸重的蜥腳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么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于少于食草恐龍來看,這一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一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覆蓋著一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一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到底結論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它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于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七.自相殘殺說:
因為氣候問題,使植物大量滅絕,從而使以植物為食的食草龍漸漸滅亡,而肉食者,也因為沒有了食物,而滅絕。
[編輯本段]八.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疑點: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后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的探討。)
九.哺乳類進化說: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后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于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后,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十.物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于繁榮期間長達一億六千多萬年,使得肉體過于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于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龍,體長二十五米,體重達三十噸,由于體型過于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疑點:并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米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么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對于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十一.生物堿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后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堿,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堿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現于白堊紀后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所以,這種說法也不能單獨成立。
十二.小行星撞擊理論
1980年在一個科學討論會上,美國地質學家阿爾瓦雷茨等人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形象生動地宣講了一段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烈日照耀下的熱帶灌木林中,許多不同種類和形態的恐龍平靜地像往常一樣或在湖邊漫步,或在水中覓食;在森林的邊緣,一只剛剛孵完卵的鴨嘴龍正在蛋巢邊來回踱步;在一片開闊的原野上,一只霸王龍正準備撲向一只巨大的三角龍……
突然,一聲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巨響打破了這個寧靜的世界。一個直徑幾公里大的流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這一撞可不得了,相當于幾萬個原子彈威力的爆炸在頃刻間發生。這是一顆不期而至的小行星,與地球碰撞后產生的撞擊力可達1015噸TNT炸藥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卷著塵埃的一個巨大的蘑菇云迅速升起,直沖天空,而后彌散開來,最后把整個地球都籠罩在里面。很快,恐龍就彼此看不見了,因為黑云遮天蔽日,白天也沒有了陽光。這種恐怖的狀況持續了一兩年。植物的光合作用終止了,因而大量枯萎、死亡。吃植物的素食恐龍因此相繼死去。以后,吃肉的恐龍也由于失去了食物而滅絕了。
這段故事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大絕滅學說的精華。后來不斷地被許多科學家給予支持。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地球在這個時期不僅經歷了一次較大的行星撞擊,而且還接連受到了許多次小一些、但是依然嚴重威脅生命的小行星撞擊,其中可以證實的在加勒比海和美國的衣阿華州發現的行星撞擊的痕跡。
這一假說的證據還來自于在世界各地發現的6500萬年前的沉積物中存在的一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含有大量的銥元素,大量地存在于某些天體里,在地球上卻根本不應該存在。這層富含銥元素的地層在北美洲、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地區都被先后發現,在我國西藏的岡巴地區幾年前也發現了這層含銥層。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使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只有70%的恐龍在當時滅絕,其它的一些恐龍種類則勉強地躲過了劫難,可是在隨后的幾百萬年里又逐漸絕滅了。這后一種說法并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6500萬年前的這次事件以后形成的地層里,仍有一些恐龍骨骼被發現。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6000萬年前上下的地層中就曾經發現了恐龍的殘骸。在阿拉斯加新生代的凍土帶里,也發現過三角龍的化石。這些現象似乎說明,在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大爆炸以后,仍然有一些恐龍掙扎著生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最后才因為不適應新的氣候和新的環境而最終相繼滅絕。
《美國地質學會通報》報道
恐龍滅絕是科學家難解的世紀之謎,許多科學家推測,宇宙物質多次撞擊地球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原因。然而,美國一個科研小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沉積巖后卻認為,單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真正誘因。
在《美國地質學會通報》網站2006年11月30日的報道上,這項發現被詳細刊載。
■發現
研究負責人、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家肯■麥克勞德說:“我們的發現有力地支持單次撞擊假設。”
科學家26年前發現罕見化學元素銥在白堊紀時代已存在于地球,而銥是小行星常見的化學組成元素,這讓科學家推測白堊紀時小行星撞擊地球,把銥帶到地球。后來,科學家鑒定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的直徑約180千米的奇克魯伯隕石坑也形成于白堊紀,這讓科學家認為,隕石坑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
研究人員為取證,在距離尤卡坦半島撞擊點約2800英里(約4500千米)的大西洋水面下的德梅拉拉海丘鉆出5塊沉積巖樣本進行分析。
德梅拉拉海丘是研究人員心中理想的考察地點,因為它距離隕石坑位置適中。如果采樣地點太過靠近隕石坑,采得樣品可能因撞擊后海嘯、地震和塌方等原因無法真實反映當時情況;而如果太遠,巖石中含有的撞擊證據又會太少。
研究人員說,僅在距今約6500萬年的巖層中存在與撞擊相關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年份更長和較輕的巖層中均不存在。這說明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僅發生過一次。麥克勞德說:“這是一次非常清楚的單次撞擊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直徑約6英里(約10千米)的一顆小行星在655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形成奇克魯伯隕石坑,導致恐龍滅絕。
■解釋
對于小行星撞擊地球如何造成恐龍滅絕,科學家做了如下解釋。
小行星快速砸入地球造成地球環境劇變,巨大撞擊力把大量巖石和塵土拋入空中,大地發生地震,海洋發生海嘯,火山噴發頻繁,多處森林被大火吞噬。
塵土飄浮空中數十載,使大地難以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植物數量因此銳減,造成食物鏈從底層崩潰。與此同時,陽光照射減弱使地球日益寒冷,雨水因混有火山噴發物變成熾熱的酸雨落到地表,導致動植物生存環境面臨極大挑戰。
已經主宰地球1.6億年的恐龍適應不了環境的改變,遭到自然淘汰。從生活在海洋中的滄龍和蛇頸龍、飛行于空中的翼龍到各種陸地生活恐龍均無一幸免。此外,許多古生物,包括遍布海洋的菊石和海洋浮游生物也在這場浩劫中滅絕。
最新的動物群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遭到重創,但存活下來。體表長毛的熱血動物最終取代恐龍成為地球主宰,為人類誕生奠定基礎。
十三.繁殖受挫理論
目前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恐龍蛋的大小變化范圍很大,蛋殼厚度及其內外部“紋飾”、蛋殼結構及其殼層中的椎狀層和柱狀層比例變化范圍都存在不同的差異。為了深入開展恐龍蛋內部特征的研究,科學家已經采用了很新的技術和多種方法,如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偏光顯微鏡,CT掃描儀等等。近年來,我國科學家首次采用醫療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征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一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
十四.氣候驟變理論
根據深海地質鉆探得到的資料,一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后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還有一種理論,雖然同樣是認為氣候驟變引起恐龍絕滅,但是推測的過程卻不一樣。這一派學者認為,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前,北冰洋與其它大洋之間被陸地完全隔開,并在最后的日子里那咸咸的海水因各種因素的作用漸漸地變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萬年前,分隔北冰洋與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發生了決口。大量因淡化而變輕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于北冰洋的水溫度很低,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層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溫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約20度。海洋溫度的下降又嚴重影響了大陸氣候,使大陸上空的空氣變冷。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迅速減少,引起了陸地上普遍的干旱。陸地上的這些氣候變化產生的綜合結構就是,恐龍滅絕了。
氣候驟變造成恐龍絕滅的一條可能的途徑是嚴重影響恐龍的卵。一些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說明在恐龍大絕滅之前有氣候急劇變化造成的作用。我國的一些古生物學家也發現,在一些化石地點產出的恐龍蛋中,臨近絕滅時期的那些恐龍蛋蛋殼上的氣孔比其它時期的恐龍蛋蛋殼中的氣孔要少,這很可能與氣候變得寒冷干燥有關。
十五.大氣成分變化理論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一理論并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災難引起了恐龍的滅絕,那么為什么鳥能夠度過劫難而一直生存的現在呢?這不能不促使人們再去尋找其它的思路來分析恐龍絕滅的原因。
現代科學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在地球剛剛形成的遙遠年代里,空氣中基本上沒有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高。后來,隨著自養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開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氣的過程,從而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同時,二氧化碳一方面通過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積在地層里,另一方面也通過有機或無機的過程以各類碳酸鹽的形式沉積下來。這種沉積是一直進行的。
有證據表明,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而其后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卻較低。這種大氣成分的變化是否與恐龍滅絕有關呢?
