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內心對溫暖與生活的渴望, 以及非常純凈的愛 。
《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更多地講敘了陌生人之問倒友愛,呵護,交融與為愛獻身的東西。
當電影開始后不久,少女主人公瑪蒂爾達就無家可歸了。因為她從外面來,還沒來得及完全進屋,走廊上一家人的血泊就瑪蒂爾達弄得怕死過去了。瑪蒂爾達忍住了抽泣和痛心,直接走向廊道盡頭的鄰居意大利殺手萊昂的家門口,并且敲響了它。
萊昂撥搶,從門鏡向外張望著,猶豫著,手里的槍上了膛。正當片中警察可能要對瑪蒂爾達行兇時,殺手萊昂為少女打開了一扇門。一瞬間的接納,挽救了一條小生命。更加緊要的是,殺手萊昂與少女瑪蒂爾達從此開始,相依為命。步履為艱。
擴展資料:
劇情簡介
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意大利人,名叫萊昂,他是一名職業殺手。一天,鄰居家小姑娘瑪蒂爾達敲開了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里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線,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到惡警史丹菲爾剿滅全家的懲罰。
瑪蒂爾達得到萊昂的救助,開始幫萊昂管理家務并教其識字,萊昂則教女孩用槍,兩人相處融洽。并且在他們之間還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愛情。女孩跟蹤史丹菲爾,貿然去報仇,不小心被抓。萊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
他們再次搬家,但女孩還是落入史丹菲爾之手。萊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讓她通過通風管道逃生,并囑咐她去把他積攢的錢取出來。萊昂則化裝成警察試圖混出包圍圈,但被狡猾的史丹菲爾識破,不得已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這個殺手不太冷
大叔和蘿莉之間也能有真愛。其實《這個殺手不太冷》最打動我的反而是它的那一份純粹,不似《洛麗塔》般地毀滅,也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般地窒息。里昂和瑪蒂爾達之間的感情是相互扶持,更是相互需要,也許年紀相差了太多,但我卻想變成你心中的那個樣子,這真的是一部有溫度的電影。
每每說到大叔和蘿莉,許多人心里都會覺得是禁忌的、病態的、甚至難以啟齒。但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卻讓所有人都接受了這一段關系,有愛的人看到了愛,有情的人感受到了情。這也是這部電影最高明的地方,雖然沒有把里昂和瑪蒂爾達之間的感情攤開來,一五一十地說個清楚明白,那種模糊的感情反而讓觀眾像是經歷了一場與心儀人之間的曖昧游戲。
當小女孩無助求救時,里昂為她打開了那扇救贖她的門。其實里昂在救瑪蒂爾達的時候是猶豫的,作為一個沒有感情的職業殺手,他的任何掉以輕心都會讓他喪失生命,更別說身邊隨時帶著一個女孩,這無異于給自己添了一條軟肋。明明只是在樓梯口莫名搭訕過一次的女孩,里昂卻還是心軟了,他給了女孩從未有過的安全感,他們也開始了四處奔波,亡命天涯的生活。
比起意外,兩個人更像是命中注定。盡管里昂業務能力超強,最終還是難逃一死,就像盡管他知道不應該救下瑪蒂爾達,但還是救了。整部電影中,兩人從來沒有過分親昵,卻時時都讓人感覺胸口一暖。瑪蒂爾達自從遇見了大叔再也沒有胃疼過,里昂也不在沙發上睡覺。瑪蒂爾達是幸運的,在自己12歲的時候就遇見了真正的男人,即便里昂的溫柔是那么笨拙。
里昂不僅救了瑪蒂爾達的性命,更是她的人生引路人。盡管家里人大部分自己都很討厭,但全家被殺的年幼的瑪蒂爾達還是陷入無助痛苦的境地,她絕望地問里昂:“生活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只請回答:“總是如此。”這里和瑪蒂爾達之前的吸煙行為其實已經很清楚地提示了她的早熟,本來就生活在混亂的家庭,突如其來的變故更讓她明白:來之不易的快樂,就應該牢牢抓在手中。所以瑪蒂爾達才會直白地對里昂說我愛你,偏執地想要里昂也表達出對自己的那一份感情。
《這個殺手不太冷》確實是一部佳作,真摯的感情其實總是存在的。雖然結局很殘酷,但它卻已經最高程度地讓這部電影變得完美,也正是悲劇,才更能讓人記憶深刻。瑪蒂爾達想盡辦法變成里昂喜歡的模樣,最后她卻活成了里昂的樣子。別看大叔冷冰冰,是一個毫無感情的殺手,可是他的內心有多柔軟,也許只有瑪蒂爾達才真正地知道。
里昂活了大半都輩子以為自己是為了照顧那盆蘭花,其實一直在等他照顧的那個人是瑪蒂爾達,這種有些不合時宜、不合年齡的“忘年戀”,在中國有一個更有意境的句子:大叔愛蘿莉!《這個殺手不太冷》讓70后/80后的兄弟們一直念念不忘!大抵的主要原因也于此!
