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企業的增值稅的計算一般情況下是:應納稅所得額=增值稅的銷項額-增值稅的進項額。2、交了多少增值稅都不會說明企業有什么問題,僅僅體現出貨物流通環節的數量達到什么規模。無論企業繳納多少增值稅,對企業利潤沒有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增值稅怎么算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增值稅怎么算的相關介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增值稅怎么算?
(1)、首先我們說的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也就是連續不超過12個月的經營期內,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標準的納稅人,這種情況下當期應納稅增值稅=當期不含稅銷售收入總額 × 3%(增值稅征收率);
(2)、然后是具體小規模企業的應納增值稅,小規模企業的應納增值稅=收入*增值稅稅率 如收入1000,稅率是3%的話,應納增值稅=1000*3%=30元,這些是一些比較基本的。
(3)、接著我們再說一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也就是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的經營期內,工業企業的銷售額達到了50萬元以上,商業企業銷售額達到80萬元以上,以及其他經過申請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企業,當期應納稅增值稅的計算分為三步計算進項稅額。就是購進貨物時,企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載明的稅額。進項的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 × 17%(購進貨物適用稅率也可能是13%或7%、6%、3%)。
(4)、一般納稅人的有些稍微的復雜,一般納稅人企業的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 一般納稅人企業的稅率通常為17% 如購貨成本為1000,對應的進項稅額就是170,銷售此批貨物收入2000,對應銷項稅額340,暫不考慮特殊情況,則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340-170=170元。
(5)、計算銷項稅額。就是銷售貨物時,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載明的稅額。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 × 17%(銷售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或者是7%或6%或3%)。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進口貨物的增值稅:增值稅額=進口貨物的關稅完稅價格 × 17%(銷售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
(6)、增值稅的計稅依據都是不含稅銷售收入,如果是含稅銷售收入,在計算時要先換算為不含稅銷售收入,計算的公式是,不含稅銷售收入=含稅銷售收入 ÷ (1+17%),這里的17%也就是相應貨物適用的稅率,也可能是13%或7%、6%、3%,需根據不同商品確定。
2、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含稅價與不含稅價的轉換
不含稅價=含稅價/(1+征收率)=X/(1+17%)
應交納的增值稅額=不含稅價*稅率 =X/(1+17%)*17%
;相關推薦: