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案例中,由于財務費用增加屬于損益類科目增加,應該借計財務費用480萬元,故應當借財務費用480,貸應付利息480,這個財務處理是正確的。
成本費用類賬戶的結構是:增加數記入賬戶的借方,減少數或轉銷數記入賬戶的貸方,該類賬戶在期末結轉后一般沒有余額。
財務費用屬于損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上述案例中本月增加480萬元財務費用,屬于財務費用增加項,應當在借方列示。
“財務費用”科目的核算規則是:發生的財務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對應科目;發生的應沖減財務費用的利息收入、匯兌收益,則借記相關對應科目,貸記本科目;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在利潤表中,單設“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并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即期末結轉的余額分析填列。
擴展資料
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在“財務費用”科目中核算,并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預提費用”等科目;
企業發生利息收入、匯兌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月終,將借方歸集的財務費用全部由“財務費用”科目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計入當期損益。結轉當期財務費用后,“財務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財務費用
損益類科目分為兩類,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收入類借方登記減少,貸方登記增加;費用類借方登記增加,貸方登記減少。企業損益類科目是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它具體包括:
①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②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③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
④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
【注意】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不影響損益。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于損益類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因此,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并相應調整盈余公積。結轉后,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具體的賬務處理方式如下
1、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實的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于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于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2、購匯時
借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于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于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3、每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于上期匯率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銀行存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應收賬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預付帳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應付賬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預收賬款(外幣)
擴展資料
匯兌損益產生于以下兩種情形:
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這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的交易發生時與確認實現時匯率的變化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
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于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在此主要討論此情形下計算匯兌損益的方法。
方法: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并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
計算公式: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匯兌損益
相關推薦:
買到攜帶傳染病的寵物狗,商家不承認怎么辦(買狗后商家以有傳染病為由不給退款)
父母的房產和存款被大哥侵占 怎么辦(子女侵吞老人財產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