眾所周知,每種生物都需要在適當的環境里才能夠正常地生活,環境的變化常常能夠導致一個物種的興衰。當環境有利于這一物種時,它就會興旺發展;反之,則會衰落甚至絕滅。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等因素,還包括大氣的成份。那么,大氣成份的變化會不會影響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處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下會有生命危險,而有些動物甚至比人對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更為敏感。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于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也許只有在那種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很好的生活。當時,盡管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也許這正是由于大氣成分以及其它環境對它們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它們在中生代一直處于弱小的地位,發展緩慢。隨著時間推移,到了白堊紀之末,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氣的含量增加,這種對恐龍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恐龍的身體發生了不適,在新的環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會象瘟疫一樣蔓延。2、新的大氣環境更適于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者。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恐龍最終滅絕了。而那些孑遺的爬行動物則是少數既能適應舊環境,又能適應新環境的少數爬行動物物種。
因此,對于恐龍絕滅來說,小行星的撞擊也許起了一定作用,但看來并非是最關鍵的因素。
大氣成分變化造成恐龍滅絕這一理論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中生代的大氣成份與現代不同。現代科學已能證明這一點。另一個是每種生物需要合適的大氣環境才能生存。現代科學也不難對此進行驗證。
遠古時代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來由于生物的出現,在光合作用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減少、氧的含量逐漸增加的這一過程也許可以解釋生物進化史中的很多現象。例如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這也是進化史中的一個難解之謎。大氣成份變化也可以對此作出解釋,因為動物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的起源,必須發生于大氣中的氧含量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因此,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必須以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這一點已經被科學所證明。
除了上述的二十二種說法之外,還有「傳染病」、「來自宇宙的放射線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諾亞方舟」、「太陽系震動說」等較鮮為人知的說法,至于哪一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并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呀!
但無論發生了什么,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那就是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改變。
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動物廣泛占據。那時的地球氣候溫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動物有足夠的食物,逐漸繁盛起來,種類越來越多。它們不斷的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龜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鱷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蛇類和蜥蜴類,其中還有一類演變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動物。
恐龍是所有爬行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里,那時的空氣溫暖而潮濕,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幾千萬年的時間,但不知什么原因,它們在6500萬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時留下的大批恐龍化石。
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和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如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
小行星撞擊理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個事實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今天,這種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了。
但也有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是: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都頂住了白堊紀而生存下來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么只有恐龍死光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提出的對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幾種,比較富于刺激性和戲劇性的“隕星碰撞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隕星碰撞說”以外,關于恐龍滅絕的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一、氣候變遷說。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二、物種斗爭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三、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于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四、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五、被子植物中毒說。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說。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遠不止上述這幾種。但是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并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斗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于人們的進一步探究。
以上是關于恐龍滅亡的,以下是關于人類的起源:
千百年來,人類對自己從哪里來的問題爭論不休,提出了很多假說,又傾注全力加以證明。特別是“宗教”與“科學”這兩大對立陣營,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更是爭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各執一端,據“理”力爭,都欲讓世人相信各自的觀點。
宗教與科學,一個主張“神造”說,一個主張“進化”論。它們都有“充足”的理由,“強有力”的證據,不由人不信。
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人都是由上帝制造的。
宗教在科學的眼里是精神鴉片,是消磨人意志,腐蝕人心靈的至毒之物。然而宗教又是人類無法、也不應回避的問題,它歷史悠久,一直伴隨著人類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認為宗教是逃避矛盾的避難所,但我們知道宗教恰恰從另一方面體現了人對終極價值的關懷,對于解答人類現世與未來生活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出路。
科學在人的起源問題上,則是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代表。
科學的歷史雖然遠遠短于宗教,但發展速度之快卻是宗教無法比擬的,這主要在于科學具有濃厚的功利色彩,能很快滿足人們生理上的需求,而宗教使人精神得到愉悅是緩慢的,因此,宗教成了人類急功近利的犧牲品。
人類為了確立自已的統治地位,就需要“人至上”的生命觀證明自已的社會實踐。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達爾文的學說正好“迎合”了這種“需要”。
200年來,進化論主宰著生物研究的主導方向,奉為生物研究中的“圣經“,不敢妄越雷池一步。人們在破除迷信的同時,往往會樹立另一種迷信。今天人們發現,進化論有可能導致人類進入某些誤區。解剖醫學首先向進化論發起了沖擊,進化論在神經傳遞。意識鏈及經絡學中陷入困境,因此人們認識到:進化論并不是萬能鑰匙。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視野不斷擴大,舊有的一些理論已不能解釋不斷發現的很多現象,因而需要新的學說來加以解釋。
因此,我們對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與發現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對神話、傳說、宗教古籍重新作了考察,從與眾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事物,因而提出人本來就是太空人的觀點。
任何觀點的提出,都是對疑問、現象的重新認識,就是站在不同角度對固有材料的重新審查,絕不是簡單的翻版,目的不外一個:破譯人類面臨的困惑。
1.人類起源總說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人是由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人的形體也是演化而成,如四肢,由于常用前肢攜物、勞動,后肢就承擔了行走的任務,逐漸就進化到直立行走。有人根據這個學說,甚至推測人的祖先是一只斷了前肢的“病猴”。前肢既斷只好用后肢行走,進而將這個特點遺傳給后代,逐漸演化成人。
然而,很多絕非動物所為的人類史之前的遺物遺跡,用進化論觀點根本無法解釋,新的人類起源假說就應運而生。
太空人基因與雌猿結合的雜交說。
某些嬌小恐龍是人類祖先的恐龍起源說。
人是太空人的合成品的合成說。
來自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說。
這些假說面無懼色地向進化論提出了挑戰,使深入人心的進化論產生了動搖。這種動搖,主要來自于進化論自身的缺陷,人們看清了進化論很多地方不能自圓其說。
對于人類起源問題,歷來紛爭不止,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看出爭論的實質所在,即一次性生成還是逐漸演化而來。
在神話與宗教中,人都是被神一次性造出來的。而在現代科學中,人是自然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界的寵兒。縱觀現在人類起源假說,其實質仍是“一次性”與“進化論”的爭論,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眾多的假說中,附議“一次性”的,還僅僅只有合成說,但也不是全部,其余假說,不管雜交說、恐龍起源說、海洋起源說等,分析起來,都屬“進化論”范疇,仍沒能脫離“逐漸演化”的巢臼,與“進化論”的區別僅在于“種子”的不同罷了。
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達爾文,一個偉大者的名字。他出生于英國南安普特郡,從小熱愛大自然。1831年,他以植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海軍“貝格爾”號的環球旅行。他對熱帶與亞熱帶的動植物進行了廣泛的考察。1836年回國以后,潛心從事科學實驗和著述,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
