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法人及大股東不知情情況下,子公司法人變更了,如何處理?
首先,法人是法人,法人代表是法人代表,不能混淆;其次,應明確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系,子公司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可獨立的對外從事民商事活動,以自有的全部財產對自身債務承擔責任。母公司只是在子公司占有股份而已,簡單說,就是子公司的一個股東,一般占股比例比較大。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變更,要看子公司章程的約定,符合約定的條件就可以變更。如何章程沒有約定,則應該召開股東會議,經超過半數股權的股東同意變更的,變更有效。否則無效!
去工商局查,沒有股東大會的決議,董事會決議,怎么能變更法人代表。
直接走法律程序,這樣處理合理
公司法人和股東能變更嗎 ?需要什么手續?
公司搬家都要做哪些工作?重要的當然是公司注冊地址變更了,如果企業搬家了,需要讓消費者、合作伙伴以及相關部門都知曉,否則,要是他們都找不到企業了,還怎么可能信任企業呢?
而且,要是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出,可能被課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既然如此,公司注冊地址變更更是不能忽視的步驟了。那么公司注冊地址該如何變更呢?
公司注冊地址變更流程:
1、申請人向遷入地的登記機關提交變更材料,遷入地的登記機關受理后出具《受理通知書》及《企業遷移通知書》;
2、企業將《企業遷移通知書》交到遷出地登記機關,遷出地登記機關向遷出企業出具《企業遷出核準通知書》;遷出地檔案管理部門將登記檔案采用掛號郵遞方式郵至遷入地檔案管理部門;
3、遷入地登記機關以電話方式通知企業持《受理通知書》及《企業遷出核準通知書》領取新的《營業執照》(或辦理核駁手續)。
不過,公司注冊地址變更并非到這一步驟就可以了,當企業變更完營業執照。做完這些比較大的工作后,還有些細小的工作是企業不能忘記的,比如商標注冊證書的變更,因為商標證書上也有注冊地址的標注,還有如果企業有ICP經營許可證,也要申請變更才是。也就是說所有與注冊地址有關的證件都不要忘記變更才是。
公司注冊地址是企業的運營地址,相關部門也有可能隨時抽查企業是否仍然在營業執照上規定的地點運營,如果企業擅自搬家,會被納入異常名單,時間長了,會被吊銷,最后企業只能申請注銷,這可就不值得了,還不如在搬家之初就申請注冊地址變更更安全。
不是太麻煩,首先要新老法人代表同去公證處辦理股權轉移手續,然后持新法人代表的證件到工商局辦理注冊手續即可。變更法人的具體流程如下:1、帶齊資料到公司注冊地所管轄的工商部門辦理執照變更,受理后5-10個工作日后領取新法人代表的執照。2、帶齊資料到質量監督管理局辦理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變更,受理后2-3個工作日后領取。3、到稅務部門變更登記證,這里涉及到一個股權轉讓的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需要向地稅部門申報和繳納所得到股權的股東的個人所得稅,還有必須出具新股東和法人的新驗資報告。4、最后變更公司基本戶,變更公司法人的預留在銀行的印鑒和公司資料。需要的資料如下:1、稅務登記證正副本原件;2、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和復印件;3、新法人代表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4、一式兩份的稅務登記變更表;5、經辦人身份證。
可以變更的。
1、變更股東:首先新老股東之間需要簽一個股權轉讓協議,然后新股東和現存其他股東簽署新的章程。由企業出面填寫工商局的企業變更登記表,蓋章后提交給工商局(辦事人員要記得帶企業的委托書),同時提交上述新章程以及新股東身份證(如果新股東是公司的話就交公司營業執照)。
2、變更法人,變更法人代表也要填寫工商局的企業變更登記表,其中包含法定代表人情況表,同時上交給工商局派出方的任命文件(這個根據章程規定而不同)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
可以同時變更。變更公司法人代表要填寫工商局的企業變更登記表,其中包含法定代表人情況表,同時上交給工商局派出方的任命文件(這個根據章程規定而不同)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兩個手續可以同時辦。新的營業執照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可以發下來。
變更股東:首先新老股東之間需要簽一個股權轉讓協議,然后新股東和現存其他股東簽署新的章程。由企業出面填寫工商局的企業變更登記表,蓋章后提交給工商局(辦事人員要記得帶企業的委托書),同時提交上述新章程以及新股東身份證(如果新股東是公司的話就交公司營業執照)。
公司法人是可以變更的
