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外收入是除了正常收入以外的以外收入,屬于損益類科目。
營業外收入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罰款收入、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教育附加費返還等。
營業外支出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等。
企業損益類科目是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它具體包括:
①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②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③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
④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
【注意】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不影響損益。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于損益類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
因此,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并相應調整盈余公積。結轉后,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參考資料:損益類科目--百度百科
營業外收入是除了正常收入以外的以外收入,屬于損益類科目。
營業外收入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罰款收入、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教育附加費返還等。
營業外支出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等。
擴展資料:
1.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時,先結轉固定資產原值和已提累計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收到雙方協議價款,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最后結轉清理損益,若轉出價款高于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企業處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
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貸方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已計提減值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準備。
3.確認的政府補助利得,借記“銀行存款”、“遞延收益”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參考資料:營業外收入——百度百科
營業外收入亦稱“營業外收益”。指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是企業財務成果的組成部分。
損益類科目,期末無余額。
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固定資產盤虧等。
拓展資料
一、營業外收入的主要內容
(1)固定資產盤盈。它指企業在財產清查盤點中發現的賬外固定資產的估計原值減去估計折舊后的凈值。
(2)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它指處置固定資產所獲得的處置收入扣除處置費用及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值與所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差額后的余額。
(3)罰款收入。它是指對方違反國家有關行政管理法規,按照規定支付給本企業的罰款。
(4)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它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所得價款扣除其相關稅費后的差額,大于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與所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差額的部分。
(5)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它主要是指因債權人單位變更登記或撤銷等而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等。
(6)教育費附加返還款。它是指自辦職工子弟學校的企業,在交納教育費附加后,教育部門返還給企業的所辦學校經費補貼費。
(7)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收益(與關聯方交易除外)。
擴展文件;《營業外支出會計科目會計資料大全》
損益類科目,期末無余額。
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固定資產盤虧等。
拓展資料
一、營業外收入的主要內容
(1)固定資產盤盈。它指企業在財產清查盤點中發現的賬外固定資產的估計原值減去估計折舊后的凈值。
(2)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它指處置固定資產所獲得的處置收入扣除處置費用及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值與所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差額后的余額。
(3)罰款收入。它是指對方違反國家有關行政管理法規,按照規定支付給本企業的罰款。
(4)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它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所得價款扣除其相關稅費后的差額,大于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與所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差額的部分。
(5)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它主要是指因債權人單位變更登記或撤銷等而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等。
(6)教育費附加返還款。它是指自辦職工子弟學校的企業,在交納教育費附加后,教育部門返還給企業的所辦學校經費補貼費。
(7)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收益(與關聯方交易除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營業外收支
營業外支出屬于損益類會計科目。
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固定資產盤虧等。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固定資產清理所發生的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固定資產盤虧,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固定資產盤虧),貸記"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營業外支出"科目應無余額。
對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減去保險公司、過失人賠償的那部分后的余額工程。分情況處理:如果工程項目已經達到預定使用狀態,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工程達到可使用狀態前因必須試行運行所發生的凈支出,計入工程成本。
所建的固定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是尚未辦理竣工手續的,應當自達到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的價值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待辦理竣工手續后再做調整。
一、營業外支出屬于損益類會計科目。
(1)營業外支出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等。
(2)對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減去保險公司、過失人賠償的那部分后的余額工程。分情況處理:如果工程項目已經達到預定使用狀態,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3)工程達到可使用狀態前因必須試行運行所發生的凈支出,計入工程成本。所建的固定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是尚未辦理竣工手續的,應當自達到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的價值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待辦理竣工手續后再做調整。
(4)營業外支出屬于損益類賬戶,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貸方登記期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數,結轉后本賬戶無余額。
二、營業外支出具體內容:
(1)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2)本科目可按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時,先結轉固定資產原值和已提累計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收到雙方協議價款,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最后結轉清理損益,若轉出價款低于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4)盤虧、毀損的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借記本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5)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無余額。
拓展資料:
一、分類
(1)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包括固定資產處置損失和無形資產出售損失。固定資產處置損失指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取得價款或報廢固定資產的材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不足抵補處置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清理費用、處置相關稅費后的凈損失;無形資產出售損失,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所取得價款,不足抵補出售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出售相關稅費的凈損失。
(2)非貨幣資產交換損失,指在非貨幣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小于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扣除相關費用后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
(3)債務重組損失,指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資產的公允價值、所轉股份的公允價值、或者重組后債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4)公益性捐贈支出,指企業對外進行公益性捐贈發生的支出。
(5)非常損失,指企業對于因客觀因素(如自然災害等)造成的損失,在扣除保險公司賠償后計入營業外支出的凈損失。
(6)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該科目余額轉人"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該科目無余額。
(7)需要注意的是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應當分別核算。在具體核算時。不得以營業外支出直接沖減營業外收入。也不得以營業外收入沖減營業外支出,即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應當區別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進行核算。
二、營業稅:當納稅人是房地產企業,那么房地產企業在進行銷售不動產時,或是說是售房的過程中,由于是對不動產進行銷售,所以必須要進行相應的財務處理,可以采取預收賬款的方式來進行財務處理,這種方法是為了能夠收到一定量的預收帳款,并以此做為購房合同,在設立購房合同的基礎上來進行相應誠意金的收取工作。
三、賬務處理
(1)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2)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3)確認盤虧、非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庫存現金"等科目。
(4)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營業外支出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是企業財務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