書中認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主要在于自然選擇,生物為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而不斷發生變異。適于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而逐代加強,反之則被淘汰,歸納起來就是: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他還將進化論用于動物及人類,闡明了人類在動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動物進化而來的根據,得出了人類起源于古猿的結論。
恩格斯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推崇備至,尤為欣賞“人類起源于古猿”的假說,并對其作了幾點重要的補充。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還說“火的使用,使人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動下,“人類起源于古猿”的假說就成了定論,使人們以為我們的祖先千真萬確的是猿猴。
中國人從小就受著這樣的熏陶:大量科學事實證明,人起源于動物界,人是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但是,人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人已經超出了動物界,成為自然界的改造者。
并且認為:人和現代的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來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過樹上生活。后來,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得干燥了,森林減少了,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來生活,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人類。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們逐漸進化成為現代的類人猿。森林古猿進化成為人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恩格斯對這個進化過程作了解釋。恩格斯指出,下地來生活的古猿,它們用后肢走路,用前肢來取食物,用樹枝或石塊來防御敵害。在運用這些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制造簡單的工具。這樣,人的祖先就有了勞動。由于勞動,手便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改善。同時,也引起了身體其他器官的變化,特別是大腦得到高度的發展。在勞動過程中,產生了語言和意識,建立了社會。于是,勞動就使森林古猿變成了人。
歷史學家、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甚至哲學家,他們根據化石的發現,為人類描繪了人類脫離古猿后的發展歷史:猿人階段——古人階段——新人階段。
猿人階段,大約開始于200-300萬年前。這時猿人已會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腦量大約在600-700毫升。猿人晚期已接近現代人類,打制的石器比前期復雜,石器有了初步的用途分工,如打獵的石器是打獵的,剝制獸皮的是專剝制獸皮的,并能使用火與長期保存火種。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以及坦桑尼亞的利基人,都是晚期猿人的代表。猿人階段一般認為在大約30萬年前結束。
古人階段,又稱早期智人階段。古人的腦容量進一步增大,已達到現代人的水平。腦結構也較猿人復雜。制作的石器較為規矩,但還不知磨制,能人工生火,有了埋葬的習俗,有了原始的“衣服”,體質也開始分化,有了明顯的差異。我國發現的馬壩人、長陽人、丁村人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古人大約生活于20萬年至5萬年前。
新人階段,又稱晚期智人階段。大約開始于5萬年前。新人在體態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什么區別。新人打制的石器已很精致,形狀多樣,石器分工已較明確,并出現了骨器與角器,大約在1萬年前,甚至有了磨制石器。新人還會制作裝飾品,進行繪畫、雕刻等藝術活動,開始了美的追求。法國魯克馬努人,中國柳江人、山頂洞人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以后,人類便進入了現代人的發展階段。
這就是我們所接受的人類起源的教育,人們對此從來不曾有過懷疑,堅信達爾文與恩格斯傳給我們的“唯物史觀”,并且不遺余力地給予證明,哪怕牽強附會、轉彎抹角地都要繞到“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觀點上去,從不敢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這說來真是我們中國人的悲哀,當視野擴大,堅冰打破后,我們也與世人一樣,對進化論發出了質疑。
人真是由猿進化來的嗎?
人腦的變化,是進化論重要依據。認為人的聰明程度跟腦容量的多少有關,新人的腦容量比古人多,古人比猿人多,因而人類就逐漸聰明起來。
我們不說考古學家往往根據一兩顆牙齒、半片頭蓋骨化石作為依據,進行推論,難免有人為因素摻雜其間,未可全信。蘇格蘭一些3.7億年前的化石,以前的研究者都視為魚類化石,而后經考證,這些骨骼具有四足動物的特征。單說根據現代醫學論證,人的聰明程度并不完全取決于腦容量的多少,腦容量較少,甚至無腦的聰明人不斷見諸報端,而腦容量超出常人重的白癡也不乏例子。
根據考古學材料可知。新人的腦容量與現代人不相上下。那么新人就該同現代人一樣聰明,換句話說,5萬多年來,人類似乎并沒有進化。如果進化,那么現代人的腦容量應該是最重的。也就是說,按進化論觀點,人的腦容量永遠也不會有相同的時候。我們按進化的觀點推論開去,勢必會有這樣的結論:人類的腦容量相同,則說明這段時間人類沒有進化:若進化,則腦容量不應該相同。所以,新人與現代人的腦容量相同,恰好證明進化論站不住腳。
現代醫學證明:人腦的使用,只發揮了百分之幾的潛能。這就使我們奇怪了,按進化論觀點,現代人的智慧是以前的人無法比的,而腦潛能只使用了百分之幾,那么新人肯定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我們不得不問:新人何以將腦潛能進化到這種程度而不使用?這些沒有使用的潛能是如何進化來的?因為按進化論來說,人類的各種器官的進化都是勞動的結果,由于勞動的刺激,器官就逐步進化。可是如此眾多而擱置不用的腦潛能又是通過什么刺激進化而成的呢?