年輕一點的朋友,應當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不多!上映于上世紀1994年的作品,呂克貝松與讓雷諾這對法國金牌搭檔,在《碧海藍天》以后,時隔六年再次合作,而這次合作的作品要比過往二人所有的作品都要出色(呂克貝松后期的優秀作品很多,諸如《第五元素》、《超體》等,然而讓雷諾除了偶爾的幾次參演作品,基本處于半隱居狀態)!
一曲里昂成絕響,這個殺手有點娘!
依稀記得看電影的時候,里昂雖然滿臉絡腮胡,但是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娘!后來隨著電影劇情的跌進,尤其瑪蒂爾達面臨危險,求救性質的敲響里昂的門,里昂隔著貓眼望著瑪蒂爾達后,那種不知所措,有些閃躲的眼睛,當真娘極了!
門打開以后,里昂徹底就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的生活徹底來了一聲“古德拜”,又當爹又當娘的照顧起了瑪蒂爾達的生活,還得像個男朋友般,開導和舒緩瑪蒂爾達因為家人死亡而帶來的悲傷和陰影!一種微妙的感情和溫度,在二人之間悄悄的升溫!故事最有色彩的幾十分鐘也就此拉開!二人的搭檔,啼笑皆非,本應冷酷無情的殺手事業,因為瑪蒂爾達的加入,變得總是奇奇怪怪!
“里昂,我想我已經愛上你了,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嗎?” “你未戀愛過,怎知道那叫愛情?” “因為我能感覺得到。” “哪兒?” “在我的胃里,感覺很溫暖,我以前總覺得那里打結,現在不會了。”
有些人活著似乎就是在等一個人,等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以后,生死由天!
當瑪蒂爾達走向復仇之路,面臨生死的絕境,她的意中人里昂“腳踩祥云”從天而降!救走她,徒留他,當里昂面臨惡警,確認身份以后,說完最后告別的話,將手雷的手環交到史丹菲爾手上,一聲巨響!這個世界上將不再會有一個再愿意為瑪蒂爾達付出生命的人!
此時腦海里總會想起另一番對話
人生總是那么痛苦么?還是只是小時候是這樣?
總是如此!
《這個殺手不太冷》就用這種有些奇奇怪怪、冷黑色幽默的方式,闖入了愛情片領域,并“強行”的占據了一席之地,讓看過的人總會念念不忘!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以一種浪漫又決絕的方式呈現出一場互相治愈的愛,這種愛發生在大叔和蘿莉身上,又不只存在于大叔和蘿莉,這種愛可以看做是一種愛情,但是又超越了愛情本身。
電影設計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主人公,一個殺手,一個逃亡人,一個“正太”大叔,一個“御姐”蘿莉。都說孤獨的人心意相通,兩個都受傷、需要溫暖的人,成為彼此的治愈者。
萊昂平靜而冷酷地回答了馬蒂達爾的問題:
“人生總是這么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
“總是如此。”
但是萊昂還是在瑪蒂爾達陷入危險的時候他還是伸出援手,在萊昂開門的那一刻,正好一束光打在身上,對于瑪蒂爾達來說,他如天使降臨。
他們是彼此的陽光, 萊昂讓瑪蒂爾達被保護,瑪蒂爾達讓萊昂有了想保護的人;萊昂因為瑪蒂爾達變得快樂,瑪蒂爾達因為萊昂有了可以感受她的感受的人。
——他們在逃亡和孤獨中,給彼此安慰,互相治愈,成為彼此的陽光。
很多人為萊昂的死感到遺憾和難過,沒有了萊昂的守護,瑪蒂爾達的生活會怎樣呢?他們愛彼此愛得那么深,因為彼此出現在對方的生命中,他們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瑪蒂爾達帶著萊昂生前悉心照料的萬年青到了到了安全的地方,那里陽光明媚,她和他都會過得很好。
愛是最好的治愈,愛是最好的成就,如同萊昂和瑪蒂爾達。孤獨的時候只有自己最難過,而開心的時候是兩個人一起享受明媚的天空和舒暢的心情。盡管萊昂和瑪蒂爾達無法相伴余生,但是瑪蒂爾達會帶著萊昂對她的愛,好好的度過余生。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一個披著大叔與蘿莉戀愛的表皮的故事,實際它講述的是兩個純潔心靈的情感相遇,是你我心里最深沉的那一點點渴望被觸碰的孤單心事。