公司法人和股東能同時變更嗎?怎么操作?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情況,一個小公司,10人以下,主要出資人二個,一個法人一個股東,各占一半。現在二個人都要變更,那么工商可以變更嗎?具體怎么操作?是先寫股權轉讓(二人的)然后再股東會決議,再變更嗎?可以同時辦理。
一、是要有原股東會變動股東、股本的書面決議,并有原股東簽字、蓋章。要有新股東會重新任命法定代表人的書面決議,并由股東簽字、蓋章。
二、股本轉讓的合同或協議。
三、去當地工商部門申請變動審批,一般除有以上材料外,還需要填制“變動申請表”,帶上原營業執照、新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經辦人身份證等。
法人變更:
所需資料:營業執照、公章、新舊法人身份證原件;
股權變更:
所需資料:營業執照、所有涉及到變更的股東身份證原件、公章;
時間:需要預約,時間按預約時間計算。
全資子公司股東,法人可不可以變更
法定代表人可以隨意變更,只要通過股東會決議即可。法定代表人只是企業的一個職務,代表公司行使法定民事權利而已。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1.法定代表人可以隨意變更,只要通過股東會決議即可。法定代表人只是企業的一個職務,代表公司行使法定民事權利而已。
2.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
3.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4.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你好,可以變更,子公司是獨立核算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進行變更。
樓上關于全資子公司概念的回答是正確的,但后面的說法卻有失偏頗。
如果一個公司A單獨出資設立一家公司B,擁有B公司百分之百的權益,則B公司就成為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如果B公司是由A公司與X公司合資設立的,則B公司仍是A公司的子公司,但卻不是“全資”子公司。
全資子公司(也就是公司法里當股東為法人時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新公司法里明文規定的一種形式(參見2006年《公司法》第二章第三節),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其是完全合法合規的。而這也并不是中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而是國際上通行的情況,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花旗、諾基亞、通用等國際巨頭下面有多少全資子公司。比如:2008年6月24日,諾基亞以2.64億歐元購買諾基亞之前未擁有的Symbian公司的52%的股份,收購完成后Symbian公司將成為諾基亞的全資子公司。
恰恰相反,我國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曾經不允許設立只有一個股東(國有獨資公司除外)的公司則是一種特殊情況,在國外“一人公司”遍地都是。而一個公司是否是規范法人的關鍵是其財產、運作等是否完全獨立,而不在于其股東的多少。
如果B公司是由A公司與X公司合資設立的,則B公司仍是A公司的子公司,但卻不是“全資”子公司。全資子公司(也就是公司法里當股東為法人時的“一人有限責任...
全資子公司的法人變更需母公司同意嗎
《公司法》第14條第二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當一個公司持有另一個公司的股份時,前者即為母公司,后者為子公司。子公司中母公司持股達到100%時稱為全資子公司,持股在50%以上時為控股子公司,低于50%但股份在各個股東中最大時(如40:30:30)時稱相對控股子公司。 母公司與子公司相對應,本公司于分公司相對應。 我國《公司法》14條第一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本公司和分公司的重要區別是,前者具有法人資格,后者只是本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分公司不是公司法上的公司。 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承擔獨立責任,而分公司只是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無獨立責任能力,其責任由設立分公司的本公司承擔。
相關推薦:
行政訴訟法實施細則(2022年新版國家賠償法實施細則)
內部行政法律關系(內部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訴訟地域管轄(行政訴訟地域管轄的一般規定)
農產品購銷合同范本(簡單農產品購銷合同范本)
行政起訴期限(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