另外,人種問題也是進化論難以說清的現象。現在世界上主要有白、黃、黑、棕色四大人種。經科學證明,這不是變異的結果,也不可能是亦異,而是從來如此。因變異畢竟是少數,更不可能如此集中、統一。可是進化論則認為只有一支猿猴進化成了人類,至于到底是進化成了何色人種,進化論根本難以說清,即使說得清,那另外三支人種又是什么進化而來?如果承認人類都是古猿進化而來,則至少有4支古猿進化成人類,也就是古猿進化成人類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因此所有的猿類都該進化成人類,可是現在地球上的猿類同4萬年前沒有多大差別,尚無進化成人類的跡象。
再有,人類的進化似乎是具有突發性與躍進性的,這也有悖于進化論學說。進化論通過化石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這當然是無可非議并且是唯一的途徑。但化石作為材料畢竟太少,照進化論說人類的歷史約有300萬年,可是訖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人類化石卻寥寥無幾。用數也數得清的幾塊石頭,來證明數百萬年的歷史,是否是顯得證據有些不足?況且這些為數不多的化石并沒有連續性,人的進化過程中多次出現化石空白,缺少過渡階段的化石證據,隔幾十萬年或數萬年,人類似乎猛然一下聰明許多,按進化論來說,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
眾說紛紜的新假說
人類起源,既然存在諸多尚未解開的謎,因此,近些年來,人們根據新的考古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對人類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說。
加拿大博物館洛索博士認為:“在地球上,首先發展智慧的生物應是爬蟲類動物,恐龍就是其中最重要者。”7800萬年前,有一種身高約1.5米的長尾肉食恐龍,有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祖先“類人猿”所擁有的許多特性。洛索博士還把他推想中的這種高級智慧生物稱為“類人恐龍”。
洛索博士關于“恐龍人”這一新奇有趣的推測和論斷,得到了西方一些古人類學家和古生物史學家的支持。直接引發這一新假說的實證,是巴黎大學植物學系教授拉坦博士在扎伊爾的原始森林中,發現的一個奇特的人種部落。這個部落的人的脊椎骨都突出體外,有的達幾十厘米,與恐龍化石脊椎十分相似。
馬蒂斯根據在圣地亞哥發現的一個頭蓋骨化石,研究后認為這個頭蓋骨代表的人種,其智力要遠遠高出我們今天的人類,因而認為這是一個外星人的遺骨,進而提出人類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說。他認為,大約在5萬年前,一批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具有高度的智慧。當他們發現地球引力環境不適合他們居住時,他們選擇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較高的雌猿進行雜交,這種雜交后代就是人類的祖先。
有人根據人類體表特征與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事實,提出了人類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說。
近年來,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說,他們根據太陽系不停地圍繞銀河系運動的事實,假設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與地球繞太陽旋轉一樣會出現四季變化,稱為“大四季”。人類在大四季交換中,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不斷改變生存的方式。隨著夏秋交替,人類為適應環境變化,慢慢由陸生變為水生;又由水生變為陸生。因此人類體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實驗品》一書中,作者更大膽提出:人是基因重組的產物,人是其他高級生命創造出來的一件產品,人是“上帝”的實驗品。他認為,太空人用先進的遺傳基因科學,從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遺傳基因,將這些基因進行分離、剪切、組合、拼接后創造出一個既具有海洋生物特點,又具有陸地生物特點的新物種,那便是人類。
這么多假說,看似紛紛揚揚,結果幾乎都未脫離進化論巢臼。不論雜交說、恐龍人、海洋生成說、大四季說及合成說似乎都遵循著進化的軌跡,生物列車在進化軌道上緩緩行駛到了現在,只是各自的始發站不同,但目的地是一樣的。這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條條道路通羅馬。
這里要說明一下的是雜交說與合成說,它們不是進化,而是蛻化。
按雜交理論來說,雜交后代具有雜交優勢,應該有集母體優點于一身的后代出現,就是說應該有如猿的靈朽,同外星人一樣的智慧的物種出現,而我們似乎還沒有看到這樣的物種,人類更不具備上述優點。如有雜交優勢的后代存在的話,稱霸地球的絕不是人類了。或者是外星人作了手腳,它們把雜交優勢在必行的后代接出了地球甚至消滅,留下了智慧不及外星人、靈巧不如猿猴的劣等后代——人類,讓他們在地球上生生息息,自生自滅。外星人為什么要這么干呢?這不是違背了它們的初衷嗎?
