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有什么區別
刑事案件是指來犯罪嫌疑人源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如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出起訴,由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比如因拆遷,城管執法等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而引起的案件。二者的區別:1、從訴訟主體來看,刑事訴訟是“官告民”、行政訴訟是“民告官”。但也有例外,刑法體系中的自訴案件,原告也是公民或法人;行政訴訟的抽象行政行為,則不具有可訴性,無法提起行政訴訟。2、從訴訟時效來看,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具體的該犯罪行為有可能涉及的罪名的量刑檔次的最高期限,比如有可能判3-5年,訴訟時效就是3年,但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為有必要追訴的,則無視時效,發布通緝令后,訴訟時效也是不計算的;行政訴訟的時效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6個月內。
民事案件: 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專可以向上一級屬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八十一條 。。。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行政案件: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民事案件,雙方主體是,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雙方是平等的 行政案回件,雙方主體是,答行政機關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雙方不平等(國家行政機關與平民老百姓) 民事案件,客體是,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 行政案件,客體是,行政機關實行的職權行為。 這是最簡單的區分。
區分民事案件還是行政案件,主要看在訴爭的事項上原被告是否處于平等的地位。民內事案件原被告容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而在行政案件中原被告在所訴爭的事項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主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次還要看訴爭的事項是否屬于公共事務即公務行為訴爭的事項屬于國家公務,則原被告雙方肯定處于不平等地位,案件肯定屬于行政案件。
1.民事案件指涉及民事法律法規的案件。如民事合同,民事侵權等。回 2.行政答案件指涉及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案件。分為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前者主要指行政機關,比如工商局沒有依據查封你家開的公司。后者主要指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比如你開車闖紅燈。
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有什么區別?
知道的說下啊?不適用調解,被告沒有取證權,被告是行政機關。審理的行政事項一并處理。。。區別挺多的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有什么區別呀,有什么案例嗎
民事訴訟是平等訴訟主體之間的訴訟。在舉證責任上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專
行政訴訟是屬不平等主體之間的訴訟,即“民告官”。為體現公平,在舉證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的行政部門承擔舉證責任。
例如,你作生意被工商罰款,你若不服,就可以起訴工商局,這就是行政訴訟。不用你舉證說明工商局的處罰是否合理,而要由工商局舉證說明他處罰得合理,工商局若是舉證不能,或處罰的依據不足,你就勝訴了。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的區別
民事訴訟屬于平等主體間的訴訟;而行政訴訟即平時說的“民告官”,是處版理公民和行政機關糾紛權的訴訟。其主要區別在于:
(1)適用法律不同,前者是民事訴訟法,后者為行政訴訟法。
(2)審理期限不同,民事訴訟的一審期限一般為6個月,而行政訴訟為3個月。
(3)舉證責任不同,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而行政訴訟中,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必須舉證說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否則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
(4)當然,兩者之間也存在聯系。如果行政訴訟法中沒有規定的可以準用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條款。
相關推薦:
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保證債務的期限與訴訟時效的界定)
在中介公司買房交了定金,不想買了定金能退嗎(買房交了定金不想要了中介費能退嗎)
商家收錢而不發貨,應該怎么處理(微信賣家收錢不發貨怎么辦)
行政訴訟再審程序(行政訴訟再審條件和程序)
行政訴訟法時效(行政訴訟時效為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