呂克·貝松說,“這是關于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里,他們都是十二歲。”誠然,當這部電影被無數次貼上“大叔和蘿莉”的標簽后,我們卻還是能清晰地感覺到,里昂與瑪蒂爾達的純粹,如同孩童般的坦率。他們兩個人的本質都一樣,不過是在愛里跌跌撞撞,以致成長罷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由同一個物種構成的一個龐大群體中,心里明明存著那么一些不同的情感,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的孤單,卻被迫要將它妥善存放起來,然后讓自己去融入一個被稱為“社會”的大殼。我們戀愛,交友,不過是想要尋找一個能分享孤獨的人,能傾訴自己,了解自己,保護自己的每一次無措的人。里昂是一個漂泊的浪子,他的狀態是讓大多數人羨慕的,他不用去成為一個既定的模樣,也不用去標榜什么,瑪蒂爾達也是如此。這兩個世間純潔的靈魂相遇了,彼此無依的心靈可以互相擁抱了,漂浮著的一切都有了歸所。在這段情感中,兩個人交換給對方的是自己最脆弱的,絕不會輕易展示的那一點空間,一個熱烈而張揚,毫不掩飾,一個逃避掩飾乃至屈服,這向來是人類追求愛的必然軌跡,它顯示了每一個人的渴求。
《這個殺手不太冷》不過就是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但這個滿足了人對于情感的所有憧憬,不關乎年齡,地位,利益與社會群體,只關乎直覺,你愛我或否,這就夠了。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每當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無法解決的時候,我都會靜下心來去看一遍《活著》,《活著》描寫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所有人都離他而去,只有福貴自己活在世上。
余華用極其平淡的口吻描寫了福貴慘淡的一生,沒有任何渲染,可以說是平鋪直敘,但總讓我感受到一種憂傷,看完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活著》這本書意義的所在,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其中人活在世上的道理。
活在世上要懂得珍惜
《活著》里面的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從小就游手好閑,長大后也是啃老本,沒有正經工作,唯一的好處就是娶了家珍這個媳婦,結婚后的福貴迷戀上了賭博,而且在家珍懷胎十月的時候去青樓玩,絲毫沒有盡到一個做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盡管如此家珍也依舊沒有離開福貴,甚至挺著大肚子去賭場跪下求福貴回家,那個時候的福貴只顧著自己,從來不會替這個家著想。
直到福貴被人在賭場騙光了家產,一無所有回到家里,他才慢慢悔悟,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家珍生病不久就去世了,福貴看著妻子死去,內心痛苦萬分,他后悔自己沒有好好對待妻子。
可是后悔也沒有用了,福貴在敗光家產后才開始珍惜財富,在妻子去世之后才開始想念,人們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有一種心態,叫作稀缺心態,當一個東西或人足夠稀少的時候,我們才會重視。當我們經常對身邊的朋友和家人發脾氣、不講理的時候,看到他們漸漸疏遠自己,離開自己的時候,我們才開始重視這段感情,才開始想要珍惜。
當我們不認真工作,被領導開除的時候,我們才開始珍惜這份工作,后悔自己沒有努力,當我們投資的血本無歸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存款是多么重要,生活捉襟見肘的時候,才后悔自己沒有好好思考。
這樣的人就是有稀缺心態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不要讓我們留下那些不必要的遺憾和悔恨。
活著才有希望
人生在世,最怕對生活充滿絕望,一旦絕望就什么事都干不成,即使老天爺給他機會逃離困境,但是他已經失去了逃離困境的勇氣,不想再去掙脫這個絕望的牢籠。當一個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時候,即使再困難,也能笑著面對,沖破黑暗。
福貴敗光家產之后,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岳父也把家珍和孩子接回家里,離開福貴,從家財萬貫到一無所有,這一切打了個福貴措手不及,也讓福貴找回了一點人性,他不再無所事事,想去找份工作養活一家人。