合成說贊同人是“神造”,但又不自覺地承認現代人是進化而來。合成說的作者認為遺傳工程實驗室里能夠做到“跑出一個比人還聰明,比猴子還敏捷,比象還力大,比狼還兇殘,既能在陸地上行走如飛,也能在水中自由來去,更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舞的怪物。”那么太空人一定掌握了這項遺傳工程技術,不然也不能夠“合成”人了。按作者觀點,人是由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的遺傳基因合成的,那么我們人類就應該有猿猴的靈巧,狼的兇殘,海洋生物的游泳技能。但我們人類都具有嗎?不具有。而這些本領又到哪兒去了呢?只有一個解釋:隨著時間的流逝,都隱沒了。這就如同人類訓養野獸為家畜一樣,磨掉它們的野性。“合成人”也將他們的優點磨損于無形。
由此觀之,所有的新假說都或多或少的帶有“化”的痕跡,本質上說來仍是持進化論觀點,只是播撒人類的“種子”有所區別罷了。
現代人類就好比很多同心圓的圓心,人類起源假說就如同這些圓上的某些點,逐漸向圓心匯集。
總之,這些假說都帶著濃厚的“進化”色彩,它們似乎都遵循這樣一個公式:人是由XX進化而來的。不自覺地贊同了自己欲要批駁否定的觀點,從而也就否定了自己的觀點。
因此,有關人類起源、現代人的形成仍是一個謎案,很多人都想率先猜到謎底,但是現在人們仍在不斷地詢問:我們究竟從哪里來?我們生來就是如此形象嗎?
2.人是太空人的同胞
大約5萬年有,一群太空人來到地球。這些人膚色各異,語言不同,他們茫然四顧,漸漸走散。地球成了戰俘營。
太空從來就不是和平寧靜的,不時有爭斗搏殺發生,弱肉強食歷來就是宇宙的法則。
這群戰俘來自不同的星球,他們正是地球人的祖先。這群人茫然無措,如同白癡。
他們被戰勝者用一種形同“場”的意念物質把智慧控制起來,而且這種意念物質能夠遺傳,戰勝者的意圖是讓戰俘永遠愚昧,如同動物;并以這些戰俘為誘餌,以此誘殺前來營救戰俘的太空人。
戰勝者用意念物質把戰俘的智慧控制起來后,他們就放心地飄然離去,讓地球人與類人猿雜處,任其自生自滅了。他們相信,地球人沒有了智慧,就沒有制造飛碟的知識,是無論如何也離不開地球的。
地球人意識的初步復蘇
神話是什么?神話是在沒有文字之前,原始人把所發生的事件,自己的感受和愿望編成神話傳給后代,是口述歷史的一種形式。因此神話的內容包含了許多遠古發生的事實真相,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
而原始人還很純樸,他們沒有夸大事實、甚至捏造事實以嘩眾取寵的意圖,他們把所見、所感、所望較真實地紀錄在腦子里,留傳開去。所以,我們認為,神話中對事實的描述是較真實的,歷史上極有可能發生過所敘事實,只是“神”在原始人的所感所望部分。當然,由于原始人的知識水平所限,他們不可能把出現的新事物、也就是超出他們知識水平的事物描述得恰如其分,因而只好采用比喻的說法,這就給后人留下了謎案。如他們沒有見過鋼鐵,而當時如果又出現了鋼鐵巨怪,那么原始人就不知是什么了,如蚩尤、應龍等,很有可能就是智能機器人。
所以,神話傳說是最接近事實的歷史,她應該比幾塊化石還能說明問題(這里所說的神話,是未經后人加工的原始神話)。
世界上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中,都有“神造人”之說,那神是如何造成人的呢?
