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政主張以性善論為理論支柱。他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于掌上?!薄安蝗倘酥摹币簿褪巧菩?、良心。善心、良心不僅先王有,而且每個人都有。人生來就有向善的能力,孟子把這叫作“良能”;運用這種能力自然會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孟子把這叫作“良知”?!叭酥粚W而能者,其良知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唧w地說,良知良能就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這“四端”即是仁、義、禮、智道德觀念的萌芽,所以孟子斷言:“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的政治主張是民本思想、仁政學說和法先王。
1、民本思想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2、仁政學說是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
3、法先王就是以先王的道德標準為規范。推崇堯舜之道。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擴展資料:
《孟子》全書雖非孟子手筆,但為孟子弟子所記,皆為孟子言行無疑。從書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論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
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
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國也》中說:“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
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并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于天下。
在價值觀方面,他強調舍身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強調要以“禮義”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為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放棄禮義,“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的政治主張是仁政。
孟子向來被認為是繼承孔子學說的正統。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行“仁政”。他 把孔子的“德治”主張發展為“仁政”學說, 以宗法血緣道德釋仁義,主張恢復井田制, 反對兼并戰爭。
孟子的政治原則是民本主義,是“仁政”,即主張民眾是天下的根本,統治者要建立每戶農民都有百畝之田,使“黎民不饑不寒”的制度。
孟子的“仁政”要求廣大平民生活能夠穩定, 賦稅徭役能夠減輕,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孟子的“仁政”還包括要求統治 階級辦教育,要人民懂得“孝”“悌”的道德, 以維護封建秩序。
孟子主張性善論,這是他哲學思想的基 礎。他認為只有君子才有“仁”“義”“禮”“智”, 而且這不是后天形成的,是本性所固有的。
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指出,人性的道德修養就是認識的發展過程,建立了哲學與倫理學、認識論與道德 修養相統一的學說。歷史上以“思孟學派”稱其與子思的學 說,對后世影響極大,被視為孔門儒學的正宗。
唐韓愈首提道統,以孟子接孔子,程朱予以 進一步肯定,成為孔子至宋明理學間唯一正 統傳孔子之道者,故有“亞圣”之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很重視民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的著名論斷。他認為民眾是政權得以鞏固的根基,最為重要,所以說“民為貴”;作為政權象征的社稷相對來說倒是第二位的,所以說“次之”;而有了穩固的政權,君主的位置才是牢固的,所以說“君為輕”。孟子這樣處理民、社稷、君主三者之間的關系,當然不是貶低君主的權威,而是強調民心的向背乃是政權存亡之所系,提醒君主注意爭取民心。這種民本主義思想盡管沒有達到民權或民主的高度,但的確是高瞻遠矚的精致設計,對于協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系,對于保持政局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寧具有指導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