福貴在龍二那租了五畝地,從地主變成了農民,福貴每天勤勤懇懇的種地,盼望妻子和孩子早點回來,好在福貴娶了個好妻子,家珍沒有再留在縣城享福,而是帶著孩子回來和福貴一起種地,福貴欣喜萬分,老婆孩子回來了, 家就完整了。
但不幸的是,福貴去城里請大夫看病的時候,回家的路上被憲兵隊抓去充兵,槍林彈雨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但是福貴沒有放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妻子和孩子,家人就是他在生死關頭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只要我們對人生抱有希望,就不會陷入絕望之中,一定會絕處逢生。
福貴就是憑著對生活的希望,才平安回到家中,我們也是一樣,不能因為一些事情就對生活失去信心,要振作起來,勇敢面對,風雨過去就是彩虹,福貴無緣無故被人抓去當兵,經歷生死,都沒放棄活下去的勇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
活著才會有希望,才會有實現一切的希望,這個世界上最不應該放棄的就是自己,福貴經歷了人生那么多大起大落,不也是好好活著。
福貴的經歷就是告訴我們活在世上就是最大的希望,因為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存在,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對,只有對每一天都充滿希望,才不會辜負生命。
生命的意義
福貴回到家中時,早已變了模樣,母親去世,家珍也得了軟骨病,女兒鳳霞也因為生病變成了聾啞人,看到家里這番景象,福貴感嘆命運不公,卻只能坦然面對,福貴沒有為此失去生活的動力,反而為了給妻子治病一直在努力掙錢,本以為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沒想到命運依舊多舛。
女兒鳳霞因為難產去世,只留下了外孫苦根,妻子也傷心過度走了,女婿因為鳳霞的死不能釋懷,在工地干活出意外去世了,就連福貴最疼愛的兒子有慶也因為給縣長夫人獻血,被人把血抽干死了。家人接二連三的去世,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難過了。
福貴以為家人的去世是對自己的報復,看著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外孫,福貴心如刀絞,但是自己不能倒下,還要把外孫撫養長大,福貴活著的希望從家人變成了只有苦根一人,可憐的孩子出生就沒有了父母,所以福貴格外疼苦根,什么好東西都給苦根留著。
原本以為命運的捉弄已經結束了,沒想到的是,苦根因為沒吃過豆子,在福貴給苦根煮了一大鍋豆子之后,留苦根一人在家吃豆子,而苦根因為吃太多撐死了。
回到家的福貴看到撐死的苦根,痛哭流涕,覺得是自己害死了苦根,唯一的親人也離自己而去,這讓他無法接受,福貴活在世上痛苦總是多于幸福。
福貴的家人都去世了,只有福貴還活著,不知道結局的人肯定會認為福貴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讓自己也隨家人而去了,但是福貴并沒有這樣做,他還是活著,但是他不再為家人活著,而是為自己活著。
小說最后的結局是只有一頭老牛陪伴著福貴,福貴也依舊在好好生活,即使只剩自己一人,也要好好活著,因為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活著,我們每個人無法預計生活中出現的事情,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讓生活繼續。
活著就是對自己負責,對生命負責,讓自己過的更好才不會辜負那些死去的親人,只有活著才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為自己好好活著。
有個很久不見的朋友告訴我,她終于離婚了。
之所以說終于,是因為她在這場婚姻中耗費了太長時間,從25歲到35歲,她把女人一生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家庭,可最終卻依然被忽視。
她說這些年該做的她都做了,也努力去挽回過,可最后她說:“你知道嗎,有些人中途離開過,你沒法假裝他一直都在”。
她說婚姻失敗對她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她最遺憾的是因為自己的婚姻失敗,讓女兒失去了完整的家庭,也許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問起身邊很多朋友:你覺得幸福是什么樣子的?