地球人初到地球,完全處在朦朦朧朧、昏昏噩噩之中,沒有意識,沒有目的和希望,對外界事物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同接受了深沉催眠一樣。
《淮南子·精神訓》對人類這種精神狀態有十分形象的描述:“古未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窈窈冥冥,芒芒漠閔;鴻蒙鴻洞,莫知其門。”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混沌。混沌傳說,幾乎遍及世界各民族早期神話之中。
中國神話采用擬人手法,把自己的愛憎寓于其中,《莊子》中記載了這一神話。故事說: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經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混沌招待他們很殷勤周到,倏和忽心里很過意不去,就想報答混沌。倏和忽見混沌沒有七竅,心想:這不但很難看,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咱們就幫他鑿出七竅吧。于是倏和忽用斧頭、鑿子等工具每天為混沌鑿出一竅。倏和忽整整忙了七天七夜,終于幫混沌鑿成了七竅,使他變得好看多了。倏和忽心里很高興,以為幫了混沌的大忙,于是就叫混沌睜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不想混沌剛把鑿成的眼睛睜開,就死去了。
而《神異經》里更把混沌寫成不但模樣丑陋不堪,脾氣也壞到極點。它像狗又像熊,它有眼不能看,有耳不會聽,有腳不會走,有肚無五臟,腸子倒是有,可是是一根直的。它欺善怕惡,卑賤低下,沒事的時候,總愛咬著自己的尾巴,仰面朝天,嘿嘿傻笑。
可見,人們對代表蒙昧黑暗的混沌從無好感,不是希望它死去,就是把它說成丑陋無比,一無是處,令人生厭。這也正體現了人類向往光明,憎惡蒙昧的本性,希望蒙昧時代過去,永不再來。
中國瑤族的民間傳說中認為,宇宙原本是混混沌沌,沒有任何東西,最初出現的是風,在風的旋渦中產生了萬物的始祖。納西族則說,最早的時候,天地混沌未分,只有東神(男神)和色神(女神)在布置萬物。
古巴比倫人認為,宇宙初期,天地不分,萬物都沒有形成,到處是混混沌沌的大水;古印度人認為,宇宙本是空洞無物的混沌狀態,后來有物出現,它逐漸成長,最后長成了一個大雞蛋,一分為二,一半是金,一半是銀,金的成為天空,銀的成了大地;古希臘人相信,世界首先是混沌,其次是大地;由混沌中產生出黑暗和夜晚,又從夜晚里產生出天和日。
甚至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中也有這樣的傳說:在世界混沌未開的時候,大地上一片寂靜,完全被黑暗籠罩。但并不是沒有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在睡覺。
根據地理考古可知,地球的年齡約有50億年,而人類的歷史僅僅300萬年(按進化論觀點。若按其他假說,人類歷史還短得多),但為什么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有“混沌”的傳說?原始人憑什么了解比自己早這么長時間的事情呢?若說是想象,怎么會如此眾口一辭?況且很多民族的混沌傳說與造人之說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混沌傳說絕不是指的地球初成之時的情景,因為原始人不可能知道如此遙遠的事情。我們說了,神話來自于原始人的所見所感。
混沌傳說正是來自原始人的所感。沒有深刻、廣泛的感受,絕沒有經久不衰、普遍的傳說。
地球人被戰勝者控制了意識,處在一種昏迷、沉睡及渾噩之中,而地球人的太空同胞是不會坐視的,他們潛往地球,竭盡所能,終于使地球人的意識得以復蘇,但僅僅是復蘇而已,太空人無法解除地球人那近乎魔咒的意念物質,地球人的智慧無從發揮。
地球人從無意識的黑暗世界,來到有意識的光明世界,只覺從前似乎是一場噩夢,對夢中那灰朦朦、暗乎乎的痛苦經歷記憶猶新,搞不清那到底是真還是假,最后見眼前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就把無意識狀態作為事實留傳下來,成了今天的混沌傳說。
所以,我們說,混沌是原始人的主觀感覺,而不是客觀事實。
人乃“神”造
原始人對光明的來臨是清晰的,感受強烈且很愉悅,朦朦朧朧中覺得有一股清新之氣拂過全身,一線光明直射心底,感覺到了自己的心在跳動,血液在奔流,睜眼一看,陽光燦爛,雀鳥歡鳴。他們對以前(未成俘虜時)的一切全不記得,沒有一絲印象,他們解釋不了自己為何如此完美地立于天地之間,因而就以為有無所不能的“人”在幫助自己,他們對降光明于自己、塑造了自己的“人”充滿了敬畏,就給他取了個名字叫作“神”。因而世界各民族就有了神造人之說。
中國神話里造人之神名叫女媧,
相關推薦:
著作權轉讓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內容)
最新立法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23修正)
上訴狀怎么寫(上訴狀的訴訟請求怎么寫)
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婚內經營性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嗎)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涉外訴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