有人說:美滿的家庭;也有人說:穩定的事業;還有人回答:良好的親子關系?
《奇葩說》有一集的命題是:努力究竟是否是褒義詞?
我覺得一定是,因為努力起碼代表了一種希望,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抱有期望的人,才有可能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遇見幸福》一開播,就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
出軌、患癌、失業、離婚……三個人到中年的發小,20后再見面, 沒有重逢的喜悅,相反每個人都很排斥對方,主要還是因為各自的生活都不那么如意吧。
他們當中最早結婚的是蕭晴,孩子都上大一了,可因為這么多年不是自己親自照顧,所以和孩子的關系非常糟糕,孩子瞞著她退學,無法理解她的付出,一有不滿就懟她。
愛人呢,也是長期在外,平時有事打電話,能指望上也是很少,更別提作為一個女人來說,需要的陪伴和寵愛了。
所以你會看到,她雖然長得很美,看起來也很獨立,卻始終像帶著刺的玫瑰一樣,孤獨、冷漠,攻擊性很強,還特別愛幸災樂禍,一點也不可愛。
歐陽嚴嚴一出場,儼然是一個成功的中年男人,醫藥公司的銷售總監,年薪百萬,這些年賺的錢,足夠過下半輩子,而他的妻子溫柔體貼,已經讀高二的兒子聽話懂事。
如果不是因為目睹同事患癌,他的人生不會這么快發生變化,果斷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成了閑賦在家的中年油膩男。
人越成長會越懂得惜命,尤其是看到同事因為忙工作而患癌,把身體搞垮后,歐陽嚴嚴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為了保命停下忙碌的腳步,沒和家人商量辭職了,他甚至想好了要和妻子一起出去旅行,可沒想到他滿臉興奮,最終卻換來妻子的質疑和不滿:你辭職了我怎么辦,孩子怎么辦?
這就是中年男人的悲哀:上有老下有小,還不完的房貸車貸,拋不開的現實壓力,逼著我們即使負重也只能選擇往前走。
蔣欣飾演的甄開放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有份熱愛但忙碌的工作,然而因為她把過多時間放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家庭,從而導致丈夫出軌。
得知真相的她果斷決定離婚,并且把夫妻財產歸置得很清楚:房子車子還有女兒都歸她,家里的存款都歸前夫。
原以為生活最糟也就這樣了,沒想到剛失婚,她的工作就出現了問題,后來逼不得已辭職,又在形勢所逼下做起了專職司機。
看起來他們都不算成功,但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
不,他們其實已經很努力了,甚至于比很多普通人都努力,可人生就是這樣,并不是你越努力就能過得越好。
很多年前,認識一個朋友,年紀輕輕卻患了絕癥,當時的我們大概只有20出頭吧,根本無法體會生老病死,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被迫接受了這個現實。
當時那個朋友還有個喜歡的女孩,起初女孩并沒有接受他的求愛,后來在聽說男生時日不多后,竟然接受了她,不知道是愛情太偉大,還是男孩太堅強,最后他竟然奇跡般戰勝了命運,成功活了下來。
聽起來這似乎很扯,置身事外的我們無法體會當一個人與命運抗爭時的毅力與努力,也沒辦法理解一個女孩為了幫助一個男孩建立信息而給予他愛的力量有多么偉大,總之那一刻,我們都懷著無比虔誠的心,希望這個年輕人能夠好好活下去。
其實無論年輕或者年老,生活始終不會太容易。
通過電視,我們看見了成年人的焦慮和狼狽,也感動于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如果你覺得走得太累,那就對了,因為你是在走上坡”。
我想那些我們此刻認為的辛苦的瞬間,其實也為了我們人生的上坡在努力著,雖然這條路上,會困難重重,但如果我們擁有一顆不輕易被打敗的心,就不會那么容易倒下。
就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女人,雖然婚姻的失敗,讓女兒失去了完整的家庭,讓她深覺遺憾。
但我始終相信,在那些失敗的背后,她一定會悟出人生更深的道理,也會因為想給她所愛的人更好的生活,而更加努力。
遇見幸福,是每個人一生都在為之努力的事,希望你最終能夠美夢成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